草坪草作为一种植物,必须有一定的光照、水分和营养物质才能正常生长。其中水分是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如果水分供应严重不足,轻者草坪会萎蔫、干枯,严重者会死亡。
据测定,草坪组织含有80%~95%的水分,如果含水量下降就会引起草坪草萎谢,含水量下降至60%时,草坪草就会出现死亡。草坪草所需的水分主要由大气降水和土壤水供给。因此,在降水量少的地区和干旱季节,为满足草坪草生长发育对水分的需要,应适时、适量进行给水。
(1)草坪地面灌溉
地面灌溉技术是最古老的,也是现今世界上采用最为普遍的灌溉技术,地面灌溉技术是使灌溉水通过渠沟或管道输水至草坪,水流在草坪上呈连续薄水层或细小水流,主要借重力作用兼有毛细管作用下渗湿润土壤的灌溉方法(图7-1),又称重力灌溉方法或全面灌溉方法。地面灌溉常采用大水漫灌和胶管洒灌等多种方式。
图7-1 草坪地面灌溉
(2)草坪喷灌
喷灌就是利用水泵和管道系统,在一定的压力下把水喷到空中,形成细小的水滴,均匀降落在草坪上,供给草坪水分的一种灌溉方法(图7-2)。喷灌又称喷洒灌溉,省水省力,是一种比较先进的灌溉技术。
图7-2 草坪喷灌
(3)草坪微灌
微灌是利用微灌设备组装成微灌系统,将有压水输送分配到草坪,通过灌水器以微小的流量湿润草坪根部附近土壤的一种局部灌溉技术(图7-3)。微灌可以按不同的方法分类,按所用的设备(主要是灌水器)及出流形式不同,主要有滴灌、微喷灌、小管出流灌和渗灌4种。
图7-3 草坪微灌
节水灌溉技术有哪些
目前春大豆的灌溉方法主要有三种:沟灌、喷灌和滴灌。
(1)沟灌。沟灌需要修筑田间渠道工程或购入大量输水管,将水输送到垄沟中。要求地平,灌水均匀、透彻。沟灌又有隔沟灌和逐沟灌之分。在干旱不严重时,通常采用隔沟灌。为了提高灌水效果,避免灌水不匀和防止冲断田垄,最好采用分段灌水。并且,灌溉后要适时将土壤板结层耕松。
(2)喷灌。喷灌是通过一整套机械灌水设备,将水用喷头喷出,具有降雨一样效果的灌水方法。喷灌可比沟灌能节省40%~50%的用水量,并且灌溉后土壤不板结,有利调节田间小气候。
(3)滴灌。滴灌需要一套完整的灌水设备,使水流入每个垄台上设置的滴管中,然后通过滴头,一滴一滴渗入垄台土壤中。滴灌比喷灌还能节省40%~50%的用水量,这种方法更有利调节土壤中水、气、热状态,从而促进大豆生长发育。
节水灌溉技术包括哪些?
一、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又称管道输水灌溉,是通过机泵(或利用天然水头)和管道系统直接将低压水引入田间进行灌溉的方法。这种利用管道代替渠道进行输水灌溉的技术,避免了输水过程中水的蒸发和渗漏损失,节省了渠道占地,能克服地形变化的不利影响,省工省力,一般可节水30%,增产20%,省地5%,且投资不大,普遍适用于我国北方井灌区。
二、喷灌:俗称人工降雨,是利用专门设备将水喷射到空中分散成细小的水滴,形成类似下雨效果的一种灌溉方法。喷灌受地形条件的限制小,在砂土或地形坡度达到5%等地面灌溉有困难的地方都可以采用,一般能增产15%,节水40%,提高工效20倍-30倍、提高耕地利用率7%。但喷灌受风力影响大,且容易产生蒸发损失,不适宜空气特别干旱、风力较大的地区。由于喷灌设备投资较高,目前多用在水资源缺乏的经济较发达地区。
三、微灌:是利用专用设备将有压水输送分配到田间,通过灌水器以微小的流量湿润作物根部附近土壤的一种局部灌溉技术。微灌是目前节水、增产、优质效果最好的一种节水灌溉技术,但由于其投资较高,目前仅限于经济作物中使用。微灌通常分为滴灌、微喷灌、小管出流灌和渗灌四种形式。
1.滴灌:是利用滴头(滴灌带)将压力水以水滴状或连续细流状湿润土壤进行灌溉的方法。常见滴头有孔口滴头、发丝管滴头、内镶式滴灌管、双上孔滴灌带、迷宫式滴灌带等。滴灌主要用在果园、花卉、保护地栽培中。
2.微喷灌:是利用微喷头将压力水以喷洒状湿润土壤进行灌溉的方法。常见微喷头有固定式微喷头、旋转式微喷头、多孔式微喷带、脉冲式微喷头等。微喷灌主要用在果树、花卉、园林、草地、保护地栽培中。
3.小管出流灌溉:是利用直径ф4毫米的塑料管作为灌水器,以细流状湿润土壤进行灌溉的方法。这种方式投资较低,主要用于果树的节水灌溉。
4.渗灌:是利用一种特制的渗灌毛管埋入地表以下30-40厘米,压力水通过渗水毛管管壁的毛细孔以渗流形式湿润周围土壤的灌溉方法。
四、改进沟畦灌溉:对传统的沟灌和畦面灌溉适当改进,能节水10%-20%,增产10%-15%。基本原则是平整土地,加大灌水流量,将长沟、大畦改为较短沟、小畦,并采用合适的流量和引水时间进行灌溉。适宜沟灌的地面坡度为0.003-0.008,灌水沟长度不大于100米,宽度0.3米-0.8米,入沟流量控制在0.5升-3升/秒。畦灌要求地面平整,适宜的地面坡度为0.001-0.003,自流灌区取畦长50米-75米、井灌区25米-40米,畦的宽度不大于3米,并与农机具作业要求相适宜,入畦单宽流量(每米畦宽的流量)3升-6升/秒·米。
五、膜上灌:又称膜孔灌,是在地膜栽培的基础上,利用膜上行水,通过放苗孔和专用灌水孔向作物供水的灌溉方法,可节水25%-35%,增产15%-20%。采用该技术需要平整土地,田块长度不超过75米,宽度不大于3米,覆膜后在膜两侧筑起畦梗,并把地膜两边翘起埋入畦便中,将水完全约束在膜上流动,完全通过膜孔灌水。单定流量控制在0.3升-0.6升/秒·米,每次亩灌水量10方-40方。
六、坐水种:又称注水灌,是将一定量的水注入局部土壤中,以满足种子发芽和保苗需水最低限度的一种局部灌溉方法,它简便易行,适宜于北方旱区播种时土壤含水率低、不能确保全苗时应用。采用坐水种播种前应先进行浸种或用保水剂、抗旱剂处理种子,使种子吸足水,亩灌水量控制在3方-5方(每坑中灌水2公斤-2.5公斤;或沟灌水深度控制在3厘米左右)。有条件的地方可使用抗旱保苗灌水机实施坐水种,能一次完成开沟、注水、播种、施肥、覆土、覆膜等工作。
七、窑窖节水灌溉:利用窑窖、水池等蓄水设施,将天空降雨集蓄起来作为灌溉水源时,由于蓄水量有限,应该采用覆膜保墒并配合坐水种、地膜穴灌、膜上灌、地面移动管道灌溉、微灌等节水灌溉措施。窑窖节水灌溉一般适宜于宽行距的作物,一个盛水60吨的水窖可保证2亩地的灌溉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