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是人还是动物,都会有一个生病的时候。同样的,植物也不例外。我们人或者动物生病时,可以通过注射疫苗来提升免疫力。但植物就有所不同,它病变的过程较为缓慢而且不易发现。杭州绿化养护公司通过长期的植物养护经验,积累了一定的植物病虫害防治方法。下面来和大家分享下:
若发现园林里的植物已经出现病变的情况,可在植物表面喷洒一定的药剂,从而缓解病情的扩散。在我们常用的药剂中,“波尔多液”就是不错的选择。它是以硫酸铜、生石灰和水按比例1:1:100制成,可有效防治葡萄露菌病而被称为“圣水”。在市场上,这种药剂也广泛应用于植物的病虫害防治首选。
但是,药剂并不是治病的“万能药”。用农药来为植物除病,虽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时间久了,植物也会对药物产生抗性,一些耐的住农药的病菌还是会不断滋生。因此给植物施加的药物也就越来越多,这样恶性循环,最终会对植物造成较大的伤害。其实,除了这些人工操控的病虫害防治方法,我们还可以通过大自然本身来根治植物的病情。
试想一下,以前没有这些先进技术对植物的维护时,茂密的植被一样能在大自然界中存活。之所以现在如此脆弱,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我们改变了它们的生活环境,打破了植物生长的平衡。多让植物接受大自然阳光的照射,补给土壤中的营养。在园林中,种植各种有相辅作用的植物,营造一个适合植物生长的小“森林”。这种方法也叫做“生物防治”,通过大自然本身所具有的能力,自然能帮助这些植物除去病源。
林场树木病虫害防治途径
生物防治技术的应用价值?
当今,科学技术迅猛发展,诞生了许多高新科技产物,基于大众对园林植物生长的密切关注,在准确把握病虫害类型的前提下,运用生物防治技术杀灭和抑制病虫害,可以取得卓越成效, 显著提高工作效率,减轻园林工程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减少化学药剂的用量,从而实现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目标。具体而言, 生物防治技术在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工作中的应用意义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生物防治技术体现从源头上控制病虫害的先进思想,利用生物之间的竞争、捕食、拮抗等作用,制约害虫的生长和繁殖, 防止害虫群落壮大威胁到园林植物的生长。生物防治技术贯穿于植物生长的各个阶段,可以实现对病虫害的持续控制,具有传统病虫害防治技术无法比拟的优势。?
(2)运用生物防治技术不需要使用化学药品,也无须改变植物生长环境,对自然生态的影响微乎其微,却能够获得其他技术方法难以取得的病虫害防治效果,对于绝大多数的病虫害都能起到预防和控制作用,保护了生物物种的多样性,给动植物创建了适合于其栖息和生长的家园,因而深受认可和青睐。
(3)生物防治技术是一种比较科学的病虫害防治技术,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通过对当地园林植物病虫害发生规律的深层次分析,合理选择恰当的方式,降低杂草和害虫等有害生物种群的密度,从而达到预防和控制病虫害的目的,既不会因农药残留影响园林植物的正常生长,又不会威胁生态健康,还能节约资源,减少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工作的成本投入,符合新时期园林植保工作实际需求。?
林场树木病虫害防治途径
物理防治是利用射线、机械阻、热处理隔等方法对植物病虫害进行防治。无论何种生物对热都有一定的忍耐性,生物超过限度便会死亡。
摘要 林业是我国的重要产业之一,病虫害却造成了林业很大的损失,不仅如此,病虫害将会影响林业的发展,所以对于林业来说,防治病虫害的产生是一项关系重大的任务。本文主要对林场树木病虫害简要分析,并且提出一些防治的措施。
关键词林业;病虫害;措施
一、发生病虫害的原因
众所周知,病虫害会影响林业的发展,总结诱发病虫害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病虫害的传播速度较快。这些病虫害危害森林木业,其传播的速度非常的快,它们不仅仅可以主动传播,而且也可以通过自然动力进行传播。除此之外,害虫的繁殖非常快,害虫如果没有被消灭干净,其残留也会进行猖獗的繁殖。所以我们对于病虫害的防治就更加困难。综上所述,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需要我们想办法避免病虫害的传播。
第二,由于大量的人工造林,导致了病虫害的产生。当前,各地都在进行人工造林,但是由于农民不清楚林木的特征,习性,有些树木会助长病虫害的产生,有些林木种类的选择不合理,使一定范围内的病虫害大量传播,这些都是人们的认识不足造成的,更何况并不是所有人都是专业人士,对植物了解的十分详细。
第三,害虫大多有超强的适应能力。害虫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强,即使环境发生变化,它们也可以很快适应这种环境的变化。除此之外,变化的环境会增强害虫适应环境的能力。害虫早就对我们长期使用的一些灭虫化学药剂产生了抗性,灭虫效果更是大不如前。我们只有根据害虫的特点,研究新型灭虫药。才更有效的防治害虫害。
二、目前林业病虫害现状伴
随着经济发展的突飞猛进,环境质量却大不如前。我国是林业资源的需求大国,我国的经济发展需要林业的支撑。发展林业不仅使城市环境发生实质性变化,而且生态建设愈加完善。但是病虫的滋生蔓延却给林业生产带来了大灾难,造成的经济损失不可估量。我认为,况下病虫害对林业生产的影响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病虫害的个体数和品种数每年都在猛烈的增长。虽然林业生产的发展突飞猛进,树木种类和数量更是呈现上升趋势,但随之病虫害的数量和种类也开始了大踏步的突跃。除此之外,一些从外国带进国门的树木舶来品,由于国民的认识不清,使一些病虫大量的滋生繁衍,为国内林业发展带来了大灾难。另外,国内树木的大面积种植,也不外的为一些病虫害滋生蔓延创造了便利条件。最后,由于一些管理人员的经验并不充足,却盲目操作,从而使病虫有了可乘之机,从而给林业生产带来了经济损失。
第二,树木遭受病虫害的威胁正愈加严重。目前,病虫对林木的大肆入侵,对林木造成的经济损失无法估量。尤其一些国外的昆虫被不小心带进国内,由于生物入侵,更是令人无法估量。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人们目前还不掌握防治方法的昆虫,所以产生了一些不可避免的经济损失,更是对树木的质量产生了相当的影响。另外虽然这些年,人们对害虫的防治技术有了可观的进步,但是害虫对药物的免疫力也在进行不可忽视的变化,所以目前的一些防治措施的效果并不是十分可观。
三、病虫害的防治
随着林木业的不断发展,人们总结出了一些应对病虫的方法:
第一,进行化学防治。所谓的化学防治便是利用化学药物对病虫进行防治,化学防治的优点是进行方便,快捷,作用时间长等,所以如今的应用相对广泛。人们通常利用有毒物质对害虫的'正常生理过程进行扰乱,使其不能正常进行,进而杀死有害昆虫
第二,对昆虫进行生物防治。生物防治人拥有不对人类和家畜造成威胁,不会使害虫产生抗性,不会影响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等化学防治无法比拟的优点,除此之外,他还可以调节生态平衡。不可避免的由于其杀虫效果受到环境的限制为,操作难度较大,而且操作相对不容易,大大的影响了这种方法的实行。生物防治的发展前景还是很可观的,中国可应用于生物防治的微生物,昆虫等生物的种类相对富裕。总而言之,利用生物防治来减少病虫害的蔓延是目前的最首要发展方向。
第三,微生物防治。微生物防治主要是使某种特定的微生物侵入病虫害体内,杀死病害虫或抑制其生长发育。例如,紫云金芽孢杆菌是一种只对蝶类(鳞翅目)的幼虫有治病作用的微生物。这种微生物能产生一种适用于约150种鳞翅目幼虫的特有的肠毒剂,它可以在幼虫肠内溶解毒素。研究昆虫病理学是为了能取得像化学杀虫剂一样的快速防治效果,调节虫口密度,使它保持在危险限度水平之下,从而达到长效的防治。
第四,物理防治。物理防治是利用射线、机械阻、热处理隔等方法对植物病虫害进行防治。无论何种生物对热都有一定的忍耐性,生物超过限度便会死亡。在园林树木进行病害虫防治时,热处理包括干热和湿热两种。机械阻隔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治病虫害。例如通过太阳能高温消毒和冬季低温杀死病菌虫卵,在夏天时地表覆膜,可通过阳光高温进行消毒。在60℃以上气温中处理5-7天,可以杀死土表的虫卵和病菌。在初冬时翻土,利用寒冷气温,也可消灭土壤中的一些病菌和虫卵。
四、结语
近年来,迅速发展的林牧业已成为我们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病虫害的防治已经成为一个我们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但是随着病虫害种类和数量的不断增加,防治病虫害的难度也越来越大。所以林木业的管理者应该采取积极的措施,多学习一些关于病虫害的防治知识。如果林木能够健康快速生长,必会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有所增益。
参考文献
[1]刘有莲.马尾松毛虫越冬代幼虫空间分布格局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3):67-68.
[2]陈君.浅谈园林树木病虫害控制[J].现代园艺,2011,(13)
[3]李春阳.林场树木虫害的防治方法[J].科技风,2010,(02):109-110.
[4]郭万宁.浅论园林树木病虫害的防治方法[J].新农村,20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