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排水高级职称评审条件?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3 12:37:23
字号:

A. 高级工程师 评审条件是什么

给排水高级职称评审条件?

高级工程师评审条件

1、理工类大学本科毕业,取得工程师任职资格或相应工程类执业资格,担任工程师职务满5年。

2、理工类大学专科毕业,获得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励二等奖以上项目的主要完成人,取得工程师任职资格或相应工程类执业资格,并担任工程师职务满5年。

3、任工程师期间,具有下列实践经历之一:

①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或工程项目的主要完成人。

③承担或主持过1项本行业(专业)或2项企业标准、技术发展规划的制订和编写。

2.业绩与成果,符合下列条件中的2条(其中须具备(1)(2)(3)(4)(5)(6)条中的1条):

(1)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得省部级以上科学技术奖励1项。

(2)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得省辖市(厅)科学技术奖励一等奖2项。

(3)作为主要完成人(限前7名),在特大型企业生产第一线工作,业绩突出,获得特大型企业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并把科研成果应用到本企业生产实践中去,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

(7)作为主要完成人,起草编制1项国家、行业或省级技术标准、规程,并正式公布实施,用于生产实践。

(9)作为主要完成人,解决过重大关键技术难题,填补国内同行业某一技术领域的空白,并通过省部级鉴定(验收)。

参考资料:

广州金恒大 建筑资质代办 园林工程 市政工程物业资质

4.论文与论(译)著,须符合下列条件1条:

(1)正式出版本专业学术、技术专著或译著1部(独著或作为第一作者,本人撰写2万字)。

(2)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本专业学术论文1篇;或在省部级以上公开发行的专业刊物发表本专业有较高水平的学术论文2篇;或在省部级以上公开发行的专业刊物发表本专业有较高水平的学术论文1篇,并在省部级以上学术会议上宣读有较高学术价值的本专业论文3篇;或在业内认可的国际科技刊物上发表本专业学术论文1篇;或在业内认可的国际学术会议上宣读本专业学术论文2篇。

本条中发表或宣读的论文均要求独著或第一作者,每篇字数不少于3000字,宣读论文须提供2名同行专家鉴定意见。

(3)论文被 SCI、EI、ISTP收录1篇且被较多引用(独著或合著第一作者,每篇收录字数不少于 1000 字)。

(4)主持编写本专业培训教材或技术手册2部,公开出版发行并在实际工作中应用(独著或作为第一作者,每部本人撰写2万字以上)。

B. 给排水高级工程师职称

如果是评审的职称需要提交的资料是:2寸照片4张、身份证、学历、工作总结、中级职称复印件各一份,年龄必须是35周岁以上的。 如果自己参加考试也需要达到一下条件: 1,大学本科专业毕业,从事专业工作10年以上,担任中级职务5年以上。 2,大学专科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15年以上,担任中级职务5年以上。 3,中专(高)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20年以上,担任中级职务5年以上。 通过职称英语,计算机考试,发表论文,参加评委会评审通过。 在有问题也可以hi

C. 评给排水工程师的条件给排水工程师

工程来师是要评职称的。大学专科毕业自工作满三年评助理工程师,助理工程师评定后,满四年英语和计算机考试通过可评审工程师。大学本科工作一年后,评定助理工程师,助理工程师评定后满四年英语和计算机考试通过可评审工程师。

注册工程师是要考的。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是指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执业资格证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执业资格注册证书》,从事公用设备专业工程设计及相关业务的专业技术人员。

D. 给排水专业的职称评定是怎么评

中级职称一般要毕业五年相关专业报评,高级要毕业八年以上相关专业报评。

E. 给排水中级职称如何评,给排水中级职称如何评知识

给排水工程师职称评定材料(1)拟申报职称人员身份证、学历证书、相关(员级)职称证书原件及复印件;(2)近期一寸免冠照片5张;(3)其它工作能力、突出业绩的相关材料;工程师评定条件(中级职称评定): (1)初中、高中、中专(本专业)、大专、本科毕业后从事专业工作分别满18年、12年、10年、5年、3年; (2)就职后取得中专、大专、本科学历后从事专业工作分别满4年、2年、1年,累计专业年限分别达到上述要求; (3)取得助理职称大专以下者4周年、本科学历者2周年; (4)其它所规定的条件;

F. 高级工程师职称评审条件有哪些

高级工程师正常申报条件:

(1)大学本科毕业,从事专业工作十年以上,担任中级职务五年以上。

(2)大学专科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十五年以上,并需担任中级职务五年以上。

(3)中专、高中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二十五年以上,并担任中级的职务五年以上。

凡符合上述申报条件的人员,还必须遵纪守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能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在本专业岗位上做出显著成绩,且具备相应的专业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

理论水平

第一,具有系统、坚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具备跟踪本专业国内外科技发展前沿的学识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

第二,对所从事的专业有深入的研究和独到的见解,在同行专家中具有较高的知名度。

第三,比较全面了解掌握本专业国内外新技术新工艺现状、新科技信息和发展趋势,具有对大型项目设计、评估、鉴定、组织实施的能力。

第四,比较全面掌握本专业相关法规、有关技术标准、技术规范和技术规程。

工作经历

任高级工程师期间,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A、具有主持大中型工程技术项目或重点科技项目全过程的经历,并该工程或项目得到社会承认或取得重大经济效益。

B、具有将国内外先进技术或新理论应用于科研和生产实际工作、开拓新的应用研究领域或解决生产实践中重大技术问题的经历,并被证明是正确的。

C、具有组织编制本学科或本行业具有国内外先进水平的技术发展规划的经历;或具有撰写大型工程、重大科研课题立项论证报告的经历。

D、具有多年主持技术工作、指导高级工程师或研究生开展科研和技术工作的经历。

业绩能力

任高级工程师期间,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A、主持或为主承担过国家科研攻关项目或国家重点科研项目,并获得相应的成果奖励。

B、主持或为主完成过二项以上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并获得省(部)级以上的成果奖励。

C、主持或为主承担过二项以上大中型工程设计、生产项目,经成果验收与鉴定,并获得省(部)级以上的相关奖励。

D、主持或为主承担过本行业技术发展规划,得到省(部)级以上主管部门的认可,并在全行业推广应用。

E、主持或为主承担过二项以上大中型企业的规划设计、技术改造、技术引进创新、设备改进、成果产业化、提高产品质量或工艺水平等项目,并有突出成果,取得重大的社会、经济效益或得到省(部)级以上主管部门的肯定。

F、主持或为主承担过二项以上重点新产品的研制、设计、制造、安装或调试工作,取得显着成效,得到省(部)级主管部门的肯定。

H、主持或为主承担过国家及省(部)级行业技术标准、技术规范的制定工作,该标准或规范已在全国、全省或全行业范围实施。

专著论文

任高级工程师期间,撰写过下列著作或论文之一:

A、正式出版过10万字以上的专著。

B、在国家出版部门确认的重要专业公开刊物上发表本专业论文三篇以上。

C、在同行专家认定的国际性学术会议上宣读交流本专业论文二篇以上。

D、在同行专家认定的全国性学术会议上宣读交流本专业论文三篇以上。

E、撰写由本人承担的科研项目、生产项目或工程设计项目的技术报告(总结)三篇以上,其中至少有一篇在行业内产生较大影响。

破格申报评审条件:

任高级工程师期间,取得下列业绩成果之一:

1、主持或为主承担的科技项目或工程项目获国家级科技进步奖、自然科学奖二等以上奖一次或省(部)级一等奖一次,或省(部)级二等奖二次。

2、在新产品、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的设计推广应用中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经省(部)级以上主管部门鉴定认可。

3、在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以及在生产科研实践中,有较大的技术突破,解决过重大关键技术难题或填补国内同行业某一技术领域的空白,为国内同行业专家与省(部)级以上主管部门认可。

4、在生产科研中,对生产的发展规划、技术创新措施、产品质量等重大问题起到关键性作用,明显地提高了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为国内同行专家与省(部)级以上主管部门认可。

破格人员在具备上述条件之一时,其学历可适当放宽,论著可适当放宽,但必须在高级工程师职务上工作五年以上,并在近两年的考核中至少获得一次优秀等次。

申报、推荐程序:

1、个人申报。申报人员首先向单位提出申请,填写《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表》,提交反映自己水平、能力、业绩贡献的材料和有关学历、资历、外语、计算机合格证及获奖证等证明材料。破格人员要在评审表封面上注明破格申报字样。

2、单位推荐。国有单位,首先要将申报人员的相关申报材料、证件等向本单位全体职工公示,征求单位内各方面意见,然后在确定上报人员。省属企事业单位经主管部门审核汇总,市属企事业单位经市人事职改部门审核汇总后,统一报省职改办。非公有制企事业单位,按属地原则经所在设区市人事职改部门审核汇总,然后统一报省职改办。中央驻地方有关单位,由单位直接报省职改办。

3、正高职高级工程师评审实行结构比例控制和总量控制。各单位推荐正高职高级工程师的比例,不得突破本单位高级工程师总数的10%。推荐工作要注重实绩、水平和能力,宁缺勿滥,不得降低条件,不得迁就照顾和论资排辈。

组织评审和相关政策:

1、开展正高职高级工程师的评审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宽,要统一政策,统一程序,统一组织,全省只设一个评委会,评委会由省职改办直接掌握,评审工作由省职改办负责组织实施。

2、正高职高级工程师不搞经常化评审,具体几年评一次,由省职改办根据情况安排。

3、经评审批准获得正高职高级工程师任职资格的人员,属事业单位的,要在单位总体高级岗位结构比例内聘任和兑现工资待遇,其中,职务工资最低档暂按本职务系列高级工程师职务等级工资标准的第五档执行;属企业(含非公有制单位)人员,可根据本单位需要自主聘任和确定工资福利待遇。

4、 *** 机构改革后中央部委下放到我省的企事业单位,过去如果本系统评审过正高职高级工程师,其已经取得的资格和待遇予以保留,今后一率按省里统一要求进行评聘。

开展正高职高级工程师评聘工作,政策性强,关系到广大专业技术人员的切身利益,各级人事(职改)部门和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精心组织,严格条件,重视质量,积极稳妥把这项工作做好。

要求:

1、大专学历,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满3年可申报助理级,助理级满4年可以申报中级,中级满7年可申报高级(须修完本专业大学专科主要课程,并取得结业证书);

2、本科学历,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1年可申报或单位直接评为助理级,助理级别满4年可申报中级,中级满5年可申报高级;

3、硕士学历,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半年可申报助理级,助理级满1年半可申报中级,中级满4年可申报高级;

4、博士学历,直接申报副高级。申报人由市建设委员会先进行推荐,具体评定结果由市人事局办理。

可以申报的专业:

工程师分类:[高级工程师、工程师、助理工程师]

工民建工程师、建筑工程师、建设设计工程师、环境艺术设计工程师、建设艺术设计工程师、建设装饰工程师、建筑施工工程师、建筑水电安装工程师、消防水电工程师、给排水工程师、测量工程师、地质勘测工程师、建筑预算工程师、建筑管理工程师、道路与桥梁工程师、土木工程工程师、市政工程师、机械工程师、电气工程师、电气设备工程师、计算机工程师、自动化工程师、机电设备工程师、电子仪表工程师、机械设计工程师、铸造设计工程师、机械制造工程师、采矿工程师、水利水电工程师、通信工程工程师、电子信息工程师、农艺师、园艺师、讲师、医师、药师、护师、园林设计工程师、船舶技术工程师、冷冻工程师、化工工程师、热处理工程师、暖通工程师、公路工程师、土建工程师、土建结构工程师、机电一体化工程师、光电子技术工程师、暖通空调安装工程师、造价工程师、建筑监理工程师、路桥工程师、计算机及应用工程师、电子技术工程师等

说明:高级工程师1年出1次。

G. 给排水助理工程师评定需要什么条件

如果档案不在单位也无所谓,但需要单位盖章的(与施工有关的单位即可)。你的职回称专业是和你答的毕业专业配套的。去人才市场办理很方便,大不了进行档案托管就可以了。自己去当地人事局也可以办理,但同样需要与施工有关的单位盖章。需要你的毕业证和论文(或工作总结),很简单,一般交钱就可以了,都能通过。

H. 申报给排水工程师职称所需条件有哪些

我估计啊 去建校补读就行 哈哈 论文好像不用发表也没关系 就是少点分

I. 给排水工程师中高级职称评审难度

1.初级助理工程师:(1)大学本科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1年以上。(2)大学专科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2年以上。(3)中专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3年以上。(4)高中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7年以上。(5)初中以下学历人员,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十年以上,同时应具备员级职务。2.中级工程师:(1)大学本科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5年以上,担任助理职务4年以上。(2)大学专科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6年以上,担任助理职务4年以上。(3)中专(高中)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十年以上,担任助理职务4年以上。(4)初中以下学历人员须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十5年以上,担任助理职务4年以上。3.高级工程师:(1)大学本科毕业,从事专业工作十年以上,担任中级职务5年以上。(2)大学专科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十5年以上,并担任中级职务5年以上。(3)中专、高中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2十年以上,并担任中级职务5年以上。凡符合上述申报条件的人员,还必须遵纪守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能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在本专业岗位上做出显著成绩,且具备相应的专业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报名专业:1.建工类:建筑工程师,道路与桥梁工程师,土木工程工程师,公路工程师,建筑监理工程师,工民建工程师2.机械,自动化类 :机械工程师,自动化工程师,机电设备工程师,机械设计工程师,机械制造工程师,机电一体化工程师3.装饰设计类:环境艺术设计工程师,建筑装饰工程师4.水暖,化工类:建筑水电安装工程师,给排水工程师,水利水电工程师,暖通工程师5.建筑电气:电气工程师,电气设备工程师6.计算机,电子,通信:计算机工程师,通信工程工程师,电子信息工程工程师7.园林,园艺类:园林设计工程师8、经济类:经济管理、工商企业管理、市场营销

J. 给排水高级工程师和高级职称哪个

如果是评审的来职称需要提交自的资料是:2寸照片4张、身份证、学历、工作总结、中级职称复印件各一份,年龄必须是35周岁以上的。 如果自己参加考试也需要达到一下条件: 1,大学本科专业毕业,从事专业工作10年以上,担任中级职务5年以上。 2,大学专科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15年以上,担任中级职务5年以上。 3,中专(高)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20年以上,担任中级职务5年以上。 通过职称英语,计算机考试,发表论文,参加评委会评审通过。 在有问题也可以hi

摘 要 介绍了彩叶植物的概念和分类,归纳说明了彩叶植物的应用原则、方式和前景,以为彩叶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提供借鉴。关键词 彩叶植物;彩色树种;园林绿化;城市园林

 彩叶植物能季节性地呈现出鲜艳的色彩,并具有成景快、栽培容易、观赏期长等特点,在现代城市园林绿化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何运用彩叶植物丰富景观色相、提高景观质量,是园林工作者共同探索的课题。

 一、 彩叶植物的概念

 彩叶植物主要是指以植物色彩器官(非绿色)作为观赏特性的植物,通常包括观叶、观花、观果等几种,主要是以观叶植物为主。许多彩叶植物因叶色绚丽而倍受人们欢迎,成为目前城市园林绿化、景观美化的新宠。

 二、 彩叶植物的分类

 从狭义上说,彩叶植物不包括秋色叶植物,其应在春、夏、秋三季均呈现彩色,一些彩叶植物甚至终年保持彩色;从广义上说,凡叶片可以季节性呈现非绿色的植物都可称作彩叶植物。彩叶植物或由于气候季节变化,或来自自然界的变异,或经人工育种、栽培选育而来。彩叶植物一般分为常色叶植物、春色叶植物和秋色叶植物三类。

 1.春色叶植物

 春色叶植物是指春季新发生的嫩叶呈现显著不同叶色的植物,有些常绿树的新叶不限于春季发生,一般称为新叶有色类,也统称为春色叶植物。例如臭椿、五角枫、香樟、紫叶桃的春叶呈红色,黄连木的春叶呈紫红色,石楠的春叶呈淡红色等。

 2.秋色叶植物

 凡在秋季叶子有显著变化的植物称为秋色叶植物。常见的秋色叶植物有:鸡爪槭、三角枫、鹅掌楸、元宝枫、银杏、黄栌、漆树、火炬树。在园林实践中,由于秋色期较长,秋色叶植物被各国人民所重视,例如,在我国北方每于深秋观赏黄栌红叶,而南方则以枫香、乌桕的红叶著称。

 3.常色叶植物

 常色叶植物是指整个生长期内都呈现彩色叶色,不同于春色叶植物及秋色叶植物只是在生长期的某一段时间呈现彩色叶色。常见的常色叶植物有:红背桂、紫叶李、金边黄杨、洒金柏、紫叶桃、金叶接骨木、金叶女贞、紫叶小檗、金叶榆、红花 木等。

 三、彩色树种的种植形式

 1.孤立栽植

 彩叶植物的叶片色泽艳丽、五彩缤纷,景观性能相对稳定,本身就是一道靓丽的风景,可以作为中心景观处理,能达到引导视线的作用。孤立栽植经常出现在草坪内,运用树冠高大、树形丰满的彩叶植物较为适宜。比较常见的有紫叶红栌、金叶复叶槭、金叶黄栌、金边复叶槭等,均可立地成景。而对于庭院、花池等小景观来说,则以株型紧凑的彩叶植物为主,如中华金叶榆球、红叶乔木紫薇、紫叶矮樱、美人梅等,栽培的效果也很明显。

 2.组团栽植

 组团栽植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较为广泛,通常为彩叶落叶花灌木或能修剪成球的植物。组团栽植时最好有背景衬托,或以浅色建筑物为背景,或以绿色乔木为背景。以组团式群落做前景处理,附以地被植物,给人比较强的层次感,增加景观的色相和空间结构变化。如将红叶复花矮紫薇、红叶寿星桃、红叶碧桃等彩叶植物组团栽植,景观效果比较明显。

 组团栽植密度不宜过大,品种间要留有一定的空间,以便于植物个体特性的发挥。同时,也能够保证植物的正常生长。

 四、 一些常见的彩色树木应用分析

 1.银杏,大型乔木

 银杏树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其树干高大,干形通直。叶片玲珑奇特,大部分时间呈现鹅**,集树叶美、冠形美、干形美于一身,融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于一体。银杏具有抗污染、抗烟火、抗尘埃等功能。银杏抗病虫害,被公认为无公害的种树,是观赏绿化最理想树种。可在公园、工业区、住宅小区、城镇、人口密集地、休间小区等按一定比例种植银杏树,形成银杏林区,银杏林带,自然净化空气,减少大气层悬浮物含量,提高空气质量。银杏具函养水源,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等功效。在森木被伐,水土流失,风沙侵蚀地带,栽培银杏防护林区、防护林带,护路林、护岸林、护滩林、防沙林等,以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

 2.金叶国槐

 国槐的变种,填补了我国没有黄叶乔木的空白。金叶国槐叶片金黄,娇艳醒目,树冠丰满,枝条下垂,极具观赏效果,是园林绿化中“红、黄、绿”三个主色调中黄叶乔木代表。金叶国槐喜光,对土壤要求不严,酸性、中性微碱性的土壤均能正常生长,根系深,萌芽力强,耐干旱、寒冷,高抗二氧化硫、硫化氢等污染,适生区域广泛,北至辽宁、内蒙古,南至广东、广西及西南各省,均可种植。

 

 参考文献:

 [1]苏雪痕.植物造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4.

 [2]蒋永明,翁智林.园林绿化树种手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3]陈盛彬.浅谈彩叶植物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福建林业科技,2005,32(1):79-83.

 [4]谯德惠.彩叶植物让上海从“绿色”迈向“彩色”[J].中国花卉园艺,2004(12):11.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js/5_11324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