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追尿素,还是边施边埋掉要好一点,这样可以充分发挥肥效,减少了肥效的挥发量。可这样做费时费力气,特别是大热天,那个苦累热的滋味我是尝够了种地也讲究科学,就像玉米施肥一样,现在施尿素的没有了,这都是以前的老法子,现在都是复合肥,氮磷钾齐全的,单一的施尿素没有了,现在大家都是科学施肥。
尿素最容易造成伤害,全氮肥特别容易伤苗,复合肥无所谓,所以尿素必须尽快浇水,一般都是随撒随浇,随水撒施,这是最科学的,所以玉米施尿素必须浇水。如果玉米地块存在一定陡坡,直接用水冲不可取。因为施肥时,带肥性的水流缓缓而下,在流淌过程中,土表层虽被肥水浸湿,但渗透土壤深处肥水较低,植株根系吸收弱,效果不理想。
在玉米地里面用水冲施尿素的做法上,控制好水量,一般是先进行尿素的溶解,会在一个铁桶里面,然后一边浇水,一边拿水瓢把“尿素水”往里面“掺和浇水”
尿素是非常溶解于水的,它的溶解也非常好,而在溶解于水后的溶液也是称中性溶液。在这样以来尿素基本上可以适应任何的土壤性质,在民间把尿素称为多功能肥料底肥以农家肥为主,碳氨为辅。第一次追肥以尿素为主。尿素含氮量比例高,价格便宜,是农民非常喜欢的肥料之一,尤其追施玉米,苗期效果明显。
手抓一把肥料丢在玉米苗旁边,尿素不要直接接触到苗子,否则容易烧苗,造成枯黄影响其生长发育,这个阶段是给苗子打基础,如果不培育好会影响以后的玉米粒大小和饱满程度
如果种植的玉米面积小,尽量选择土埋法进行施肥,这样既节省了肥料的用量,又避免了肥效的挥发。玉米在出穗后,对肥料的需求量比较大,只有充足的肥料才能满足其灌浆与结实,使其籽粒饱满。但是,玉米此时已经到了生长周期的最后阶段,虽然生长与结实需要肥料,不过由于生长的时间短,因此在施追肥的时候必须有所选择,以避免浪费肥料和对玉米生长造成反面的影响。
玉米出穗后适合撒尿素吗?
尿素是速效性氮肥,含氮量高达46%左右,是玉米生长极好的肥料。
但是,用尿素给玉米撒施后,尿素中的氮素不能直接被玉米的根系吸收,必须分解成小分子铵态氮才能被玉米的根系吸收转化。这就需要一个过程,通常情况下,尿素施用后,要7天左右才能被玉米的根系所吸收,肥效期长达30多天。
而玉米从抽穗后到灌浆成熟只有20天左右,尿素撒施后7天左右才被玉米的根系吸收,肥效还没有吸收完玉米就收获了。由于氮素容易流失,留在土壤中的尿素极容易随水流失或在玉米收获后翻耕土地氮素挥发到空气中,从而造成肥料浪费。
不仅如此,由于尿素的肥效期长,而玉米在出穗后到收获的时间又短,打破了玉米正常的生理活动,引起不必要的营养消耗,造成玉米贪青晚熟,致使丰产不丰收。
尿素适合在什么时候撒施?
玉米生长到大喇叭口时,是玉米生长周期的最后一个阶段,也是需肥的高峰期。此时施肥,能使玉米的株秆粗壮,抽出的穗又大又长,籽粒饱满。
此时,可用尿素撒施在玉米植株的根系分布范围内,然后用水冲化,使尿素溶入土壤中而被玉米的根系吸收转化。而玉米从大喇叭口到成熟有一个多月,到不需要肥料时,尿素已被玉米吸收殆尽,既不造成肥料浪费,又不使玉米贪青晚熟,让肥料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在玉米出穗后怎样科学使用尿素?
在玉米出穗后怎样科学使用尿素?
由于玉米在出穗后到收获的时间短,用尿素作根系撒施对玉米的生长不利,还会造成肥料的浪费,因而最适合的施肥方法是用尿素作叶面喷雾。
用0.2%~0.3%的尿素溶液喷洒在玉米植株上,玉米叶片的叶绿素能迅速分解氮素,供其生长发育所需。
用尿素作叶面追肥,具有用量少,见效快,成本低的特点。在喷雾时,选择在阴天或晴天上午10点钟之前和下午4点钟以后,以利于玉米植株有充足的吸收时间。
玉米在出穗后,由于离成熟的时间期,不宜用尿素撒施,以免引起玉米贪青晚熟,造成丰产不丰收。同时,还可以避免肥料的浪费。而最适宜的使用方法是,用0.2%~0.3%的尿素溶液作叶面喷洒,不但见效快,而且用量少,成本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