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秸秆腐熟剂怎么用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3 11:23:16
字号:

一、稻麦轮作区秸秆腐熟剂的使用方法

答案:秸秆腐熟剂怎么用

(1)移栽水稻田:

作物机械收获后,将粉碎的秸秆均匀平铺在田面;每亩粉碎的秸秆量在300公斤左右,每亩撒施2Kg有机物料腐熟剂,为使菌剂撒施均匀,请先取耕地或菜地细土或者粉状有机肥,按菌剂:尿素:细土重量1:2:5比例混合拌匀后,用手工或者机械将菌剂、尿素、细土混合撒施在秸秆上,轻轻拍打使秸秆表的菌剂粉掉落到秸秆层间,随后用大型旋耕机将该混合物和秸秆一同翻入地下,然后开始放水泡田,使田间贮水5-10厘米深,若田面无水,难以泛浆;若水层过深,压草效果差。旋耕两次田面无草即可插秧。

(2)直播水稻田:

作物机械收获后,将粉碎的秸秆均匀平铺在田面;每亩粉碎的秸秆量在200公斤左右,每亩撒施2Kg有机物料腐熟剂,为使菌剂撒施均匀,请先取耕地或菜地细土或者粉状有机肥,按菌剂:尿素:细土重量1:2:5比例混合拌匀后,用手工或者机械将菌剂、尿素、细土混合撒施在秸秆上,轻轻拍打使秸秆表的菌剂粉掉落到秸秆层间,随后用大型旋耕机将该混合物和秸秆一同翻入地下,秸秆还田后灌跑马水,土壤保持湿润,土壤含水量保持在50-60%,湿润状态至少保持7-10天,水分不足时注意及时灌水,其他则按常规管理即可。

二、旱田作物秸秆腐熟剂的使用方法

(一)墒沟埋草;

1、将麦草秸秆切碎成20-30厘米的小段,平铺于麦田内的墒沟;

2、夏季应灌溉或浇水使秸秆湿透,再按每亩秸秆加2公斤腐熟剂的用量混合均匀,兑水稀释,均匀地淋撒在麦草上用土覆盖。若秸秆干燥应及时补充水分,无灌溉条件时可利用自然降雨来湿润深沟土草,使秸草在自然状态下逐渐腐解。掌握适宜埋草量。墒沟埋入稻麦秸秆每亩适宜量为100-150 Kg;玉米整秆沟埋还田每亩适宜用量约1000 Kg;果园沟埋覆盖秸秆亩适宜量1500-2000 Kg。在沟内埋入农作物秸秆时,应增施适量速效氮肥,调节碳氮比至20-25:1,以促进秸秆矿化腐解。麦稻轮作地区墒沟埋草时一般亩增施碳铵8-10 Kg;玉米整秆沟埋还田增施尿素3-5 Kg。

(二)堆腐还田:将农作物秸秆进行叠堆,每15-20厘米厚为一层,逐层撒施有机物料腐熟剂、尿素、或者人畜粪尿。整堆物料含水量控制在55-65%之间,堆高1.5米左右,堆宽1.5-2米之间,用塑料薄膜或者泥土进行封堆,防止水分散失。有机腐熟剂,尿素使用量分别为秸秆量的0.1%和1%。

需要发酵腐熟完全,否则会烧苗的。

发酵方法及腐熟完全判定标准:

操作工艺:

沃宝发酵剂是好氧发酵菌,适用于静态发酵和动态发酵模式,处理畜禽粪便及废弃的固体有机物。可促进发酵物快速除臭、迅速升温,彻底杀灭物料中病毒、病菌、虫卵、杂草种子,实现无害化处理,并能有效遏制土壤病虫害发生,因而可减少农药使用量。制成的有机肥腐熟程度高,无异臭味,不烧根苗,适合各类有机(绿色)蔬菜、瓜果果树和工厂育苗、园林花卉等农业生产。

沃宝发酵剂生产的有机肥:1、养分高效:速效养分含量高,有利于农作物吸收;2、有机质含量高,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和提高土壤微生物活性;3、营养全面:含农作物所需的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以及微生物发酵过程中产生大量生理活性物质,因而,可促进作物生长发育,提高农产品品质,恢复农产品的天然口味。

生产工艺如下:

一、物料准备

(1)粪便:人、畜、禽粪便均可。根据种植需要选择粪便。

(2)辅料:各类作物秸秆。将秸秆粉碎,可根据肥料用途选择粉碎长度。作底肥秸秆长度5~8毫米,育苗肥秸秆长度3毫米左右,任何秸秆都要干燥,能吸取粪便中的水分。

(3)沃宝发酵剂掺一定数量的辅料,按搅拌次数分份备用。

二、菌种预处理:

菌种用量:按万分之一比例添加菌种,即每1吨原料中加入0.1公斤沃宝发酵剂。使用菌种时,用30-50倍的辅料如麸皮、玉米面等与菌种混合均匀,备生产使用。

三、原料混合:

将畜禽粪便、辅料按照3:1进行配比(最佳配比),配方组成(按质量比计)为畜禽粪便70-85%,辅料15-30%。在原料和辅料混合的同时均匀掺入菌种,辅料主要功能是调节水分及物料的透气性。适宜水分含量在50-60%,判断方法:用手抓紧物料未见有水渗滴,松手物料能散开即可。此状态既可保持物料的通气又可满足微生物活动需要。

四、发酵:

将上述调配好的原料用抛翻机进行搅拌,搅拌要均匀,粪便、菌种、辅料要结合细密,不可有较大粪块。

物料堆放要保持蓬松,不可脚踩、铁锹拍,顶部成圆顶状,不必覆盖非透气物

要保证微生物的旺盛活动,充足的营养源、合适的水分含量、充足的氧气供应是三个关键的条件,因此必须对发酵物料进行水分含量及通气性调节。发酵过程要定时进行翻抛,对原料进行氧气补充,原则上不少于两天抛翻一次,堆高不超过1.5米,堆宽不大于3米,堆长不限。发酵周期时间为10-15天,冬天气温较低时,应适当延长发酵时间。

五、堆放(后熟):

上述原料发酵过程完成之后,从发酵槽或发酵堆中移出,推送到后熟车间堆放,此阶段堆高、堆宽、堆长均无限制,可本着充分利用场地的需要,适当增加物料堆高。期间每隔7-10天进行移堆,移堆2-3次后完成堆放,完成腐熟。腐熟标准:发酵后的有机肥无蛆虫、无生粪便,为黄褐色或灰褐色,无恶臭味、有较淡氨气味,用手可搓碎部分辅料。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js/5_11275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