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龙果少有病虫害,那么主要的病虫害有哪些怎样去防治呢?下面一起来看看我为大家精心推荐的火龙果的病虫害防治 方法 ,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火龙果的病虫害防治方法
一、火龙果幼苗及枝条生长阶段:
此阶段正是火龙果枝条生长、营养积累、为开花结果贮备养分的阶段,此时枝条外皮较薄,柔嫩多汁,蜗牛、蛞蝓等软体动物容易造成危害,啃食嫩枝条,对火龙果枝条生长不利。因此,此时应防蜗牛、蛞蝓等软体动物为害,防治方法为在树头撒石灰、火灰或用毒饵诱杀。
在幼苗生长期毛虫喜食嫩枝,特别是嫩芽,若此时生长点被吃掉植株就会停止生长。防治方法可在地上撒播小白菜种子,引诱蝴蝶在小白菜上产卵,使火龙果嫩芽免于受害。
若毛虫发生严重时,可用杀虫剂杀除。一般在花芽和新梢抽出3厘米左右开始喷药,药剂有90%敌百虫或80%敌敌畏加40%乐果各1000倍液,20%杀灭菊酯或2.5%溴氰菊酯2000~3000倍液,50%稻丰散1000倍液。7~10天1次,连喷2~3次。
二、火龙果转色期:
当火龙果果皮转红果实成熟时,果蝇会产卵在将成熟的果实表皮内,孵化后幼虫取食果肉,导致裂果、烂果,被害果表面完好,细看有虫孔,手按有汁液流出,切开果肉已腐烂,有许多蛆虫。
防治方法为冬季或早春松翻园土,减少冬期虫口基数;虫盛发期,夜间用拟除虫菊酯类农药2000倍液或90%敌百虫800倍液加3%~5%的红糖喷洒树冠,7天1次,连喷3次;也可将浸过97%甲基丁香酚加3%二溴磷溶液(按95:5的比例配成)的蔗渣纤维方块(57毫米?57毫米?10毫米)悬挂于树上,每平方米悬挂50块,每月挂2次,可诱杀雄成虫。果实发育中期可袋套果,以防止成虫产卵。
火龙果虫害防治方法白蚁的危害及防治方法:
如果火龙果 种植 园以前种过松木,可能白蚁会比较严重。白蚁会直接啃断火龙果植株茎干或者蚕食根群,使受伤组织向上黄化、溃烂。防治白蚁可用40%敌百虫600倍喷植株根部,或在蚁路上喷洒白蚁药,即可将蚁群杀死。
火龙果地下害虫危害及防治方法:
火龙果园常见的地下害虫有蜗牛、蛞蝓、蚂蚁等,它们啃食植株的嫩枝条。可在果园中放养鸭子吃害虫,也可在地面或树头撒石灰或用毒饵诱杀。点击查看〉〉地下害虫特效药火龙果花期、结果期虫害的防治方法:
在火龙草棚花期或着果期会发生蚜虫和金龟子。可用食蚜蝇等进行生物防治,或用肥皂水以毛笔擦洗去除,也可以采用药剂防治如10%的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喷雾防治;1.8%阿维菌素3000倍液喷雾防治;10%烟碱乳油500~1000倍液喷雾防治;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500倍液喷雾防治。点击查看〉〉蚜虫的的防治方法
在金龟子繁殖高峰时可用茶子麸淋畦面以驱赶其幼虫爬出地表,再让鸭子吃食。或者采用苏云金芽孢杆菌药剂进行防治。
如发现有红黄蜘蛛、介壳虫、毛虫、斜纹盗夜蛾、果蝇、玉米螟等为害,可在花芽和新梢抽生3厘米时,用90%敌百虫,或80%敌敌畏加40%氧化乐果各1000倍液喷雾,连喷2~3次,间隔7~10天。
果蝇对火龙果的危害及防治方法:
当果实成熟果皮转红时,果蝇会产卵在将成熟的果实表皮内,孵化的幼虫取食果肉,导致裂果、烂果。
果蝇防治方法:在冬季或早春松翻园土,减少虫口基数;在盛发期,夜间用拟除虫菊酯类农药2000倍液,或90%敌百虫800倍液加3%~5%的红糖喷洒树冠,连喷3次,间隔7天;也可将浸过97%甲基丁香酚加3%二溴磷溶液(按95:5的比例配成)的小纸片悬挂于树上诱杀成虫,每平方米挂50块,每月挂2次。在果实发育中期进行套袋,以防成虫产卵。
火龙果的生长习性由于火龙果长期生长于热带沙漠地区,叶片已基本退化,腋芽也演化为刺座,为抗高温和减少水分散失具备了生理基础。而它的光合作用功能,由大量的绿色茎干承担,除非埋于地下,长期隐蔽或者适应抗逆性需要,植株体一般不大量木质化。
火龙果茎的内部是大量饱含黏稠液体的薄壁细胞,以在雨季吸收尽可能多的水分,抵御漫长的旱季。火龙果无主根,侧根大量分布在浅表,同时有比地下根更多的气根,是植物实现攀援生长,更是获得大量水分的保证。是海南、广西、广东、福建、云南等地争相种植的优良果品。
>>>下一页更多精彩?火龙果的种植技术火龙果溃疡病症状,火龙果溃疡病防治
1.疮痂病:病茎表面出现不规则的砖红色坏死斑或铁锈坏死斑,略突起。病斑初期直径0.2毫米,后期成片生长形成长2~15毫米、宽2~5毫米的大型病斑,表面光滑,严重时直接伤害到肉质茎,危及整个植株生长。该病多发生在植株中部较老节的两棱中间,后期可见到过度生长的木栓化病斑,幼嫩茎节不发病。疮痂病的植株发病率在50%以上。防治药剂有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12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0.5%波尔多液。
2.炭疽病:病斑初期为紫褐色,直径约0.5~2毫米,散生、凹陷小斑,后期扩大为圆形或棱形病斑,继而可连成片造成肉质部干枯,病斑上散生黑色小点。防治药剂可用40%灭病威500倍液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50%多菌灵800倍液。
3.软腐病:病斑初期呈水浸状半透明,后期病部呈水渍状,为黏滑软腐状,发出腥臭,并且蔓延至整个茎节,最后只剩茎中心的木质部。此病多发生在植株中上部的嫩节,由伤口侵染引起,与虫咬和其他创伤有关,但对植株的危害严重,常造成发病茎节腐烂甚至向下和向上蔓延至其他茎节。如果苗期管理不善,田间土壤湿度过大,发病普遍。防治药剂有敌克松原粉1000倍液、70%敌克松800倍液、50%代森铵600~800倍液、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氯霉素300毫克/升。
4.枯萎病:植株茎节失水褪绿变黄萎蔫,随后逐渐干枯,直至整株枯死。枯萎病症状最早出现在植株中上部的分枝节上,起初是茎节的顶部发病,然后向下扩展。潮湿情况下,病株上生有粉红色霉层。
5.茎枯病:植株棱茎边上形成灰白色的不规则病斑,上生许多小黑点。病斑凹陷,并逐渐干枯,最终形成缺刻或孔洞,多发生于中下部茎节。发病初期喷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64%杀毒矶可湿性粉剂400倍液、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70%乙膦·锰锌500倍液。
6.溃疡病:初为红色针尖大小的病斑,散生于茎表皮下,后发展成直径约0.5~1.5毫米的橘红色斑点,病斑圆形,略突起。防治药剂有50%代森铵水剂500~800倍液、0.5%波尔多液、铜皂液(硫酸铜0.5千克,松酯合剂2千克,水200千克)、700单位/毫升链毒素加1%酒精、链霉素+0.1%甘油、25%叶枯宁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
火龙果溃疡病是由真菌引起的一种病害,该病发病快、传播广、危害大,农户们必须做好该病的防治措施。本文为大家详细介绍了火龙果溃疡病的症状和防治措施,供大家参考。
火龙果溃疡病症状
火龙果溃疡病危害火龙果的茎杆和果实,在田间,病原菌孢子入侵后,袁初期茎杆和果实脱色形成圆形斑,继而分别形成典型的褐色和黑色溃疡病病斑,病斑突起扩大后相互粘连成片,部分病斑边缘形成水浸状,湿度大时病斑扩大,果实和茎杆迅速腐烂,空气干燥时腐烂病枝干枯发白,在果实上形成黑色溃疡病斑,开裂,发病后期在溃疡斑上形成针头大小黑点。
火龙果溃疡病防治
一、预防方法。
1、定期对果园土壤进行检疫杀菌消毒。
要定期使用保护性的杀菌剂对果园土壤杀菌消毒,保护未被病菌感染的火龙果免受病菌侵染。要注意的是,要在作物没有接触到病源或病害发生之前喷药才能见到效果,可选用多菌灵、石硫合剂等。雨后容易滋生病害,更加要注意对果园进行杀菌消毒。日常管理中,要及时将腐烂枝条、杂草清楚,运出果园处理,并对伤口喷药保护。
2、努力提高果树抗性,减少患病率。
火龙果属于仙人掌科,喜光耐阴、耐热耐旱。种植户要做好注意果园的排水工作,还要努力提高果树抗性,可用宇花灵1号进行根淋,促进植株生长发育、提高植株抗病抗虫能力,减少发病率。在6—12月份的开花坐果期、成熟期根淋宇花灵1号,还能提高坐果率,促进果实膨大,提高品质及产量。
二、治理方法。
如已患上溃疡病,可用百枯净和石硫合剂等进行喷施,一般每隔10-15天喷一次,共2次。此外,应尽量采用生物防治和农事操作上的处理,减少农药的使用量,用药要有针对性,多种药剂轮换使用,防止病原产生抗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