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农业、绿色农业、旅游农业三大基地,出台了相关政策措施,着力培育水果、茶叶、油茶、南药、优质稻、蔬菜、烤烟、畜牧水产养殖八大特色产业。
三大基地着力构建现代农业发展高地
特色农业 依托梅州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和传统的种养、加工习惯,发展具有梅州特色的农业主导产业,打造品牌响亮、竞争力强的特色农产品生产中心。
绿色农业 依托梅州良好的生态环境,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等健康农产品,打造全省无公害农产品供应中心。
旅游农业 依托梅州优美宜人的环境、多姿多样的生态景观、底蕴深厚的客家文化,大力发展集物质生产、绿色消费、生态游乐、休闲观光于一体的农业旅游综合产业,打造区域性的农业旅游中心。
八大产业强势推进梅州农业提质增速
水果
现状全市水果种植面积110.3万亩,总产82.82万吨。其中:金柚28.84万亩,总产32.56万吨;脐橙5.34万亩,总产1.78万吨。水果类龙头企业31家。著名品牌有“梅岭”、“嘉丰”、“龙威”、“平远脐橙”等。
优势按照国家A级绿色食品栽培技术标准化规程,推行标准化生产,推动水果产品向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方向发展。
展望2011年,金柚面积发展到40万亩,脐橙面积发展到10万亩左右,建成广东省最大的优质脐橙生产基地。
茶叶
现状全市茶叶种植面积16.24万亩,总产1.01万吨,主营茶叶种植、加工、流通的农业龙头企业21家。其中,梅县雁南飞茶田有限公司、大埔西岩茶叶集团有限公司、广东华银集团有限公司是省级农业龙头企业。
优势初步形成了种植基地化、初级加工与精细加工一条龙、产加销一体化的生产经营格局。
展望至2011年,建成20万亩优质茶基地。
油茶
现状全市油茶种植面积25.3万亩,其中2005年以来新种8万亩;配套建设了2家现代化的大型油茶加企业。
优势油茶产业是梅州市重点扶持发展的产业之一。平远县已建成了年出苗300万株的油茶苗繁育基地,2万亩油茶高产示范林基地,年产精制山茶油2000吨生产线,并实现了对油茶籽加工附产物的综合开发利用,形成了以油茶为主导的产业园区。
展望2011年,全市软枝油茶发展到40万亩,现代化茶油加工企业发展到3间,油茶产业年产值达到4亿元。
南药
现状全市有青蒿、巴戟、鸡血藤、阴香树、广金钱草、金银花、凉粉草等10个南药种植基地,总面积3.05万亩,年加工能力达1万多吨。
优势引进和培植了广东新南方青蒿科技有限公司、广州中医药大学国桥医药研究有限公司、广东南台药业有限公司、广东省康奇力药业公司等9家企业,形成了种植、加工、研发、营销一体的南药产业链。平远县大力发展金钱草等为主的药材生产,建成首个“广东凉茶”专用药材生产基地;丰顺县依托广东新南方公司,大力发展青蒿生产,建成全国最大的青蒿素生产基地。
展望2011年,规划建设南药基地30万亩,建成全国最大的南药生产基地。
优质稻
现状全市超级稻天优998、博优998、天优122、培杂泰丰等优质稻种植面积85万亩,平均亩产500公斤以上。
优势兴宁市是国家级超级稻示范县,五华县是省级超级稻示范县。真田牌、金珠牌等品牌有机米远销港澳等地区。
展望2007年超级稻种植面积达到80万亩,优质稻比例达80%,2011年种植超级稻面积达100万亩。
蔬菜
现状梅县南口镇、西阳镇,蕉岭县三圳镇,平远县大柘镇,兴宁市刁坊镇等五大出口蔬菜基地1万亩。其中,兴宁市刁坊镇新建有机蔬菜出口基地3000亩。
优势依托山区良好的生态环境,初步建成了绿色、无公害品牌蔬菜基地。
展望2011年,全市外销蔬菜基地10万亩以上,成为重要的绿色、无公害品牌蔬菜出口基地。
烤烟
现状全市优质烤烟种植面积8万多亩,分布45个镇,种烟村297个,种烟农户6581户。
优势广东“五叶神”卷烟已经发展成为全国著名的烤烟品牌。
展望2011年,规划建设20万亩烤烟基地。
畜牧水产养殖
现状全市生猪存栏161.48万头,牛、羊、兔、家禽的年出栏量分别是4.96万头、9.7万头、65.2万只、6362.4万只。
优势建立了多功能、高效益、低污染的生态渔业发展模式,集观景、休闲、度假、垂钓于一体的生态观光型休闲渔业蓬勃兴起。梅州生产的盐火局食品、腊味、牛肉干等享誉港澳台,远销东南亚。
展望2011年,特色水产养殖面积10万亩以上,全市瘦肉型猪年出栏300万头以上,优质黄鸡年出栏6000万只以上。
梅州市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
梅县金柚标准化示范区
蕉岭县茶叶生产标准化示范区
梅县雁南飞茶田生产标准化示范区
大埔县茶叶国家综合标准化示范区
梅州市国家级、省级农业龙头企业
国家级
广东威华集团有限公司
省级
梅州市客家邨金柚产业有限公司、梅县雁南飞茶田有限公司、广东梅雁实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大埔县西岩茶叶集团有限公司、广东华银集团有限公司、丰顺威华食品有限公司、广东富农食品有限公司、广东梅县雁球食品有限公司、梅州市金珠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梅州市通过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企业
绿色食品
梅县泰和园实业有限公司脐橙
梅雁蓝藻有限公司 螺旋藻片
大埔县泉之乡矿泉饮料有限公司 矿泉水
广东新大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高山茶油
有机食品
大埔县西岩茶叶集团公司绿茶乌龙茶
丰顺县凤山茶业发展有限公司乌龙茶
梅县华银茶业有限公司 乌龙茶
梅州丰华有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甜枣
梅州丰华有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优质米
梅州丰华有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蔬果、香草
梅州市金珠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蕉岭长潭) 大米
广东省名牌农产品
西竺牌西岩单丛茶、西岩乌龙茶、岩中玉兔、西岩黄枝香龙星牌乌龙茶、雁南飞金单丛乌龙茶、黄金牌黄金可口姜糖、华银牌阴那山单丛茶、雁球牌山泉米粉、嘉俊牌金柚凉果、恒兴牌原味纯鸡粉、金良稻丰牌晚籼米、侨微牌原木赤灵芝孢子粉
梅州市获国家农业部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
至2007年10月30日止,梅州市获国家农业部无公害认证企业73个,产品总数89个,认证面积9805.13公顷。 这是从别的网友那复制的
广西苍梧县:挖掘六堡名镇文化 发展现代标准茶园
苍梧县打造梨埠—六堡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路线
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是现代农业和现代旅游的新业态,是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载体,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是实现农民就业增收的新途径。梧州市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业,其中,苍梧县从擦亮文化名片、打造乡村旅游品牌、抓好六堡茶产业发展三方面发力,统筹推进,协调发展。今年以来,苍梧县结合农业部征集“仲秋到田间去采摘”主题精品旅游线路的契机,以六堡茶文化旅游为核心,积极打造“戏激浪、观茶田、品香茗—六堡茶主题休闲农业精品线路两日游”的精品线路。该线路主要包括,大爽河生态旅游景区——六堡文化名镇——六堡茶生态文化旅游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六堡塘平村六堡茶传统制作技艺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等四个景点。该精品线路的行程围绕六堡茶种植、生产、加工为主线,加入漂流、戏水等趣味性内容,以及六堡名镇故事等带有文化内涵的内容。一方面可以满足广大市民的休闲需求,另一方面可以为我市六堡茶产业起到宣传与推动作用,促进当地农民增收致富。
梧州美食大赏 | 六堡茶吃出新花样 苍梧六堡茶
梧州人喜喝六堡茶。自带“吃货”属性的梧州人已不止步于品茗六堡茶,在吃六堡茶这条路上,梧州人已走出一条具有本地特色的花路。在2021广西全域旅游大集市红色旅游特色美食大赛中,独具六堡茶特色的“一片树叶的故事”和“六堡茶粑”菜品,以匠心巧妙的摆盘造型、清新独到的味道成功吸引了评委们的注意力。
一片树叶的故事背后有何典故
六堡茶粑的造型又从何而来
搬好小板凳小旅带你走进真相
一片树叶的故事
WUZHOU
“一片树叶的故事”是一款以六堡茶黄金叶为原材料,加入大筒骨、排骨和土鸡,再配以十几种野生菌菇一同熬制的茶汤。刚熬制出来的汤水清香扑鼻,呈淡红色。茶汤入口菌类鲜甜、骨汤浓郁,六堡茶的清醇萦绕在唇齿间,久久不能散去。
这次参赛,“一片树叶的故事”的摆盘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将喝茶的方式与喝汤融为一体,将汤水倒入茶壶和茶杯中,再用六堡茶黄金叶和菌类放在杯子中作为装饰,这样不仅向评委们展示出菜品的原材料,同时也诠释了“一片树叶的故事”的含义。
六堡茶粑
WUZHOU
制作六堡茶粑是一项考验厨师经验的工作。用煮好的陈年六堡茶按一定的比例与糯米粉、粘米粉混合揉搓成团,在表面撒上芝麻后,再用六堡菜籽油进行油炸。看似简单,但是对油温的掌控和油炸的时间需了然于心,才能做出正宗的六堡茶粑。新鲜出炉的糍粑有着淡淡的清香,入口软糯可口,带着些许芝麻的醇香,茶香回甘绵长。
说起这次参赛获奖,篱笆城负责人颇有感触,能在众多菜品中脱颖而出,也是意料之外。“上一年我们也参赛了,但是没获奖。我们自己总结了一下经验,在摆盘和菜名上都仔细研究了一番。六堡茶粑就是以绣球为灵感,用茶叶装饰成绣球的模样,再用牙签固定茶粑,让人有眼前一亮的感觉。”篱笆城负责人说。
在2021广西全域旅游大集市红色旅游特色美食大赛中“一片树叶的故事”荣获2021广西特色旅游名菜,六堡茶粑荣获2021广西红色旅游优秀美食。
六堡茶作为梧州五宝之一,如今不仅是茶桌上一杯醇厚滑口的茶,更是餐桌上别具一格的美味佳肴。炎炎夏日,快约上小伙伴一起品尝沁人心扉的六堡茶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