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种植荸荠_荸荠栽培技术(2)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3 10:04:40
字号:

荸荠栽培技术:适时早播

 荸荠在大暑至7月底移栽大田,9月底结粒,从而延长球茎膨大期,可增加大粒比例。移栽苗要求高2025厘米,主丛带10~15根叶状茎时带土起苗,带药下田,细拔轻放,防止折秆断根。

如何种植荸荠_荸荠栽培技术(2)

荸荠栽培技术:选好田地

 荸荠本身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但地处平原的乡镇,对田地应选择:一要排灌方便土壤肥沃的乌泥田、乌埭田或灰埭田,有利夺高产创优质;二要实行连片种植,便于统一管理;再要划片轮作,防止连作,减少病害。

荸荠栽培技术:适度深栽

 栽苗深度以12~15厘米为宜,原则上要求球茎离犁底层保持35厘米。密植规格一般株行距按50厘米?50厘米移栽,每亩丛插2500~2600丛。

荸荠栽培技术:平衡施肥

 施肥上应掌握?前稳中控后攻?的原则。

 ①芽苗生长期施肥可稳长促壮秆。首先施基肥,以有机肥为主,亩施土杂肥2000~3000公斤,对肥沃田,可在移入本田前24天,亩深施碳铵75公斤,加过磷酸钙25公斤。播后7~10天,亩用尿素10公斤撒施,并要保持水层,结合中耕1次。隔20天施尿素10公斤,促进封行。

 ②旺盛生长期施肥可健身控旺长。以磷钾肥为主,每亩用钙镁磷10公斤加硫酸钾或氯化钾20~25公斤撒施,或用氮化钾复合肥25公斤撒施,促秆色转淡,为攻壮粒打下基础。

 ③球茎膨大期攻肥促大粒。主要掌握看苗适期攻肥,应以氮钾肥为主,当荸荠球茎长达2厘米时,每亩用硫酸钾10公斤或氯化钾复合肥20公斤加尿素10公斤攻第一次壮粒肥;10~15天后应看苗酌情再攻一次,施肥时要有水层。整个大田生育期施用氮磷钾肥比例为1:0.40:1.03。

荸荠栽培技术:保持水层

 荸荠属水生作物,宜保持有浅水层,尤其是生长前期应保证充足水分,具体幼苗期保持浅水层35厘米,旺盛生长期保持水层69厘米,不超过10厘米,防止徒长。当丛数封行后,直至开花后期,可湿润作业。到收获前20天(霜降左右)断水落干,使叶片开始转黄,逐渐干枯,准备采掘。

荸荠栽培技术:及时防治病虫害

 荸荠主要病虫害是茎枯病、锈病、白禾螟等,可用40%杜邦福星乳油10000倍液或68.75%杜邦易保可湿性颗粒1500倍液加90%杜邦可灵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喷施,防治效果很好。

荸荠栽培技术:收获留种

种植荸荠多选春季4月初,此时的气温回升,有利于种子生根发芽;种植荸荠的方法则要注意温度、水分、光照、土壤。

一、种植时间

荸荠的种植时间需要根据种植地区的气候条件来确定,荸荠的萌芽温度需要保持在10到15度左右,在气温稳定在这个范围内后就能够进行荸荠的种植了,南方地区一般在清明前后开始种植荸荠。

二、种植方法

1、土壤

荸荠对土壤的要求不是很高,在大部分的土壤中都能很好的生长,用园土和少量细沙混合的方式配制的土壤即可,注意土壤不能太过的粘重,影响球茎的口感。

2、光照

它的生长需要在采光位置好的地方,来满足球茎的生长需求,平时可以把它放在阳台等光照条件比较好的位置,避免长时间没阳光就可以。

3、温度

温暖的环境下更适合它的生长,平时养殖温度保持在20℃左右即可,它是非常的怕冷的,冬天的时候尽量转移到室内养护,注意防寒。

4、水分

它喜欢潮湿的生长环境,很多种植的都是种在水田或者池沼里面,所以养殖的时候尽量给它提供充足的水分,尤其是夏天高温的天气,更要保证它水分的充足。

荸荠介绍

荸荠是中国的特色蔬菜之一,通常以地下膨大球茎供食用,可以生食、熟食或做菜,尤适于制作罐头,称为“清水马蹄",是菜馆的主要佐料之一。

分布于中国、日本、琉球群岛、南洋岛(吕宋岛为该种最先发现的产地)和印度,在中国分布于台湾、江苏、广东、海南,生长在有水的平地。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js/5_11213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