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科学养猪
近两年,随着猪价持续上升,发猪财的农户越来越多,然而,在这样好的行情下,也还有不赚钱的养猪户,究其原因,主要是养猪不科学,防疫保健做的差。我们认为,养猪要想取得高效益,必须把好猪舍建筑、品种选择、饲料优质、防疫灭病、科学管理五道关口。
一、猪舍的建筑关猪舍的建筑是否合理十分重要,因为猪只从入栏到出栏要与它终生相伴。猪舍建筑关包括猪舍选址和猪舍建筑。
1、猪舍选址:猪舍的选址是否合理,决定着防疫的成败和猪只能否健康生长。从当地农民的猪舍选址习惯上来看,大都选在大路的北侧,正房的南面,单从猪舍的建设看没有问题,但是考虑到人们的健康和猪群的防疫那就不合理了。首先,南风是当地夏季的主要风向,夏季气温高猪粪便气味浓,直接污染了人居环境,影响人们的健康;从对猪群的防疫方面来看,正房的南面一般是大门或大路,大门或大路是人来客往的必经之地,靠近大门或大路的猪圈极易受到过往车辆、长距离、高流量的人群所携带的细菌病毒的污染,不利于猪群的疫病防治。因此,建议有条件的农户应尽量将猪圈建在正房的北面,行人不易涉足接触到的地方,这样可以减少疫病的发生。
2、猪舍的建筑:对猪舍的基本要求是通风干燥、冬暖夏凉。单列猪舍应该建成南北走向,这样东西两侧都能晒到太阳。猪舍高度应便于人员进出管理,又有利于通风采光。猪舍的屋面应能充分隔热,墙面应光滑,便于清扫、冲洗,地面要硬化,以便保持干燥。公猪、母猪舍可附设外圈。只有经常保持圈舍干燥,才能减少病毒、病菌孳生。才能减少疾病,保持猪群健康。
二、品种选择关要改“三化”养猪为养三元杂交猪,充分发挥大约克猪耐粗饲、繁殖率高、长白猪瘦肉率高、杜洛克猪饲料报酬高的优势。普通农户可到取得《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的种猪场或二元母猪繁育场购买经检疫合格、发育正常、健康无病的二元母猪,用杜洛克配种生产三元杂交猪。提倡农户自繁自养三元杂交猪,尽量避免到集市上购买仔猪,谨防将疫病带入猪群,污染圈舍,影响养殖效益。
三、饲料优质关购买全价饲料时,应选择价格适中、质量过关、靠得住并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饲料,切莫贪图便宜购买无质量保证、滥竽充数的杂牌料。如果只顾贪图便宜,购买价格特低的饲料,往往是适得其反,捡个芝麻,丢个西瓜。就像假奶粉事件一样,劣质料营养不足,将直接影响猪群的生长发育,影响猪群的健康,降低猪群的抗病力,导致猪群发病。
自己配料时要严把原料关,霉变的玉米、大豆必须使用脱霉剂脱霉处理后再使用。如果直接饲喂霉变的饲料,轻者造成拉稀,生长停止,重者会引起死亡,饲喂怀孕母猪会引起流产。2003年下半年,受连绵阴雨影响,我市玉米大部分发生霉变,阜南县某猪场给母猪饲喂霉变玉米,母猪流产率高达30%,停止饲喂霉变玉米后,流产数量明显下降。
四、规范防疫关
养猪一定要搞好防疫,圈舍每周定期消毒2-3次,随着仔猪日龄的增长应定期按时注射防疫疫苗。购买疫苗要注意观察疫苗的保存条件,疫苗的有效期。注射疫苗前要检查疫苗的真空度是否破坏,要搞清楚疫苗的理论注射量和经验注射量。近年疫病种类增加速度加快,所需注射的疫苗种类也在增加,按照猪病最新免疫程序要求,有10多种疫苗必须注射。通过注射疫苗预防猪的传染病是最省力、省钱、效果最好、效益最高的防疫措施。有的养猪户怕费时、费钱,有的疫苗就不注射了,更有甚者养了几十头猪怕费钱,什么疫苗都不打,这种听天由命的养猪方式是十分危险的,尽管新建的猪舍说不定可以养成一两批猪,但是,如果有一批猪染疫,那么前两批赚的钱有可能都赔进去还不够。养猪户应仔细的算一算账,到底是注射疫苗合算,还是不注射疫苗万一染病合算?一头猪育肥几个月才赚100多元,如果一旦发病将停止生长,白吃几天饲料,又花去许多药费,即使这头猪能治好,也赚不了多少钱,所以,养猪要想赚钱,注射疫苗防疫也是一个关键环节。
五、科学管理关
1、改购买仔猪育肥为自繁自养。当前猪病比较多,从市场购买仔猪一不小心就会把疫病带回家,疫病不但影响刚购回的猪,还会传染给原有的猪。据临泉县某养猪户介绍,他从省外一次购进苗猪289头,回家饲养不到几天,289头仔猪病死一头不剩。因此,我们提倡还是自家养母猪、繁小猪、育肥猪最保险,经济效益也最好。
2、适当的扩大养猪规模。养一头猪是喂,养10头猪也是养,养100头育肥猪也是养,也不需要增加饲养员。养1头猪只能收入100多元,养10头猪才收入1000多元,而如果养100头猪就可以收入1万多元,那就至少相当于外出打工的收入了。说起养100头猪其实也简单,只要养5-6头二元母猪就够了。因此,建议广大养殖户适当扩大养殖规模,变副业为主业。
3、要利用好季节和差价。猪的生长速度与环境温度有很大关系,在10-20℃的环境中育肥猪生长最快,所以猪在春秋季节长的快,冬季次之,夏季增重最慢,吃的饲料都变成汗水流出来了,效果较差。因此,有条件的养猪场冬季要烧锅炉给猪供暖,夏天安装风扇给猪降温。五月端午、中秋节、春节的猪价可能要高些,在安排母猪配种时,考虑到肥猪的出售时间和价格因素,养猪的效益会更好一些。
如何生态化养猪?
如果修建一个猪圈的话,用到的水泥、砖块都是不便宜的,而换成大棚就好多了,无非就是一些木条加上一些塑料薄膜构成,更好一点的话有人会想着坚固问题,就给木条换成铁的,或者是不锈钢的。保护性饲养。在夏季可以利用藤类植物遮阳降温,冬天增强保温措施,定期驱虫和防疫。饲养密度要适中。夏天每平方养一头猪,冬天每0.8平养一头猪,适当提高饲养密度,缩小活动时间,可以加快猪的重量。
用自繁自养的模式,选优质的母猪留用6-8头,引外面的种猪繁殖。把握好节奏,基本上可以保证100的存栏量。在山地或一些没有产出的自留地种上苜蓿等饲草,只用收割就行,另外收一些农村的烂果等。养猪必须走自繁自养,自屠自销之路,必须延伸产业链,增加附加值,摊薄成本,摊薄风险。现在规模养殖场都在自繁自养,自屠自销,光靠养殖已经在产业链上无法立足了,也不具备市场竞争力。
用饲料堆积起来的,不用饲料,猪生长的很慢,还会生癞,在养猪的过程中,如果我们想通过使用最便宜的饲料来降低养殖的成本,实际上根本就没有省多少钱,这样猪生长的很缓慢,反而增加饲养成本。豆粕相对玉米占比较小,一般占比能达到20%左右。
保育猪建议选择,小比例的饲料,如:20%、12.5%等;育肥猪及母猪,建议选择4%的高档预混料,规模大公司的产品,优先考虑。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可以做到:效果最优、成本最低!由于干燥度较好,保存期较长也可通过调节库存来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总之由于饲料占流动资金的比重较大,通过各种手段降低采购成本还是一定成效的。
生态养猪是指在家庭养猪时,充分考虑猪与其他畜禽间的食物链的关系,有效地开发出各种饲料资源,降低生产成本,变废为宝,减少污染,以获取最大经济效益的一种科学方法。
生态养猪要求所用饲料是全价配合饲料。比较好的食物链模式有鸡粪喂猪、猪粪发酵生产沼气、沼气用作猪场的能源、沼气残渣用来喂鱼、鱼塘污泥用于肥田生产饲料等。
在进行家庭生态养猪时,首先,要注意选择优良的猪种,特别是抗逆能力强的猪种,如用杂种猪;其次,要注意饲料的全价性,以保证猪能从饲料中获得全面而足量的营养;第三,要做好防病治病工作,减少猪的疾病,提高生产力;第四,要做好猪舍的环境卫生工作,控制温度、湿度,以免因环境因素影响猪的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