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作物新品种的方法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3 08:32:19
字号:

作物抗旱性是极为复杂的生物适应现象。越来越多专家认为抗旱性是复杂的系统,但经过专家大量艰辛细致工作,培育出了抗旱节水作物新品种,增强了节水农业技术集成创新能力,使我国节水农业技术应用面积达世界之最。

培育作物新品种的方法

目前,我国已获得一系列抗旱节水作物技术和节水作物新品种,如抗旱节水小麦、棉花、牧草、陆稻等。通过对作物种植结构和作物水肥高效利用联合调控技术,建立了抗旱节水型种植结构评价指标体系和区域节水型种植结构模式,在豫、晋、冀、陕、甘、蒙等地推广20余万亩,新增产值近亿元,农田作物水分利用效率提高18%~20%;筛选出抗旱节水小麦新品种15个,并已辐射推广5306万亩,累计增产增收9.95亿元;基于生命需水信号与环境信息作物高效用水调控理论,研究人员建立了作物调亏与非充分灌溉技术指标体系,与传统灌溉技术相比,在冬小麦与夏玉米连作模式下,亩均节水30~50立方米,作物水分利用率提高25%~28%。

值得一提的是,在作物水分信息快速监测诊断、土壤水分动态快速测定、区域作物水分分布监测等方面,科学家开发了植物蒸腾速率热脉冲探头和可实现定位自动连续监测的土壤水分传感器,使测量精度提高10%~15%,造价降低20%,而性能达到国外同类产品水平;监测结果被农业部作为主要信息源实时发布,用于指导生产实践。

这些新产品、新技术的形成,大幅度提升了我国节水农业技术的原创新能力,使相关领域研究水平与国外差距缩小了5~10年。

抗旱节水小麦新品种“洛旱2号”选育

产品简介:抗旱节水小麦新品种“洛旱2号”主要创新点是:1.选育出国内第一个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矮杆、抗旱小麦新品种“洛旱2号”。2.较好解决了旱地生产以往小麦品种“高产不抗旱,抗旱不高产”的技术难题。3.在国内率先利用干旱棚鉴定法、实验室鉴定法与田间自然鉴定法相结合的小麦抗旱性综合鉴定方法,制定了一套抗旱性鉴定的技术规范与指标体系。

该品种适宜在黄淮流域丘陵旱地、扩浇地种植,多年累计种植面积1571万亩,新增产量2.8592亿公斤,新增产值4.0029亿元。

所处阶段:成熟应用阶段。

北方冬小麦抗旱节水鉴定与新品种选用

项目简介: 该项目根据小麦基因型需水、用水特点,以及基因型与环境互作特点,创建了小麦抗旱节水鉴定评价技术指标体系,用于抗旱节水种质资源筛选及抗旱节水新品种选育;根据我国北方水资源分布特征与品种生态适应优化配置问题,提出了我国北方抗旱节水冬小麦品种区域优化布局方案。建立了抗旱节水型和水分高效利用型小麦种质资源和新品种筛选、鉴定指标体系;筛选抗旱节水小麦新品种23个,并创新和提升了我国黄淮和北部两大冬麦区旱地区试评价与审定抗旱节水新品种对照标准。

所处阶段:成熟应用阶段。

意义:该项目对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合理利用水资源,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水资源安全及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高抗小麦黄花叶病转基因小麦研制

产品简介:该产品通过幼胚培养,筛选培养率较高、适宜转化的小麦优良基因型,提高小麦转化效率和转基因产品的利用,采用双质粒共转化法,选育无选择标记的转基因小麦,为转基因产品安全性提供有利条件。功能基因和标记基因分别构建在两个载体上,两个DNA分子可能整合到植物不同染色体上或同一染色体不同位置上,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标记基因和目的基因将发生分离,可以利用PCR技术或Basta涂抹获得只含目的基因而不含选择标记基因的植株,利用PCR、Sounthen、RT-PCR等分子生物学技术,确定转基因小麦中目的基因的整合和表达,通过转基因植株各世代的抗病性鉴定和主要农艺性状遗传分析,选育高抗、农艺性状优良、遗传稳定的转基因小麦,同时进行转基因产品安全性评价,以转基因小麦作抗源,通过回交转育,选育兼抗小麦,研究小麦转化条件,提高小麦转化效率。

所处阶段:成熟应用阶段。

旱地小麦新品种选育

产品简介:该产品采用外源DNA导入等方法,通过水旱轮作和室内模拟干旱等途径进行抗旱新品种(系)选育,成功选育了“德旱986”和“德旱982”两个新品系。经多年多点旱地试验、示范,丰水年份单产7500公斤/公顷左右,干旱年份一般单产6000公斤~6750公斤/公顷。

经品质鉴定表明,两品系已达优质馒头小麦指标。

所处阶段:成熟应用阶段。

意义:该抗旱、高产、优质冬小麦新品系的育成对提高我国北方冬麦区旱地小麦产量、品质具有重要意义,经济社会效益显著。

抗旱耐盐小麦新品种研发

产品简介:该产品将单项技术进行筛选、组装、配套,集成小麦抗旱、耐盐、高产、节水综合技术体系,保证了推广,为大面积示范推广提供了保证。累计推广该技术121180公顷,水利用率提高11.2%,平均单产提高15.95%,农机作业水平提高20.4%,每公顷提高经济效益1748.82元,增产优质小麦970.50公斤,增收蔬菜10597.99公斤,累计新增纯收入11898.75万元。

所处阶段:成熟应用阶段。

意义:该产品针对我国黄淮冬麦区盐碱、旱地面积较大、产量低、经济效益不高等问题,依托抗旱耐盐品种及配套节水增效种植技术进行大面积推广,对提高盐碱旱地小麦产量,增加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高产抗逆(盐旱)冬小麦新品种选育

产品简介:该品系“德抗961”,耐盐力强,农艺性状好,在土壤盐分0.3%以上条件下,亩产达400千克。在0.4%以上土壤条件下,比当前推广的抗盐小麦增产幅度高30%以上。

该品系冬性,分孽力强,品质好,抗病性强,适宜在土壤含盐量0.3%以上盐碱地广泛种植。

所处阶段:中期阶段。

小麦节水栽培标准化示范区

项目简介:该课题针对解决小麦生产不合理灌溉,水分利用率较低问题,运用系统工程原理,从建立小麦生产土、肥、水、苗的良性生态系统切入,采取选用高产节水品种,以土储水、以肥养土、以土培苗、以苗用水综合节水技术路线,在有关地区建立了1万公顷小麦节水栽培标准化示范区,并编制了《小麦节水栽培技术规范》地方标准,有效解决了当前小麦生产上存在灌溉与优质高产的矛盾。

所处阶段:成熟应用阶段。

意义:该项目对提高小麦综合生产能力和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旱地春小麦栽培技术规范

技术简介:该标准是根据GB/T1.1?2000《标准的结构和标准编写规则》要求,在调查、研究、试验、示范基础上,参考大量技术资料及已发布的标准,经编写人员分析、整理,编制出《旱地春小麦栽培技术规范》,具有代表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该规范规定了旱地春小麦选茬、深耕秋施肥、播前整地、施足底肥、抗旱保水技术、选用高产优质品种、播种期、播种方法、田间管理、收获等技术。

适用范围在海拔1800~2800米的山旱地。

所处阶段:成熟应用阶段。

旱作节水农业技术示范及推广

技术简介:该课题组以建设旱作节水农业高标准示范区为目标,以集雨蓄水节灌技术集成为核心,以提高水分利用率为主,试验、示范、推广一整套旱作节水农业综合技术模式,使项目区降水利用率和土壤水分利用率得到提高,提高农作物产量,增加农民收入。集水补灌技术模式示范3.4万亩;日光温室膜面集雨滴灌施肥技术模式示范10亩,节水达65%左右,节肥30%;沟垄保墒技术模式示范16.9万亩。包括旱地沟播、垄覆膜沟植和覆膜播种等抗旱播种技术,该项技术平均亩增产15%~35%。

所处阶段:成熟应用阶段。

意义:该技术已由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并发布实施,推广前景广阔。

旱地春小麦新品系“8821-1-1”选育

产品简介:该课题培育的旱地春小麦新品系“8821-1-1”,系以“RFM11I-87-A”为母本,父本是抗旱、抗逆性突出的“宁春10号”经过有性杂交,通过甘肃定西、云南元谋两地北选南育而成。该品系属春性、中晚熟春小麦品系,生育期90-110天,株高100厘米左右;幼苗直立,叶色灰绿;穗纺睡形,长芒,护颖白色白粒,口紧不落粒,穗粒数一般在35粒左右;千粒重48g左右。抗病性强。

经品种抗病性鉴定该品系对条中31、30, 29,等优势小种表现免疫;对白粉菌高抗,对叶锈病中抗到高抗。抗旱性较强。经品质测定该品系容重758g/L,含粗蛋白l5.81%,湿面筋33.1%,沉降值20.7m L,面团形成时间2.4mim,稳定时间1.6mim。

所处阶段:成熟应用阶段。

意义:该成果达到国内同类研究先进水平。

特早熟抗病棉花新品种“辽棉17号”

产品简介:该产品以4084×4258为基础材料,在高标准人工枯黄萎混生病圃和人工黄萎单生病圃上,进行多代自然选择和人工定向筛选,育成了高抗枯黄萎病的早熟、丰产、优质棉花新品种“辽棉17号”。其枯萎病指数0.53,黄萎病指数7.33,具有高抗枯黄萎病;对干旱和低温冷害有较强抗性;春播生育期124-128天,比“辽棉10号”提早3-4天,夏播生育期不超过108天,其突出早熟性,对提高短季棉产量和品质、增加黄河流域复种指数、缓解粮食争地矛盾意义重大。在一般肥力条件下,单株平均结铃10个以上,单铃重6克以上,衣分40%左右。霜前皮棉产量比“辽棉10号”增产15%以上。一般生产田亩产皮棉90-110公斤,高产田块可达150公斤。

所处阶段:成熟应用阶段。

棉花新品种“豫棉16号”选育及推广

产品简介:“豫棉16号”(原名“郑107”),系郑州农林科学院所以“商66×豫抗1号”作母本,冀366作父本进行复交,杂交后代经海南加代、病地定向选择、产量和综合性状鉴定育成。该品种在郑州市农科所品系比较试验中,皮棉单产87.3公斤/亩,比对照中12增18.8%,居首位。据农业部棉花检测中心测试:2.5%跨长28.1毫米,比强度21.3G/tex,马克隆值4.8,环缕纱强l16,气纱品质1783,适合纺织工业要求。据省区试田间鉴定结果,枯萎病指11.7,黄萎病指45.10,与对照中12相当。

所处阶段:成熟应用阶段。

优质棉花种质资源创新及利用

产品简介: 该产品利用海岛棉作海陆杂种轮回亲本,克服远缘杂交后代的严重分离,创制出海陆1-1、FR2-2、海陆野96-3等三个性状优良、遗传力强、配合力好的远缘杂交优异种质资源骨干系;对入库1669份资源进行系统生物学特性和经济性状评价,创新出659份、30个不同类型的种质资源材料。

所处阶段:成熟应用阶段。

意义:该产品在国内率先利用半配合生殖技术克服远缘杂交后代的“疯狂”分离,缩短了其纯合稳定时间,加快了育种进程。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苜蓿种子收获清选联合作业机组

项目简介:该项目提出了一种新的苜蓿种子收获工艺,提高动力利用率,减少种子损失。创造性研究出一种纵向倾斜滚筒苜蓿种荚采集装置,解决了苜蓿种荚脱荚、收集的难题。设计出一种苜蓿种子采集机。该机是由机架、传动轴、采集台、沉降室、装袋搅龙等组成。工作时采集机在拖拉机牵引驱动下工作,采集台将植株上的种荚直接梳刷采集并通过风力输送到沉降室,沉降在沉降室的种荚通过螺旋搅龙装入到麻袋。

所处阶段:成熟应用阶段。

意义:该新型苜蓿种子收获清选联合作业机组在采集机技术水平国际领先,烘干设备和清选机达到了国际同类设备先进水平,冲击穿流循环式干燥设备在牧草干燥领域居国际领先。

优质牧草引种试验

项目简介:该研究成果从国内外引进172份优质牧草样品,采取按生态类型划区设点,在高寒牧区和高寒河谷农区部点进行试验。采用规范的农作物观测标准和方法进行牧草物候期及田间观测。采用样方法进行牧草生物量的测定,采用化学分析法分析营养成分及土壤的理化分析。

所处阶段:初期阶段。

优质牧草科技示范基地

项目简介:该项目研究了解决北方寒带地区,优质牧草品种很少,种植面积也极为有限,很难推动畜牧业发展等农业生产问题。对抗寒品种进行了筛选。制定了种子生产田及牧草生产田的生产技术规程。同时进行牧草饲喂奶牛、鹿实验,制定了饲喂技术规程。购置牧草播种、割草、打捆等机械,为基地大面积建设开发提供机械保障。优质牧草种植有利农业种植业结构调整、畜牧业发展、生态环境改善,在创造可观经济效益的同时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及较大的生态效益。

所处阶段:成熟应用阶段。

优良牧草品种繁育技术

技术简介:该技术在临河市、乌拉特中旗和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基地进行华北驼绒藜、木地肤、沙生冰草、扁穗冰草、蒙古冰草等优良牧草良繁技术研究,具体种植科尔沁华北驼绒藜100亩;内蒙古木地肤10亩;中苜1号苜蓿200亩;蒙古冰草500亩;沙生冰草10亩;扁穗冰草50亩,总计面积为870亩。提出配套提高种子产量和质量的关键技术,确定合理年种植密度、灌溉施肥技术,杂草及病虫害防治,确定适宜的种子收获期和方法,实施原种保纯相关技术。

所处阶段:初期阶段。

优质牧草品种技术示范推广

技术简介:该技术从引种的114种国内外优良牧草中,筛选出适宜试验区栽培的牧草有:苜蓿8个,禾本科牧草13个,饲用灌木4个,青贮玉米3个,多汁饲料作物4个;阐明了苜蓿受冻后3种表现和披碱草、老芒麦等禾草分蘖数呈双峰形分布规律,提出了河滩盐碱地苜蓿“生长阈”;河滩盐碱地混播牧草地建植技术模式,筛选出适宜不同程度盐化地种植的草种或品种和4个牧草混播组合;选择科多4号、科多8号等青贮玉米品种,采用“一炮轰”施肥和覆盖地膜等丰产栽培技术,在寒旱区获得150t/hm^2的优质高产青贮料;研究了驼绒藜工厂化育苗技术及大田移栽扩繁技术,并获得成功。

所处阶段:成熟应用阶段。

耐盐牧草“瑞丰御谷1号”选育

产品简介:该产品旨在选育高耐盐牧草品种,历时5年,引进10多个国外牧草品种,进行不同生态、栽培等条件下单株选择繁育研究、小区品比试验,选育出综合指标优异的代号为“瑞丰御谷1号”新牧草。

该牧草耐盐能力强:能在含盐量3.2%以下的土壤中生长;产量高,品质好:每亩可收获鲜草8000千克或籽粒400千克,比一般同类牧草提高3成,干草含粗蛋白19.2%,比王码电脑公司软件中心般牧草高4个百分点。

所处阶段:中期阶段。

意义:选育的牧草品种(材料)被广泛应用于滩涂植被建立、盐土改良制、畜禽鱼养殖等领域。

现代草地综合配套技术试验

项目简介:该项目根据实施地区自然特点,对已有暖棚、围栏利用、种草及饮水设施等技术进行改进,从而达到提高牧草产量、利用率和牲畜的个体生产性能目的。通过实施,羔羊繁活率达85.22%;成畜损亡率降低到2.25%;每个羊单位净收益31.32元,新增收益共162.8万元。经济效益显著,社会、生态效益明显,具有良好推广前景。

所处阶段:中期阶段。

旱地龙抗旱剂推广应用

产品简介:该产品适用于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蔬菜、林果、花卉及牧草等。该产品具有提高植株体内酶活性和叶绿素含量,调节糖、酸、维生素的衡定比例,改善作物品质,使作物高产稳产、抗旱抗寒、抗腐防病,具有“有旱抗旱保产,无旱节水增产”双重功效。

所处阶段:中期阶段。

意义:该产品自推广以来,应用面积达11万亩次。其成果具有很好经济效益。

陆稻新品种“文陆一号”选育

产品简介:该产品从IRAT104(法国陆稻)冬繁田块中,选择出早熟变异单株材料43份。成熟时,从中选择出2个单株,其编号"94038-1"和"94038-2"。95年,种植于云南省文山县小街朵白库,1800米的高海拔冷凉地区,进行抗寒、抗病性等适应性鉴定。成熟时,对云南省广南县五株和文山县平坝和新街试点进行实测,亩产分别为252、299、260公斤,比统一对照种广南不白谷152公斤单产,亩增100公斤--148公斤,增加65.7%--97.3%。

所处阶段:成熟应用阶段。

陆稻新品种“滇604”选育

产品简介: 该产品采用黄浆谷×山地小白谷(杂交),经5年系谱选育出性状优良一致,高产、优质、抗病,基本符合云南省陆稻选育种目标F5新品系“滇604”。“滇604”株高中等、株型紧凑、穗大粒多、结实率高;青枝蜡秆、整齐度高、熟色较好;抗稻瘟病和白叶枯病,米质优、食味好;需肥水平、脱粒性和成熟期等综合性状易为山区农民接受,推广前景良好。

“滇604”在云南省26个县试验示范推广累计面积达15395.2亩,最高亩产450.0公斤,平均亩产224.4公斤,较各地陆稻增产67.6%。

所处阶段:中期阶段。

意义:经积极试验示范推广“滇604”新品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

优质糯稻新品种“文糯一号”选育

产品简介:该课题培育出优质糯稻新品种“文糯1号”。在多年试验示范中均表现株型紧凑、茎秆粗壮坚韧、丰产稳产、综合性状好、稻谷饱满、千粒重高、米饭香味浓、糯性好等优良特性,受到广大种植户好评,纷纷串换“文糯1号”稻种更换原有老品种,种植面积呈大幅度上升趋势。

所处阶段:中期阶段。

意义:在多年试验示范中,该品种表现出较好株叶形态,综合性状好、产量高、米优质、抗性强等特性。受到广大种植户欢迎,示范面积逐年扩大,经济效益显著。

优质水稻良种示范推广

产品简介:该产品以“滇屯502”、“红优一号”、“文稻1、2号”、“香优一号”等高档品种为主推品种,示范推广优质稻20万亩,单产指标400公斤,平均每亩增收产值160元,共为农民增收产值3200万元以上。样板面积计划3万亩,其中中心样板5000亩,平均每亩增收190元。在项目实施中,通过采取各种措施,共完成种植面积208528亩,比去年16.64万亩扩大42128亩,超计划任务8528亩。

所处阶段:成熟应用阶段。

意义:该品种档次高,种植比例大。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智能型软水带修补机研发成功

产品简介:该产品基于农村浇地用软水带存在不耐用、维修困难,造成经济和资源双重浪费等缺点研发成功。

智能型软水带修补机,重达十几公斤,轻巧灵便,易操作、耗电低,补一处软水带漏洞需要十几秒钟。修补后的软水带可延长3-5倍寿命,深受欢迎。

意义:该产品经过多次研究试验,攻破了一个个难以解决的课题,有专家预言该产品的成功研发填补了市场空白。

对于大棚蔬菜种植,有哪些技术是必备的?

家养蔬菜的种植方法

 家养蔬菜的种植方法,在城市待久了,很多人越来越喜欢吃自己种的蔬菜了,想要在家中种植蔬菜,那就要了解室内种植都需要满足什么条件,下面一起来看看家养蔬菜的种植方法。

家养蔬菜的种植方法1

  一、家庭蔬菜种植技术有哪些?

  1、选盆

 根据蔬菜特性,选择足够根系发育需要的花盆,如瓜果类根系发达,需要大型的花盆,茄果类可稍小。

  2、播种

 据生育期长短和消费者需求来安排播种定植期,使种植的品种在节假日和旅游旺季能出售。

  3、播种后管理技术

 (1)调节适宜的温度、光照和湿度:果类和叶类蔬菜要求温度与湿度不同。要分开种植,并按不同温湿度和光照进行管理。

 (2)及时搭架整枝:蔬菜不仅要求长势好,还要求美观有艺术性,矮生作物要及时整枝去除黄叶,番茄、瓜果类要用竹木或钢筋搭成各种形状的架.使其攀缘生长。必须进行疏枝整蔓管理,打掉侧枝,在长到一定程度还需要去顶,抑制营养生长,减少养分消耗,促进结果。

 (3)肥水管理要科学:采用无味的有机肥,适时浇水和控水,使其根系发达、生长健壮、结果好。保证肥水供给,盆栽蔬菜营养有限,必须勤浇肥水。

  二、家里种什么蔬菜好?

 家里适合种的蔬菜有韭菜、空心菜、苋菜、小葱、小白菜、黄瓜、西红柿、豆角、萝卜、香菜、辣椒、胡萝卜、茄子、大蒜等,其中类似黄瓜、豆角、茄子之类的就需搭架。

 总的来说,在家里种植蔬菜还是很好种的,只要选好种子、花盆,泡好种子播种到土壤里即可。最后做好水肥、搭架、病虫害防治等工作就可以了。

家养蔬菜的种植方法2

  一、适合室内种植的蔬菜

 大家首先要寻找适合室内种植的蔬菜,如辣椒、大蒜、蒜苗、豆芽、西红柿等。可以从市场上购买适合家庭种植的种子,也可以从自己家里买的菜里面选择,比如把辣椒的辣椒籽种植。

  二、家庭种植辣椒

 首先把辣椒播种到土壤中,然后浇水,等待发芽。出苗后根据生长情况进行浇水,可以把做饭时候剩下的淘米水,或者剩的啤酒以及早餐剩的豆浆发酵一下当做肥料。放置在向阳、通风的阳台上。

  三、家庭种植大蒜

 准备非常大的那种用过的那种油桶,还有就是葱头,还有就是土壤。我们要将油桶上面弄上那种比较大的圆孔,再铺上一层土壤,放上一层葱头,一直这么叠加,等填满了就可以了。每天都浇一些水和营养液,这样大葱能够生长的更好。葱生长的速度很快,两个星期左右应该就能够吃了。

  四、家庭种植蒜苗

 蒜苗是很好种植的,蒜瓣,土壤,还有一个容器,容器的大小看你想要种植多少蒜苗。我们将土壤给喷上水,最好是那种湿润的状态,再将蒜瓣让入盆里面,每天都要弄一些水。差不多一个星期左右就能够生长起来了。等到合适的长度,我们就能够食用了,而且等一段时间土壤下,还能够有大蒜。

  五、家庭种植豆芽

 豆芽的种植方式也很简单,将豆子放入清水里面,侵泡五个小时,等它出芽之后就可以了。将出芽的豆子放入瓶子里面,不要放入太多的水,每天都要用水将豆芽清洗一遍,几天后就会出现很多的豆芽。

  六、家庭种植西红柿

 种植的方式也比较简单,将番茄切成片状的,还有营养丰富的土壤,还有花盆。将番茄片放入花盆里面,让土壤将番茄片都给掩埋好。番茄种子长出幼苗的话,就会出现一些分叉,这个时候就需要修剪掉多余的那些枝干。

 不能够让那些没用的那些枝干去吸取那些营养。将种植的西红柿放在阳台上,时不时的转一个方向,这样西红柿的各个地方都能够晒到太阳,接出来的西红柿味道也很好。

 家庭种植蔬菜比较简单,既能够满足自己种花草的欲望,也可以吃上自己种的蔬菜。

家养蔬菜的种植方法3

  10款在家就能种植的蔬菜!

  1、韭菜

 韭菜是一种既能耐热又能耐凉的蔬菜,即便是温度在零下5℃也一样能够存活,温度在20℃左右便可以正常的生长。并且它对光照的要求不高,非常适宜室内进行种植。

  2、生菜

 生菜的品种非常丰富,颜色也多样,绿色系列有浅绿、嫩绿、深绿、红色系列有粉红、咖啡红到紫红,甚至红绿相间。

 生长的温度在15℃至20℃为佳,并且它对光照的需求不是特别的强烈。所以呢,生菜也是一种适合室内种植的蔬菜之一。

  3、萝卜

 萝卜有着“土人参”之称。它是一种半耐寒的蔬菜,它的.种子在2℃至3℃依然能够正常发芽。而萝卜茎叶在生长期的温度在5℃至25℃左右,最适宜的温度在15℃至20℃。所以在室内种植是刚好能够满足萝卜的生长条件的。

  4、空心菜

 空心草又称“蕹菜”。在江苏、四川又称“藤藤菜”,广州则称为“藤菜”。这种蔬菜主要产于中国的中部和南方地区。正如这些地区的气候一样。它适宜的环境是比较温暖、湿润的,也能够耐炎热。但是它非常的忌霜冻。所以室内的温度条件和环境是适宜它生长的。

  5、西红柿

 西红柿又名番茄,外观非常的可爱迷人,并且它含有极其丰富的营养物质。它既能够当成水果一样来直接食用也能做成熟食菜品来食用。它最适宜的温度在20℃至25℃左右。它的生长不需要长时间的光照,但是最要放在阳台或者窗口这些能够在一定的时间内接受光照的地方。

  6、黄瓜

 黄瓜是一种不耐高温也不耐霜冻的蔬菜。它最适宜的温度在15℃至30℃之间。如果温度高于35℃甚至45℃,它将会出现晒伤的现象。如果低于2℃,它将会直接冻死,所以它是非常适宜在室内种植的。

  7、冬瓜

 冬瓜是一种全身长满银白色长柔毛的植物,它最适宜的温度在25℃至30℃。如果温度低于20℃。是非常不利于冬瓜果实的发育的。并且它只需要接受很短时间的光照,整个生长过程对水分和肥力的要求较高。所以只要放在室内种植进行定期的浇灌和施肥即可。

  8、葱

 葱是一种不喜强光的植物,对于光照的需要适中。生长期过后光照时间的长短以及光照强度的强弱都不适太过影响,它都能够进行正常的开花,而在生长期,只需要适当光照便可以。它最适宜的生长温度在10℃至25℃左右即可。

  9、毛豆

 毛豆即是俗称的大豆、黄豆。它是一种怕涝喜温和的植物。最适宜生长的环境在高温地区。种子发芽需要的温度在10℃至11℃即可。在生长期,其最适宜的温度在20℃至25℃左右,如果小于14℃它便不能正常开花。毛豆是一种短日照农作物,所以它也是适合在室内种植的。

  10、菠菜

 菠菜又名为“波斯菜、赤根菜、鹦鹉菜”等等。它是一种耐寒不耐热的植物,最适宜的温度在15℃至20℃左右,种子需要萌发的温度在4℃以上即可,但是生长期温度不宜过高,如果超过25℃,就会导致菠菜的生长不良。它对日照强度需求并不严格,所以也是比较适合室内种植的。

1、 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大全一—温控

每当大棚蔬菜面临着开花期和结果期时,大棚蔬菜的温度也要适当的进行调节,因为适宜生长的温度是不一样的。比如,大棚蔬菜到了开花期时,蔬菜大棚里的温度不宜过高,温度过高会导致花粉很快的死亡,从而降低了大棚蔬菜的授粉几率,会使茄果类的蔬菜容易落花落果。而当大棚蔬菜到了开花期时,我们要使大棚里的温度保持在适中的状态,因为中温能很好的刺激花芽分化,使大棚蔬菜吸收的营养成功的转移到大棚蔬菜的花和果实上来。

2、 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大全一—光控

其实在生活当中不难发现,当进入到秋季时节,气温的温度还很高的,但大多的大棚蔬菜已经渐渐开始由黄叶到落叶了,这为什么呢?因为这些大棚蔬菜感应到的是光照,不全是气温来控制。每年的9月中下旬之后,我们地球的北半球日照时间会变得越来越短,而大棚蔬菜却感应到了这种光照的变化,便开始储备营养,这样才能够应对寒冷的冬季,为来年的树体的生长和芽子生长打下优良的基础。

大棚蔬菜种植,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1、合理规划土地

在开始种植之前,小伙伴们要给自己的土地做详细的规划,要种什么,要种到哪里。

大家可多向有经验的老农或者专家请教,这样做可以少走很多弯路。

2、深耕土地当你在需要种植的土壤里混入泥炭苔藓和农家肥后就可以开始犁地了,如果是大田,不妨使用旋耕机,毕竟机械操作省工省时,而且比人工翻耕的更深。

如果是庭院菜园的话,就只能做好锻炼身体的准备了,在这方面虽然很累,但是千万不能偷懒,耕田耕的深,黄土变成金啊!

3、立体空间

如果种植的是喜欢攀高的蔬菜,那么就需要为它们安装藤架来帮助它们顺利攀高,当然了,这样做不仅可以节省花园空间还可以对豆类和黄瓜等作物的长高打好助攻。

4、充足水分

刚出土的蔬菜幼苗需要大量的水分。充足的水分让它们能够更快的茁壮成长,如果是装在花盆里的蔬菜,那么它们需要常浇水,因为这些植物相对于直接种在地面上的植物更容易变干。

5、巧施肥

虽然施肥对蔬菜的生长非常有益,但是过量也会烧坏蔬菜的根,让你的努力化为泡影。有条件的朋友可以请专家来检测一下你的土壤,他们将会找出土壤里到底缺少什么,如何解决等等。这对于蔬菜的生长可比无节制地施肥有益多了。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js/5_11141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