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云英的种植方法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3 07:17:13
字号:

绿肥作物紫云英栽培技术

紫云英的种植方法

紫云英又称红花草,豆科黄蔑属越年生草本植物,是我国稻田冬养的重要绿肥作物,植物体含有多种养分和有机质,翻压后能够有效提高土壤氮素、速效钾和有机质含量,是农业生产中重要的有机肥源。大力推广紫云英种植,不仅能够促进土壤中难溶性磷、钾的吸收,明显改良中低产田土壤肥力,提高农作物产量;还能大幅减少化肥使用,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农作物品质。紫云英除作为绿肥作物之外,也可作为青饲料,紫云英蛋白质含量丰富,富含各种矿物质和维生素,鲜嫩多汁,各类家畜均喜食。

丰城市通过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和现代农业绿肥推广等项目的实施,紫云英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为进一步推广绿肥种植,提高紫云英种植水平,现将紫云英高产栽培技术与管理简单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1品种选择

综合考虑当地的气候特点、耕作制度、茬口时间安排以及种植方式,选择适合冬闲田种植紫云英品种。丰城市主要选择“赣紫系列”品种,主要有“赣紫1号(余江大叶籽)’及丰城青秆籽,其成熟期适中,植株高大,茎杆粗壮,抗寒力强,丰产性好。

2种子处理

紫云英种子播种前,选择晴天晒种4一5h,晒种后将种子与细沙按2:1的比例拌匀,装人编织袋内用力揉擦,将种子表皮上的蜡质擦掉,以提高种子吸水速度和发芽率。然后,用5%的盐水选种,清除病粒和空秋粒。将选出的种子放人0.1一02%的钼酸铵溶液中(1包10g重80%含量的钼酸铵加水4一8kg浸紫云英种子15一2kg)浸12~24h,或者用5%的腐熟稀人尿中浸种8h,或者放人.02%的磷酸二氢钾液中浸种10~12h,捞出晾干,用根瘤菌或钙镁磷肥3kg拌种后即可播种。

3适时播种

通过我们的介绍,相信大家对紫云英的种植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省时又省力的稻草覆盖马铃薯免耕栽培方法,是怎样的?

种蚕豆:

一、选种

种子能否成活、长出来是否茁壮,最重要的因素还是得是种子的选择。在选种的时候要挑选成活率高,抗病率强的品种。这个可以到种子店直接购买。蚕豆种植之前,要先用清水泡一晚上,天气较热(盛夏)时时间减半即可。第二天会发现清水变浑浊,可以换上干净的水继续泡五个小时左右。种子长出小芽,即可播种。

二、整地

因为蚕豆根系发达,喜欢松软湿润的土质,下种之前要修整,有利于根系发育。但水不宜过多、温度不宜过热,防止过涝导致种子死亡。在下种之前可进行翻土。

三、播种时间

北半球可以选择秋季,约10月中下旬最佳。

四、下种

将种子下土,深约两到三公分,种子与种子之间的距离把握好适中,保持湿度适中,湿度达到23%。种子出苗后可以在旁边支上杆子,防止幼苗倒伏。

五、苗期管理

种子种下后30天左右可以进行灌肥,可以用农家肥混合草木灰,同时要留意是否有病虫问题。幼苗期还是比较脆弱,为了保证充足的养分,将弱苗剔除,留下健康的继续生长。

六、整枝

蚕豆结果之前会开三次花,在最后一次开花之前要进行整枝。将40公分左右的株苗减掉尖端的嫩叶幼芽,为后期结果蓄力。这时候摘下的嫩芽可以食用。

七、采收

蚕豆的结果时间不一致,可间隔一周收一次果实。可以直接炒、熬汤,吃不完的可以晾干保存。

扩展资料

食疗价值:

豆科草本植物蚕豆的种子。又称胡豆、南豆、马齿豆、柜豆、夏豆。我国大部分地区有栽培。夏季采取未成熟或成熟的荚果,除去荚壳,鲜用或晒干用。

1、味甘,性平。能健脾益胃,利小便,止血。

2、含蛋白质、糖类、磷、钙、铁,维生素B1、B2和烟酸、巢菜碱甙等成分。

3、用于脾胃不健,饮食不下;水肿,小便不利;吐血、胎漏。

3、煎汤,煮食,研末等。

4、本品不可生食。其性壅滞,多吃令人腹胀。但若“浸以发芽,更不壅滞。”(《随息居饮食谱》)对蚕豆过敏的慎用。若稍多食,会发生类似黄疸的蚕豆黄病。常在食后一天左右发病,可见发烧、头痛、腹痛、呕吐、皮肤发黄、小便棕红色、乏力衰弱等,须及时救治。发生该病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蚕豆的巢菜碱甙进入对此过敏的人体后,发生了血细胞溶解而出现急性溶血性贫血故。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蚕豆 (豆科植物蚕豆的种子)

所谓"免耕盖稻草"栽培土豆,其实并非什么新鲜事儿,它应该叫"稻田免耕栽培土豆技术",是根据土豆在温度和湿度合适的条件下,只要将土豆植株的基部进行遮光就可以结土豆的原理,改进而成的一种省工,节约成本,增产增收的新型栽培技术。就是在不经翻地的地块上,按照一定的标准开沟,将肥料条施入两侧,两行肥料之间的无肥区按照一定的密度摆放种薯,然后全程覆盖稻草。

该方法是将翻耕土地改为免耕栽培,该种薯为摆薯,改挖薯为拣薯,可以用"摆一摆,盖一盖,拣一拣"来形容此种很实用的土豆栽培技术。下面就来看看此种方法的关键技术有哪些。

一,关键技术

稻田免耕栽培土豆比普通栽培具有争时间抢季节,节省劳动力,土豆商品性好,经济和生态效益良好等的优点。其栽培技术与传统的土壤栽培不同,尤其是在整地,施肥,播种及浇水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该技术对地块的选择,施肥的方法,覆盖物的覆盖方法,厚度及生长期的水肥管理等都有严格的要求,只有掌握了以上各项关键技术,才能充分发挥免耕栽培的优势,取得较好的种植效益。

1,整地

稻田免耕栽培土豆,应注意选择地下水位低,土壤肥沃,排灌方便的稻田种植,以沙土或沙壤土为佳。稻田免耕,一般的小草和晚茬并不会影响土豆的种植,如果有大草可踩倒或锄去,不要使用除草剂。

稻子收割后,开好丰产沟,挖出来的土不可堆在沟边上,畦面宽度要根据稻草的长度而定,把畦边上从沟中挖出来的土弄碎,均匀撒在畦面上,整成微凸形,以防渍水。

应特别注意,开沟的土块需要打碎打细后在畦面上平整,否则结薯时土豆容易钻入土块的缝隙间,收获时土豆半入土的较多,影响了土豆的光泽度。

2,施肥

免耕栽培可根据稻田肥力和产量一次施足基肥,肥料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所施用的肥料不应对薯田环境和土豆品质产生不良影响。一般施复合肥或厩肥。

如果以腐熟的厩肥作基肥,可以适当和土壤混匀,在播种时直接撒在种薯上。如果使用化肥,以复合肥为佳,可将肥料放在两种薯之间,也可放在种薯旁,但需保持5厘米以上的距离,以防伤种。免耕栽培土豆不需要追肥,如果后期出现植株缺肥现象,可以用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喷施植株,增产效果不错。

3,浇水与排水

在南方稻田免耕栽培土豆,一般的自然降水就可以满足水分的需要,但必须做好水分管理。播种后,由于新稻草吸收水分较少,较慢,容易干燥,同时,由于冬季雨量较少,播种后可浇水,保持畦面湿润即可,保证早出苗,出齐苗。浇水时水层宜浅,以不使稻草漂移为度,并及时排水落干。

相反,当遇到阴雨天要注意排水,以防稻草过早腐烂。在土豆的生长发育期,必须保证有足够的水分,特别是在薯块膨大期,地上部水分流失多,地下土豆生长发育迅速,这时需水量较多,应保持土壤湿润,以促进土豆的膨大,并促进稻草的腐烂。干旱时,应采取小水顺畦沟灌,使水分慢慢渗入畦内,不可大水漫灌。在多雨季节或低洼的地方,应注意排水防涝,防止田间出现积水。

4,覆盖物的选择

为了解决稻草资源不足的问题,也可以采用秕谷,谷壳,木屑,树叶,杂草,竹叶等来覆盖土豆,效果也不错。如利用谷壳覆盖栽培土豆,在产量和出苗时间上都比稻草覆盖的土豆具有明显的优势。

稻田免耕栽培土豆好处多多,但是一定要注意如下的问题。

二,注意事项

免耕栽培土豆是一套比较成熟的技术,在南方稻田区深受广大种植户的喜爱,播种面积较大,但是该项技术在大面积的应用中,会存在着一些难点和制约因素,如出苗延迟并且不整齐,绿薯率较高,稻草短缺等问题。特别是出苗不齐,出苗慢和绿薯率增加的问题,是免耕栽培土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与湿度和覆盖物的种类,厚度及覆盖方法密切相关,因此,如何选择覆盖物和掌握覆盖方法在土豆免耕栽培中尤为重要。

1,出苗慢,出苗不整齐的问题

引起免耕栽培出苗慢,出苗不整齐的因素很多,主要原因包括:一是播种后厢面湿度不够,加上稻草干燥,种薯吸收水分困难,推迟出苗。二是稻草覆盖太厚或压得过紧,阻碍了幼苗向上生长,使部分土豆苗在稻草层内横长成白化苗。三是稻草覆盖的太薄,防冻防晒作用小,效果差,也会影响出苗。因此,在土豆出苗期间一定要控制好水分,要求保持厢面湿润,防止水分过多或过少。如果厢面干,切最近无雨,则要在播种后浇满沟水至厢面,然后让其自然落干,使厢土湿润,促进出苗。如果播种时期厢面过湿或播后长时间连续阴雨,则要清沟排水,防止烂薯。同时,还要做好引苗工作,引苗是指出苗期对幼苗没有露出覆盖物的种薯,要在种薯处轻轻扒开覆盖物引出幼苗,然后把覆盖物复原,这样可以加快出苗速度,延长生长期。

2,降低绿薯率

引起土豆发绿的主要原因是稻草覆盖太薄,或者是覆盖稻草相接处接触不紧密,栽培后期的稻草腐烂或大风吹动等原因也很容易引起绿薯。因此,在进行免耕栽培土豆时,可适当增加覆盖物的厚度,能有效减少绿薯率。

当然了,也不是说越厚越好,否则又会影响土豆的出吗。其次是要注意覆盖方法,用稻草或杂草覆盖是,草尖朝向厢中,草基部靠厢边,先盖厢两边,后盖厢中间。先粗铺后封实。

在后期的栽培管理中,还要经常进行田间检查,对覆盖物有异动漏光的,要及时复原或添加覆盖物,防止绿薯的产生。你还可以用土杂肥或腐熟的猪,牛粪肥,或碎土先腐盖种薯,然后再覆盖稻草,这样既可保湿促出苗,又覆盖防绿薯,还可提供土豆前期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养分,可谓一举多得。

总之,在南方的水稻种植区,生产季节以水稻为主,不是土豆的主产区,但因为土豆生产较简单,生育期较短,可以充分利用冬闲田生产土豆作为蔬菜和辅助粮食,同时也为土豆产业的发展创造了空间。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js/5_11082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