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微生物肥料的基本原则是因地制宜,选择与环境和作物种类相匹配的微生物肥料。在使用微生物肥料的过程中,应考虑农业操作满足相应微生物的生理需求发挥其作用。
选择微生物肥料时,请注意以下事项:
(1)用微生物肥料须提供一定的有机质。有机质是微生物赖以生存的粮食。有机质高土地用微生物肥料效果显著,有机质不足的土地单独施用微生物肥料效果差一些。微生物肥料应配施一定量的有机肥,或微生物肥料中的载体含有微生物所需的有机质。
(2)针对不同品种的微生物肥料,采用不同的农艺措施,以获得预期的针对性施肥效果。例如氮素高的土壤施用固氮菌,根瘤菌不够明显。含铝、铁、钙的土壤单施可溶性磷肥效果不佳。施用磷细菌肥料能显著提高可溶性磷肥的利用率。总磷含量高,有效磷含量低的土壤,用磷细菌肥料,再施一定的有机肥。连续不施可溶性磷肥,也不会出现缺磷症状。为了提高化学钾肥的利用率,一定量的生物钾肥可以大大节约化学钾肥的用量,并带来大大改良作物品质的效果。
(3)须正确使用。针对不同的作物和不同的生育期,选择不同的施用方法和不同类型的菌肥。如撒、喷、灌、蘸等不同施肥方法,应选择不同剂量类型的微生物肥料。比如拌种、蘸苗、喷施要用液态型。
(4)应用环境须有一定的湿度和适宜的温度。施用微生物肥料后,天气暴晒,水资源匮乏的土地效果不佳。
(5)除产品说明书注明的可配合使用的农药外,不能与杀菌剂、消毒剂等农药混用。
(6)注意不要暴露使用过程。如果喷施在上午9点前和下午5点后喷洒,如果喷洒后遇到大雨,则应在雨后喷洒。因为叶子的正面是多蜡疏水,背面是多孔的,喷在叶子背面比正面好。
倍数=药液亩用量/农药亩用量。
所以,必须先知道每亩要喷多少药水。通常大田作物常规喷雾的用水量是50kg,其他喷雾方式或者作物类型的药水量就不好说了。比如超低容量喷雾,用药水的量就很少,这时倍数就很低。
以水稻为例,假设某农药在水稻田的亩用量为50毫升,那么常规喷雾时它的倍数就是:50kg/50g=1000倍液。
扩展资料:
一亩地的用量通常在2-3壶水,100克/亩的意思就是一亩地的用水2-3壶,用100克药平均使用,也就是30-50克的药,用小量杯取好药,直接兑水使用就可以了,对于亩用量来说,通常没有稀释倍数的说法,真正稀释倍数的说法如图中的果树500-1000倍。
果树,用量500-1000倍,使用方法喷雾,这里的意思就是一克药需要稀释500-1000倍,以常用的15公斤水(15000克)来算,那每壶水的用药量就等于15公斤水除以稀释的500-1000倍,也就是15-30克的可湿性粉剂。
而对于拌种使用到的农药,多以比例的形式来表达用量,如1:100的药种比,很容易理解就是1克药拌种100克的棉花。
百度百科——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现代农业科技 ——农药的亩用量怎么转换为稀释倍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