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种植项目一直是农民的创业首选,农民种什么最赚钱?农村有地理优势,选择农村种植项目才能真正带领农民朋友走上致富的道路,可是农民种什么最赚钱呢?一起看看小编推荐的种植好项目吧! ?特种玉米 特种玉米是具有较高经济、特色种植营养和加工价值的专用玉米品种,如鲜食玉米、药用玉米、观赏玉米等都属于特用玉米。通过深加工,特色种植特用玉米的终端产品可实现较大幅度的增值,种植效益高。因此有“增值玉米”之美称。 至今世界上对特用玉米的培育、特色种植种植历史已有100多年,其中美国处于全球领先水平。近年来随着粮农增收要求的提高,特色种植以及玉米功用专门化的加强,种植特用玉米今后也是中国玉米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为此,近年来中国农业、特色种植科研等部门均对特用玉米种植业给予了较大支持。部分领域已接近和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产业已经初具规模。抢占自己的地盘,投资大小丰俭由人,回报可观。 ?果树 果树种植在现在的市场上也是一个非常赚钱的市场,现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都要求有品质的生活,每天饭后水果养生有美容,市场上对水果的需求量增大了,因此选择果树种植项目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 果树种植,果树种植作为经济作物中效益比较高的一种行业,受到一些地区农民的欢迎,但要真正取得好的效果,还是要具体根据各地情况来看,总的来说,每一种果树品种都有他最适宜的生长区域,果树种植,也就是说要选择你们当地最适合生长的果树品种,这个是首要的。果树种植,结合当地自然条件选择当地适合的品种,可以说成功一半。再者要根据自己当地市场情况,果树种植,一般已经普遍种植的普通品种就不要发展了,量大价低,竞争没有什么优势。 顺应时代的发展变化,选择果树种植赚钱投资有市场。可以选择一些名优新特品种来发展,市场价格高的品种,象南方香蕉柑橘,北方苹果梨子等大宗水果就不要发展了的,目前一个趋势就是第三代水果小杂果普遍效益比较高。 ?种植蘑菇 农村种植以蘑菇为主的食用菌生产是姚庄农业的主导产业,是嘉善“白色”产业带的主导区。种植历史开始于20世纪中期,农村种植1968年,胜丰(窑浜斗)、展丰等村15个生产队开始种植18620平方尺。农村种植1983年起,开始推广家庭种菇。1985年起,引进上海市嘉定县先进技术,把原来泥土栽培改为河泥栽培。农村种植1998年,发展大田高棚蘑菇、高温蘑菇,全镇种植蘑菇面积达400万平方尺。截至2007年底,全镇农村种植面积2200多万平方尺,农村种植总产量达到2000多万公斤,总收入超过1亿元,已成为浙北最大的蘑菇生产基地。 ?重要种植
兴山村的新农民与新作为
农村致富不在是空想,其实在农村有很多赚钱的项目。对于农村来说,都是寸土寸金的地方, 不要小看农村,现在的农村户口比城市户口值钱多了。以往很多人都是想着将自己的户口迁往城市,现在的人却想着怎么样去把自己的户口迁回农村。所以,在农村生活,想要赚钱,肯定是需要下苦力才能赚钱。本身农村都是苦力活,所以,想要赚钱,都是比较辛苦的。一、农村想赚钱,养猪不错
农村想赚钱,养猪不错。现在的猪肉价格那么的贵,肯定是养猪行业是比较有发展性的。但是想要靠养猪发财,养一两只肯定是不容易赚钱的,是需要建一个养猪场,全方面的去养猪,这样的做法才是有效的。
二、农村想赚钱,种地不错农村想赚钱,种地不错。现在的农村很少有人种田,大部分的地方都是闲置。所以,在农村生活,肯定是种田比较好。可以承包整个村的地去种,这种做法才会让人有钱赚。本身种庄稼不怕销售不出去,人人都是要吃饭,只要有好的收成,就会有好的收入。
三、农村想赚钱,发展牧畜不错农村想赚钱,发展牧畜不错。例如养羊,养牛,都是一些好的赚钱方式。养牛和养羊的成本是比较低的,只要有足够的草,都可以将这些畜生喂饱。所以,对于农村来说,想要赚钱,肯定是需要根据农村的生活水准和条件去做。
做任何事情,都是需要下一番的功夫。很多人想要赚钱,肯定是需要努力去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没有任何人赚钱是不辛苦的,只有付出自己的劳力,懂得如何去经营,那么就可以赚到钱。农村的赚钱项目,竞争力是比较低的。
新农民与新作为
大棚内作物长势喜人,耕地分块出租给城里人耕种,妇女们在田间炕头直播带货。春耕之际,走进舒兰市环城街道兴山村,一派欣欣向荣、生机盎然的画卷展现眼前。
“乡村振兴的关键是产业振兴。我们村利用靠近城区的优势,打造‘果蔬花卉种植+市民菜园体验+自媒体营销’产业模式,在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同时,让村民增收致富。”村党支部李书记清晰地勾画出该村的振兴路径。
村里果蔬花卉大棚种植项目的海棠、牵牛花等花卉争奇斗艳,几名雇工正在除草。“我们夫妻俩上有3个老人,下有2个孩子,经济负担重,但还不能外出打工。村里的这个项目解决了我们的难题。两人在这儿打工,一年工资收入6万元,还能得到入股分红3000元。”正在除草的“80后”雇工蓝某说。
“已经投产的10栋大棚和正在建设的7栋大棚,是由帮扶单位投资和村民入股建设的,由村集体企业舒兰市万兴农业公司统一经营,种植花卉、蔬菜、水果;年可实现产值230万元,拉动村集体年增收80多万元,给入股公司的30户村民每年分红15万元,给100多名雇工支付年工资100多万元。”李书记说。
今年兴山村针对一些村民无力耕种,而城市居民还有种地乐趣和田园生活需求的实际,推出了“一分田小菜园”项目,带动村民增收。村里将部分村民的耕地集中起来,以100平方米为单位整合成小菜园地块,配套建设了园间路、水渠、卫生间、休憩点、标识等设施,以每块地每年300元以上价格出租给市民耕种。
市民既可以自己来耕种,也可以雇村民管理地块。收成归市民,租金归村集体和村民。“我家的地划分成30个小地块,租给了30名市民,每年租金收入4500元,其中11名市民雇我代管耕种,雇工收入4000元。另外,村里雇我做整个园区的管理员,工资收入6000元。这一个项目就让我增收1.45万元,是我去年种同样地收入的3倍。”村民谭某开心地说。
李书记说,这个项目总规划面积是1公顷,受益村民30户,正在进行土地平整和配套建设,已经有60多名市民向村里和10多户村民交了2万多元租金,租了60多个地块;
预计拉动村集体年增收1万元,给11户村民带来租金收入1.4万元,给30多户村民带来雇工收入1万多元。除了果蔬花卉大棚种植、“一分田小菜园”两个项目外,村里还上马了白鹅养殖项目,鹅舍已经建完,即将进雏,也会给村集体和村民带来效益。
在发展实体产业的同时,该村积极开辟电商市场,打造本村农产品品牌。村民左某在快手电商平台,通过直播带货销售产品年增收70多万元。她雇的3名帮工年工资收入达3万多元。
村里的大米、黏玉米、红小豆、干鲜蔬菜和山野菜等农产品,通过这个电商平台卖上了好价钱,每户平均年增收1万元。看红小豆、黏玉米在电商平台卖得好,去年20多户村民改种了这两个作物,收入是此前的几倍。
“强内引外,走企业化的路子,利用互联网等新科技手段,开辟新市场,做强做大村集体经济,率先实现产业振兴,这样才能让村民享受到摸得着看得见的实惠,才能凝聚人心,走实振兴路。”李书记对村里接下来的发展很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