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假的会选用黑米代替。
这看颜色,也讲究方法。最好把紫米和黑米对比来看。黑米外表墨黑,紫米不完全黑,其种皮有一薄层紫色物质。如果你完全看不出两者有颜色差别,那就该小心了。另外,还可以把米拿在太阳光下看。紫米在太阳光下透出红色,黑米却没有这个特点。
紫米含有淀粉、蛋白质、脂肪、纤维素、多种维生素,同时含有铁、钙、锌、硒等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并且氨基酸含量丰富。夏季,紫米搭配薏仁、红豆、黑豆,同煮熬粥,具有养颜祛湿,调理脾胃之功效。
简介
紫米是水稻的一个品种,属于糯米类,仅湖南、四川、贵州、云南有少量栽培,是较珍贵的水稻品种,分紫粳、紫糯两种。紫米颗粒均匀,颜色紫黑,食味香甜,甜而不腻。紫米是水稻中的一种,因碾出的米粒细长呈紫色,故名。紫米富含纯天然营养色素和色氨酸,下水清洗或浸泡会出现掉色现象(营养流失),因此不宜用力搓洗,浸泡后的水请同紫米一起蒸煮食用,不要倒掉。
种植管理
加强水稻后期灌溉管理,对防止水稻早衰、提高地温促早熟、防治稻瘟病、提高产量都很重要。水稻后期需水较多,根系需氧气较多,水和氧气都有土壤供应,这就容易在土壤中形成水与气的矛盾,要解决这一矛盾,达到养根保叶的目的,应从三个方面入手:
一、要加固田间地埂,疏通排水,降低地下水位,增强土壤的垂直渗透能力,通过垂直渗透,将土壤中的盐碱、硫化氢等有害物质流走,同时把溶于水中的氧气带入土壤下层,增强根系活力。
二、实行浅水灌溉,进入灌浆后期实行间歇灌溉,干湿交替。水层2---3厘米,待其自然渗干,达到进入不陷脚,土壤不裂缝时,再灌下茬水。要掌握好停水期,停水期一般在水稻齐穗后40天左右,或收割前7---10天。对地下水位高、盐碱较重的稻田,应以保水为主,并适当推迟停水期,以防止土壤返盐、水稻早衰。
三、追施叶面肥和植物生长调节剂。水稻齐穗后,不宜在根际追施氮肥,而追施叶面肥和植物生长调节剂是防止水稻早衰和贪青晚熟的辅助措施。按常量喷施稀土二氢钾等叶面肥,可促进灌浆、促进早熟增产,一般施用1---2次即可。由于今年阴雨天气较多,尤其在水稻抽穗期间出现了连续的阴雨低温天气,水稻灌浆慢,对于生长期偏长、播种和插秧有很晚的少部分稻田,可在水稻灌浆初期喷施40%乙烯利400----800倍液。乙烯利有加速水稻灌浆、提前成熟的作用,施用乙烯利后水稻叶片中的营养物质迅速向穗部转移,从而使叶色变淡,鼓励变黄时间提早。但需要注意的是,乙烯利仅是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能够正常成熟的水稻并没有增产作用,一般稻田尽量不要是乙烯利,尤其是喷施乙烯利的水稻不能留作种用。
病虫及防治
病害:水稻生长后期需要注意防治的主要病害是稻瘟病。应在水稻抽穗后抓住时机施药2---3次,间隔期为7天左右。可每亩用三环唑可湿性粉剂100克左右,对水30公斤叶面喷雾。
虫害:水稻生长后期的主要害虫有白背粉虱、褐粉虱、粘虫和稻纵叶螟,这四种害虫均有远距离迁飞性和突发性,应注意及时防治。可选用广西九合生产的手雷杀虫系列稻纵卷叶螟专用杀虫剂与稻飞虱专用杀虫剂混合使用,亩用量都是30毫升,对水45----60公斤叶面喷雾。防治效果特别优秀。
紫米同水稻相同,三月左右种植,十月收获。
种植紫米必须注意三个方面:
1、要加固田间地埂,疏通排水,降低地下水位,增强土壤的垂直渗透能力。
2、实行浅水灌溉,进入灌浆后期实行间歇灌溉,干湿交替。对地下水位高、盐碱较重的稻田,应以保水为主,并适当推迟停水期,以防止土壤返盐、水稻早衰。
3、追施叶面肥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紫米齐穗后,不宜在根际追施氮肥,而追施叶面肥和植物生长调节剂。按常量喷施稀土二氢钾等叶面肥,可促进灌浆、促进早熟增产,一般施用1---2次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