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了高温干旱下的南方秋粮,也开始进行了粮食保卫战,那些有灌溉条件的稻田,大家都在昼夜不停的忙着浇水,只希望能够挽救,在晚上七八点左右的时候就会开始浇水,直到天亮之后才停下,这样的方式是有很大效果的。
高温渐渐消退之后,村庄里大家都开始给山坡的果树,稻谷进行浇水的工作,这个时机是非常重要的,毕竟之前干旱了太久太久也让农户们心里特别着急,哪怕在之前的高温天气当中,大家也会避开这种高温的白天,选择在夜间进行浇水,用尽了各种各样的方法保住这些植物。
其实作为种植者可能想的就是防汛的工作,从来都没有想过有一天居然也要抗旱,在往年正常的时候,到七八月份小河都会涨水,这个时候果园,稻谷,是不愁水的,但万万没想到今年遇到了这种罕见的高温天气,导致了干旱的状况,在这种天气的影响之下,果树都开始渐渐的干枯,秋稻的成长也变得让大家糟心,因为没有水,甚至有的地方连地都没有办法耕,就不要说插秧这件事情了。
持续的高温以及干旱,不仅考验着市民们,也考验着农田,水稻是我国特别重要的口粮之一,随着气温慢慢的下降,降雨也多了起来,在这种时候,大家只有尽可能的去抢救那些受到干旱灾害的田地,现在这种秋粮保卫战,大家开始昼夜不停的浇水,让那些本来没有希望的稻谷,可能会有重新生长的机会。
极端天气如此频繁,可能这是大家以后都需要面对的,但是大家对于这种天灾也是没有办法去躲避的,只能尽早的做好防护和补救,现在这种灌溉方式,肯定还是有效果的,努力过总比没努力过来的好。
种植水稻如何科学管理才能优质高产?做为稻农,我认为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管理,会获得优质高产。
一、水的管理。水稻故名思义,需要水灌溉,种植水稻离不开水,为什么我国西部不适合种植水稻,就因为干旱缺水。因此,水稻种植关键技术之一就是抽水灌溉,从水稻栽插到水稻蜡熟期,每天都需要灌溉,高温季节,从早上8:00点一直抽水灌溉到下午16:00点,要保持水稻田3寸左右水位。
抽水灌溉能平衡降低水稻田环境温度,水稻适宜生长温度在25°C——35°C之间,低于5°C或高37°C不适合水稻生长。抽水灌溉能平衡水稻所需的水份,自然地表水,含有有机质、矿物质,微量元素,促进水稻蒸腾作用、呼吸作用,促进水稻分蘗和根系生长发育。在水稻种植中,一定要强化水的作用,在我们当地,每年都有一个伏热阶段,气温最高达到37°C以上,高温高湿,严重影响水稻生长、扬花授粉,我们采取抽水灌溉来降低水稻田环境温度和水温,效果明显。
抽水灌溉能平衡降低水稻田环境温度,水稻适宜生长温度在25°C——35°C之间,低于5°C或高37°C不适合水稻生长。抽水灌溉能平衡水稻所需的水份,自然地表水,含有有机质、矿物质,微量元素,促进水稻蒸腾作用、呼吸作用,促进水稻分蘗和根系生长发育。在水稻种植中,一定要强化水的作用,在我们当地,每年都有一个伏热阶段,气温最高达到37°C以上,高温高湿,严重影响水稻生长、扬花授粉,我们采取抽水灌溉来降低水稻田环境温度和水温,效果明显。
二、施肥管理。水稻高产,离不开营养,肥料施用非常重要,水稻对有机肥不太有过高需求,太多有机肥容易造成腐殖物过多烧田、营养过剩,水稻“恋青”倒伏。因此,我们当地水稻采用化肥种植。首先施用底肥,在平整耕作时,每亩施用氮磷钾复合肥15公斤,氯化钾5公斤。水稻直播或栽插7天——10天左右,施用提苗肥,每亩追施尿素5公斤。在水稻分蘗期施分蘗肥,每亩追施尿素10公斤,水稻开始封行时追施尿素15公斤。
水稻完全封行后,我们当地一般不再追施氮肥了,防止“恋青”倒伏。水稻封行后,要及时“晒田”,促进水稻有效分蘗,将营养过剩的旺长水稻控制住,使水稻根系生长,防止水稻倒伏,“晒田”一般7天——10天即可。水稻孕穗和齐穗期可叶面喷雾磷酸二氢钾、氨基酸等微量元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来调节水稻生长。
三、病虫害防治管理。水稻高产,病虫害防治是关键技术之一。可以说,农民是在虫口夺粮。水稻主要病虫害有稻瘟病、立枯病、纹枯病、颈瘟病、穗瘟病、茎腐病、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大螟虫、钻心虫、1代——4代稻化螟危害,因此,在水稻种植上,病虫害防治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不能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存在侥幸心理。水稻病虫害防治要科学防治,要密切关注当地植保站点《病虫情报》和农艺师、农技人员指导意见、建议进行防治。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在此,不再赘述参考使用药剂和防治方法了。
此外,水稻种植还要选择高产、优质品种种植,选择抗倒伏、抗逆性、抗病虫害品种种植。做好早稻育秧防寒防冻,中晚稻防高温防高湿工作,做好“梅雨”季节防内涝工作,水稻被淹7天之内,可能对产量没多大影响,超过10天可能会减产、绝收。
水稻种植不适合使用磷肥,过多使用含磷肥料,爆发水绵、苔藓,严重影响水稻分蘗,刺激水稻呼吸,使水稻茎秆细长,籽粒小,千粒重、穗粒重减轻,不抗倒伏。磷肥是采矿制作,含有重金属,种植水稻,水稻达不到优质高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