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场小猪保育阶段存在哪些问题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3 04:56:26
字号:

养猪场小猪保育阶段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养猪场小猪保育阶段存在哪些问题

第一、断奶应激,温度、母子分离、转群、惊吓等。

第二、消化系统发育不完善,消化酶和胃酸分泌不足。

第三、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免疫空白区,母源抗体衰减,新的免疫抗体未达到保护力。

第四、免疫抑制性疾病与霉菌毒素污染。

第五、换料应激造成拉稀等。

第六、药物应激,长时间、多药物联合给药。

一、加强饲养管理防止发生应激必须使用全价日粮饲喂母猪,母猪哺乳期禁止突然改变饲料,饲料品质要好,能量不能太高,玉米等能量饲料在60%以下,粗蛋白的含量应不低于18%.母猪产前7天开始减料,产后逐渐加料。

加强仔猪的保暖工作,防止各种应激因素。仔猪生后3~5日龄补水时,可以在水中加入口服补液盐;开料期,一定要注意供足清洁饮水。7日龄起,就应该给仔猪补料,以便于及早锻炼胃肠功能,促进身体发育,完善免疫能力。

二、预防寄生虫病加强驱虫工作,提高猪群抵抗力,减少发病的机会。春夏之交是猪寄生虫高发的季节,寄生虫对猪健康的危害是非常严重的。一方面要与猪争夺营养;另一方面,寄生虫的生长破坏了猪的器官组织的结构和功能,使猪的消化吸收、呼吸、免疫功能大大下降,使猪的生长受阻,抗病能力下降。因此,春夏之交做好猪场的驱虫是非常重要也是非常必要的。驱虫方法如下:

①每年春秋两季全场驱虫

公母猪好通过注射的方法,注射驱虫药,全场商品肉猪则全部在饲料中添加驱虫药进行驱虫。

②常年驱虫法

即母猪在产前一个月左右,注射或饲料中添加驱虫药(一周);保育猪饲料中添加驱虫药(一周)或断奶转群时注射一次驱虫药,然后在中猪阶段(50公斤左右)饲料中再添加一次驱虫药(一周)。

③公母猪每半年进行一次注射驱虫,肉猪按程序保育阶段一次、中猪阶段一次饲料添加驱虫药。

三、预防仔猪下痢①搞好卫生消毒,配合药物预防。

临产前2~3天要将产圈打扫干净,临产当天把母猪乳房和胸、腹部清洗干净,用0.2%”复合醛“或0.01%高锰酸钾溶液涂抹消毒,以后每10~15天用消毒药进行1次消毒。

仔猪出生后,可以用50%北里霉素涂抹母猪乳头,每天2次,此法能有效预防仔猪黄痢。对于断奶仔猪,可以在每吨饲料中加入加康400克+新利安1000克或新霉素,连续7天,可预防下痢。

②使用生物制剂,调整肠道菌群。

为预防大肠杆菌性下痢,可以使用活菌制剂调整仔猪肠道内的菌群。可使用乳康生或促菌生,仔猪出生后每天早晚各口服1次,每头仔猪每次1片(0.5克),连服2天,以后每隔1周服用1次,可服用6周。也可使用调痢生,拌为稀糊状,用注射器毒冻干菌苗,口服用量为5~10毫升,耳后肌肉注射为1毫升。

四、做好环境控制严格控制昼夜温差春夏之交气候变化无常,对猪健康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一般来说昼夜温差高于5℃,即可引起仔猪拉稀,对新生的仔猪来说,拉稀往往是致命性的。同时过大的昼夜温差也是诱发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因素,因此,对猪场管理来说,控制昼夜温差是至关重要的工作。具体的办法是根据气候变化,采取灵活措施,比如在温度较高的白天要开放窗户,晚上需要关闭窗户,而且在开窗时不要一下全部打开,而因逐步打开,同样,关闭时也逐步进行。必要时还要进行其他的保温措施,特别是产房。产仔舍应维持温度在18~20℃(超过18℃,每增加1℃,每天每头母猪饲料摄入量将减少100克),仔猪保温箱温度适宜。

五、做好饲料的防霉、制(脱)霉措施近年来,霉菌毒素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危害着畜禽的健康,降低畜禽的抵抗力。造成严重的免疫抑制、畜禽繁殖障碍、生长缓慢、抗生素治疗无效;正成为养殖业的隐形杀手。霉菌生长的条件:易于获得的碳水化合物(如谷物)、充足的水分(湿度85%以上)、氧气、适宜的温度(12-25℃).春夏之交正是霉菌生长适宜的条件,产生有毒的代谢物,即霉菌毒素,其危害是表现为:

①改变饲料的营养成分;

②降低动物对养分的利用(下降10%);

③产生霉菌毒素,诱发多种动物疾病;

④组织器官受损,(肾脏、肝脏、繁殖器官);

⑤繁殖障碍:对胚胎的致死率、流产比例增加,外阴道炎,乳房肿大;奶水减少,哺乳仔猪抵抗力下降;母猪淘汰率增加,利用年份减少;公猪精液质量下降;

⑥免疫抑制(以黄曲霉毒素为主):免疫系统功能受到干扰(抗体滴度低、疫苗不能正常作用,对疾病易感性高);

⑦采食量下降,胃肠道炎症,生长速度下降。临床可见的症状有:小母猪假发情、未配前流脓,后备母猪不发情;生产母猪流产率增加,弱仔、死胎、八字脚比率上升,产下仔猪阴唇红肿,断奶到配种的间隔延长;保育舍猪只死亡率增加;中、大猪呼吸道疾病情况严重,拉稀软粪便、下痢;猪只呕吐、拒食,采食量下降,肥育猪上市日龄推迟;蓝耳病、园环病毒、伪狂犬病、猪瘟、衣原体病、附红细胞体病、弓形虫病等经常困扰;猪场免疫程序不变、疫苗按时施打,但猪群抗体水平上不去,疾病时常发生;饲料配方不变,但饲料品质时好时差。

因此,春夏之交,做好饲料的防霉、控(脱)霉措施是非常重要的一项管理。

①首先要选择好的原料,凡是发霉的饲料不管价格有多便宜,都不应购进,否则会因小失大,主要饲料如玉米等原料好选购颗粒的自己进行加工,而不要选择别人已经加过的粉料,因为,加工过的粉料一方面无法了解其原料的质量状况,另一方面,一些原料供应商为了减少损失,一般在好的原料卖完后,剩下质量有问题的加工成粉料卖给小的养殖户。

②其次,在饲料中添加质量有保证的霉菌吸附剂:由于霉菌毒素种类繁多,目前还没有一种吸附剂可以彻底吸附所有种类的毒素,因此养殖场应从控制霉菌生长着手,适当使用霉菌毒素吸附剂。要选择吸附能力强,添加量相对小,能选择性吸附霉菌毒素而不影响营养吸收的霉菌吸附剂。建议在公母猪和60天以前的仔猪饲料中添加,另外对疑似饲料质量有问题的所有饲料中添加。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js/5_10956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