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茶叶的包装,多数是简陋的灰褐色纸袋,上面盖着特花、一花、二花、三花等章。特花是特级花茶的简称,三花当然是三级花茶的简称。三花是成都人的至爱,不是说他们不喜欢特花、一花,只是那些太贵了。四花以下,品质又太次。三花恰好,人们在浓郁的茉莉花香、清新的茶香与恰当的价格之间找到了迷人的临界点。重视细节又知足常乐,不刻意攀比也不过分敷衍的成都人,集体认同了这个最佳性价比。所以,很长时间内,“啖三花”(即享用三花)是一个幸福成都人的标志——他是享乐的,又是节制的,当然,更是心满意足的。
三花茶介绍:
稍为年长一点的成都人都知道,“三花”就是从前成都茶厂生产的“三级茉莉花茶”。“三花”名气大呢,后来居然以它命名、成了红遍成都的品牌“三花牌”。现在不少茶客上茶馆都还爱说“走,弹三花”。
敝人虽不嗜烟酒,茶却是离不开的。现在生活条件好了,过去的“三花”在市场上也不见了踪影,我饮用的茶叶档次也较从前高了,但是往往端起茶杯,总要想起三级茉莉花茶。
历史习惯:
“扬子江中水,蒙山顶上茶”,四川是茶的故乡。“好一朵茉莉花”,成都龙泉大面一带,土质,气候,阳光,非常适合种植茉莉。从前一到收获季节,除农户外东大街附近居民也把选择茉莉的大小优劣作为一种副业收入。成都窨制茉莉花茶的技师技艺高超,茶客多饮茉莉花茶,自然敝人也不例外。只是当年工资低,子女又多,高级点的花茶是不敢问津的。我饮的茶大致有三类,一为“花末”,就是茶厂在制作过程中、茶和花被损为粉末的那部分,价格非常便宜;二为“花碎”,在制作中,花、茶虽被损,但未成粉,价略高于花末;第三呢,就是“三花”了。当年,大约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吧,是中等收入的人最青睐的品种,它既具茉莉花茶特色,价格也很适中,商店经常断货。日前与女儿谈到这事时,她还记得星期天到茶叶商店与我排队买“三花”的情景。改革开放了,进入市场经济的一段时间,由于“三花”在茶客中颇具影响,有了“三花牌”。两匹精巧的树叶捧着排列有序的三朵含苞欲放的茉莉,成为它的商标。当然,这时已没有了“三级”的含义了。
成都地区不能种植金花茶,金花茶一般种植于江西。
因为好多种植条件不适合:
1.习性:喜温暖湿润气候,喜欢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苗期喜荫蔽,进入花期后,颇喜透射阳光。对土壤要求不严,微酸性至中性均土壤中可生长。耐瘠薄,也喜肥。耐涝力强。
2.风向:金花茶怕大风,尤其怕北风及台风,所以必须要做好防风措施。
3.土壤:肥沃、深厚、湿润、透气、ph值是弱酸性在4.5~6.5之间。使用按比例配制成的松针土,逐渐去掉南方带来的“黄泥巴”。
4.温度:要使金花茶高产栽植,必须保持其最适合气温20—30度之间,最低温度不能低于零下5度。
5.光照:金花茶是半阴半阳树种,可采用植树遮荫或荫棚遮荫的方法,荫棚设计的高度为2.2米—2.5米为宜,使透光度达百分之三十左右最佳。
6.浇水:浇花用的水必须每次加入1%的硫酸亚铁,使水中总保持一定的弱酸性。
7.施肥:一种是稀释后的酸牛奶,此方法不必发酵可直接使用,另一种传统的方法是发酵后的黄豆饼水。每月施肥一次即可。
金花茶的品种
凹脉金花茶:凹脉金花茶又分有红顶凹脉和黄托凹脉两个亚种。黄托凹脉的花朵颜色鲜艳金黄,黄托的连花柄都是金**,红顶的花瓣上开花时有一点红作为点缀,尤为漂亮。凹脉金花茶花朵大,数量高,每当开花时,花朵挂满枝头,观赏价值高。
显脉金花茶:显脉金花茶花色金黄,花径大,叶片宽大奇特。显脉金花茶的嫩叶红紫色,老叶椭圆形或长圆状椭圆形,叶脉明显,因而得名。
金花茶
薄瓣金花茶:薄瓣金花茶的花朵颜色金黄,有12-16片花瓣,花瓣极薄,故称薄瓣金花茶。薄瓣金花茶的叶片为长椭圆形,先端尾状渐尖,基部宽楔形。
另外,还有小瓣金花茶、小花金花茶,直脉金花茶、薄叶金花茶、细叶金花茶等等。
总结:金花茶,金花茶花色金黄,晶莹透亮,点缀在绿色的叶片中娇俏可爱,赏心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