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的农药价格是会上升的。在我国的农业生产中,农药的需求量一直很大,但是受安全环保、能耗双控等政策的影响,加之农药原材料价格的上升,农药价格在2022年上升也是必然的。对于想要节约开支的种植户来说,可以提前进行购买。
在我国的农业生产中,农药的需求量一直很大。但是受安全环保、能耗双控等政策的影响,加之农药原材料价格的上升,农药价格在2022年上升也是必然的。对于想要节约开支的种植户来说,可以考虑一定程度的提前进行购买。
2022年农药是否会涨价
预计2022年农药使用量与2021年基本持平或略有减少,农药价格普遍上升,高效植保机械需求稳步增长。
预计2022年农药价格普遍上涨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第一、防治病虫害的农药使用刚性需求增加
一方面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总体要求,另一方面是重大病虫害重发趋势明显,预防性和应急性防控要求高。因此,农药使用量基本稳定,不可能有较大幅度增长或下降。
第二、农药价格保持增长态势
受安全环保、能耗双控等政策影响,加之基础原材料大幅涨价,产能未能得到充分释放,库存水平下降,国际上疫情继续冲击着正常的生产秩序等。
2021年以来,我国农药价格迎来了近10年来最疯狂的增长。2022年上述因素仍将持续,且影响到终端,经销商不再独自消化价格上涨部分,2022年农药生产成本将会上涨。
农药涨价带来的影响
农药涨价倒逼出新农技、新农药的普及应用。自甲拌磷、特丁硫磷等高毒有机磷农药禁用后,毒死蜱和辛硫磷成为防治地下害虫的主力军。
此次,这两种有机磷农药涨幅均超过50%,由于使用量较大,就会倍加凸显涨价的威力。
应对有机磷农药涨价的新策略就是加大新农药的推广替代,如噻虫胺、呋虫胺、吡虫啉及噻虫嗪等。这些新农药最大的特点便是含量更低、使用量更小、既防治地下害虫,又防治生长期蚜虫。
同时还具有刺激农作物生长的功效,虽然亩用药成本没有下降。但用户获得的功能变多了,当一种农药能达到三种效果时,对农民来讲,这也是一种变相的节约。
2022年化肥价格还会涨吗
首先,针对持续走高的肥料价格,笔者可以明确地讲,在近期肥料价格已经开始迎来了下降趋势。
现在已经因为化肥价格太高,极大地影响了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有些农户减少了用肥量,放弃复合肥等高端肥料,只用单质肥料。
在经过了2021年肥料价格高涨之后,未来国家针对肥料价格的调控力度必然会提高。目前已经能看到现阶段化肥价格迎来了下降的趋势。
为保障国内化肥供应稳定、价格合理,相关部门多次出台相关调控政策。
相信进入到2022年,为了保障农民种地的积极性,对于尿素,复合肥的价格调控力度或将继续扩大。
2021限制农药定点经营目录
法律分析:国家农药安全使用规定包括:(1)农药分类:根据农业生产上常用农药(原药)的毒性综合评价.(急性口服、经皮毒性、慢性毒性等),将农药分为高毒、中等毒、低毒三类。(2)农药使用范围:凡已订出“农药安全使用标准”的品种,均按照“标准”的要求执行,尚未制订“标准”的品种,按本规定的具体规定执行。(3)农药的购买、运输郑保管:农药由使用单位指定专人凭证购买,购买农药时须注意农药的包装、品名、有效成份含量、出厂日期、使用说明等。
法律依据:《农药管理条例》 第七条 国家实行农药登记制度。农药生产企业、向中国出口农药的企业应当依照本条例的规定申请农药登记,新农药研制者可以依照本条例的规定申请农药登记。
国务院农业主管部门所属的负责农药检定工作的机构负责农药登记具体工作。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农业主管部门所属的负责农药检定工作的机构协助做好本行政区域的农药登记具体工作。
法律分析:甲拌磷、甲基异柳磷、克百威、磷化铝、硫丹、氯化苦、灭多威、灭线磷、水胺硫磷、涕灭威、溴甲烷、氧乐果、百草枯、2.4一滴丁酯 、C 型肉毒梭菌毒素、 D 型肉毒梭菌毒素、氟鼠灵、敌鼠钠盐、杀鼠灵、杀鼠醚、溴敌隆、溴鼠灵、丁硫克百威、丁酰肼、毒死蜱、氟苯虫酰胺、氟虫腈、乐果、氰戊菊酯、三氯杀螨醇、三唑磷、乙酰甲胺磷。
法律依据:《农药管理条例》 第二十四条 国家实行农药经营许可制度,但经营卫生用农药的除外。农药经营者应当具备下列条件,并按照国务院农业主管部门的规定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主管部门申请农药经营许可证:
(一)有具备农药和病虫害防治专业知识,熟悉农药管理规定,能够指导安全合理使用农药的经营人员;
(二)有与其他商品以及饮用水水源、生活区域等有效隔离的营业场所和仓储场所,并配备与所申请经营农药相适应的防护设施;
(三)有与所申请经营农药相适应的质量管理、台账记录、安全防护、应急处置、仓储管理等制度。
经营限制使用农药的,还应当配备相应的用药指导和病虫害防治专业技术人员,并按照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农业主管部门的规定实行定点经营。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主管部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作出审批决定。符合条件的,核发农药经营许可证;不符合条件的,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