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一:种植土回填的工程量怎么计算 种植土回填的工程量应该是以树坑的直径乘以深度去计算回填土的工程量。
问题二:回填土的工程量怎么计算? 1.场地回填:回填面积乘以平均回填厚度
2.中内回填:主墙间净面积乘以回填厚度
3.基础回填:挖方体积减去设计室外地坪以下埋没的基础体积(包括基础垫层及其他构筑物)
问题三:如何计算园林绿化种植土 对绿化种植工程而言,通常土方会发生以下几种情况:
场1.原地形标高、土壤质量,均符合设计和园林植物生长要求,不需另外增加土方费用。
2.原地形标高符合设计要求,不需进土或出土,但土壤质量太差,需就地深埋垃圾土,作深翻土处理。
3.原地形标高太低,需场外进种植土方。
4.原地形标高太高(或基本和设计标高一致,但不符合种植土要求),需垃圾土外运,再进种植土方。
5.原地形土方量不需进土或出土,但依据设计标高、地形要求需重新堆置地形。 施工单位应根据以上情况分析,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确定种植土方施工方案。土方施工方案的确定,事先应征求设计方、投资方主管人员的意见,并办理相应的文字记录,作为绿化种植工程土方费用计算的依据。
根据市标《园林植物栽植技术规程》(DBJ08-18-91)规定:含有建筑垃圾的土壤、盐碱土、重粘土,砂土及含有其他有害成分的土壤,应根据设计要求全部地或部分地用种植土加以更换。
《上海市园 林建设工程预算定额(九三)》一般要求:草坪种植土壤厚度应不小于30厘米,乔木种植土壤厚度应不小于1.0米。灌木种植土壤应不小于0.8米。土方量的计算,应根据垃圾土就地深埋,垃圾土汽车外运汽车进种植土,种植土场内人工驳运,人工堆地形,绿地整理等各种施工方法,逐项进行土方费用的计算。
问题四:绿化种植土回填怎么算,绿化种植土送检 土方施工方案的确定,事先应征求设计方、投资方主管人员的意见,并办理相应的文字记录,作为绿化种植工程土方费用计算的依据。 根据市标《园林植物栽植技术规程
问题五:园林绿化工程换填土怎么计算 1、土建计量。比如土方开挖,挖前土方的标高,平面面积,还要有计算式。这样在挖好后再测一下标高。一般就能计算出所挖的土方量了,但注意在测量时要有监理或是甲方在现场。其他如挡土墙,砼这些,都 是按立方米计算。园路,广场等按平方米计算,这些在签证里有时还要画出简图,平面图和剖面图。
2、水。一般是水管这些了,如PP-R水管,有几种规格,每种规格有几米;有几种规格的球阀,每种规格各有几个,其他像胶水或是直接弯头这些则不用计量。能计出这些量,在进行预结算时,就可以套定额了。电和水也是差不多,但电可能多配电箱,材质的不同,造价差别相当大。像室外的规范要求是不锈钢的,里面有几个公开,有定时器,有电表等。一般园林上笼统地直接按一套算。
3、绿化上。整理绿化用地,一般是绿化面积有多少,整理绿化用地就有多少。种植土则是按绿化面积乘以回填种植土的平均厚度得出有多少立方米。乔木球形这些则简单了,直接点株数。地被则比较复杂些,因为大部分的地被植物种植时是不规则的,所以在测量时就有讲究了。自己要先有个比较公正的方法去测量,才能得到监理或甲方的认同。有的是这样测量的,如种了一块地被,先量出一根长轴x,然后分一米或是更多量出短轴y,取y的平均数乘以长轴x,得出面积。但这个精确度低。如得到认同也是可以用的。
问题六:种植土从外运进来到回填要乘以多少系数 土方量的计算方法:断面法当地形复杂起伏变化较大,或地狭长、挖填深度较大且不规则的地段,宜选择横断面法进行土方量计算。土石方量精度与间距L的长度有关,L越小,精度就越高。但是这种方法计算量大, 尤其是在范围较大、精度要求高的情况下更为明显;若是为了减少计算量而加大断面间隔,就会降低计算结果的精度; 所以断面法存在着计算精度和计算速度的矛盾。方格网法对于大面积的土石方估算以及一些地形起伏较小、坡度变化平缓的场地适宜用格网法。这种方法是将场地划分成若干个正方形格网,然后计算每个四棱柱的体积,从而将所有四棱柱的体积汇总得到总的土方量。在传统的方格网计算中,土方量的计算精度不高。现在我们引入一种新的高程内插的方法,即杨赤中滤波推估法,[杨赤中滤波推估法]的具体内容:杨赤中滤波与推估法就是在复合变量理论的基础上,对已知离散点数据进行二项式加权游动平均,然后在滤波的基础上,建立随即特征函数和估值协方差函数,对待估点的属性值(如高程等)进行推估。待估点高程值的计算:首先绘方格网, 然后根据一定范围内的各高程观测值推估方格中心O的高程值。绘制方格时要根据场地范围绘制。其次,为参加估值计算的各离散点高程观测值,为各点估值系数。而后进一步求得最优估值系数,进而得到最优的高程估值。挖(填)土方量区域面积的计算:如果,土方量计算的面积为不规则边界的多边形。那么在面积进行计算时,先对判断方格网中心点是否在多边形内,如果在,那么就要计算该格网的面积,否则可以将该格网面积略去。虚方一般乘以一个松实系数得到实方量,这个系数可以通过经验或实验得到。
问题七:如何计算乔木种植穴回填种植土方量 如果绿化种植工程土方是规则的,可以用立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进行计算;如果是不规则的,可以用土方计算软件进行计算,很快的。
问题八:园林规划回填土,种植土什么的有什么要求吗 一般要求是――壤土,适合所种植植物的生长。
问题九:园林中回填种植土套什么定额园林定额 一、有底板种植池合成土应使用轻质土,轻质土应具有以下合成比例及特征:
1、30%珍珠岩或蛭石
2、20%河沙(淡水沙)或细沙/20%已完全分解之岗岩(无含盐成分)
3、20%泥炭土替代物(含量比例按使用指南)
4、30%现有园土
二、地面种植池之合成土壤应具以下特征:
1、60%土壤或现有园土(黏土含量少于30%,砂土含量少于70%,无含盐成分)
2、20%泥炭土替代物(含量比例按使用指南)
三、合成土质量要求:
1、珍珠岩、蛭石是化工合成的建筑材料,质轻、多孔且含颗粒状、不含肥分,但有保肥、保水和排水通畅的特别功能。
2、园土――各地田园中表层已经熟化的壤土。
3、应含有正常含量的分解有机质,并无任何黏土、粗砂、石头(任何体积大于15MM的结合颗粒状石块物体)、土块、其他植物、根、木棍及其他物件。
4、不能在泥泞的情况下运输、操作、放置。
附:腐植质或其他相应之东西,乃为植物残枝(或其他适合之有机残料)经在有氧及较高温度(50―60℃)之环境下分解至隐定状况之产物,其碳/氮比例(约20―30间)及温度均已稳定下来,没有不良气味。病菌、害虫及杂草种子等亦应高温除去方可使用。
四、标准泥炭土替代物使用份量指南
1、乔木及灌木(单株植物)――1.5公斤/每立方米
2、空地(草地、花坛、花园、斜坡)――100克/平方米
3、沙土质――150―200克/平方米 4、沃土――90―125克/平方米
5、粘土――75―90克/平方米
(1)花坛土:PH值=6.0-7.5;EC值(mmho/cm)0.50-1.00;有机质(%)≥2.5;容重(g/cm3)≤1.20;有效土层≥30cm,石砾粒径(cm)≤1,含量100cm,灌木≥60cm;
(3)草坪土:PH值=6.5-8.0;EC值(mmho/cm)0.35-0.75;有机质(%)≥1.5;容重(g/cm3)≤1.30;有效土层≥30cm;
一般回填土叫做客土,在进行处理以后才称做种植土.
问题十:绿化种植土回填是否已经包含了绿化地整理这套工序?即回填土了需不需要再算绿化地整理的量? 这套工序?即回填土了需不需要再算绿化地整理的量?具体的你可以看看 定额解释 说明 估计 含耿内 了
护绿化种植地形整理处理是指什么 2012-02-27 回答者: 中国黄花菜网 1个回答 绿化种植地形整理处理是指什么 坡修建和休整,排水沟道护砌,绿化用土置换等。也就是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只等绿化苗木进场种植了。 百度一个解答 供你参考
园林设计标准
芦苇的栽植方法和养护:
一、芦苇适合什么样环境
芦苇广泛分布于全球各地,繁殖能力非常强,在各种水源丰富的空旷地带能迅速生长,在短期内就可以形成连片的芦苇。芦苇生长的环境不同,其长势也不尽相同。芦苇多生长在土壤的PH值一般在6.5~8.5之间,质地粘重的沼泽、盐碱或中性土壤上。芦苇的生长也离不开充裕的光照时间。
二、芦苇播种土地怎么整理
选择在阳光充足土壤湿润的地方,要是土壤比较干涸,也可以在后期进行浇灌。在栽种之前要进行耕翻整地工作,目的在于去除杂草,给土壤疏松,方便上肥料。在耕翻后的土里施肥时要考虑到土壤营养的平衡性,即缺什么补什么。如果选择的地方在盐碱地,还必须进行排水洗盐工作。在耕翻过的土里开好沟,沟深20cm左右。事先要把排水系统设计好,方便后期的操作。
三、芦苇怎么种植
芦苇栽植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种子种植,由于种子种植的成活率低,故一般不建议这种种植方式。另外一种是扦插,成活率比较高,一般都会选择这种栽植方式。扦插栽植时,在每年气温平均在15℃-30℃前生长期,选择割取当年粗壮芦苇杆高度在在30厘米以上的顶部作幼苗。随后在灌了水的土地里插入幼苗,土壤灌溉的水层在5-12厘米左右,幼苗下部插入土中的深度要10厘米以上。在种植时有两个要求:一、至少有一个叶节插入土中;二、必须使芦苇幼苗上部都露出水面。
四、芦苇怎么养护
芦苇在后期的生长里,要有充足的水分供给,在有河、湖水补给充足的地方,每年至少要灌溉1~2次,春季的灌溉更重要,冬季有条件的话就灌溉。如果芦苇草地的积水深,且水不流动,要及时进行排水工作。在每年的6~7月份要适当的喷洒一些农药,防止芦苇被病虫侵害。
“适用、经济、美观”是园林设计必须遵循的原则。
园林设计工作的特点是有较强的综合性,所以,要求做到适用、经济、美观三者之间的辩证统一。三者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当然,同任何事物发展规划一样,三者之间的关系在不同的情况下,根据不同性质、不同类型、不同环境的差异,彼此之间有所侧重。
一般情况下,园林设计首先要考虑“适用”的问题。所谓“适用”,一层意思是“因地制宜”,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另一层意思是园林的功能适合于服务对象。“适用”的观点带有一定的永恒性和长久性。即使 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清代皇帝,在建造帝王宫苑颐和园和圆明园时,也考虑因地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颐和园原先的瓮山和瓮湖(又叫西湖)已具备大山、大水的骨架,经过地形整理,仿照杭州西湖,建成了以万寿山、昆明湖和山水骨架、以佛香阁为全园的构图中心、主景突出式的自然山水园。与颐和园毗邻的圆明园,原先是丹凌?地貌,自然喷泉遍布,河流纵横。根据圆明园的原地形和分期建设的情况,建成平面构图上以福海为中心的集锦式的自然山水园。由于因地制宜,适合于各自原地形的状况,从 而创造出自具特色的园林佳作。
在考虑是否“适用”的前提下,其次考虑的是“经济”问题。实际上,正确地选址,因地制宜,巧于因借,本身就减少了大量投资,也解决了部分经济问题。经济问题的实质,就是如何做到“事半功倍”尽量在投资少情况下办好事。当然,园林建设要根据园林性质、建设需要确定必要的投资。
在“适用”、“经济”前提下,尽可能地做到“美观”,即满足园林布局、造景的艺术要求。在某些特定条件下,美观要求提到最重要的地位。实质上,美、美感,本身就是一个“适用”,也就是它的观赏价值。园林中的孤置假山、雕塑作品等起到装饰、美化环境,创造出感人的精神文明的氛围,这就是一种独特的“适用”价值,美的价值。 在园林设计过程中,“适用、经济、美观”三者之间不是孤立的,而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单纯地追求“适用、经济”,不考虑园林艺术的美感,就要降低园林的艺术水准,失去吸引力,不受广大群众的喜欢;如果单纯地追求“美观”,不是全面考虑到“适用”问题或“经济”问题,就可能产生某种偏差或缺乏经济基础而导致设计方案成为一纸空文。所以,园林设计工作必须在适用和经济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做到“美观”,美观必须与适用经济协调起来,统一考虑,最终创造出理想的园林设计艺术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