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知识:与日本相比,泰国水稻生产优势自然条件主要有哪些?如何解决泰国水稻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3 04:18:03
字号:

泰国是热带季风气候,光热配合比日本的亚热带季风好。泰国水稻生产存在的问题也主要是由于气候所致,热带季风气候有雨季和干季之分,干季时容易造成旱灾,致使水稻减产,做好干季的灌溉是主要问题。

地理知识:与日本相比,泰国水稻生产优势自然条件主要有哪些?如何解决泰国水稻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郑国渠现在还用吗

(1)湄南河地区发展水稻种植业的优势区位条件从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方面进行分析.该地区为热带季风气候,高温多雨,适宜水稻生长;湄南河平原,地势低平,利于耕作;土层深厚,土壤肥沃;紧临湄南河,有丰富灌溉水源.

(2)美国中央大平原为温带大陆性气候;东南亚季风水田农业产品主要是自给;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科技水平高;东南亚季风水田农业以家庭为单位,小农经营.

故答案为:

(1)热带季风气候,高温多雨,适宜水稻生长;湄南河平原,地势低平,利于耕作;土层深厚,土壤肥沃;紧临湄南河,有丰富灌溉水源.

(2)

气候类型 产品主要用途 科技水平 经营方式
美国商品谷物农业 (温带大陆性气候) 商品农业 (科技水平高) 家庭农场,规模大
东南亚季风水田农业 热带季风气候 (自给农业) 依靠传统经验 (小农经营)

原郑国渠已经被废弃,后来,在郑国渠遗址上建立了泾惠渠,可以引水灌溉,造福一方。

郑国渠一个由古代劳动人民建造的伟大工程,属于最早的大规模水利工程,位于今天泾阳县西北25公里的泾河北岸,郑国渠建于秦王政年。现在郑国渠已经成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6年11月8日,在泰国清迈召开的第二届世界灌溉论坛暨67届国际执行理事会传来喜讯,郑国渠申遗成功,成为陕西省第一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历史遗迹详情:

流经富平的郑国渠,全长约150公里,可灌溉18万余公顷。其引水口至干渠段,修有宽15~20米,高3~5米,长达6公里的引水渠堤。现存郑国渠口、郑国渠古道和郑国渠拦河坝,附近有秦以后历代重修、增修的渠首、干道遗址,并有大量的碑石遗存。

郑国渠修成后,灌溉面积达280万亩,是我国古代最大的一条灌溉渠道,使秦国从经济上完成了统一中国的战争准备。郑国渠遗址,发现有三个南北排列的暗洞,即郑国渠引泾进水口。

每个暗洞宽3米,深2米,南边洞口外还有白灰砌石的明显痕迹。地面上开始出现由西北向东南斜行一字排列的七个大土坑,土坑之间原有地下干渠相通,故称“井渠”。郑国渠工程之浩大、设计之合理、技术之先进、实效之显著,在我国古代水利史上是少有的,也是世界水利史上所少有的。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js/5_10918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