桔槔的引证解释是:⒈亦作“桔皋”。井上汲水的工具。在井旁架上设一杠杆,一端系汲器,一端悬、绑石块等重物,用不大的力量即可将灌满水的汲器提起。引《庄子·天运》:“且子独不见夫桔槔者乎,引之则俯,舍之则仰。”《淮南子·_论训》:“斧柯而樵,桔皋而汲。”唐陆龟蒙《江边》诗:“江边日晚潮烟上,树里鸦鸦桔槔_。”《红楼梦》第十七回:“篱外山坡之下,有一土井,旁有桔槔__之属。”。
桔槔的引证解释是:⒈亦作“桔皋”。井上汲水的工具。在井旁架上设一杠杆,一端系汲器,一端悬、绑石块等重物,用不大的力量即可将灌满水的汲器提起。引《庄子·天运》:“且子独不见夫桔槔者乎,引之则俯,舍之则仰。”《淮南子·_论训》:“斧柯而樵,桔皋而汲。”唐陆龟蒙《江边》诗:“江边日晚潮烟上,树里鸦鸦桔槔_。”《红楼梦》第十七回:“篱外山坡之下,有一土井,旁有桔槔__之属。”。注音是:ㄐ一ㄝ_ㄍㄠ。拼音是:jiégāo。结构是:桔(左右结构)槔(左右结构)。
桔槔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
亦作“桔皋”。
二、国语词典
汲水的工具。以绳悬横木上,一端系水桶,一端系重物,使其交替上下,以节省汲引之力。词语翻译英语wellsweep(deviceforraisingandloweringabucketinawell,usingapivotedpole)_
三、网络解释
桔槔桔槔俗称“吊杆”“称杆”,古代汉族农用工具。是一种原始的汲水工具。商代在农业灌溉方面,开始采用桔槔。
关于桔槔的诗词
《春园杂诗·桔槔庭边非我家》《题田洗马游岩桔槔》《有所思·桔槔烽火昼不灭》
关于桔槔的诗句
桔槔声里雨春畦檐携上下若桔槔桔槔声里雨春畦
关于桔槔的成语
担惊受怕促膝谈心点金乏术词不达意斗粟尺布惮赫千里南桔北枳东拉西扯电光朝露岛瘦郊寒
关于桔槔的词语
词不达意点金乏术千头桔奴惮赫千里大公无私担惊受怕南桔北枳电光朝露岛瘦郊寒东拉西扯
关于桔槔的造句
1、在农村桔槔是常用的旧式提水器具。
2、“到乾隆年间,有几个汉族渔夫捕鱼到此,在近河处用桔槔取水,试行种植,大获其利”。
3、清晨,在桔槔的依呀中,几个赤脚小女孩拎着水桶,趔趔趄趄地忙着为她们洗衣服的母亲提水。
4、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的诸暨赵家镇古井桔槔灌溉,当地人叫它“拗井”。
5、以横木交于柱头,状若花,形似桔槔,大路交衢悉施焉。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桔槔的详细信息
最初,人们用各种陶制容器盛水。小小的容器凝聚了祖先非凡的智慧。1958年,考古工作者在陕西宝鸡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了一只小口尖底陶瓶。这是用于盛水的陶瓶,令人惊奇的是,似乎当初设计这个陶瓶时,古人已考虑到了力学上的重心问题,从而使提水操作更加便捷。大约西周时期,桔槔(jiégāo)、辘轳等具有简单机械结构的提水工具开始出现。桔槔使用杠杆原理,用于提取地表水。辘轳则利用轮轴原理,实际上是一种起重机械,用于提取井水,在今天的一些地方仍有使用。
东汉时,出现了提水效率更高的翻车。翻车又称龙骨水车,由木板制成长槽,槽中放置数十块与木槽等宽的刮水板。刮水板之间由铰关依次连接,首尾衔接成环状。木槽上下两端各有一带齿木轴。转动上轴,带动刮水板循环运转,同时将板间的水自下而上带出。翻车最初多用人力驱动,后来出现了以风能或水能驱动的翻车。唐代时,出现了轮式的筒车。筒车多以水力驱动,在水流湍急处建一水轮,水轮底部没入水中,顶部超出河岸,轮上倾斜绑置若干竹筒。水流冲动水轮,竹筒临流取水并随水轮转至轮顶时,将水自动倾入木槽,最后再流入田间。元代《王祯农书》中还提到一种高转筒车,可将水提至更高的地方。由于高度增加,在水槽倾斜角度不变的情况下,水就能被输送到更远的田间。
筒车:翻车东汉光武帝刘秀在位期间,注意“选用良吏”。建武七年(31),杜诗出任南阳太守。他提倡节俭,兴利除害,为政清平。杜诗在做南阳太守期间,注意节省民力。为了提高冶金技术,他发明了水排(一种水力鼓风机)。
水排应用水力机械轮轴带动鼓风囊,使皮囊不断伸缩,给冶金高炉加氧。这种装置,用力少,见功多,是我国冶金史上的一大改革。三国时期的钏暨曾加以改进推广,使其效果提高了三倍。
杜诗发明水排,一改中国冶炼鼓风装置靠人力和畜力为动力的善,不仅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而且比欧洲早了1100年,在中国古代冶炼工艺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