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洛神的传说?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3 03:31:44
字号:

洛宁县西长水村有座洛神庙,不知建于何朝何代。每年正月十五夜晚,人们成群结队去洛河边放河灯,祭洛神。这一风俗源自一个美丽而又悲壮的古老传说。

关于洛神的传说?

很久很久以前,西长水一带居住着一个原始部落,首领有洛氏,聪明、勇敢。他有一部《洛书》,能卜卦、记数、医病。有洛氏带领人们上山狩猎,获得的食物都公平地分给每一个人。

大家都很拥护他。后来洛河流域所有部落的首领因为佩服有洛氏的品德和才能,都愿意和他结成联盟,听从他的指挥。一天,各个部落首领聚集在西长水这个地方祭告天地,歃血为盟。这个部落联盟就叫有洛氏方国。

有洛氏听说在遥远的东方有个宛丘国,国王伏羲会结网捕鱼,还会训服野兽,让它们听人使唤。他决心去那里学习他们先进的捕鱼和训兽技术,为方国的人们造福。他向着太升起的方向走啊,走啊,走了七七四十九天,终于到了宛丘国。

有洛氏对伏羲说:“请你教我捕鱼、训兽,让您的恩惠遍布天下。”伏羲见有洛氏聪慧、勇敢,非常高兴,把美丽、善良又会结网、训兽的女儿嫁给了他。

有洛氏把《洛书》送给伏羲作聘礼,和妻子一起回到了自己的方国。有洛氏方国的人们亲切地称伏羲的女儿为宓妃。宓妃教会了人们结网捕鱼,养牛、羊、鸡、狗。从此,有洛氏方国更加富裕兴旺,人们又尊敬地称她为“洛妃”。

那时候,黄河岸边也有一个方国,国王有河氏听说宛丘国的公主美如天仙,便带着《河图》去求亲。伏羲见《河图》与《洛书》有异曲同工之妙,不禁大喜。有河氏趁机提出要娶公主为妻。

伏羲告诉他,女儿已经嫁给有洛氏了,有河氏无可奈何回国后,一直没有放弃得到宓妃的念头。当年初,他发动突然袭击,杀死了有洛氏,并扬言:如果得不到宓妃,就杀死有洛氏方国所有的人。宓妃强忍悲痛,对有河氏说:“我要为有洛氏守孝一百天,才能嫁给你。

明年正月十五,你用花船来迎娶吧。不然,我现在死给你看!”有河氏见宓妃答应嫁给自己,就带兵回国打造花船去了。

宓妃一面派人去宛丘国求救,一面叫所有的人躲进了山林。她独自在洛水岸边祭奠丈夫,等待宛丘国的救兵。正月十五那天,有河氏带了许多士兵开着花船来了,而宛丘国的救兵却没到,无奈的宓妃被拉上了花船。

船到洛河中心,宓妃突然纵身跳入水中,不见了踪影。有河氏气急败坏,要屠杀有洛氏方国的人。但上岸后没找到一个人影,只得回国去了。

再说伏羲接到宓妃告急的消息,派后羿率兵赶去营救。后羿赶到有洛氏方国,得知宓妃已经投洛水而死,便追到有河氏方国去为宓妃报仇。有河氏拼死顽抗,被后羿一箭射中左眼而死。从此,有洛氏、有河氏两个方国的人都臣服了伏羲。

第二年元宵节,伏羲来到洛水岸边祭奠宓妃。人们扎了许多花灯,放入洛水为宓妃的灵魂引路。以后,西长水村的人年年元宵节放河灯,形成了一种习俗。他们都说,宓妃已经成为洛水之神,保佑着这一带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后来,人们又在村子里盖庙、塑像,纪念洛神。

扩展资料

洛神的传说是历史悠久的民间传说。在神话传说中,江河湖泊都是有神类居住管理的,譬如四海中的龙王兄弟们。洛河,在文化的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自然也有着丰富的传说。

据说,掌管洛河水印的"洛神"是位仙女,以前,人们都认为她是伏羲氏的女儿宓妃。洛阳市河回族区洛川街旧有洛神庙,俗称洛川奶奶庙或宓妃庙,面临洛城,可惜抗日战争期间被毁。

百度百科-洛神

洛神是传说?还是真的?那她又是谁?

相传甄宓为洛神。曹植天赋异禀,博闻强记,十岁左右便能撰写诗赋,颇得曹操及其幕僚的赞赏。当时曹操正醉心于他的霸业,曹丕也援有官职,而曹植则因年纪尚小、又生性不喜争战,遂得以与甄妃朝夕相处,进而生出一段情意。

曹操死后,曹丕于汉献帝二十六年(公元229年),登上帝位,定都洛阳,是为魏文帝。魏国建立。甄氏被封为妃,并于次年郁郁而死。

甄后死的那年,曹植到洛阳朝见哥哥。甄后生的太子曹睿陪皇叔吃饭。曹植看着侄子,想起甄后之死,心中酸楚无比。饭后,曹丕遂将甄后的遗物玉镂金带枕送给了曹植。曹植睹物思人,在返回封地时,夜宿舟中,恍惚之间,遥见甄妃凌波御风而来,曹植一惊而醒,原来是南柯一梦。

回到鄄城,曹植脑海里还在翻腾着与甄后洛水相遇的情景,于是文思激荡,写了一篇《感甄赋》。四年后(公元234年),明帝曹睿继位,因觉原赋名字不雅,遂改为《洛神赋》。

扩展资料

洛神即宓妃,是中国先秦神话中,黄河之神河伯的配偶,司掌洛河的地方水神。

在中古时期宓妃形象得以丰富和发展,逐渐变身为世俗的美人,成为男性文人寄托情感的对象。曹植人神相恋的千古名篇《洛神赋》,确定洛神作为理想女神的文学典故。

唐代始见洛神为伏羲女的说法。同时兴起的陈王感甄说,造成上古宓妃神话原貌的割裂。

洛神及其所在的洛浦都具有文学生成意义。

《洛神赋》是中国三国时期曹魏文学家曹植创作的辞赋名篇。此赋虚构了作者自己与洛神的邂逅相遇和彼此间的思慕爱恋,洛神形象美丽绝伦,人神之恋飘渺迷离,但由于人神道殊而不能结合,最后抒发了无限的悲伤怅惘之情。

全篇大致可分为六段:

第一段写作者从洛阳回封地时,在恍惚之际看到洛神伫立山崖;

第二段写洛神容仪服饰之美;

第三段写作者爱慕洛神既识礼仪又善言辞,虽相互赠答,但担心遇合受阻;

第四段写洛神为“君王”之诚所感后将来而未至的情状和举动;

第五段写洛神来临扈从之多,终以人神道殊,含恨离去;

第六段写洛神去后作者对顾望思慕不忍离去的深情。全赋辞采华美,描写细腻,想象丰富,情思绻缱,若有寄托。

一、是传说中的女神。

二、洛神,又名宓妃,远古时代汉族神话传说中的女神,乃伏羲氏之女,因迷恋洛河两岸的美丽景色,降临人间,来到洛阳。 曹植的《洛神赋》即是描写她的千古名篇。

三、宓(fú)妃便加入到有洛氏当中,并教会有洛氏百姓结网捕鱼,还把从父亲那儿学来的狩猎、养畜、放 的好方法也教给了有洛氏的人们。后来,为表彰她,天帝封宓妃为洛神。

四、曹植在《洛神赋》中这样写她的姿态:“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蓉出渌波。”真是形象鲜明,色彩艳丽,令人目不暇接。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js/5_10871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