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源工程有哪几种类型?各适合什么样的条件?有知道的吗,帮个忙呗。急需~~~~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3 03:05:00
字号:

按工程特点分类 (1)蓄水工程: 定义:为解决或缓和供需水矛盾,对径流进行调节采取的工程措施。 常见的蓄水工程:灌区面积外河川径流的水库工程,调蓄地表径流的塘堰工程等。 (2)自流引水工程:不经调蓄,利用水的重力作用即可满足灌区用水要求所 采取的取水措施。一般分无坝和有坝两种。 无坝自流引水工程:不在河流中修建拦河建筑物,只需选择适中位置修建渠首引取河水自流灌溉。 有坝自流引水工程:河流水量较丰富而水位不能满足灌区自流灌溉要求时,在河流中间拦河坝、 闸等挡水建筑物,使水位抬高至适当高程引水灌溉。 (3)扬水工程:在高近水源处建水泵站抽水,由输水管道送入干渠,然后分配到田间的工程。 扬水工程的首部组成:一般由取水井、泵站、压力池和分水闸等建筑物组成。 扬水工程特点:需要增加能源消耗和运行管理费用,因而灌溉成本较高。 适用条件:水源高程低而需灌溉区域高程高,不能满足自流引水条件。 (4)地下水开发工程 ①定义:利用地下水作为灌溉水源的开发工程。 ②分类(根据取水方式不同) 垂直取水:由地面向下开挖或钻孔,直至含水层成井,使地下水流聚集在井内, 利用深水泵或其它措施垂直取水。 水平取水:是在地表径流匮乏的山丘或沙漠地区,地表以下横向开挖、穿凿渠道或隧洞, 水平方向延伸至含水层截取地下水。 (5)调水工程:从外流域引水补充本流域水源的工程。

地下水源工程有哪几种类型?各适合什么样的条件?有知道的吗,帮个忙呗。急需~~~~

西辽河的水利概况

我国水资源总量虽然丰富,但时空分布不均,人均占有量少,工农生产用水日益紧张。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缺水问题越来越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针对这种新形势,我们应根据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出新时期治水用水新思路以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可持续利用。当前国家实施可持续发展和科教兴国两大战略,广大水利工作者应该把握机遇依靠科技进步、创新体制,制定配套的法律和法规,大幅度提高用水效率,建立节水型的经济社会。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使用占我国用水总量的60%多,而且大部分地区采用的还是原始的灌溉方式,浪费水现象严重,因此,21世纪大力推广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势在必行。

一、水资源短缺整体态势严峻

我国北方年降雨量一般少于800mm,干旱地区的降雨量为100~200mm,有的地方终年无雨,而蒸发强烈,造成严重的干旱和土壤盐碱化。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国水旱灾害频繁发生,对国民经济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目前全国约有11亿亩耕地面积没有水利设施,农村还有2400多万人饮水困难没有得到解决。全国城市、工业年缺水约60亿立方米,直接影响工业产值2000多亿元。全国建制市668个中有400多座城市缺水,其中108座严重缺水。18个主要沿海城市就有14个缺水。城市人口有1,5亿人的日常生活因缺水而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二、建立节水型农业的紧迫性

我国农业用水面临着水资源短缺严峻形势,因此大力推进节水灌排已成为21世纪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紧迫任务。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曾把节水列为资源节约的首位,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节水农业,把节水灌溉作为一项革命性措施来抓”。

三、促进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

面对严峻的缺水形势和国家对粮食安全的需求,农业节水必须放在首位,因此建立节水型社会,搞好农业节水是重中之重,农业生产只能在节水中求发展。一方面要重点加强灌区以节水为中心的续建配套改造,另一方面要重视干旱地农业集雨节灌技术的推广。未来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不仅取决于现代科技的运用,而且取决于节水投入和节水政策。

1引进国外先进技术

从世界范围而言。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灌溉工程是公元前3400年左右的埃及美尼斯王朝修建,各大文明古国都有着悠久的灌溉历史和先进的灌溉经验技术,20世纪初,美国就开始在西部17州进行灌溉为主的水利综合开发,1985年喷灌面积占总灌溉面积就达370%,沙漠国家以色列虽然干旱缺水,但有着世界先进节水灌溉技术,水利用效率很高。我国同样有着悠久的灌溉历史。建国后灌溉事业得到很大发展,修建了许多宏伟水利工程。但很多地方干旱缺水然而水利用效率不高。要大幅提高水利用效率、缩短与先进国家差距就必须吸收国外先进节水灌溉技术。

2加大节水灌溉科研投入

在学习借鉴国外经验的同时,应该加大自身的节水灌溉科研投入以实现消除水旱灾害和利用水资源发展农业生产。比如加大各大高校相关学科建设,实现产学研一体化,扶持高校在采用更先进的排水措施和灌溉措施在调节农田水分状况和改变和调节地区水情方面的实验研,因为这些方面的研究都直接会影响作物的正常生长和作物的产量。

3农业用水实施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

各省、市、自治区应当在总用水量指标中确定农业用水指标。各地区在分配水量指标内,应加强用水定额管理。节约的水量,有条件转让的,要按规定有偿转让;超指标用水的地区。当地财政要交纳农业用水调节费,用于发展农业节水。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应建立相应的监督、审计和管理机构。

4加强示范基地建设和改革管理体制

我国的绝大部分粮食都是各大商品粮生产基地生产,因此加大这些商品粮基地建设,率先在这些基地采用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做为其他地方的示范园区,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因地制宜积极发展地区特色农业,提高水的利用效益和土地的经济效益。之后将其成功经验技术推广开是十分必要的和有着很强的社会经济效益。农业节水工程要在明晰产权和受益对象的基础上改革管理体制。大中型灌区要积极推行用水户参与管理的民主改革,逐步形成政府扶持、用水户参与、灌区自主经营的良性运行机制:小型农业节水工程要在各级政府的宏观指导下,积极推行多种形式的管理制度改革,逐步形成政策引导、社会化服务体系支持、用水户自主管理的运行机制。

各级政府要制订扶持政策,支持农业节水工程管理体制的改革,推动农业节水技术社会化推广服务体系建设,鼓励科技部门、企业单位和技术人员参与技术推广工作,逐步形成国家扶持和市场引导相结合的农业节水技术推广服务体制。

5加强节水工作领导,增强全民节水意识

各级政府要加强对农业节水工作的领导,增强全民的节水意识。水利部作为全国节约用水的主管部门应尽快制定全国节水规划,节水技术标准,并建立相应的服务体系,要健全节水管理机构,部署、协调、监督和检查推动各部门、各行业的节水工作,保证将各项节水措施落在实处,做到节水目标到位、计划安排到位、建设资金到位、管理制度到位。要利用各种媒体提高全民的“水危机”感与节水意识,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实行全民节水。建立节水工作的社会监督体系。要组织社会公众参与节水工作。尤其是农业节水,要动员全社会支持农业节水灌溉事业的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建立节水型社会,发展节水灌溉事业任重道远。新水法。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从体制和机制上都突出节约用水在水资源开发利用和配置中的战略地位,提出以提高用水效率为核心,全面推行各种节水技术和措施。厉行节约用水“建立节水型社会”的方针和任务。通过节约用水,建立节水型社会,把解决水资源短缺和保障水资源的高效持续利用,作为水资源管理的目标和各级人民政府和全国人民经济生活中共同遵守的指导原则,因此,我们要以贯彻落实新水法为契机,转变观念与时俱进,依靠科技进步和体制、机制创新,开创节水灌溉的新局面。

(作者单位:161300黑龙江省讷河市九井灌区)

农业灌溉是西辽河流域主要用水对象,占总用水量的50%以上,工业生活用水量不足20%。流域引水工程主要是农业灌溉引水工程,水库等蓄水工程也多作为农业灌溉地表水水源工程。 (1)地表灌溉水源工程

至2010年,西辽河流域共有大型水库7座,总库容约24亿m?,中型水库13座,小型水库186座,总蓄水能力5.04亿m?。除红山水库外,其他大型水库均分布在平原区。平原区大、中、小型水库共29座,集水面积405.04平方公里,兴利库容5.95亿m?,有效灌溉面积10.8万亩。

西辽河平原区共有灌溉引水工程191座,供水能力约7亿m?,区域内干、支渠总长3721km,防渗渠道较短,仅为222.1km。

(2)地下水灌溉水源工程

西辽河流域现有地下水灌溉井14.63万眼,可供水43.79亿m?。其中,平原区配套7.11万眼,总灌溉面积721.7万亩,有效灌溉面积672.02万亩。地下水灌溉区域中:电配井有效灌溉面积279.45万亩,纯井灌面积114.02万亩。

机配井有效灌溉面积392.57万亩,纯井灌面积285.36万亩。

喷滴灌面积49.68万亩,电灌面积2.01万亩,机灌面积47.67万亩。 水库名称所在流域总库容(亿m?)红山老哈河16.19孟家段西辽河1.08他拉干新开河1.349吐尔吉山教来河1.2莫力庙西辽河1.56舍力虎教来河1.18打虎石黑里河1.196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js/5_10845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