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圃盆栽花卉冬季管理要诀 冬季来临,人们纷纷把盆花移入室内,让它们安全越冬。要使盆花在冬季枝叶茂盛、果硕花艳,在管 理上应特别注意以下几个环节: 盆花苗圃摆放要讲究 光照是花卉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花卉入室后放置的位置要考虑到各种花卉的特性。通常冬春季开花 的花卉(如蟹爪兰、仙客来、爪叶菊、一品红、茶花等)和秋播的草花(如香石竹、金鱼草等)以及性喜光照、温暖的花卉(如米兰、茉莉、白兰、扶桑等),应放在窗台或靠近窗台的阳光充足处;有些夏季喜半阴、冬季喜光照的花卉(如君子兰、倒挂金钟等)也需放在阳光充足处;性喜温暖、喜半光的花卉(如文竹、四季海棠、杜鹃等)可放在离窗台较近的地方;性喜阳光但能耐低温的常绿花木或处于休眠状态的花卉(如桂花、柑橘类)可放在有散射光的冷凉处(0℃以上)。室内要注意通风,这样既可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又有利于花卉健壮生长。 浇水要注意 盆花冬季浇水不当,往往会造成生长不良或烂根。一般室内盆花每周浇水2~3次,每次浇水应浇透, 防止出现“半腰水”。浇花用水,一定要经过日晒,使水温接近室温时再用(土温与气温相差不能超过5℃)。 浇水时间多在中午前后,若在傍晚浇水夜晚寒冷,花卉根部易受冻害。冬季室内空气干燥,除浇水外还可适当喷水,对观叶植物,如龟背竹、文竹、铁树、橡皮树等,要经常给予叶面喷水,除尘保洁以利于光合作用。 施肥要灵活 冬季对处于休眠或半休眠状态的花卉,如石榴、月季、仙人掌、变叶木、广东万年青等,应停止施肥, 但对这些花木在初冬或早春必须进行一次换盆,以利于翌年的生长和开花结果。观叶类如龟背竹、天门冬、春羽、一叶兰等,可施适量的复合肥及硫酸亚铁,每月一次为宜。 观花类如仙客来、茶花、腊梅、蒲包花、君子兰等,应增施适量的磷钾肥,可使花硕色美、花香浓郁。 而一定量的钾肥则可防寒和抗倒伏。此类花可沿盆壁加入颗粒态的磷酸二氢钾或过磷酸钙,施肥时间以花蕾生长期为宜。观果类应增施磷肥如金桂、金豆、佛手、火棘等。其方法是从花盆边缘施入少量固态磷肥,直到果实接近成熟即可停止追肥。 修剪要抓住时机 “七分靠管,三分靠剪”。通过修剪使花卉株形整齐,姿态优美,花繁果丰。冬季是花卉修剪的最 佳时间,对榔榆、雀梅、三角枫、石楠、榕树等,以观赏干枝为目的的桩头,可将其密生枝、病虫枝、徒长枝、病弱枝等全部剪去,其他枝条作适当缩剪,使桩头保持层次分明,枝片清爽。对腊梅、梅花、迎春、月季、扶桑、一品红、木芙蓉、玫瑰等观花种类,可于花谢落叶后将一年生枝从基部2~3厘米处剪断,促使所保留的基部芽萌发和多抽新梢,以保证其翌年叶茂花繁。此外,对绝大部分盆花均可在早春结合换盆整形修剪。对落叶类花卉一定要在新芽萌发前换盆,不然会造成水分的收支不平衡而导致植株生长不良或枯死。 观叶植物的冬季养护 要使原产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观叶植物在冬季保持叶片翠绿,生机盎然,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保暖防冻 不同观叶植物的越冬最低温度要求各不相同,差异较大,同类不同品种的抗寒能力亦有明显不同。所以要根据地区、植物种类和品种的不同,进行分批、分类入室越冬。保暖防冻,是观叶植物安全越冬的一项重要养护工作。根据观叶植物对越冬温度的不同要求,笔者认为可以分为四类,分别采取不同的保暖防冻措施。 第一类,越冬温度不能低于5oC的观叶植物,如天门冬、花叶常春藤、鹅掌秋、八角金盘、花叶如意、海芋、冷水花、蒲葵等、这些植物具有一定的抗寒能力,能在一般的防寒设施下安全越冬,也可入单层塑料大棚或一般的温室. 第二类,不能低于8oC的观叶植物,如燕子掌、虎耳草、玉皇帝、鱼尾葵、佛肚竹、红鸟巢蕨等。有一定的抗寒能力,但最寒冷时应在大棚或室内再加盖一层塑料薄膜。 第三类,不能低于10oC的观叶植物,如文竹、吊兰、豆瓣绿、花叶芋、红羽竹芋、绿萝、香龙血树、南洋杉、富贵竹等。一入冬即应置于二层塑料大棚或加盖一层塑料薄膜的温室内。 第四类,不能低于15oC的观叶植物,如散尾葵、变叶木、白网纹草、发财树、波斯顿蕨等。对越冬温度要求比较高,最好能置于有加温设备的温室内。如无加温条件时,可置于二层塑料大棚内,南方养护应于下午3时到第二天上午9时之间,在观叶植物顶部加盖一层塑料薄膜,第二天9时后揭开。 二、适当浇水 入冬后观叶植物的生长基本停滞,有些植物进入休眠阶段,吸水能力也大大降低,浇水不宜过多、过大。应在入棚或入室前一次性浇足水,在棚内期间应尽量使盆土保持稍干状态,以利于观叶植物的越冬。发现盆土过干时,应在晴暖天上午11时浇水,切忌水量过大或在早、晚浇水。水温要与室温相似,温差不能太大。观叶植物冬天一般半个月浇一次水,过多则易引起根部腐烂。北方冬季室内空气干燥,如孔雀竹芋等植物需白天用凉水喷浇叶面,提高室内湿度,保持其美丽的叶色;海芋越冬期间,每隔3-5天喷一次温水,则可保持叶色浓绿;花叶万年青,冬季需每周喷2-3次温水清洗叶面灰尘,提高室内空气湿度,使斑块色彩明快而强烈。 三、通风透气 观叶植物在棚内或室内越冬,需要一定的空气湿度,但也不能过高。所以要在晴暖天打开门窗来调节空气湿度,特别是塑料大棚内的空气湿度较高,更应注意通风。通风一般宜在上午9时后至下午3时前。冬季莳养观叶植物光照也很重要,冬季日光斜射,光照强度是夏季的一半,对一些体型大的喜阳木本观叶植物就应放在棚内外围,如香龙血树、鱼尾葵、橡皮树、变叶木等。在充足光线照射下,观叶植物冬季也变薄、变黄。对一些体型小的草本观叶植物,应放置于高处,如天门冬、彩叶草等、耐荫和喜半荫的观叶植物可放置中间,如绿萝、棕竹、散尾葵、龟背竹、文竹、冷水花、海芋、朱蕉等,这些植物冬季也需要一定的光照,由于棚内湿度大,如经常缺乏光照会发生病虫害,故越冬期间要“翻棚”调换位置,确保观叶植物安全过冬。
满意请采纳
一、确定适宜的栽植时间
在树苗落叶至封冻期,树叶尚未完全落净时栽植成活率最高。具体而言,落叶阔叶树在苗木大部分叶子已落即可移栽;针叶树在新梢停止生长,充分木质化后方可移栽,并带土球,且宜早不宜晚。南方树种及常绿阔叶树种不宜秋冬季栽植。
二、要选择优质壮苗栽植
由于气候的因素,秋冬季栽树必须选择宜栽树种中对不良环境有较强抵抗力的大苗。为了提高秋冬季造林成活率,在起苗时应尽量保持根系的完整,少伤主根,多保留侧根,避免因苗大根小、须根少而影响成活。
三、栽植方法要科学
整地:整地时坑的规格为60厘米×60厘米×70厘米。栽植坑大,能为树苗的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的营养条件,且坑大容水量大,便于树苗接纳较多的灌溉水和自然降水。整地应施足基肥,捡净草根和石块。绿篱应全面整地,地要整平,土要整细;绿地应全面整理,割除枣刺等杂物。
栽植:为了保证栽植质量,树苗入坑后不能团根,窝根。在栽植时要做到“三埋两踩一提苗”,即苗木入坑后表土填到坑深的一半时将树苗向上提一下,使根系舒展并踩实,填土后再踩实,再埋土后作树盘准备浇水。只有踏实才能使根系与土壤密切接触,避免苗木冬季遇大风摇晃,造成根系漏气。带土坨苗木,去掉包扎物后用同样的方法种植。栽植时要随起苗随栽植,尽量缩短从起苗到栽植时间。埋土深度一般要超过苗木原土痕,不能过深或过浅。埋土过深影响根的呼吸,不利成活和生长;埋土过浅,在浇水后风吹易使苗木倒伏或倾斜,造成根漏气而死亡。若坑挖得深,也不能将苗木直放到底部,应在坑内回填阳土或施有机肥与土混合匀的肥土,至深度适宜时再栽植苗木培土。
浇水:随栽随浇,浇足定根水,保证苗木的水分平衡,浇后适时覆土。
培土:秋冬季新栽植的幼树,由于根系未固定,抗风能力差,且浇水后易造成水分流失,故应搞好培土。培土时边培边踩实,以增加土壤对树苗的固定能力,但培土应于早春清除,以防覆土过厚、根系处地温低或解冻晚,影响根系正常活动。苗干基部培土,土堆高一般30厘米,土堆斜坡45度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