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的项目成果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2 23:31:20
字号:

自“七五”以来承担国家、省(部)、市 (院)各级项目300多项,获奖科研成果90多项;申报专利16项(已授权6项)。选育出节瓜、青瓜、丝瓜、冬瓜、苦瓜、番茄、茄子、辣椒、南瓜、蒲瓜、菜心、草菇、甜玉米、豇豆等新品种100多个,共60个新品种通过省级以上农作物品种审定,其中2个品种通过国家品种审定,1个通过国家品种鉴定。在粤西、粤北、珠三角、湖南、广西、海南等地建立了多个新品种示范基地,进行蔬菜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推广,获得良好的效果。每年推广种植面积超过200万亩,取得社会经济效益10亿多元。我所技术力量雄厚,学科齐备,业务及管理水平高,是“八五”全国农业科研开发百强研究所之一,在“十五”全国农业科技机构综合科研能力评估中专业排名第五。

广东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的项目成果

成果转化:成立了广东省农科集团粤蔬种业分公司,统一开发全所科研成果和国内外各类名优蔬菜品种,良种质量保证,恪守信誉,服务周到,已在华南地区建立完备的销售网络,并辐射到西南、华东、华中地区,面向全国。

广东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是从事蔬菜品种选育、示范推广、栽培技术、蔬菜施肥技术研究与推广、病虫害防治及蔬菜产品保鲜、品质检测和生物技术工程等研究开发的专业研究所,现有职工93人,其中高级研究人员24人、中级职称的14人,博士2人、硕士14人。固定资产1200万、流动资金2000万。自“七五”以来承担国家、省(部)、市(院)各级重点项目100多项,获得成果40多项,专利5项(已授权1项),选育出青瓜、苦瓜、番茄、茄子、辣椒、西瓜、豆角、菜心、南瓜、木瓜、甜玉米、草菇等新品种50多个,每年推广种植面积超过200万亩,取得社会经济效益7亿多元。在省及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于1996年建成“广东省蔬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00年建成“农业部蔬菜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广州)”,2002年建成省立项的“广东省果蔬新技术重点实验室”。本所研究技术力量雄厚,学科齐备,业务及管理水平高,是“八五”全国农业科研开发百强研究所之一。是我省具有地方特色的公益型研究所。

 大棚蔬菜生产有着土地利用率高。成本低、结构简单、移动方便、生产技术要求不严等优点,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大全,一起来看看。

温室大棚土壤消毒的方法

 随着设施栽培的普及和推广,土地的利用率越来越高,这为增加农民的收入,提高生产率,提供了条件。但是,设施条件下温湿度极有利于病虫害的生长和传播,特别是土传病虫害。如何进行温室大棚的土壤消毒现在已经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一般土壤消毒用甲醛、呋喃丹等药剂消毒,这不但需要一定的经费开支,而且药剂的残留对人体的健康不利。现在介绍一种既省钱效果又好的消毒方法?太阳能消毒方法。

 每年将用旧的废薄膜收好留作土壤消毒用,在7、8月份利用太阳直射时间长温度高来进行土壤消毒。具体方法为:每667平方米施入碎稻草1000?2000kg、生石灰30-60kg(ph6.5以下,如ph6.5以上用同量的硫铵),深耕,整地成宽60?70cm、高30cm的小厢,这主要是为了增加地表面积使地温升高快。厢面上盖上旧薄膜,沟内灌满水至厢面湿透为止。将温室大棚天膜盖严密封7d以上(天气晴好时为7d,如阴雨天多时间要加长),采用该方法地表温度可达80℃以上,一般的病虫都能杀死。这种消毒方法因为室棚内温度高,要将室棚内的不耐热的物品搬出室棚外。

降低湿度预防棚室病害

 每种病害都需有适宜的发病环境条件,在棚室管理中尽量避免出现发病的环境条件,既可防病于未然,又省下了打药的成本,避免了农药污染。湿度是多种病害发生的关键条件,棚室内防病要以降低湿度为中心。

 1、浇水。播种前、定植后要浇足底水,缓苗后浇足缓苗水。尽量减少在生育期浇水,防止生长期过频的浇水降低地温、增加空气湿度。生长期如需浇水,可开沟灌小水,切忌大水漫灌。

 2、覆盖无滴膜。棚室由于内外温度差异大,棚膜结露是不可避免的。普通塑料薄膜表面结露分布均匀面广,因而滴水面大,增加空气湿度严重。采用无滴膜后,表面虽然也结露,但水珠沿膜面流下,滴水面小,增加空气湿度不严重。

 3、垄作覆盖地膜。垄作覆盖地膜可保持土壤水分,减少蒸发,降低空气湿度。灌溉时用膜下灌水法也可降低空气湿度。

 4、合理密植,利用大小行栽培。棚室内定植密度勿过大。在可能的条件下应尽量采用大小行栽培,以利通风透气,降低空气湿度。

 5、中耕松土。浇水后及时中耕松土,可减少蒸发,保持土壤水分,减少浇水次数,降低空气湿度。

 6、通风。在保证温度适宜的前提下,及时通风,排出湿气,可有效地降低棚室内的空气相对湿度。

 7、浇水时间。寒冷季节浇水,应选在晴天上午进行。浇水后立即密闭棚室,提高温度。等到了中午和下午时再加大通风,排出湿气。

 8、减少传播病害途径。蔬菜病害的病菌从越冬、越夏或病株中心传染到其他植株,都有一个或数个传播途径。

 在管理中阻断这些途径,可减轻病害的流行。以芹菜为例:菌核病、早疫病、斑枯病等病害均依靠水滴传播,在栽培中防止水滴形成即可减轻病害的流行传染;软腐病、病毒病等主要依靠农事操作、接触传播,在田间管理时,尽量避免病、健株的交叉接触,减少病害的大流行;病毒病主要依靠蚜虫传染,及时防治蚜虫可减少传染。

可使棚菜获高效的方法

 一、园土消毒:每平方米床土用3-5克多菌灵或溴化甲烷处理,以杀灭土壤中的病原菌,防止土传病害的发生。

 二、双层覆盖:在大棚内覆盖地膜或增设小拱棚。覆盖地膜可使土表土壤温度提高2℃,增设小拱可使蔬菜生长环境的气温保持在15℃以上。

 三、改进架膜方式:用铁丝代替竹竿、竹片架膜,用塑料绳代替竹竿为攀附物,能减少遮光度,提高光合效益。

 四、改进灌水方式:采用滴灌或膜下暗灌的方式代替传统的大水漫灌,可使棚内空气的相对湿度降低10%以上。

 五、选用无滴棚膜:此种植上不会凝聚水滴,适光率可达98%以上。如用一般棚膜,可在棚膜上涂灭滴灵或每日坚持清扫,以消除膜上水滴,增强光照。

 六、撒草木灰:在大棚经常撒干草木灰,可抑制猝倒病、立枯病等病害的发生,促使蔬菜健壮生长。

 七、增施二氧化碳。在棚内燃烧沼气,既提高了棚温,又增补了二氧化碳气体。

 八、设置反光幕。在棚室后墙设置反光幕,下端垂直地面,能增强弱光区的光照,提高2℃-3℃地温。

 九、施用生长调节剂。正确使用外源性植物生长激素,可促进植株生长,防止落花落果。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js/5_10781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