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灌的引证解释是:⒈排水和灌溉。引《杭州日报》1987.1.5:“全村翻耕、排灌、脱粒、粮食加工实行了机械化。”。
排灌的引证解释是:⒈排水和灌溉。引《杭州日报》1987.1.5:“全村翻耕、排灌、脱粒、粮食加工实行了机械化。”。结构是:排(左右结构)灌(左右结构)。注音是:ㄆㄞ_ㄍㄨㄢ_。词性是:动词。拼音是:páiguàn。
排灌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
排灌páiguàn。(1)排水和灌溉。
二、国语词典
排水和灌溉。如:「机械排灌带给农民很大的便利。」词语翻译德语Be-undEntw_sserung(S)_
三、网络解释
排灌排灌,读音为páiɡuàn,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排水和灌溉。
关于排灌的诗句
意气由来排灌夫
关于排灌的成语
排沙简金排沙见金戳心灌髓磨砻浸灌排除万难磨_浸灌抱瓮灌园解纷排难醍醐灌顶排患解纷
关于排灌的词语
满堂灌磨_浸灌排沙见金醍醐灌顶抱瓮灌园排沙简金戳心灌髓灌夫骂坐排除万难灌夫骂座
关于排灌的造句
1、当前要抓紧渠、库维修和排灌机械的检修,积极做好春灌工作。
2、为了早日建成排灌站,广大工人通宵达旦地战斗在工地上。
3、文山州在山前的平缓地带,通过坡改梯地、修排灌渠、建谷坊坝、修筑拦砂坝等措施,有效保护和增加了基本农田地面积。
4、湖泊水位高过平原地面,修建引、排灌沟渠,使大湾形成自流灌溉。
5、挖了一些支渠,形成了一个排灌系统。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排灌的详细信息
农业节水灌溉的六种灌溉方法有喷灌、微喷灌、滴灌、渗灌、涌泉灌、膜上灌等。灌溉区划分方式:规划灌溉面积在20000公顷(30万亩)及以上的灌区为大型灌区,规划灌溉面积在667-20000公顷(1-30万亩)之间的灌区为中型灌区,规划灌溉面积在667公顷(1万亩)以下的灌区为小型灌区。
一、农业节水灌溉的六种灌溉方法
农业节水灌溉的六种灌溉方法有喷灌、微喷灌、滴灌、渗灌、涌泉灌、膜上灌等。
1、喷灌
(1)喷灌是借助专用设备,通过喷头将水喷射至空中,形成雨滴,然后降落至植物以及地表土壤。
(2)管道式喷灌工程分为固定管道式喷灌系统,半固定管道式喷灌系统,移动管道式喷灌系统(机组式)。
(3)如果是砂土,喷灌允许强度为20mm/h。如果是壤砂土,喷灌允许强度为15mm/h。如果是砂壤土,喷灌允许强度为12mm/h。如果是壤土,喷灌允许强度为10mm/h。如果是粘土,喷灌允许强度为8mm/h。
2、微喷灌
(1)微喷灌主要利用安装在毛管上或与毛管连接的灌水器,将水以喷洒状的形式喷洒至作物根区附近的土壤表面。
(2)微喷可以分为吊挂微喷和地插微喷,相较于普通的喷灌,更加节省水资源。
3、滴灌
(1)滴灌主要利用塑料管道,然后通过毛管上的孔口或滴头将水均匀而又缓慢地滴入作物根区土壤中。
(2)滴灌相较于喷灌更加节水,并且可以结合施肥一起进行,适用于果树、蔬菜、经济作物以及温室大棚灌溉。
4、渗灌
渗灌主要借助埋设在土壤中的管道,在灌溉时,水分沿着管壁的孔眼渗出,经土壤渗吸扩散,进入根层。
5、涌泉灌
涌泉灌是指管道中的水通过灌水器(即涌水器),以小股水流或泉水的形式施加到土壤表面的灌水形式。
6、膜上灌
膜上灌主要是在田间垄沟底部覆盖一层地膜,然后引入灌溉水,最终水通过膜上的小孔渗入作物根部附近的土壤。
二、灌溉区划分方式
1、灌溉区指的是指有可靠水源和引、输、配水渠道系统和相应排水沟道的灌溉区域,即水库、渠道、田地、作物组成的一个综合体。
2、规划灌溉面积在20000公顷(30万亩)及以上的灌区为大型灌区,规划灌溉面积在667-20000公顷(1-30万亩)之间的灌区为中型灌区,规划灌溉面积在667公顷(1万亩)以下的灌区为小型灌区。
3、目前,我国一共有434处大型灌区,5200多处中型灌区,1000多万处小型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