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树长枝修剪技术是农业部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学技术项目中引进实施的一项新的栽培技术,可以说是一项重要的技术改革。近些年来,桃树长枝修剪技术在各地大力推广,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将此项桃树修剪技术介绍如下:
1 修剪桃树如何选留树形与骨干枝
桃树长枝修剪技术适合于各种树形,结合当前的栽植密度,较多采用的是二主枝y字形和三主枝开心形。根据主枝的大小,通常每个主枝上留5~8个大、中型枝组,每个枝组在主枝两侧平均分布,同侧大枝组间距离应在80cm以上,一般不留背上和背下的枝组。从主枝角度考虑,幼树必须控制在40~45?之间,在结果期间,考虑到果实重量带来的影响,主枝角度必须要加大,一般控制在50~60?之间。
2 幼树定植后前两年的修剪技术
2.1 桃树夏季修剪技术
幼树夏季整形修剪非常重要。定植后在第一个生长季节,要对幼树的骨干枝或预备骨干枝进行2~3次摘心,而第二年只需1~2次即可。一般在5月份桃树枝梢迅速生长期间进行第一次摘心,待新梢长度在10cm以上后进行剪梢或摘心;第一次摘心后的1个月左右进行第二次摘心,第二次摘心时间取决于树体的生长势,主要针对长势旺盛的徒长枝梢,树体生长势越旺盛,摘心的时间也就越早,长度常保留在15~20cm之间。
2.2 桃树冬季修剪技术
在冬季,桃树枝修剪必须选留骨干枝,根据树形要求,选留5~10个预备主枝。2~3年之后,根据预备主枝的生长势和生长角度来确定保留所需数量的优良骨干枝,而对准备淘汰的预备骨干枝应进行完全疏除。对骨干枝延长头,可采用小橛延长技术使小橛长度保留在10~15cm之间,骨干枝上一般每15~20cm保留1个长结果枝,将其他多余的枝条疏除或甩放。
3 盛果初期树与成年树的修剪
3.1 延长头的修剪
成年树的树体生长势决定着延长枝头的处理方式,对于生长势旺的树应进行延长头甩放,并对部分副梢进行疏除,处理必须遵循去徒留长、去强留弱 的原则,即不短截而将延长头甩放,部分副梢疏除。在疏除副梢时,应将旺枝与徒长枝疏除,同时将部分旺长的结果枝组疏除。一般中庸枝短截至健壮副梢处,弱树延长头短截,并保留健壮副梢,而对树姿极为开张且过于水平的主枝应作延长头处理。
3.2 其他部位枝条的修剪
果枝在长枝修剪中一般不短截,以疏剪、长放与回缩为主,对所需留枝条全部进行甩放,再疏除其余全部枝条。而在枝条甩放或疏除过程中,必须注重以下两点:(1)对骨干枝条每 15~20cm 应保留1 个结果枝,对生长势弱的树应重剪,留枝量应尽量少一些。对生长势旺的树修剪要轻, 并且留枝密度要尽量大些;(2)以长果枝结果为主的品种, 保留结果枝的长度一般为30~60cm,原则上应疏除大部分短于30cm的枝条。以中短果枝结果的品种为例,如八月脆,果枝长度要保留20~40cm,一些同等长度枝条应尽量留下角度小的,而对过弱和过强的果枝可不留或少留。
3.3 结果枝组的更新
长枝修剪中,果枝的更新方式主要是利用骨干枝上发出的新梢进行更新,由于长枝修剪时对树体留枝量较少,从而促使骨干枝上发出较多的新梢。在骨干枝上结果枝组附近已发出新梢的情况下, 应全部更新该结果枝组, 对已有的结果枝组进行疏除,而由骨干枝上发出的新梢代替。此外,对于树体内膛等光秃部位长出的新梢,剪梢时应保留一定的长度,其修剪方法主要是开窗、去伞、疏密等:开窗是指将骨干枝上过密的结果枝组疏除;去伞是指对骨干枝上或树体上部对光照影响较严重的直立徒长梢或结果枝组进行疏除;疏密是指将过密的新梢疏除。
4 应用长枝修剪应注意的问题
4.1 适当提高主干高度
长枝修剪后,若主干低、主枝开张角度大且结果枝长,结果后容易下垂,甚至易坠地,容易招致病虫鸡鼠为害,也给管理带来很多不便。对此,建议将主干高度适当提高,通常情况下不得低于50cm;并且主枝开张角度也应适当减小,其垂直夹角不能大于60?;对于主枝角度过大的可抬高其高度,一般以45~55?为宜。此外,在桃枝生长季节,应对垂地的骨干枝和结果枝及时做好顶、吊处理。
4.2 严格控制枝量
为避免因桃枝量过大、枝叶密挤导致通透不良,从而造成果品质量、产量下降,长枝修剪时应按照上述留枝量标准执行,与短枝修剪具有一定的差别。若枝条发生脆弱或导致结果下垂,第二年冬剪时必须及时进行合理回缩,由枝条长势决定回缩程度,弱者宜重,强者宜轻。同时,生长季节应及时控制强旺枝,对回缩后枝条上的分枝也应按长枝修剪处理,还应注意邻近枝之间距离和长短搭配,疏除过密的枝条,确保枝叶稀疏和树体通透性。
果树种植技术修剪方法 果树修剪手法
(1)先大后小,由粗到细
在剪树时,首先应根据目标树形,确定和培养各级骨干枝,然后再考虑在各种不同大小的骨干枝上配置各种类型的结果枝组。比如,树冠的主体整形首先要考虑中心干和主枝的选留与培养,主枝的修剪首先要选好侧枝,结果枝组的修剪首先要考虑大、中型枝组的配置与间距等。所以从整体上说,修剪是从大到小,先解决关系到整个树体生长扩大与负载能力的大问题,紧接着再考虑如何进行定位定量结果的生产细节问题。
(2)先上后下,由高到低
除正处于整形时期的幼树在选留骨干枝时需要从下到上进行以外,一般已成形的结果大树,在修剪时都应当利用高凳、高梯、高枝剪锯和高枝钩等工具,先从树冠的上部由高到低向下部修剪。这样剪出来的树体结构与枝组分布容易达到外稀内密、上小下大和开心分层的要求,利于改变树冠下部和内膛的通风透光条件,从而实现果树立体结果和优质结果的修剪目标。同时,先剪上后剪下的作业方式,容易弥补剪树人上下树时踩坏下部枝条和上部剪落的大枝砸伤下部枝条等意外的损失。相反,如果先剪树冠下部的枝条,则这些很容易发生的意外损失就很难以挽救。
(3)先外后内,由头到尾
剪树时,不论遇到大枝、小枝,还是长枝、短枝,都必须是先外后内、由头到尾,从枝条的顶端开始,逐步向基部有顺序的进行修剪。特别是在修剪骨干枝时,应根据对称与平衡的基本原理,首先确定和短截其最顶端的延长头,然后由此向下逐枝修剪。这样,即使再大的枝干和再多的分枝,也不会感到杂乱而无法着手修剪,并且步步向内移进也有利于修剪时人体的活动与操作。
(4)先开后疏,由轻到重
由于树体当中的各级骨干枝都要求一定的角度与姿势,所以对角度过小而直立的主、侧枝,在修剪时应先按要求进行开角,然后再根据开张后的空间大小,重新观察和决定疏除或回缩在分布密度与形式上已发生了变化的各种小枝。只有这样,才能使小枝在骨干枝上的分布合理。若对这些小枝盲目处理过早,当其大母枝开张后一旦发现造成空缺,就无法挽救了。所以,先开大后疏小,根据情况变化由轻到重“缓期执行”,容易避免“冤、假、错案”的发生,从而减少失误。
(5)先疏后截,由长到短
是指对有些放任多年没剪而自然发展起来的长弱枝,应根据所存在的问题首先考虑是否需要回缩,需要时在回缩后所留下的枝段上再考虑细致的剪截。如果不管什么样的枝条都是保留原有的大小,只是对其上的小分枝进行认真细致的修剪,那么往往在修剪完成后才觉得此枝太长,应当从中部进行回缩,结果使被缩枝上的修剪工作都白干了,影响了修剪效率。对有些暂时难以确定重缩部位的长枝,可分两步进行回缩。第一步先轻缩一少部分,当全树的修剪完成后再根据树冠的整体情况行第二步重缩到位。这样,既能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失误,又能使甩放多年的长弱枝经过几次回缩后,由长变短,并经细致的修剪后将其逐步改造成为符合各种管理要求的高质量骨干枝和结果枝组。
(6)先去后理,由乱到清
对放任多年未剪的荒长乱头树,可在选定各种骨干枝的基础上先去除那些明显不宜存在的干枯枝、病虫枝、密挤枝、交叉枝、重叠枝、并生枝和霸王枝等不规则枝条。当树冠中被选留的大枝显得比较清晰后,再接上述操作步骤和顺序,逐位逐枝和有条不紊的理顺所留枝干、枝组相互间的从属关系。这样,先去除乱枝再理顺枝条间的相互关系,可能会使一些初学修剪的人操作起来不至于感到剪树太难,而能正常下手修剪。
总之,果树的整形修剪只有按一定的步骤与顺序进行操作,才能保证质量和提高效率。然而,这些前人的经验必须通过修剪者本人在实践中亲身去应用、体会、摸索和总结,并经过进一步地学中干和干中学,才能得以提高、完善和发展,才能变成自己更有用的知识和技术,去服务于生产和传授于后人。
1、短截:主要对1年生枝条剪去一部分,留下一部分,称为短截。按短截的程度,一般可分为轻短截、中短截、重短截和极重短截4种。轻短截由于剪口部位的芽不够充实,从而削弱了顶端优势,芽的萌发率提高,且萌发的中、短枝较多。中短截,指在枝条中部的剪截,剪口下留饱满芽。中短截枝条的顶端优势将下移,加强剪口以下芽的活力,故成枝力高,生长势强。重短截,指剪去枝条的大部分,剪口下留枝条基部的次饱满芽,剪后一般只能萌发1~2个中庸枝。抬剪,指在枝条基部留短桩的剪截。抬剪可促使基部瘪芽或副芽抽生1~2个短枝,有利于培养结果枝组。
2、回缩:也称缩剪。一般是在多年生枝或枝组上进行。对多年生枝或枝组回缩,主要用于改变枝条角度,促进局部或整体更新,削弱局部枝条生长量,促进局部枝条生长势,增加枝条密度,对弱树可起到促进成花的作用,对量大的枝条可起到减少营养消耗、提高坐果率的作用。
3、疏剪:疏剪是指把一个1年生枝或多年生枝,从基部剪掉或锯掉。疏剪给母枝留下伤口,故对剪口以上的芽或枝有削弱作用,而对母枝剪口以下的枝,则有促进作用。疏枝可改善通风透光条件,调节树冠内部或下部枝条养分的积累。在某种情况下,可以减少营养消耗,集中营养,促进花芽形成,特别是对生长强旺的植株或品种,疏剪比短截更有利于花芽的形成。
4、缓放:亦称长放,是指对1年生枝不剪,任其自然生长。缓放一般多在幼旺树的辅养枝上应用。较长的营养枝的顶芽,常发育不完善,进而相对削弱顶端优势,促进萌芽力的提高。缓放极易形成叶丛枝和短枝,为早果、丰产、稳产打下良好基础,但对直立枝、竞争枝和徒长枝的缓放应结合拉枝进行,以控制顶端优势,达到缓势促花芽的目的。
5、刻芽:亦称目伤。即在芽子上方0.5厘米左右处,用刀或钢锯条横拉一道,深达木质部,其作用主要是促进芽的萌发,增加中、短枝比例。刻芽的时间,应以萌芽前20天为宜,提早或推迟均达不到理想效果。刻芽主要用于幼树的整形和促使树冠内光秃部位抽枝,以便增加枝量。
6、捋枝:捋枝是在树液流动后,对较直立的中庸枝进行软化成花的一项措施。方法是将拇指压在枝条上,使枝条有一定弯度,从基部向尖端渐次捋出,可有效地提高枝条萌芽力,促发中、短枝,促进花芽形成。
7、拿梢:即用手握住当年生新梢,拇指向下慢慢压低,食指和中指上托,弯折时以能感到木质部轻微断裂为止。树冠内直立生长的强旺梢、竞争梢,有空间需要保留时,可在7~8月份进行拿梢。对生长较粗、生长势过强的应连续拿梢数次,使新梢呈平斜状态生长。拿梢的作用和效果同捋枝。
8、环剥与环割:环剥即环状剥皮,就是将枝干上的皮层剥去一环的措施。主要用于苹果和梨等。环割即环状割伤,是在枝干上横割一道或数道深至木质部的圆环刀口。环剥、环割破坏了树体上、下部正常的营养交流。根的生长暂时停止,最后根的吸收力减弱。同时阻止养分向下运输,能暂时增加环剥、环割口以上部位碳水化合物的积累,并使生长素含量下降,从而抑制当年新梢的营养生长,促进生殖生长,有利于花芽形成和提高坐果率。根据环剥作用和目的的不同,可分为春、夏两次进行。第一次是春季开花前至花后10天进行环剥、环割,可抑制新梢生长和提高坐果率;第二次是在5月下旬至6月中下旬进行环剥、环割,可抑制营养生长和促进花芽分化。此期的环剥、环割效果最佳,对某些成花较困难的元帅系苹果品种有特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