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暖,天气复杂。每年不同地方都会遭受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尤其是河南省2021年7月20日前后,更是遭遇百年不遇的特大暴雨。那么洪水会对农作物产生什么影响呢?首先,渍水通常伴随着强降雨和大风,会对农作物造成损害。此时,植物的叶和茎或多或少受到损伤,产生伤口,容易感染植物,引起叶片和果实的各种病害。其次,持续的阴雨天气和粘土的影响,使蔬菜光照不足,呼吸消耗大,叶片薄,生长弱,落花落果,抗逆性差。连日阴雨伴随高温突然放晴,作物蒸发量大,枯萎影响光合作用;最后,洪涝灾害的主要危害是土壤水分饱和,缺氧,抑制了蔬菜的生理活动。同时,在缺氧条件下,根系进行无氧呼吸,厌氧菌活跃,产生硫化氢、甲烷、酒精等有害物质。以至于蔬菜的一些根腐烂,新根发生得非常慢,影响了水分和肥料的吸收。同时根系较弱,容易感染土传病害。对受灾轻微、有望恢复的,采取以下补救措施:1。及时清除田间积水:根据农作物的情况和地形,采用排水机械和挖排水沟的方式,尽快排出田间积水和耕层积水,减少田间积水时间。2.及时整理好田间的植物:经过水淹、风吹,植物的根系受损,容易倒伏。排水后必须及时扶正、拉直,将表面的淤泥冲走,以利于光合作用,促进植物生长。3.及时翻耕松土:洪水过后,土壤板结,通风不良,水、气、热严重失调。要尽早翻耕,打破板结,散湿透气,防止根部沤制,培土防倒伏。4.适时施用速效肥:农作物受淹后,土壤中的养分大量流失,根系吸收能力弱。适时追肥对植物生长恢复和产量增加非常有利。5.及时防治病虫害:洪水过后,田间温度高,湿度大,再加上作物长势弱,抗逆性降低,适合多种病虫害的发生。要及时排查治理,控制病虫害蔓延。6.及时补种其他作物:对因渍害未收的田地,要抓住季节,及时抢种速生蔬菜或其他生长期短的作物,最大限度弥补灾害造成的损失。对于补种困难的地方,在水排出后,抓紧耕耙,蓄水保墒,为秋冬种打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