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茶叶方面的书籍值得阅读?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2 21:45:48
字号:

1.《生活月刊》著《茶之路》除去之前的纪录片《茶,一片树叶的故事》,这是我看的第二个关于茶的资料。书序中指出年轻人多不喝茶,是因为没有合宜的识茶渠道、核查方式和用茶帮助的整体氛围。这样,年轻人就不知其好,或者知其好却不得其门而入。这本书,通过旅行的方式,踏上中国茶树种植地的山路去寻找茶源,讲述历史、种茶环境、制茶过程、茶叶特点,也讲一些茶人的故事,人文感十足。它用一种简单的方式和平易的态度,通过茶本身的故事,让人有看下去的欲望,让人更想去了解茶,去试试品尝茶。这本书,也和茶一样,让人有回甘的感觉。作为一本初步了解茶的书籍,非常推荐。

有哪些茶叶方面的书籍值得阅读?

2.郑国建主编《中国茶事》这本书对我来说更像是一本工具书,它对茶叶分类、中国名茶、饮茶器具、茶道之法、茶养生与茶美食、茶历史与茶文化做了一些讲解。对我来说,比较适用的是书中对每种茶叶的解释和品鉴方式。书中有图文对照,从茶叶本身、茶汤、香气、味道和一些独特的地方去讲解品鉴的方法,这块对我来说非常有用。喝茶的时候对照着看,对茶本身的理解会深一些。书的第四部门讲了现代工夫泡茶的基本方法,也有一定的学习之处。整本书,对我喝茶的“实践”,帮助比较大。其实想说一句,想学茶,多喝最有帮助。

3.陈宗懋杨亚军主编《中国茶经》是一本教科书、工具书,这是一本非常完整的讲茶的书,从地理分布到制茶工艺、茶叶特色,非常专业。但是说实话,对我这种非专业的朋友,涉读起来稍显费力。总体来说,这本书对于系统性了解茶叶,十分有帮助。

4.周重林李明著《民国茶范:与大师喝茶的日子》这本书没怎么讲茶,倒是以茶为线索,讲了一群顶级文人的故事,有胡适、鲁迅、周作人、梁秋实、林语堂、闻一多、郁达夫、陶行知、汪曾祺、巴金、李叔同、苏曼殊、丰子恺、张爱玲、张恨水和顾颉刚。作为茶周边的趣事,这本书就非常有意思,所以这本书我也推荐。

以上这四本,除了《中国茶经》很专业,另外三本书属于入门级,对茶会有初步了解有帮助的书。两年来,笔者觉得喝茶最重要的还是实践,看书作对比,和更多有经验的茶人交流,都是了解茶的渠道。对茶文化传承这件事一直不太接受,了解茶之后,喝茶,真的只是生活中一件非常平常的事情,并没有那么大的责任,需要我们去传承。而且,有些茶真的很好喝,比如昔归、冰岛、蒙顶甘露啊。我们很多人也爱喝咖啡,但和爱喝茶一点不冲突。希望越来越多的人了解茶,爱上茶。

基本会做了,但是想做的更快更好,题意

茶的流程我基本上掌握了,更快更好的把做茶叶学到手,也就是说你还没有学到手,或者你自认为还没有学到手,你要的是熟练和精通,不是那半吊子拿不出手的水平

我很想把这门技术学会,自认为自己还没有学会,这是一种很可贵的进取精神了

已经做了三个月,做那茶的流程我基本上掌握了,也就是说我现在终于有了叫板的资格了……基本上这个字眼说明你基本上已经超越大多数普通人了,包括我在内.我只能通过另外一些不为人知的手段寻找不为人知的学习资料

竹叶青的制作工艺是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不过,作为茶叶的一种,竹叶青会保持茶叶的传统制作工艺.这也是名茶更应该注意的和保存的地方.制作的工艺过程.大致分为六个步骤:摊青、杀青、做形、摊凉、分筛辉锅、贮存

1.摊青 将鲜叶摊放于室内阴凉处,待失水减重率达8%~10%时,即可杀青

2.杀青 采用滚筒杀青机杀青,温度为140~170℃,以杀至叶质柔软,粘手, 茎折不断,无青草气时为适度

3.做形 传统做形全用手工,经抖、撒、抓、压、带等10多种手法交替炒制,压扁成形.投叶量为0.3~0.4kg,耗时20~30min,效率较低.现已改为用机械做形,工效可提高5倍,外形比手工制作的整齐统一

4.摊凉 做形起锅后的在制叶要经摊凉,目的是使在制叶水分重新分布,表面回软,以利辉锅,提高成品茶的扁平光滑度

5.分筛、辉锅 在制叶因芽叶大小的差异,造成含水量不一致,分筛后分别辉锅有利于品质的提高.辉锅温度为80~100℃,投叶量0.2~0.3kg,手法应注意抖、压结合,辉至茶叶扁平、挺直、光滑、香气四溢、含水量达6%左右时出锅,去除其中的碎茶、片末即得成品

6.贮存 采用茶叶保鲜库,密封低温冷藏

虽说机械制作出来的茶叶效率高但手工制作的好处也无法替代,手工需要经摊放、杀青、抖水、抓条、甩条、压扁、飘簸、清风割末等工序加工而成.其中杀青时制绿茶的主要工序,通过手工炒制使鲜叶中的蛋白酶得以破坏,制止茶多酚的氧化变红,以保证清汤绿叶的品质特征.适当摊放后,经高温杀青、三炒三凉,采用抖、撒、抓、压、带条等手法,做形干燥.使茶叶具有扁直平滑、翠绿显毫,形似竹叶的特点;再进行烘焙,茶香益增,成茶外形美观,内质十分优异.采回的鲜叶需在室内进行薄摊,去掉一部分水分.其目的是增进茶香,减少苦涩味,提高鲜爽度,还可以使炒制的竹叶青外形光洁,色泽翠绿,提高茶叶品质.竹叶青的炒制分杀青、做形和辉锅三道工序.杀青、做形是竹叶青炒制中杀灭酶活性、初步造型的进程.炒制开始时以抓、抖手式为主,当茶叶散发一定的水分后,逐渐改用压、抖、甩等手式让茶叶初步造型.茶叶炒至七八成干时即起锅,历时约20-30分钟.起锅后的茶叶还要进行薄摊回潮,随后进行辉锅.辉锅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整形和炒干茶叶

高手通常都是很忙滴,既然参加了培训班就好好加油,这个经验是没办法走捷径的,但是多注意学习和实践经验的汲取的方式方法是值得注意的,这类经验在网上是很少有的,其实你更应该留意身边的高手.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js/5_10738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