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的生长非常快,最久一年,最快则三到四个月,就能从发芽、开花、完成结实的过成。稻的种子在伸出幼芽的时间仅需两三天,幼芽抽出第一片叶子,又只需要三天,因此在气候温和的地区,一年可种三期稻。
农人选稻种时,多会将其泡在水中,轻而浮起的稻种会被淘汰,剩下来的就会培育成稻苗。 目前稻的耕种除传统的人工耕种方式,亦有高度机械化的耕种方式。但仍不失下列步骤:
整地:
种稻之前,必须先将稻田的土壤翻过,使其松软,这个过程分为粗耕、细耕和盖平三个期间。过去使用兽力和犁具,主要是水牛来整地犁田,但现在多用机器整地了。?
育苗:
农民先在某块田中培育秧苗,此田往往会被称为秧田,在撒下稻种後,农人多半会在土上洒一层稻壳灰;现代则多由专门的育苗中心使用育苗箱来使稻苗成长,好的稻苗是稻作成功的关键。在秧苗长高约八公分时,就可以进行插秧了。?
插秧:
将秧苗仔细的插进稻田中,间格有序。传统的插秧法会使用秧绳、秧标或插秧轮,来在稻田中做记号。手工插秧时,会在左手的大拇指上戴分秧器,帮助农人将秧苗分出,并插进土里。插秧的气候相当重要,如大雨则会将秧苗打坏。
现代多有插秧机插秧,但在土地起伏大,形状不是方型的稻田中,还是需要人工插秧。秧苗一般会呈南北走向。还有更为便利的抛秧。?
除草除虫:
秧苗成长的时候,得时时照顾,并拔除杂草、有时也需用农药来除掉害虫﹙如福寿螺﹚。?
施肥:
秧苗在抽高,长出第一节稻茎的时候称为分蘗期,这段期间往往需要施肥,让稻苗成长的健壮,并促进日後结穗米质的饱满和数量。?
灌排水:
水稻比较倚赖这个程序,旱稻的话是旱田,灌排水的过程较不一样,但是一般都需在插秧後,幼穗形成时,还有抽穗开花期加强水份灌溉。?
收成:
当稻穗垂下,金黄饱满时,就可以开始收成,过去是农民一束一束,用镰刀割下,再扎起,利用打谷机使稻穗分离,现代则有收割机,将稻穗卷入後,直接将稻穗与稻茎分离出来,一粒一粒的稻穗就成为稻谷。?
干燥、删选:
收成的稻谷需要干燥,过去多在三合院的前院晒谷,需时时翻动,让稻谷干燥。删选则是将瘪谷等杂质删掉,用电动分谷机、风车或手工抖动分谷,利用风力将饱满有重量的稻谷自动筛选出来。
扩展资料:
水稻是草本稻属的一种,属谷类,也是稻属中作为粮食的最主要最悠久的一种,区别于旱稻。原产中国和印度,七千年前中国长江流域就种植水稻。
水稻按稻谷类型分为籼稻和粳稻、早稻和中晚稻,糯稻和非糯稻。还有其它分类,按是否无土栽培分为水田稻与浮水稻;按生存周期分为季节稻与“懒人稻”(越年再生稻);按高矮分为普通水稻与2米左右的巨型稻;按耐盐碱性分为普通淡水稻与“海水稻”(其实它主要使用淡水)。
水稻所结子实即稻谷,稻谷脱去颖壳后称糙米,糙米碾去米糠层即可得到大米。世界上近一半人口,都以大米为食。水稻除可食用外,还可以酿酒、制糖作工业原料,稻壳、稻秆,可以作为饲料。我国水稻主产区主要是东北地区、长江流域、珠江流域。属于直接经济作物。还是世界上三分之一人类的主食。也是南方人民的主要有机食品。
稻的生育类型是指水稻分蘖终止期(拔节期)与稻穗开始分化时期之间不同起讫关系水稻开始穗分化与拔节的关系分为三种
1 重叠型:穗分化先于拔节,即分蘖尚未终止穗开始分化,分蘖期与长穗有部分重叠。作为三熟制栽培的双季稻或早熟的中稻属次类型。
2 衔接型:穗分化与拔节基本同时进行,也就是分蘖终止期便开始穗分化,即分蘖期与长穗期相衔接。地上部有5个伸长节的中熟品种,生产止促控结合。多是迟熟的中稻和早熟晚稻。
3 分离型:拔节先于穗分化,分蘖终止后10~15天开始穗分化,即分蘖期和长穗期相分离。地上部有6个或6个以上的伸长节属于该类型。由于它营养生偏长,所以在栽培上当控制前期生长,确保安全成熟。大多迟熟的晚稻属次类型。
水稻属喜温好湿的短日照作物。影响水稻分布和分区的主要生态因子:
①热量资源一般≥10℃积温2000~4500℃的地方适于种一季稻,4500~7000℃的地方适于种两季稻,5300℃是双季稻的安全界限,7000℃以上的地方可以种三季稻;
②水分影响水稻布局,体现在“以水定稻”的原则;
③日照时数影响水稻品种分布和生产能力;
④海拔高度的变化,通过气温变化影响水稻的分布;
⑤良好的水稻土壤应具有较高的保水、保肥能力,又应具有一定的渗透性,酸碱度接近中性。
全国稻区可划分为6个稻作区和16个亚区。
参考资料:
晚稻 种植 科学、合理搭配早晚稻品种是关键,那么晚稻种植的 方法 是什么呢?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晚稻种植方法,一起来看看。
晚稻种植方法
1、品种特性
(1)感光性较强。年度间和不同茬口种植,抽穗、齐穗期较稳定。作单季稻栽培, 5月底、6月初播种,一般在9月初抽穗、9月10日前齐穗,全生育期150余天。
(2)较抗稻瘟病,中感白叶枯病。根据抗性鉴定结果,抗稻瘟病,明显优于对照秀水11、秀水63等;中感白叶枯病。
(3)抗倒性较强。茎秆较粗壮,耐肥抗倒性较好。
(4)米质;外观米质和食用品质优于对照秀水63。
2、栽培技术
(1)播前种子处理。晒种,以提高发芽势;药剂消毒处理,要严格把握药液浓度和浸种时间,同时结合使用烯效唑浸种处理,以促进秧苗健壮。
(2)培育稀播壮秧。适时播种,单季稻在5月下旬到6月初播种。稀播育壮秧,单季手拔大秧,秧本比1∶8-10,秧田亩播种量30公斤;直播的亩用种量2.5公斤。施好秧肥,抓好钾、磷肥的施用。防治好秧田病虫害。
(3)合理密植。作单季晚稻,一般密度6?5-5.5寸(19.8?16.5-18.2厘米)为宜,丛插3-4本、每亩6-8万苗,争取在7月底亩最高苗数达35万,最后亩有效穗 20-25万。
(4)科学肥水运筹。一般亩施纯氮13-14公斤。强调施用有机肥和磷、钾肥。水浆管理上,总的要求是深水护苗,浅水发棵,适时搁田,浅水孕(抽)穗,活水灌溉,湿润到老。后期切忌断水过早,要干干湿湿以湿为主,防早衰争粒重。
(5)做好病虫、草害防治工作。特别要重视防治稻曲病、稻虱、蚜虫等。防除杂草、特别是直播田块的杂草。
二、甬优1号
甬优1号,是宁波市农业科学院选育的粳型杂交稻组合。前几年引入绍兴,试种、示范、推广,表现较好。其特性和栽培技术要点为:
1、组合特性
(1)感光性较强。甬优1号除作单季晚稻栽培外,还可作连作晚稻栽培。
(2)熟期适中。作单季晚稻栽培,一般6月初播种,11月上旬成熟, 全生育期在154天左右。
(3)产量较高。作单季晚稻栽培,一般大田亩产500公斤左右, 高的在550公斤以上。
(4)穗期耐寒性较好。在抽穗期、乳熟期有较强的耐寒能力。后期生长清秀。
(5)抗倒性较强。茎秆粗壮,抗倒性较强,但施肥偏多的情况下也会倒伏。
(6)中感稻瘟病、白叶枯病,轻感稻曲病,易遭螟虫危害。
(7)米质中等。据化验测定和食味品尝,总体评价认为该组合米质中等。
2、栽培技术
甬优1号亩产550公斤以上的穗粒重结构一般为:亩有效穗18-20万;每穗总粒120-130粒,每穗实粒105-115粒,千粒重28-29克。各地在栽培上注意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1)适期播种,培育壮秧。一般在5月底、6月初播种。秧田亩播种量10.0-12.5公斤。大田亩用种量1.00-1.25公斤。秧本比1∶10。采用化调技术,用烯效唑浸种或用多效唑喷苗,促进秧苗分蘖、矮壮。也可用水稻壮秧营养剂在播种前施于秧板上,再耥平秧板后第2天播种。抓好秧田肥水管理。注意防治稻蓟马。实行化学除草,严防鼠、雀危害。
(2)适龄移栽,少本浅插。秧龄一般不超过30天。宽行窄株种植,行距23.31厘米、株距16.65厘米(7?5寸)。亩栽1.7万丛、落田苗4-7万。浅水浅插,促进低位分蘖。
(3)控氮增钾,合理灌水。大田施肥,在亩施有机肥500公斤基础上,施化学氮肥折碳铵70-75公斤,即纯氮12-13公斤左右。施肥方法,重前、控中、补后。配施磷、钾肥。水浆管理上,浅水勤灌,适度早搁。有效分蘖终止期搁田。搁田略重,减少无效分蘖。搁田至田不陷脚,泥裂细缝后灌跑马水。到幼穗分化后复水,养胎、抽穗。灌浆期活水到老。
(4)化学除草,严防病虫。甬优1号易遭螟虫危害,要特别注意防治。
三、绍糯97-14
绍糯97-14是绍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晚粳糯品种,目前是绍兴市单季晚粳糯主栽品种,其特性和栽培技术要点为:
1、品种特性
(1)感光性较强。除作单季晚稻栽培外,还可作连作晚稻栽培。
(2)熟期适中。该品种为中熟晚粳糯类型。作单季晚稻栽培,一般5月底、6月初播种,11月上旬成熟, 全生育期150余天。
(3)产量较高。作单季晚稻栽培,一般大田亩产450公斤以上, 高的可超500公斤。
(4)后期生长清秀。
(5)耐肥抗倒性较强。抗倒性优于绍糯119。
(6)较抗稻瘟病、白叶枯病、细条病。1999-2000年两年省区试抗病性鉴定,中抗稻瘟病、白叶枯病,对细条病的抗性也较好。
(7)米质较好。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1999、2000年两年统一取样化验测验结果,全部指标达部颁优质米二级标准以上,其中部分指标达部颁优质米一级标准。
2、栽培技术
(1)适期播种,合理密植。绍糯97-14作单季晚稻栽培,于5月下旬至6月初播种;大田插栽2万丛,每丛2本。
(2)抓好肥水管理。每亩大田纯氮用量为11-12公斤,可适当增加钾肥和磷肥用量。田间灌水宜浅不宜深,分蘖前期自然落干,表土裸露1-2天,以增加土壤通透性,促进根系和分蘖生长;分蘖后期,搁田宜轻不宜重;孕穗至扬花期应保持浅水灌溉;生育后期,宜干干湿湿,使田面湿润,延长根系活力,利于灌浆结实。
(3)注意防治病虫害。秧田期应加强对白叶枯病的预防;本田期注意纹枯病、白叶枯病及各类虫害的防治,稻瘟病重发区须在破口期至齐穗期喷药,以防穗颈瘟。
晚稻栽培技术要点
1.推算安全播种期晚稻安全播种期的推算是以安全齐穗期为起点进行推算的。方法是根据某一杂交组合,从播种到齐穗所需天数,往前倒推算出来的天数,即是这一杂交组合的播种日期。如威优64和汕优64这两个杂交组合,从播种到齐穗需要75?78天,以9月25日(桂北地区晚稻安全齐穗期)为起点,往前倒推78天,即7月5日为威优64和汕优64这两个杂交组合的适宜播种期。
2.掌握高产插秧期俗话说:?早(稻)争日、晚(稻)争时?,这充分说明晚稻抢季节比早稻更重要。杂交晚稻在7月20日以后至7月底以前插秧为高产、稳产期。在此期间插适龄壮秧,插期每提早一天,每0.067ha平均增产10kg左右。在高产期后5天插秧,杂交稻与常规稻相比,就失去了产量优势。在生产实践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同样的品种组合,上午插秧的就比下午插秧的明显高产。所以说晚稻插秧要争时就是这个道理。
3.适当密植晚稻在本田的分蘖期较短,分蘖数量较少,而且晚稻的基肥比早稻少,中后期气温已逐渐降低,稻株生长不易过旺。因此,晚稻插秧密度应比早稻稍密一些,基本苗应多插些,依靠主穗夺高产。广西各地晚稻插秧规格多采用20cm?14cm或20cm?10cm,杂交稻带有分蘖的秧,每蔸插1粒谷,无分蘖秧插两粒谷为宜。
晚稻高产栽培技术
1 品种选择
选择双晚组合一定要能充分利用当地的光热资源,发挥晚稻的优势,获得稳产、高产;在生产中,要选择既能保证双晚安全齐穗,其播插期又能满足前茬早稻成熟收割,且与早稻搭配合理,并具有丰产性和抗性好、米质优、产量高、熟期适宜的品种组合。目前,天优673、宜优673、川优673和甬优9号等中熟品种组合综合性状较好,可以作晚稻进行种植。
2 适时播种
双晚的播种期受早稻成熟期的限制而不能提前播种,又因安全齐穗期受到? 寒露 风?的影响也不能迟播。根据宁德市蕉城区漳湾镇农技站多年来试验、示范,漳湾镇适宜播种期为6月下旬。
3 培育壮秧
培育适龄多蘖壮秧是双晚获得高产的基础。双晚育秧期间温度高,秧苗生长快,田间荫蔽,易造成秧苗徒长、拔节等。因此,应适当稀播、匀播,以培育壮秧。
(1)秧田准备。晚稻秧田按1∶8~10比例备足。选择土壤肥力中等、有机质含量高、排灌方便、杂草少的田块。施用有机肥7.5 t/hm2和45%国产复混肥750 kg/hm2,按1.3~1.5 m开好沟,做好厢面。
(2)种子处理和催芽。播种前晒种1~2 d,晒后用强氯精消毒,然后用清水浸种6~8 h。由于晚稻催芽温度较高,晚稻一般容易发芽。但晚稻催芽过程中要注意种子湿度,在催芽过程中要经常检查种子湿度,每4~6 h用清水淋种1次,使种子保持湿润。若催芽时温度超过38 ℃,将种子摊开降低温度,当谷子全部破胸时即可播种。
(3)精量播种。播种量以120~150 kg/hm2为宜,以做到稀播、匀播。双晚播种季节,正值烈日高温期,要科学管水,以免水温过高?煮死?谷芽。每天9:00或16:00后灌1次跑马水,可降低高温的影响,防止秧板干裂。
(4)秧田期管理。
①水分管理。二叶期前保持田间湿润,二叶期至五叶期做到浅水勤灌,田间保持薄皮水,五叶期以后不断水。
②肥管。秧苗2叶1心时施尿素45~60 kg/hm2作断奶肥;在移栽前5~7 d,施用尿素60~75 kg/hm2作送嫁肥[3-4]。
秧苗1叶1心时、间密补稀、补缺、补边。移苗时要稍带泥移苗,以免伤根影响生长,秧移好后实行浅水或润湿管理,以利于扎根生长;秧苗1叶1心时,喷施300 mg/kg 40%多效唑,施用应在晴天进行,施用后第2天清早再灌水上秧板。若喷后遇雨,应及时补喷。
4 适时抢插
插前用新机具整耕机切碎秸秆均匀回田,并施国产复混肥375 kg/hm2作基肥。实行宽行稀植,密度为15.0万~19.5万丛/hm2,规格20.0 cm?23.3 cm、23.3 cm?26.7 cm。丛插2粒谷,确保每丛5个茎蘖以上。晚稻主要靠增穗增粒获得高产。对分蘖力弱、营养生长期短的品种,或者土壤瘦、肥力水平低的田块,应插密些;品种营养生长期长、分蘖力强,土壤肥力较高田块,可适当稀插。
5 大田管理
双晚穗粒优势明显,大穗大粒有利于增产,在肥水运筹等栽培 措施 上,应根据穗粒形成规律,促进大穗大粒的形成。
5.1 精确施肥
(1)速施分蘖肥。晚稻有效分蘖期短,插后5~7 d施用尿素150 kg/hm2、氯化钾75 kg/hm2。插后保持水层5 cm。返青后,采取薄水勤灌、适时露田,这样有利于微生物活动,加快肥料分解,减少病虫害发生,达到以气养根,以根促苗的目的。
(2)巧施穗肥。在抽穗前15~30 d时施用穗肥。叶色褪黄早的早施,褪黄迟的迟施。穗肥用复合肥(15-15-15)150 kg/hm2追施。
(3)补施粒肥。在破口期或灌浆期,施尿素150~225 kg/hm2或用磷酸二氢钾15 kg/hm2对水1 125 kg/hm2喷施,以提高结实率、千粒重。
5.2 适时烤田
插后15 d够苗晒田,晒田的程度,以不陷脚、有微裂、有白根为宜。对砂质田、瘦田、苗弱的田块,轻晒或适露,对肥力高、长热旺、土质黏重的田块,可适当重晒[5]。
5.3 科学管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