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茶叶中常见害虫有什么防治方法吗?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2 20:50:05
字号:

林芝茶区茶园和苗圃的主要害虫有茶蝉、茶螨、潜茶虫、茶蚜、茶斑蛾和烟粉虱。同时,茶园中常见的害虫有螟虫、蝗虫、蟋蟀和四斑萤叶甲虫等。下面详细介绍这些常见的害虫及其防治方法,供大家参考。

在茶叶中常见害虫有什么防治方法吗?

1、茶蚜

危害:成虫和若虫聚集在芽和幼叶的背面,刺吸茶液,导致新芽发育不良,芽叶弱卷曲,排泄“蜜露”诱发烟草霉变,影响产量和茶的质量。

防控措施:①及时分批采摘可带走嫩叶上的蚜群;②悬挂黄板诱杀有翅成蚜;③保护和利用田间蚜虫天敌,可在蚜虫初发期释放蚜茧蜂和瓢虫等;④当蚜株率达30%,百株蚜量达100头以上时,可喷洒1.5%苦参碱300倍液、1.0%苦皮藤素300倍液、0.5%藜芦碱300倍液或3%印楝素1000~3000倍液等进行防治。

2、茶潜叶蝇

危害:幼虫以叶肉为食,叶片逐渐变成黄褐色,引起落叶。防治措施:①清除田间杂草; ② 人工摘除虫叶,集中掩埋或焚烧,不得乱扔; ③放置捕蝇纸诱杀成虫; ④ 保护和利用天敌,在虫害初期释放黄蜂; ⑤选用生物制剂如1.5%苦参碱300倍液、1.0%青霉素300倍液、0.5%藜芦碱300倍液或3%印楝素1000~3000倍液等生物制剂进行控制。

3、小绿叶蝉

危害:成虫和若虫吸食茶芽和叶汁。受损的芽叶叶缘变黄,叶脉变红,继而叶缘、叶尖萎缩枯萎,生长停滞,芽叶脱落,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控制措施:①批量、多次拣选; ②利用成虫的趋光性在高峰期用杀虫灯诱杀; ③利用信息素诱捕板诱杀成虫; ④选用生物制剂如1.5%苦参碱300倍液、1.0%青霉素300倍液、0.5%藜芦碱300倍液或3%印楝素1000~3000倍液等生物制剂进行防治。

4、茶尺蠖

危害:幼虫喜欢停在叶片边缘,咬住嫩叶边缘,形成网状半透膜斑点。后来的幼虫经常将叶子咬成大而光滑的“C”形凹口。防治措施:①清园除蛹,将根际附近的落叶和表土中的虫蛹埋入土壤深处; ② 茶园内设置杀虫灯诱捕成虫。 ③选用生物制剂1.5%苦参碱300倍液、茶蛔虫核多角体病毒或苏云金芽孢杆菌500~1000倍液,1~2岁时喷洒。

5、茶螨

危害:螨虫吸食茶树幼叶的汁液,芽叶颜色变黄,叶质硬脆、变厚、皱缩、起皱,生长缓慢甚至停滞,产量下降。会急剧减少,质量也会下降。防治措施:①及时分批采摘,可带走大量成螨、卵、幼螨和若虫; ②螨种群增加初期可用99%矿物油乳剂150~200倍溶液防治,非采摘期可用45%石硫合晶150倍溶液防治。 ③田间天敌保护利用,可在初期释放捕食性螨类。

以上是种植茶叶时寻常的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希望会对大家有所帮助。

假眼小绿叶蝉。成虫为黄绿至绿色,以成虫和若虫刺吸茶树嫩梢汁液为害。受害茶叶叶缘泛黄,叶脉变红,芽梢生长受阻,新芽不发,严重时幼嫩芽叶呈焦枯状,直至茶园绝收,严重影响茶叶的产量和质量。每年6月和9-10月为发生高峰期。成、若虫在雨天和晨露时不活动,时晴时雨、留养及杂草丛生的茶园有利于该虫发生。

防治措施:①加强茶园管理,及时清除杂草;②通过分批适时采茶或轻剪去除卵抑制其发展;③湿度大的天气,喷施0.10-0.50亿孢子/毫升白僵菌或植物源药剂进行防治;④较重时,冬季用石硫合剂封园,防止成虫越冬。⑤2.50%鱼藤酮150-200毫升(300-500倍)除虫。

茶刺蛾:成虫呈茶褐色,趋光性强。卵散产于茶丛中,幼虫以叶片为食。各代幼虫盛发期分别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7月中、下旬及9月中、下旬。

防治措施①利用成虫的假死性,震落后人工捕杀;②喷施球孢白僵菌;③冬季深耕,减少越冬虫口数。

茶橙瘿螨和茶叶瘿螨。茶橙瘿螨呈胡萝卜形,橙红色,茶叶瘿螨呈椭圆形,紫黑色。成螨以针状口器刺吸叶片叶汁,主要为害嫩叶,被害正面主脉发红,叶背出现褐色锈斑,失去光泽,芽叶萎缩,呈现锈斑,叶脆易裂,严重时造成落叶。夏茶受害最重,秋茶次之。高温干旱有利于其发生。

防治措施①及时分批多次采茶,可抑制该虫的进一步发展;②喷施浏阳霉素;③发生较重年份,可喷施0.01-0.02度石硫合剂和硫悬浮剂,嫩叶喷施。

黑刺粉虱。成虫呈灰白色,有飞翔能力。幼虫是黑刺粉虱危害茶树的主要虫态。若虫寄生在叶片背部刺吸汁液,同时分泌排泄物,落到下方叶片正面,诱发烟霉病,阻碍光合作用,致使树势衰弱,芽叶稀少,枝叶枯竭,严重时致使茶树成片枯死。该虫喜郁闭,在茶丛中下部叶片较多的青壮龄茶园及若干年的茶园中容易大面积发生,在茶丛中分布以中部为多,上部较少。

防治措施:①适时修剪、疏枝,中耕除草,使茶园通风透光,可减少其发生量;②喷施黑刺粉虱真菌制剂500倍液,或人工去除已危害的茶树枝条;③注意保护黑刺粉虱寄生峰;④在茶叶背部用0.50度石硫合剂喷杀。

茶炭疽病:是茶园中最为普遍发生的病害,由病源真菌浸染引发起病,病害发生时主要危害成叶,先在叶尖、叶缘产生水渍状黄褐色小点,扩展后病斑由黄褐色转变为焦**,最后为灰白色。病斑为半圆形或不规则形,后期散生许多黑色小粒点。每年5--6月和9-10月为发生高峰期,树势衰弱、管理粗放、采摘过度、遭受冻害、虫害较重的茶园易于发生。

防治措施:①加强茶园管理,合理施肥,防冻治虫,提高茶园的抗病性;②及时清理病叶,防止病菌传播;③发芽前喷洒0.60%-0.70%石灰半量式波尔多液防止其发生。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js/5_10691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