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羊肚里有虫用什么药驱虫效果最好
拉肚子拉稀分为羔羊腹泻和大羊腹泻,不同年龄羊的腹泻其原因不一样。
(一)大羊腹泻
1、原因
细菌感染,比如各种传染病,吃了不干净的饲草(长期有水浸的地方生长的草,
被粪便污染过的草等等)。
各种应 *** 况,比如刚刚引种回来,淋雨,寒冷,尤其是突然变冷。
肠道寄生虫,比如绦虫,捻转胃矛虫。
突然吃了过多精饲料以及饲料配比不适当。
圈养的,羊舍潮溼或者没有适当的室外运动,羊也要晒太阳。
突然由吃干草转为青草,此情况在春季常见。
羊的体质弱,肠胃功能差,这种羊在吃了露水草后容易发生。
2、种类
大致分为单纯性腹泻,消化不良性腹泻,感染性腹泻。
如何通过症状辨别腹泻的性质,首先看是单纯的腹泻还是伴有发烧,呼吸困难等
症状。
然后看粪便的颜色,是否和正常粪便颜色相似,是不是只是变稀了而已,稀的程
度如何,是否变成**,绿色,红色,黑色,是否混有血块和组织碎片,有没有
黏液,臭不臭,量多不多。
下列疾病和饲养管理不到位都可以有腹泻的表现:羊肠毒血症,大肠杆菌病,沙
门氏菌病,钩端螺旋体病,副结核,球虫病等等致病微生物,毛圆线虫,绦虫,
捻转胃矛虫等等各类肠道寄生虫;吃太多青绿多汁饲草,圈养的突然改变饲料配
方,中毒,铜缺乏症,钴缺乏症,矿物质不平衡等等。
例如:
如果羊拉绿色的像沼液一样的稀粪,而且还臭臭的,量很多,不停的淌。这是因
为什么原因呢,怎么治呢,用什么药呢?
一般判断为菌类感染,大肠或沙门氏引起的。首先禁食,只给喝水。口服环丙沙
星,一天三次,肌注头孢噻肟,一天两次。
3、防治
一般情况下,自己判断不是烈性传染病的话,则只需要口服诺氟沙星,氧氟沙星,
环丙沙星,庆大霉素,盐酸小檗碱,复方黄连素,呋喃类等等的其中一种,个人
认为环丙沙星效果最好,一般一到两次即可。如果病情严重,配合肌肉注射头孢
噻肟。
药物的使用方法和剂量自己看说明书,一般人用剂量是指六十公斤体重的成年
人,用到羊身上自己根据羊的体重换算,适当的可以剂量大一点,所说的药物推
荐到人用的药店购买,兽药店的质 量没保证,特别是那些什么中药提取的,不
要相信它盒子上说得天花乱坠的那些这也能治,那也能治。
喂药后灌服适量的温水,一次不要灌太多,要少量,多次。此时不要口服葡萄糖,
蔗糖等一切糖类物质。同时暂停饲喂精饲料。
如果腹泻严重,青绿饲草也停掉。甚至可以使用一些缓泻药,帮助排空胃肠道。
要知道有一种治病的方法叫做:饥饿疗法,有些时候很管用。
寄生虫引起的腹泻,一般情况下不会表现很严重,大部分时候是一坨坨的牛粪状,
有些会粘附黏液,而且一般会时好时坏,间断性的稀粪。口服阿苯达唑,伊维菌
素,左旋咪唑一般可以解决。球虫病导致的腹泻用驱虫药没有效果,可以选择磺
胺类或者呋喃类药物,要口服给药,不要打针。
(4)治疗原则
早发现,早治疗,不要偷懒,如果没把握是不是传染的,则隔离病羊,并及时全
部羊群带体喷雾消毒,并给健康羊群做预防性的服药。
(二)羔羊腹泻
羔羊在出生后的一周内,极易感染羔羊痢,如发现病羊应及时隔离。
1、原因
除上述接个原因,还有另外几个原因:
母羊体弱所产羔羊肠胃自然不好。
没有及时吃到初乳。
在污染,脏乱的环境下产羔。
母羊奶水不足时补充喂了牛奶。
2、防治
对于羔羊腹泻,如果不是细菌感染引起,推荐服用乳酸菌素片,整肠生,胃蛋白
酶,乳酶生。
如果是细菌性的,治疗同大羊。首选盐酸小檗碱,复方黄连素,无效再用环丙沙
星。
新出生的羔羊,每日喂一粒土霉素,连续......
如何正确给山羊驱虫
寄生虫病是山羊临床上较为普遍的一种疾病,它不仅影响山羊生长发育,降低饲养效率,而且还会给其他病原的侵入创造条件,从而导致山羊出现各种病状,如严重消瘦、咳嗽、被皮瘙痒等,给养羊业造成重大损失。该病防治的基本原则就是在寄生虫性成熟前和山羊生长迅速的关键时期用药驱虫,并从环境措施上阻断传播。,根据有关资料及笔者经验提出以下4点。1药物选择理想的驱虫药,应具备广谱、高效、低毒、无残留和不易产生耐药性等条件。广谱是指能治疗机体各种寄生虫混合感染;高效是指在小剂量即可达到药效。在选择药物种类的时候要注意该药的特性、用药剂量及注意事项,如左旋咪唑对山羊的多种胃肠道线虫和肺丝虫有高效,阿维菌素对胃肠道线虫及螨虫、肝片虫效果好。左旋咪唑用量过大时有咳嗽呕吐现象;阿维菌素未发现不良反应。2常用驱虫药物及用量临床上常用的有阿维菌素、左旋咪唑、丙硫咪唑、敌百虫等。(1)阿维菌素:对体内多数线虫有较好的驱除效果。对体外的皮蝇、鼻蝇、疥螨、蝨都有良效。用量按0.3mg/kg体重皮下注射。
山羊用那种打虫药比较好
1.体内寄生虫的驱除。
(1)敌百虫。敌百虫是国内广泛应用的广谱驱虫药。内服可配成2%~3%水溶液灌服,剂量为绵羊0.07~0.1克/千克体重,山羊0.05~0.07克/千克体重,治疗羊鼻蝇蛆病,按绵羊0.1克/千克体重,颈部皮下注射。外用,1%~2%水溶液,局部涂擦或喷洒,可防治蜂、蜻、蝨等。杀灭蚊、蝇、朦等外寄生虫,可用0.1%~0.5%溶液喷洒环境。
(2)丙硫咪唑。对羊群常见胃肠道线虫、肺线虫、肝片吸虫和绦虫均有效。预防性驱虫,10~15毫克/千克体重,1次口服,对吸虫、绦虫、线虫都有驱杀作用。胃肠道线虫的驱除,10~20毫克/千克体重,1次口服。绦虫的驱除,10~16毫克/千克体重,1次口服。
(3)伊维菌素。用于驱除羊多种线虫和体外寄生虫,对成虫、幼虫均有高效;毒性和副作用很小。预防和治疗均按0.2毫克/千克体重,内服或皮下注射,必要时间隔7~10天,再用药1次。
(4)左旋咪唑。主要用于畜禽的消化道线虫病。内服、混饲、皮下或肌内注射等给药均可,不同给药途径的驱虫效果相同。内服8~10毫克/千克体重,溶入水中灌服或者混入饲料中喂服;皮下或肌内注射,8~10毫克/千克体重,配成5%的注射液。
2、体外寄生虫的驱除。
当羊体局部出现疥癣等皮肤病时,可采用局部涂抹法治疗;但当羊体普遍发生疥癣病或用于预防疥螨病时,可采用药浴法。
羊药浴的方法:
药浴可在剪毛后7~10天,选择晴朗天风天气,选用高效、低毒的药物,并稀释到合理的浓度,常用的药浴液有:0.1%~0.2%的杀虫脒水溶液,或1%的敌百虫水溶液,或0.05%的辛硫磷溶液,或按每千克水含80~200毫克速灭菊酯的水溶液。药浴液温度保持在30℃左右。规模羊场可建药浴池,药浴池长10~15米,深80~100厘米,底宽30~60厘米,上宽60~100厘米,要要临近水源,以利排放水。浴前让羊停食8小时,给以充足饮水;药浴应先对少数羊进行试浴,如无不良现象发生时,再大批进行药浴。浴时先浴健康羊,后浴病羊;每只羊的药浴时间大约为1~2分钟。药浴时,头部常露出水面,须有专人用木棍把羊头按入药液中2~3次,充分洗浴头部。浴后将羊赶至6~8小时后方可喂料,羊毛干后才可放牧。药浴的当天,可对羊舍进行彻底、全面的消毒。要特别注意3月龄以下的羔羊及怀孕2个月以下的母羊不可药浴。
3.体内外驱虫法。
体内外驱虫法主要是利用肌注药物后防治体内外寄生虫,使用伊维菌素注射液(每千克体重0.2千克,皮下注射)。
羊只驱虫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驱虫必须是健康羊只,对于病羊要治愈后再驱虫,严格药品剂量使用,不可随意加大给药量。
第二,驱虫时先做小群试验,无不良反应后方可进行大群驱虫。
第三,妊娠母羊可安排在产前一个月、产后一个月各驱虫一次,不仅能驱除母羊体内外寄生虫,而且有利于哺乳,并减少寄生虫对幼羔的感染。剂量按正常剂量的2/3给药。
第四,驱虫后,要密切观察羊只是否有毒性反应,尤其是大规模驱虫时,要特别注意。出现毒性反应时,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消除毒性反应。收起
山羊驱虫用什么药最好
驱蚊子的就可以的吧
山羊体外躯虫用什么药比较好
羊的寄生虫病是养羊生产中极为常见和危害特别严重的疾病之一。患羊轻者体
弱消瘦,生长发育受阻,繁殖力和生产性能下降,重者可造成大批死亡。给整个生
产带来极为严重的损失。因此对羊场而言,合理的饲养管理,加强羊群的检查,定
期进行驱虫处理是有效预防和治疗寄生虫病的根本性措施。结合本羊场实际情况,
可常用的驱虫方法有口服疗法、药浴法及喷雾法等。前者用于驱除体内寄生虫,后
者主要用于驱除体外寄生虫,还有肌注或皮下注射药物驱虫法等。结合临床实践,
羊场最常见的寄生虫病主要有线虫病、蝨,其它寄生虫病少见。以下就最常见的寄
生虫病(对羊而言)加以阐述。
肝片吸虫病
本病是由肝片吸虫生在羊的胆管和肝脏内所引起的。以精神萎靡、食欲减退、
腹泻贫血、消瘦及水肿为特征的一种病。夏秋季常流行,危害较大。
症状:急性型表现为急性肝炎。病羊体温长高,疲倦,食欲废绝,腹泻、贫血
,有时迅速死亡。慢性型最常见,体态消瘦,毛无光泽且易断;下颌,胸部及腹下
水肿;后腿发软,喜卧,母羊奶汗稀薄,孕羊往往流产;结膜及口粘膜苍白。严重
病例,肝脏受到严重创伤,出血流入腹腔,形成腹血症死亡。
治疗:
(1) 四氯化碳与液体石蜡等量混合,摇匀后,成年羊每次肌注3-4ml,小羊
1-2ml。
(2) 硫双二氯酚,按每千克体重0。1---0。15克,用淀粉做成悬浮液一次
灌服。
(3) 硝氯酚,每千克体重4-5mg,灌服。
(4) 肝脏净(5%悬液),每千克10mg,口服。
预防:
(1)避免到潮溼或沼泽地放牧,不要让羊饮沟里和坑里的死水。
(2)每年春秋各进行一次预防性驱虫。
(3)且硫酸铜或生石灰灭蜱。
(4)管好患羊粪便,规程发酵以杀死虫卵。
肺丝虫(肺线虫)病
本病是肺丝虫寄生于羊肺脏,支气管中,所引起的以阵发性咳嗽,流粘性鼻液
及呼吸困难为特征的一种病症。绵羊和山羊均可发生。
症状:一般羊感染后一个月开始出现症状。轻者咳嗽,特别在羊被驱赶和夜间
休息最为明显;重者呼吸迫促,咳嗽频繁而剧烈,鼻流粘涕;病羊食欲减退,被毛
粗乱,精神沉郁,逐渐消瘦,一般体温没有变化,并发感染其他病(肺炎)时,体
温高达40-42°C,贫血,头胸部和四肢水肿,最后因肺炎或严重消瘦而死。
治疗:
(1)盐酸四咪唑,每千克体重15ng,配成2%水溶液,一次灌服。
(2)莽硫咪唑,每千克体重5ng,一次灌服。
(3)左旋咪唑,每千克体重8ng,一次内服。
(4)丙硫莽咪唑,每千克体重15ng,一次内服。
预防:
(1)每年定期驱虫2次,药物以左旋咪唑,丙硫咪唑最佳。
(2)加强羊的饲养管理,饮水清洁,不饮池塘死水。
毛圆线虫病
本病在我国西北、内蒙古、东北广大牧区普遍流行,给养羊业带来严重损失。
毛圆科线虫包括寄生虫有寄生于第四胃的拈转血矛线虫,指形长刺线虫,奥斯特他
线虫,马歇尔线虫以及寄生于小肠的(有时也寄生于第四胃)毛圆线虫,古柏线虫
,细颈线虫和似细颈线虫,常混合感染引起疾病,其中以捻转血线虫,指形长刺线
虫致病性最强。
虫体特征和生活史
2. 虫体特征
(1) 捻转血矛线虫(又名捻转胃虫):寄生于绵羊、山羊、牛、骆驼、驯鹿
和许多野生反刍兽的第四胃中,有时也见于小肠中。虫体呈毛发状,雌虫长27-30
毫米白色线状......
给黑山羊驱虫用什么药好,最好不打针,求高人指点
有一个养羊交流分享的平台叫做牧羊人论坛也叫做牧羊人养羊网,那里有个专门的版块叫做有问必答,大多都是养羊人提问的一些羊病的防治诊断和羊的饲养问题,如果是羊病知识最好还是自己买本关于羊病知识的书籍,多看看,也有关于羊买卖信息的版块,求人不如求自己。
最后想说无论是在哪里提问一些关于养羊或者羊生病的问题,都要尽量的把症状叙述详细,尤其食欲,排泄,和体温的变化。
山羊身体防虫用什么药
1、选择品种:要选择个大,生长快的优良品种。 2、山羊习性:爱干燥,不喜欢潮溼,爱清洁,压脏臭;喜欢爬坡登高,活泼好动,群居性强,喜欢采食树枝、嫩叶、小竹叶;抗病力强、繁殖快,得病也不见症状,应常细心观察山羊的动态。 3、干燥、消毒:羊舍建造在干燥,背风向阳(座北朝南)的地方,高地面貌一般2米以上;离村落一定距离,有水源。羊舍活动场地每隔20天左右彻底清扫消毒一次,消毒药可用0.06%消特灵,5-10%漂白粉或20%生石灰乳。 4、加强饲养管理:避免羊群采食带露水或冰冻带霜和被污染的饲草,阴雨连绵天气最好不放牧,在羊舍进行饲喂,冬春季节天气寒冷,放牧选择向阳的山坡,在太阳落山前放牧;羊舍应经常维护,如用稻草或加盖薄膜,防止夜风吹袭,圈内常挨垫草,夏季应避免阳光直射,早牧晚归,选择有树林、竹林;羊舍开窗保持通风。 5、免疫接种:山羊抗病能力强,如见病症时已很严重,所以计划接种是防病的关键。疫苗有山羊痘,“五号病”,五联苗(羊肠毒血病,羊快疫、羊黑疫、羊猝狙、羔羊痢疾)等疫苗。 6、补盐驱虫:吊挂一种底部打孔的竹筒,让山羊自由舔食补盐或加入水中,自由饮水。口服5-15毫克/公斤体重的驱绦虫,或伊维菌素用0.2毫克/公斤体重的量皮下注射驱虫。 7、选择良种公羊:公羊利用1-1.5年后,进行调换更新,避免近新繁殖,而造成品种退化,体型变小,增重慢,出栏率低;引进体型大,生长快的良种公羊与本地母羊杂交,提高杂交后代生长速度,饲草利用率,增加产肉量。 8、羔羊肥育:刚出生羔羊应尽量吃到初乳,饲养体壮群,提高产量,及时补饲,对春羔要防寒保温,防伤害等措施,对不做公羊的,要及时 *** ,驱虫,选择好草场或补饲等措施,饲养殖8-10个月,在入冬前出栏屠宰,即当年饲养经济效益最高。
山羊胃里有吸虫用什么药
前后盘吸虫病
牛、羊吞食了含有囊蚴的水草而感染。主要表现为顽固性拉稀,粪便呈粥样或水样,腥臭。颌下水肿,严重时整个头部、全身水肿。
基本信息
中文名:前后盘吸虫病
英文名:Paramphistomiasis
病原学:前后盘吸虫
季节分布:四季
疫苗预防:是
病原或病因
前后盘吸虫的种类很多,虫体的大小、色泽及形态构造因其种类不同而异。寄生于牛羊等反刍动物较常见的是鹿前后盘吸虫(Paramphistomum cervi)。成虫寄生于牛、水牛、绵羊、山羊等反刍动物的前胃(主要是瘤胃与网胃交接处),偶尔也见于胆管。成虫体呈圆锥状,背面稍弓起,腹面略凹陷,粉红色,雌雄同体,长0.5~1.2cm,宽0.2~0.4cm。口吸盘位于虫体前端,腹吸盘又称后吸盘位于后端,比口吸盘大,虫体靠吸盘吸附于胃壁上。
前后盘吸虫的发育史与肝片吸虫相似。成虫在终末宿主的瘤胃内产卵,卵进入肠道随粪便排出体外。卵在外界适宜的温度(26~30℃)下,发育成为毛蚴,毛蚴孵出后进入水中,遇到中间宿主淡水螺而钻入其体内,发育成为胞蚴、雷蚴、尾蚴。尾蚴具有前后吸盘和一对眼点。尾蚴离开螺体后附着在水草上形成囊蚴。牛、羊吞食含有囊蚴的水草而受感染。囊蚴到达肠道后,童虫从囊内游出,在小肠、胆管、胆囊和真胃内寄生并移行,经过数十天,最后到达瘤胃,逐渐发育为成虫。
临床症状
前后盘吸虫的成虫主要吸附在牛、羊的瘤胃与网胃接合部,此时临床症状及对动物的危害不甚明显。但在感染初期大量幼虫进入体内,在肠、胃及胆管内寄生、发育并移行, *** 、损伤胃肠黏膜,夺取营养,则对动物造成极大危害。本病的发生多集中在夏秋两季,主要症状是顽固性腹泻,粪便呈糊状或水样,常有腥臭,有时体温升高。病牛逐渐消瘦,精神委顿,体弱无力,高度贫血,黏膜苍白,血液稀薄,颌下或全身水肿。病程较长者呈现恶病质状态。病牛白细胞总数稍高,嗜酸性粒细胞比例明显增加,约占10%~30%,中性粒细胞增多,并有核左移现象,淋巴细胞减少。到后期,病牛极度瘦弱,卧地不起,终因衰竭而死亡。
病理变化
成虫感染的牛、羊,多在屠宰或尸体剖检时发现。虫体主要吸附于瘤胃与网胃交接处的黏膜,数量不等,呈深红、粉红、或乳白色,如将其强行剥离,见附着处黏膜充血、出血或留有溃疡。因感染童虫而衰竭死亡的牛、羊,除呈现恶病质变化外,胃、肠道及胆管黏膜有明显的充血、水肿及脱落,其内容物中可检查出童虫或虫卵。
疾病诊断
(1) 成虫寄生的诊断,可用水洗沉淀法在粪便中检查虫卵。虫多日的形态与肝片吸虫的很相似,但颜色不同。
(2) 童虫,其生前诊断主要结合临床症状和流行病学资料进行推断或用驱虫药物试治,如果症状好转或在粪便中找到相当数量的童虫,即可作出判断。
(3) 死后诊断可根据病变及大量童虫或成虫的存在。
治疗方案
1、按内科常规护理。
2、杀虫治疗
(1)硫双二氯酚(别丁):为首选药物,常用剂量为50mg/(kg·d),分3次服,隔日服用,15治疗日为1疗程;
(2)依米丁(吐根碱):1mg/(kg·d),肌内或皮下注射,1/d,10d为1疗程,对消除感染,减轻症状有效,但可引起心、肝、胃肠道及神经肌肉的毒性反应,需在严格的医学监督下使用,每次用药前检查腱反射、血压、心电图,并卧床休息。
(3)三氯苯达唑:12mg/kg,顿服,或第一天5mg/kg,第2天10mg/kg,顿服,可能出现继发性胆管炎,可用抗生素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