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家乡环境污染的调查报告范文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2 20:30:22
字号:

关于家乡环境污染的调查报告范文(一)

关于家乡环境污染的调查报告范文

 我的家乡仙河镇是一个沿海的小镇。听爷爷说,仙河镇刚建立时美丽整洁、安静祥和。然而这几年,周围的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污染情况越来越严重。为了找到改善小镇环境的对策,我利用周末的时间,对仙河镇的环境污染情况进行了调查。

 早上七点钟,我被一阵阵刺耳的车喇叭声吵醒了,我走到窗前一看,马路上排满了一辆辆班车,旁边还有一辆辆私家车不停地穿过,每个车发出一声鸣叫,整个仙河镇就陷入了噪音的海洋。我又来到早市,我发现,每个人都拎着好几个塑料袋,没有一个人用菜篮子或环保袋。最后,我又来到位于仙河商场前面的同济河,我看到同济河的水是黑绿色的,上面漂了些白色塑料袋以及一些杂物,尽管如此,很多老爷爷还在河边钓鱼。

 通过这次调查,我意识到,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任务,我们是小镇的主人,我们应当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在小区内尽量不要鸣喇叭;二是买菜时尽量使用菜篮子或环保袋;三是不要乱扔垃圾。

 相信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我们的小镇会变得越来越美丽。

 关于家乡环境污染的调查报告范文(二)

 我们周围环境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就像是鱼和水那样,密不可分,谁也离不开谁。

 龙泉是座美丽的城市。虽然龙泉美丽,但是美丽中隐藏着一种“奇特的色彩”。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不断改善的同时,环境污染给美丽的龙泉添上了不和谐的“污点”。我对周围的环境进行了一些调查,报告如下:

 一、白色污染

 白色污染,是给我们生活影响最大,也是对龙泉的环境影响最大的一个污染。

 白色污染是我国城市特有的环境污染,在各种公共场所到处都能看见大量废弃的塑料制品,他们从自然界而来,由人类制造,最终归结于大自然时却不易被自然所消纳,从而影响了大自然的生态环境。从节约资源的角度出发,由于塑料制品主要来源是面临枯竭的石油资源,应尽可能回收,但由于现阶段再回收的生产成本远高于直接生产成本,在现行市场经济条件下难以做到。面对日益严重的白色污染问题,人们希望寻找一种能替代现行塑料性能又不造成白色污染的塑料替代品可降解塑料应运而生,这种新型功能的塑料,其特点是在达到一定使用寿命废弃后,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由于其化学结构发生明显变化,引起某些性能损失及外观变化而发生降解,对自然环境无害或少害。例如淀粉填充塑料,首先其所含淀粉在短时间内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分泌的淀粉酶迅速分解而生成空洞,导致薄膜力学性能下降,同时配方中添加的自氧化剂与土壤中的金属盐反应生成过氧化物,使聚乙烯的链断裂而降解成易被微生物吞噬的小碎片,被自然环境所消纳,同时起到改良土壤的作用。虽然这种塑料袋能让环境被污染的少一些,但是不能解决根本问题,所以我希望大家改掉这种坏毛病———不要乱扔垃圾,让我们的家乡变的更美好。

 二、河水污染。

 近几年来工业生产发展迅速,人们只顾着怎样节省原材料的消耗,而对于在生产中出现的一些有害的物质并没有引起重视,废水没有经过处理就直接排放到河道中,造成河流污染情况严重。有几家矿厂,把深绿色的、浓黑色的污水直接排入河流,排污口处的水源受到了严重的污染。我们在调查中看到居住在河边的人们随手将剩菜剩饭、家庭垃圾都装进塑料袋往河里倒,我们的母亲河———龙泉溪,现在已经遍体鳞伤,成了一条垃圾河。

 三、空气污染

 我市的工厂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都是没有经过处理就直接排向蓝天,企业燃用汽油、柴油,产生的废气及烟尘也弥散在空中。同时随着我市经济的发展和外来人口增多,人们燃烧使用的煤,液化气等,能源消耗量增加,产生的废气也成比例增长。汽车、摩托车等机动车数量迅速增加,尾气排污量加大。这些废气中含有大量二氧化硫、二氧化碳和烟尘。大气污染的情况已经比较严重,严重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

 环境你我他,环境靠大家。只要人人都爱环保,我们的周围环境就更美好!同时我衷心希望有关领导充分关注污染问题,采取有利措施,还我们一个明净的家园。

 关于家乡环境污染的调查报告范文(三)

 调查目的:

 通过对家乡环境情况的调查,了解家乡环境中存在的问题,认识到环境污染的严重性,加强我们的环保意识。同时希望通过我的调查和宣传,提高家乡农民的环保意识,改善农村环境的现状,把农村建设成子孙后代向往的美丽乐园。

 调查地点:我村和周边村。

 调查时间:XX年**月

 调查背景:我居住在农村,大大小小的池塘、小溪随处可见。可是近几年,池塘的水由清澈变为浑浊泛黄,泛黑的池水长满水草,随处漂着肮脏的杂物,小时侯还能光着脚丫捉小鱼的小溪,而今不仅不见鱼的踪影,还泛着农药的恶臭。环境问题现在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一大热点,然而在尚未有工业侵入的农村地区,环境的恶化竟也这般明显,从小在农村长大的我,虽然目睹了这种变化,却也从未进行过思考,而农民的环境观念更是值得人们去重视。所以,我决定利用放暑假的机会对我村的环境情况进行调查。

 调查过程:

 (一)制定调查表

 由于我一直生活在农村,对农村的生活方式及居住环境较为熟悉,所以在老师的帮助下首先对环境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结合所具有的相关知识进行比较,并对农民的文化素质进行综合分析之后,制定了贴近农村的生活又通俗易懂的问卷调查表。

 (二)走访调查

 印好调查表后,就是走访农户进行调查。因我调查的范围是我家所在的附近,所以调查过程都是以谈话的方式进行的(我认为这样可以获得更多信息),最后请他们填写调查表。调查的对象有少部分的学生,其余大多数是在本村耕种的农民。

 (三)实地调查。

 为了获取更感性的材料,我又和老师、小伙伴一起走进下初村的大街小巷,对其周边环境进行了实地考查,做了详细记录。调查报告范文

 (四)统计分析

 主要是对调查表和实地调查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探究整理,从而得出结论。

 调查结果:

 一、家乡环境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生活垃圾因为基础设施和管制的缺失一般直接露天堆放,造成严重的“脏乱差”现象,使农村周围的环境质量严重恶化。并且这些垃圾中有那些不可降解的塑料袋、废旧电池之类的有害物质。一节小小的废电池可使1平方米的土地长久板结,肥效大减。

 2、大量的生活污水和乡镇工业废水排入自然水域,从而造成大面积的水域受到污染。生活污水主要来自农家使用的农药和化肥,农药、化肥、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有害的化学物质,因此,使大量水域造成严重的化学性污染。

 3、近几年在农村兴起的畜禽养殖业,由于没有足够的地方消纳畜禽粪便,养殖地点又离人的住所近或者干脆处于同一个院子中,到处臭气熏天,蚊蝇乱飞。同时也给地表水带来有机污染和富营养化污染以及大气的恶臭污染甚至地下水污染,畜禽粪便中所含病原体也对人群健康造成了极大威胁。

 4、由于污水灌溉、堆置固体废弃物、承受了大量工业污染的转移,农村土壤的重金属污染已经延伸到了食品污染。

 二、造成环境问题的原因。

 1、由于农民思想意识落后,大部分都没有环保意识,对环境污染的危害性认识不足,他们不知道一旦环境遭到破坏,是几十年甚至几百年都恢复不起来的。

 2、农民是被忽视了的环保群体,各种环保宣传在农村几乎是一片空白。这也许是人们的眼睛都专注在工业污染和城市污染上了,对于人口相对比较稀疏,面积比较大的农村来讲还没有引起重视。然而谁会知道每天随意丢的一个塑料袋,每次无意的扔一个农药瓶,日积月累,也可以使天堂变成地狱呢?

 3、从调查结果看,更让人担心的是,有环保意识的人与拥有环保知识的人由于产生从众心理,别人怎样自己就怎样,所以同样没有任何的行动。比如知道塑料袋危害的能50%,但每个人却仍然乱丢,如何让每个人自觉保护环境,值得每一个环保人思索。

 三、绿色建议

 根据我的调查,我觉得只有加强环保在农村的宣传力度,采取有效的解决方案,才能有效的抑制农村环境继续恶化这一隐患!而要防患于未然,科学地处理各种环境问题又是当前摆在所有人面前的崭新的课题。同时我会给有关部门提出绿色建议:合理规划村民居住地,健全民民居管理机制,强化农民的环保意识,开展“让农村变得更卫生”活动,改善我们的生活质量,提高人类健康水平,创造出更为美好的环境!

 四、收获与体会

 通过这次活动,我深入了解了环保知识,增长了社会见识,锻炼了社会实践的能力。我们明白了环境的污染与破坏给人类带来了生存的严重威胁,我们每一个人就应该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不再破坏环境,爱护一草一木,爱护我们脚下的每一寸土地。为了我们人类的家园,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能继续繁衍下去,请每天每人都少产生一点垃圾,共同建设我们美好的。

一、关于“一座城市一条江”环保在行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全球性影响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不仅发生了区域性的环境污染和大规模的生态破坏,而且出现了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全球气候变化、酸雨、物种灭绝、土地沙漠化、森林锐减、越境污染、海洋污染、野生物种减少、热带雨林减少、土壤侵蚀等大范围的和全球性环境危机,严重威胁着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本项目以广西桂林漓江和桂林城市为案例,旨在通过实地考察和入户调查漓江源头的环境状况和自然生态情况,采取实地调研、广场和社区宣讲,以及高校公益环保系列活动等形式,深入农村、社区和高校,向桂林全市积极宣传环保理念、开展环保公益系列活动,深入探讨当今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进一步呼吁全社会共同关注环保,增强环保意识,倡导“生态文明、节约资源、全民参与”的理念。

二、漓江简介

漓江是桂林风光的精华。漓江发源于桂林东北兴安县的猫儿山,流经桂林阳朔,至平乐县恭城河口,全长437公里。由桂林至阳朔84公里的漓江像一条青绸绿带,盘绕在万点峰峦之间,奇峰夹岸,碧水萦回,削壁垂河,青山浮水。正如宋代著名文学家韩愈的诗句所言:“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这一段水路被誉为漓江百里画廊。

三、环保小知识

全球环境问题,也称国际环境问题或者地球环境问题,是指超权主义国家的国界和管辖范围的、区域性和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进入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具有全球性影响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不仅发生了区域性的环境污染和大规模的生态破坏,而且出现了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全球气候变化、酸雨、物种灭绝、土地沙漠化、森林锐减、越境污染、海洋污染、野生物种减少、热带雨林减少、土壤侵蚀等大范围的和全球性环境危机,严重威胁着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威胁人类生存的十大环境问题是:

(一)全球气候变暖;

(二)臭氧层的耗损与破坏;

(三)生物多样性减少;

(四)酸雨蔓延;

(五)森林锐减;

(六)土地荒漠化;

(七)大气污染;

(八)水污染;

(九)海洋污染;

(十)危险性废物越境转移;

四、公民环保行为规范

1.节水为荣——随时关上水龙头,别让水空流

2.监护水源——保护水源就是保护生命

3.一水多用——让水重复使用

4.阻止滴漏——检查维修水龙头

5.慎用清洁剂——尽量用肥皂,减少水污染

6.关心大气质量——别忘了你时刻都在呼吸

7.随手关灯——省一度电,少一份污染

8. 减用空调——降低能源消耗

9.支持绿色照明——人人都用节能灯

10.利用可再生资源—别等到能源耗竭的那一天

11. 做“公交族”——以乘坐公共交通车为荣

12.减少尾汽排放——开车人的责任

13.用无铅汽油——开车人的选择

14.珍惜纸张——就是珍惜森林与河流

15.使用再生纸——减少森林砍伐

16.节粮新时尚——让节俭变成荣耀

17.认“环境标志”——选购绿色食品

18.选无磷洗衣粉——保护江河湖泊

19.买环保电池——防止汞镉污染

20.少用一次性制品——节约地球资源

21.自备餐盒——减少白色污染

22.做动物的朋友——善待生命,与万物共存

“一座城市一条江”环保在行动

项目信息

学校 预计团队大小

桂林工学院 8人

创意类别 教育 环境 文化 社会道德

实施地区 广西(学校所在地)

创意亮点

(创意亮点是由参赛团队提供给评审人员的参考信息或需要在决赛阶段前保密的核心创意,不予公开。)

创意

1.深入社区、深入农村,向当地市民、群众免费发放环保宣传手册,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讲解具体环保案例,坚持以人为本,把保护工作变为全社会的共同行动,推广形成“大学生-政府-志愿者”绿化环保链;

2.深入漓江源头,进行入户调查及实地考察。提倡和引导当地居民“一水多用”,节约和保护城市、农村饮用水资源,消除“白色污染”,传播环保理念;

3.向在漓江沿岸的中小学儿童开展公益环境支教活动。主要方式包括讲解、游戏、头脑风暴、分组竞赛、绘画等各种形式,给孩子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4.沿河考察和进行自然体验及自然讲解。通过这些方式让队员更加理性地认识自然,理解自然规律,明白怎样更好地与自然相处、热爱自然,保护自然中的物种;

5.宣传及联谊、交流会等。宣传主要为展板宣传,在人员相对密集的地区进行,展板可提前制作,也可是在环教课上让学生与我们一起动手完成,使居民、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和接受我们开展本次公益项目的目的和意义等。

详细计划(复赛)

开始日期 截止日期

2009/07/18 2009/08/08

辅导员/顾问1 (可选项) 熊英,桂林工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系,副教授、学生工作部(处)部(处)长;游少鸿,桂林工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系,教研室讲师

辅导员/顾问2 (可选项) 刘小华,桂林市环境保护局,党组成员、高级工程师;高江,桂林市环境保护局,宣传教育科 科长

项目背景及意义

本次项目实施地区漓江源头猫儿山位于广西东北部,因山形如猫而得名,居五岭之冠,号称“华南之巅”。猫儿山保护区于1976年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保护对象主要是三江之源和森林生态系统,漓江、资江、浔江都发源于此,面积近2.67万公顷,其中划为国家保护区有7160多公顷;

本次项目实施另一地区桂林漓江位于华南广西壮族自治区东部,属珠江水系,发源于"华南第一峰"桂北越城岭猫儿山,全长437公里。从桂林到阳朔约83公里的水程,称漓江,是广西东北部喀斯特地形发育最典型的地段,兼有“山青、水秀、洞奇、石美”四绝,还有“洲绿、滩险、潭深、瀑飞”之胜。但是随着旅游业的过度开发,桂林漓江的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为桂林开发旅游,特别是漓江的环保敲响了警钟!青狮潭水库水位逐渐下降,漓江沿岸也陆续裸露了大片土地,有些上面还长有茂密的树丛。

环境是我们人类及自然界所有生物赖以生存的基础,绿色的地球是我们人类生生不息的载体。而当前我市环境形势严峻,水源污染、生活污染、生活垃圾污染问题突出,以及农村农业固体废物处置不当;农药、化肥施用不合理;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农民环保知识缺乏。部分地区饮用水水质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农村的环境监管能力十分薄弱。面对地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现实,任何一个有良知的人都会明白:保护环境、呵护地球家园,是我们人类共同的责任。爱护地球、维护生态、保护环境是每一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然而,环境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大家的参与和配合,需要你我他的共同努力。我们相信,总有那么一天,绿色环保社区将会在全国的每一个角落闪烁醉人的星光!

公益目标

1、用科学方法调查物种多样性状况,提倡和引导当地居民“一水多用”,节约和保护城市、农村饮用水资源,进而让社会大众共同参与、建设生态城市;

2、收集、研讨生态资源保护与经济发展对策,增强当代青年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为有关部门完善保护生态资源的各项管理提供一定价值参考;

3、通过各种方式向沿途各层次的居民传播环保理念,把保护工作变为全社会的共同行动,积极推广形成“大学生-政府-志愿者”绿化环保链;

受益群体

桂林市市民乃至附近城市的广大居民、漓江沿岸和源头猫儿山保护区的当地群众,高校和中小学的学生以及项目组实践队在桂林市实施的各乡镇地区及其“一座城市一条江”环保在行动项目团队志愿者。

预期成果

1、唤起公众环保意识,并开始转化为自觉的行动,共同参与、建设生态城市;

2、更好的保护中国珍贵的生物多样性资源,从人文历史的角度去思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3、为有关部门完善保护生态资源的各项管理提供一定价值参考,从生态学的角度去探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

4、将环保的理念和知识向全社会推广和普及,形成有质量有影响的项目,将“大学生-政府-志愿者”绿化环保链的模式,向更大范围推广。

活动实施地

项目实施将在桂林猫儿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及其附近村庄、中小学,以及漓江沿线、高校等地开展,项目所选地点极富典型性和大众性、推广性。通过我们实地调研和深入一条江源头,总结当地生态保护措施和环保整治现状,引导当地群众节约水资源、不乱扔垃圾、垃圾回收处理等,将环保理念逐渐渗透并逐渐转化为内在的自觉行动;

在社会活动中,沿途选择当地的“绿色学校”作为调查样本,并力所能及地为农村小学上环保课,同时在活动调查内容中,我们将进行生物多样性的调查、野生动物保护情况、农村能源结构情况、农药使用情况等相关内容;

在市区的活动中,目标群体大,项目开展的可持续性强,结合今年国家环保部对我市国家环保模范城进行复查,开展相关的环保知识宣传,展示我们项目实地调研成果,引起社会的关注和参与,不断提高公众对城市环境保护的满意率。项目团队已积极联系桂林市环保局等,并取得与其合作的支持,在桂林环境规划的背景下开展活动更有现实意义。

项目时间表

(一)前期准备阶段:(2月15日——7月10日)

2月15日—3月15日 团队成立,撰写完成项目复赛内容,开通及完善博客

4月15日—4月25日 联系合作伙伴、专家总结经验,提升合作方案质量水平

5月01日—5月05日 利用“五一” 考察漓江沿岸及猫儿山,并与当地政府和学校签订合作协议

5月10日—5月25日 完成志愿者招募、培训以及活动地点的人员分配

5月26日—6月08日 邀请专家对本项目内容的审核与修改及进行活动实践模拟

6月10日—7月10日 落实项目活动所需设备及各类教材资料

6月26日—7月10日 再次与当地政府、村落联系

(二)暑期实施阶段:(7月18日——8月08日)

7月18日 在市中心广场举行项目启动仪式,进行大型展(包括“变废为宝”工艺品展)以及举办自行车环保环城游等活动

7月23日—7月29日 徒步漓江环保宣讲,展开兴趣小组课题研究及向沿岸中小学开展公益支教,在实施地召开团队注意事项会议等活动

7月30日—8月08日 深入猫儿山进行入户调查和实地考察及沿途传播环保理念,并用科学方法调查物种多样性等活动

(三)项目总结阶段:(8月09日——8月30日)

8月09日—8月30日 团队整理材料,梳理项目报告思路,并邀请有关专家进行指导,制作完成“项目宣传纪录片”,完成项目课题研究工作、撰写项目实践报告

(四)宣传推广阶段:(9月01日—— )

9月01日—9月05日 至桂林市中心广场、七星社区等地进行环保宣讲,免费发放环保宣传手册,提倡和引导当地居民“一水多用”,节约和保护饮用水资源,消除“白色污染”,传播环保理念,让广大市民更加理性认识自然及其规律,明白怎样更好地与自然和谐相处、热爱自然,保护环境

9月06日—9月25日 通过活动成果展示,以环保知识竞赛(辩论赛)等形式在桂林市各大高校开展环保宣传活动,推广形成“大学生-政府-志愿者”绿化环保链

9月25日—9月30日 向主办方以及相关政府部门提交项目实践报告

团队构成

我们来自天南海北,五湖四海,是命运的天使让我们聚集于桂林工学院这一象牙塔,揣着共同的信念——奉献、友爱、互助、进步,我们不约而同地走在了一起: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来回报社会,从而有了我们这一极具凝聚力的团队。

我们有着共同的意愿,那就是关心我们身边需要关心的人;我们有着共同的愿望,那就是让我们的身边充满阳光,充满关爱;我们有着共同的优点,那就是我们都能吃苦耐劳、积极耐心;我们有着共同的爱好,那就是齐心协力共同来做自己喜欢的事——为社会公益奉献一份力量,为最需要的人和事提供力所能及的最为有效的服务。我们对公益性的活动充满着热情,我们始终坚定我们的航标。我们要从实际的考察中去研究周围世界的问题,整理出属于自己的材料,探索解决实际问题的道路。我们是游山涉水的“游荡族”,我们探索的路程虽刚起步,但我们只要坚信我们的方向,坚定我们的信念,相信我们会取的可敬的业绩,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一份贡献。

我们项目团队以广西桂林漓江和桂林城市为案例,深入漓江源头并且进行入户调查和实地考察;深入社区,深入农村,向市民和群众宣传环保理念;在漓江沿岸小学开展公益环保支教活动。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全社会共同关注环保,重视环保,努力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小事做起,将蓝天更蓝,绿水更绿,青山更青,社会更加和谐美好!

前期调研及暑期前准备 (可选项)

1、调研时间:

2009年05月01日 — 05月03日

2、调研地点:

广西桂林漓江源头猫儿山及其附近村庄,中小学和当地环保部门

广西桂林漓江沿途附近村庄,中小学和当地环保部门

3、人力安排:

(1) 广西桂林漓江源头猫儿山调研活动总负责人:曹**

(2) 广西桂林漓江沿途调研活动总负责人:贺**

(3) 各调研小组均设组长一名,副组长一名(每个小组共四名成员)

其中,总负责人确定调研活动行程路线和调研地点;组长负责联系调研地点,并作好调研事前安排和沟通;副组长负责调研团队建设,组织撰写调研实施细则;

4、调研形式:

(1) 实地考察,用DV和数码相机、文字记录;

(2) 无结构访谈,用DV和数码相机为主要记录;

(3) 问卷调查;

5、调研内容:

(1) 调查漓江沿途以及源头猫儿山目前水质情况和自然生态状况,关注漓江水资源生态,保护漓江流域生态生物多样性调查;

(2) 了解猫儿山附近村庄、中小学和环保部门对漓江源头的保护情况及措施;

(3) 留住自然美景,自然与文化影像纪录;

(4) 开展民俗文化遗产和自然资源保护;

(5) 开展自然体验,荒野生存拓展活动;

6、调研思路:

深入漓江及其源头猫儿山,了解目前漓江及其猫儿山植被和水土保持,自然生态等状况;深入漓江及其猫儿山附近村庄、中小学,获取当地关于漓江及其猫儿山环境保护的第一手资料;通过与猫儿山环保部门领导和专家座谈,了解目前环保部门对漓江及其猫儿山以及当地的环保措施,最终形成调研报告。

7、关于调研成果:

调研团队通过此次调研,将漓江及其源头猫儿山的自然生态、当地城市、农村、沿江环保措施,以及存在的问题等进行分析和整理,组织撰写一份调研报告,上交学院团委、桂林市团委、桂林市环保部门以及“益暖中华”—谷歌杯(Google)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公益创意大赛组委会。

项目收尾

(一)项目评价阶段:( 8月09日——8月30日)

8月09日—8月15日 针对调研和实践反映出的各种信息和问题,我们将分组向不同的专业老师进行咨询,整合各方意见并寻求解决城市环保方面方案,同时把调查问卷、咨询笔录进行综合整理,并将结果作为撰写调研和社会实践报告的原始资料。

8月16日—8月27日 团队整理材料,梳理项目报告思路,总结本次活动的经验与不足,撰写调研实践报告,并将此调研实践报告提交桂林市政府,为桂林的城乡统筹发展出谋划策。完成项目课题研究工作,制作成果汇报册,刻录活动纪录片光盘并做好档案的归档和经验成果的宣传推广工作。同时,组织撰写一分真实,高效,可靠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并上交学院团委、桂林市团委、桂林市环保部门以及“益暖中华”—谷歌杯(Google)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公益创意大赛组委会。

(二)成果展示阶段:( 9月01日—— )

9月01日—9月06日 至桂林市中心广场、七星社区、桂林市火车站、汽车站等地进行多种形式的环保宣讲,免费发放环保宣传手册,提倡和引导当地居民“一水多用”,节约和保护城市、农村饮用水资源,消除“白色污染”,传播环保理念;

9月07日—9月22日 通过活动成果展示和环保知识咨询,环保知识竞赛(辩论赛)等形式在桂林市各大高校开展环保宣传活动,同时建立长效机制,推广形成“大学生-政府-志愿者”绿化环保链;

9月23日—9月25日 在桂林工学院做关于此次活动的专场报告会。并邀请活动主办方Google代表、活动地区相关代表、团队的顾问、指导老师、桂林市相关政府部门等校外合作伙伴代表、各高校合作代表出席我们的专场报告会,同时欢迎广大师生的入场观看;

9月25日—9月30日 撰写并向主办方以及相关政府部门提交项目后期实践报告。

写在最后的话: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而地球正面临着严峻的环境危机。我们为周围环境的恶化而感到心痛,想想:作为未来接班人的广大青少年,如果不了解人类环境的构成和环境问题的严重性,不去增强环境保护意识,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的话,我们的生命将毁在自己的手中。为此我们应该要下定决心要“从我做起”爱护环境,保护我们这个赖以生存的家园,做一个保护环境的卫士。

截止于2009年03月05日,我们已经与桂林工学院领导、老师以及广西爱心活动办公室桂林分部、市环保局等组织的相关负责人取得联系并建立良好沟通关系。我们深知,环境保护,任重道远,仅凭一次活动还难以实现我们建立团队的目的。在此次项目活动顺利开展后,我们将继续与各组织保持联系沟通,与广大人民群众、师生志愿者携手一起共同努力,对在环境保护方面等各方面继续做好各种宣传和实践工作,探寻一条有社会显著效益的快速普及化途径,为实现我们团队所倡导的“生态文明、节约资源、全民参与”理念而不懈努力,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做贡献。

21世纪的世纪公民,行动起来吧!这个夏季,让我们心手相携,共同为我们的地球缔造一个绿色的明天吧!请相信——我们的绿色梦想不是梦!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js/5_10675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