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仓道茶:产自秦巴高山地区米仓山脉的高品质绿茶,茶叶香味清爽持久、富含多种微量元素,米仓道茶外形扁条,两头尖细;内质香气高鲜;汤色清明,滋味浓醇;叶底嫩绿均匀。用于制作米仓道茶的鲜叶十分细嫩,加工工艺十分精细。一般在清明前3~5天开采,标准为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初展,鲜叶嫩匀,大小一致。适当摊放后,经高温杀青、三炒三凉,采用抖、撒、抓、压、带条等手法,做形干燥。使茶叶具有扁直平滑、翠绿显毫,形似竹叶的特点;再进行烘焙,茶香益增,成茶外形美观,内质十分优异。---广元市原石茶叶有限公司--荣誉出品!2013年1月国家文物局公布《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蜀道成功入选,其中包括的米仓道。通过对米仓古道的实地考察调研,专家们对米仓古道给予了充分肯定,一致认为:米仓古道是蜀道文化线路几千年来留下的文化遗迹精品,在全国的古道路中极其罕见,沿线各个时期的文化遗迹遗物价值非凡,是支撑蜀道文化线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实物佐证。
从汉中沿米仓古道一路走来,在南郑县红庙镇(米仓道称黄官岭)罗帐岭茶园山坡上,一幅醒目的画像吸引了人们的眼帘。那是2004年4月10日,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南郑县红庙镇罗帐岭茶园时留下的珍贵照片。如今红庙镇以形成万亩茶园奇观,一排排整齐的茶树象梯田一样,在起伏的山岗上绵延。漫山遍野的茶叶苍翠欲滴,阵阵香沁宜人,采茶女们提着篮子欢快地在园间穿梭忙碌着,到处是一片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到了四川南江县境内,青山绿水,植被茂盛,山涧云雾缭绕,是天然的种茶基地。南江种茶历史悠久,可追溯到商周初期,兴盛于汉朝,闻名遐耳。是四川省重点产茶县之一,大叶茶是省级地方优良品种,是制高档名茶的优质原料。明朝万历年间作为贡品,每年朝庭派专人用马匹,人背沿米仓古道直接运送到宫庭,共帝王将相,达官贵人们享用。目前,全县现有茶园面积5.2万亩,大小茶场158个。 米仓古道上还有多处孔明井,是沏茶的上等好水,俗称甘露。据传是汉蜀相诸葛孔明带兵时沿路亲手所挖。但水井多数是隐藏于幽静的竹林,树林之中,为了防止敌军投毒。如今沙南路皇柏林中还有几处古井水质依然,一年四季清澈见底,冬暖夏凉,饮之清澈甘美,沁人心脾。传说用孔明井水沏茶,饮后能让人明目醒脑,平添智慧。因此,当地百姓每逄娃儿满月都取来孔明井水为儿子开智慧;巴州,集州等地上京赶考书生都会带上孔明井水,一是路上解渴,二是用孔明智慧启开金榜题名的钥匙;这种风俗延续至今,每年高考之前,望子成龙的家长们专程取孔明井水为子女沏茶,熬汤祈祷诸葛孔明保佑孩子能考上一所好大学。如今,到皇柏林旅游人休憩停歇之时,喝上一口甘冽冽的井水,有消暑解渴,驱赶疲备之功效。
千百年来,运茶马帮,巴山背二哥造就了米仓古道沿途古镇,驿栈车水马龙的繁荣与兴旺。据年岁较高的老人回忆,每天至少有100余匹马,1000多名背二哥从汉中背盐,布匹或从巴州,集州背火纸,茶叶,银耳来往穿梭于米仓古道。傍晚,插着各家商号大旗的马帮在镖局的护送下,和着声声响铃,进驻大小驿栈。 如今,伴随着岁月的流逝,一切都已经平静下来,只有来到光雾山牟阳城旅游的人们,能从街边古香古色的土木建筑、泛着岁月光泽的青石板和精美流转的雕梁画栋,才能感受到这个古镇昔日的繁华和磋砣岁月留下来的历经沧桑。一路走来,站在元顶子山上观赏整片茶园的美景一览无余,在阳光的照耀下,漫山遍野的绿色茶树显得更加浓艳,葱郁的茶田如碧色的丝带般层层叠加而上,美妙如画。茶叶散发的淡淡清香扑鼻而来,让人心旷神怡,伴随微风吹佛还能听到米仓古道昔日背二哥婉转,粗犷的山歌和马帮渐渐远去的铃声 ……. 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条军事通道和粮食物资运输要道。也是历史文化最为厚重的一段,南北走向,被誉为“中国乃至世界交通史上的活化石”、“一条流淌的茶马文化长河”、“一段可以触摸的历史”。
茶叶的种植方法和时间
南江县茂园茶业是2017-06-09在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注册成立的个人独资企业,注册地址位于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南江镇光雾山大道朝阳段287号(蓝水湾小区1-B幢726号)。
南江县茂园茶业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511922MA657EML0C,企业法人任导行,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南江县茂园茶业的经营范围是:茶叶(绿茶)、代用茶(金银花茶)、农副产品加工、销售。(凭许可证时效经营)。天麻、核桃、木耳、香菇、中药材种植、加工(初加工)、销售;办公用品销售。(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在四川省,相近经营范围的公司总注册资本为614278万元,主要资本集中在 1000-5000万 和 100-1000万 规模的企业中,共1362家。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一般。
南江县茂园茶业对外投资1家公司,具有0处分支机构。
通过百度企业信用查看南江县茂园茶业更多信息和资讯。
每年立春过后是茶叶种植时间的最好时候,具体种植技术如下:
1、开垦
茶园开垦坡度15°以下平缓坡地直接开垦。翻垦深度50厘米。坡度15°以上坡地,以等高水平线筑梯坎,梯面宽应大于1.5米,然后翻垦。属塾地的,经过深耕平整就可划行种植;生荒地分初,复垦两次。初垦深度达50厘米,深耕后不必整碎土块,以利蓄水。垦翻时注意不要把草皮翻入底层,以便复垦时清出园外,初垦完毕,就可以进行复垦,复垦深度为25-30厘米。复垦要求敲碎土块,除净柴草根。切忌把生长密结的草皮块翻入下层,免得杂草腐烂后形成孔洞,影响茶苗根系水肥吸收。
2、种植
要利用地下部活动的生长时期进行定植,有利于根系的伸长和发育,也有利于吸收土壤养分供地上部的开始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高山地区的茶苗定植时期宜掌握在每年的2月份(春节前后)进行。
在完成开垦的茶园定植沟内用定植农具挖穴10-12厘米深,穴径10厘米以上,把茶苗垂直种于穴内,填满土,并压紧压实,或用农具夯实苗茎部三方土层,再培上细土1-2厘米,浇透水分,苗木定植时要比正常深1-2厘米。如果能选择在下雨之前定植最为理想。茶苗定植要采用“双行单株”的方式,株距30厘米,株与株之间呈三角形。在定植沟茶行中铺放3-5厘米厚的稻草或其它草类植物进行覆盖,有利于保温保湿,又达到抑制杂草生长的作用。
3、修剪
修剪时期应掌握在5月下旬或6月上旬、10月中旬秋茶结束后为宜。
修剪方法如下:
(1)定型修剪:其目的是茶树在幼龄阶段中培养合理的树体骨架及丰产树冠。一般进行4次,每次定剪的新梢刀口处必须要木质化或半木质化。第一次修剪结合定植在离地15-18厘米处定剪;第二、三、四次定剪要求在前一次定剪刀口向上提高15厘米处定剪。经过四次的定型修剪树高已达到60厘米,有2-3级的分枝结构,初步形成合理的采摘树冠,即可投入生产。
(2)轻修剪:轻修剪的目的在于调整树冠,培养良好的采摘面。每年进行一次,轻修剪的程度,以剪去蓬面上3—5厘米的为度,主要是剪掉冠面上的小桩头、无用新梢等。
(3)深修剪:经过多年的采摘和轻修剪的树,应用深修剪的方法剪去树冠上部10-15厘米的一层枝叶,使茶树重新抽发新枝,提高茶树发芽能力,延长茶树高产稳产的年限。
(4)重修剪:对半衰老和未老先衰茶树,一般以剪去原树高的1/2为宜,结合整理(抽剪),重新培养健壮枝干和采摘树冠。
(5)台刈:对十分衰老的茶树,宜在离地面约10-15厘米高处锯(或剪)掉全部枝干,重新培养树体骨架结构和采摘树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