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抛石堵城墙,在长沙保卫战中还有哪些细节?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2 14:15:35
字号:

1851年1月,洪秀全在广西桂平金田起义。9月,太平军在永一安封王建制,声势大振。朝廷派赛尚阿为钦差大臣统率各路清军对太平军围追堵截。1852年4月,太平军围攻桂林不克,转攻全州,值江水猛涨,于是顺流而下。新宁江忠源率团勇在蓑衣渡伐木为桩,阻塞河道拒战。太平多遭此伏击,损失惨重,南王冯云山中炮牺牲。太平军乃弃船登陆,由东岸小路驰人湖南,进攻永州。

左宗棠抛石堵城墙,在长沙保卫战中还有哪些细节?

洪秀全

但永州江面宽阔,太平军不能渡江,于是转趋道州。6月12日,攻占道州。太平军在道州发布檄文,铸造火炮三百余尊,缝制各色军装,每日前来投军者以千计,军队增至五万人。经过50天休整,太平军重整雄风。8月17日,太平军攻克郴州。28日,萧朝贵率军自郴州出发,一路势如破竹,攻克安仁、故县、茶陵、醴陵等地。

1852年9月11日,太平军在长沙城南石马铺突袭西安镇绿营兵,阵斩其总兵和副将。驻守金盘岭的副将朱瀚不战而逃,大量军需落入太平军之手。次日,太平军进攻黄土岭,清军溃退长沙城内。太平军乘胜进驻城南妙高峰,占领西湖桥和金鸡桥,控制坚固民房和制高点,从12日至18日,太平军炮轰长沙城。

洪秀全

由于江忠源率部抢占了城东南蔡公坟高地,太平军兵单力薄,只能屯集在城南一隅攻城。城内清军虽然人数不多,但能集中兵力据险固守。西王萧朝贵身先士卒,执旗督战,不幸为敌炮击中,壮烈牺牲。不久,清军邓绍良部从湘潭开抵城外,太平军腹背受敌,攻城受挫。

洪秀全

洪秀全与东王杨秀清在郴州闻知长沙告急,立即率部兼程赶赴长沙。10月5日,太平军前锋抵达长沙,会合萧朝贵余部,对江忠源蔡公坟阵地发动猛攻,向荣用大炮轰毁近城民房,使太平军失去掩护,不能近城,进攻失利。10月11日,洪秀全与杨秀清抵达长沙,在城南、井湾子、洞井铺等地与清援军交战,亦未取胜。

此时,长沙城内清军已增至四五万之众,汇集的文武大员有帮办事务大臣1人、巡抚2人、提督4人、总兵8人,还有副将、道府十数人:并有各地援军兼程赶来,自天心阁至新开铺一带扎营结垒,深掘大壕。太平军背水为营,三面受敌,情况危急。

洪秀全

洪秀全改变战略,分兵西渡,占领河西地区。10月17日,翼王石达开率部自朱张渡、猴子石一带渡湘江,占领水陆洲、靳江、岳麓山、潇湾镇一带,收获阳湖垸晚稻为军粮。打造湘江浮桥,使两岸阵地连成一体。河西为长沙西通常德、北入洞庭湖要道,由此全盘皆活,太平军再次赢得了主动权。

清军十分惊恐,多次遣兵渡江作战,均遭石达开部击退。10月31日,向荣亲率精锐之师进攻水陆洲,年仅21岁的石达开足智多谋,在树林中埋伏重兵,击毙清军数千人,向荣逃脱,经此一战,清军再也不敢轻易渡江作战。城南太平军加紧掘地道攻城。由郴州矿工组成的土营善于掘地道,他们将地道打到城墙下面,然后装填火药引爆,曾四次炸坍城墙。

洪秀全

左宗棠时任湖南巡抚张亮基幕僚,他从长沙富商黄冕、孙灿臣等手中筹措饷银12万两。当城墙缺口时,凡向缺口抛石一块者赏钱一千文。顿时石如雨下,在缺口处混战的太平军与清军被同时埋葬,缺口随即被填塞。清军还召集城内的算命瞎子伏在城墙根“听地”,密切侦探太平军土营的掘地道活动。一发现动静,即用火炮将其炸死于地下。可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在此期间,洪秀全一面指挥杨秀清攻城,一面整军建制,设置诏书衙,整编部队,提拔赖汉英、林风祥、李开芳等将领分别为指挥、将军和侍卫,并颁制太平天国玉玺。此时,太平军已进攻长沙城持续81天,既不能歼灭城外之敌,也不能合围破城,而各地清军不断赶来,形势越来越不利,洪秀全审时度势,决定由杨秀清率主力渡江与石达开部会合,准备北驱直进,攻打金陵。

洪秀全

撤围前,太平军使疑兵计,佯装要掘地道炸天心阁,使清军忙于在城内掘壕防地道。在暴雨初歇、夜色茫茫之时,太平军主力迅速渡江,等清军回过神,追击已来不及了。此后,杨秀清派小股部队向南佯攻湘潭,主力则直趋宁乡、益阳、岳州方向。

1853年,太平军攻克武昌,顺江东下攻克南京,建立了天朝政权。1854年,太平军为巩固天京政权,又派石祥祯、林绍璋率军西征,先后在岳州、宁乡、湘阴、靖港、湘潭等地与曾国藩的湘军激战,计划在攻取这些地方后再围攻长沙。太平军在靖港痛击湘军水师,曾国藩愧愤交集,三次投水自尽,为部下救起,逃回长沙。但太平军在湘潭惨败,伤亡1万余人,在其他各地的胜利化为乌有,被迫撤围,退出湖南。

洪秀全

太平军两次攻打长沙都以失败告终,但给清朝统治者以沉重打击,锻炼了队伍,推动了湖南反清革命斗争,奠定了天朝政权的基础。同时,清军长沙守城之役的胜利和湘军的兴起,使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等人以此为契机,崭露头角,成为晚清“中兴名臣”,湖南民风士气为之一变,对近代中国历史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

是洪湖、梁子湖、斧头湖。

1、洪湖,位于湖北省南部洪湖市、监利县之间,长江与东荆河间的洼地中。湖面高程25米,常年水面350平方公里(1980年代中水位),2008年面积348.2平方公里(洪湖市政府2018年数据为348.33平方公里)。东西两侧与长江相通,是鱼类繁殖的良好场所。湖区南部黑鱼湾至螺山一带每年冬季雁鸭麇集,水禽资源丰富。东南顺靠长江黄金水道,西北有四湖总干渠流入湖区。

洪湖是中国第七大淡水湖,湖北省第一大湖,是中国生态系统保存较好、水质唯一整体达到二类标准的大型淡水湖泊。有“湖北之肾”的美称,兼具供水、灌溉、湿地生物栖息地、养殖、航运和旅游等多种功能。国外专家称之为“世界濒危物种的主要栖息地”,2008年列入“国际重要湿地”,也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梁子湖

梁子湖属地级市鄂州市,分布于江夏区、鄂州、咸宁交界,原名樊湖,由梁子,鸭儿、保安、三山等湖泊组成梁子湖水系,四周分别与武汉、咸宁、大冶等市(县)交界。梁子湖东西长82公里,南北长32公里,由316个湖汊组成,湖面55.5万亩,流域面积3260平方公里,常年平均水深3米。梁子湖通过鄂州长港从鄂州樊口入江,至今,仍通称梁子湖周围地区为樊湖地区,称梁子湖水系为樊湖水系。

梁子湖是湖北省蓄水量第一大、面积第一大的淡水湖,是武汉城市圈的中心湖,也是亚洲湿地保护名录上保存最好的湿地保护区之一,被列为鄂东战略备用水源地。

3、斧头湖

斧头湖,湖北省第三大湖,161平方公里。现名梓山湖,位于北纬29°56'~30°07',东经114°10'~114°15',以其东北部的斧头山(武昌县境内)而得名,在嘉鱼县县城东北28公里,东北为武汉市江夏区,东南为咸宁市咸安区,西为嘉鱼县潘家湾、渡普两镇,地处嘉鱼、江夏、咸安三县区交界处。

扩展资料:

1、洪湖位置境域

洪湖,介于湖北省监利、洪湖两县市之间,是荆州地区境内最大的湖泊。清光绪《沔阳县志》记载,湖泊湖面“东西约六七十里,南北宽约十里”。1887年开挖冯姓河后,接纳上游来水入湖,汛期高水位时水面达736平方公里。1956年后,江河分隔,水位下降。到1980年,湖四周围堤形成,中水位时,常年水面350平方公里。2008年时,洪湖东西长23.4公里 ,南北宽20.8公里 ,岸线长度104.5公里 ,湖泊面积348.2平方公里(洪湖市政府2018年数据为348.33平方公里) ,属于大型浅水湖泊。?

湖北是洪湖市瞿家湾镇、沙口镇、万全镇、汊河镇,湖东接洪湖市乌林镇、滨河街道,湖南为洪湖市区新堤街道、螺山镇,隔洪湖干堤与长江相望,湖西为监利县,自北而南依次接壤的是:福田寺镇、汴河镇、棋盘乡、朱河镇。

2、梁子湖特产

武昌鱼、梁子湖螃蟹。梁子湖有各种淡水鱼类70余种,出产武昌鱼、胭脂鱼、银鱼、银针鱼、船钉鱼、鳜鱼、鳡鱼、鲇鱼、鳗鱼、大闸蟹等享誉海内外的梁湖特产。其中,以武昌鱼最负盛名。梁子湖是驰名中外的武昌鱼的故乡。

3、斧头湖资源

斧头湖西岸的冲击平原,土壤肥沃,孕育了以嘉鱼县潘家湾镇为中心的全县42万亩蔬菜基地,年产联乐牌无公害新鲜蔬菜近百万吨,蔬菜品种逐步由大路菜向精细菜,旱生菜向水生菜,家生菜向野生菜,常规品种向名优特品种延伸;生产方式由平面种植向立体种植延伸。即“引洋种,种洋种;引名种种精细菜;育土种种野生菜;育新种种反季节菜”,初步形成全县一业,各镇一品的格局,已成为全国闻名的“蔬菜之乡”。

斧头湖西岸的渡普镇依托斧头湖丰富的水产资源,建成了一个万亩连片精养鱼池基地和一个万亩连片围栏养殖基地,2004年全镇养殖面积达59100亩,鲜鱼产量达15670吨,虾、蟹产量达670吨,面积、产量均占全县的四分之一。为嘉鱼县成为“全国百强水产县”、“湖北十强水产县”作出了贡献。

百度百科—洪湖

百度百科—梁子湖

百度百科—斧头湖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js/5_10642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