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果园应加强枝叶管理,从以下几个方面处理。
摘叶、造伤促分枝是让当年生枝、促发、分枝加速形成、早结果的一项新技术,在刚栽植的幼树上应用较多。对果树幼苗主干延长头每长30厘米时进行一次摘叶、造伤促分枝技术处理,一年3次,可确保中心干健壮生长且有分枝发出,树高当年可达2.5米。
对于当年发生的枝条,尤其是幼树需要开张角度。当新梢长到20厘米时,用牙签开成90°。早开角可以使基角开张,能节省未来大量的拉枝工作。
6~9月间疏除强旺枝,可削弱枝组的长势,疏除和回缩多年生细弱枝,调整枝级的空间分布。因此,对树冠内的直立枝、徒长枝、过密枝和树冠外围的多头枝、过密枝、徒长枝,果农应从基部剪除。
拿枝软化具有缓和枝势生长、增加积累养分的效果。对一年生或多年生的直立枝,在夏季枝条软化时,要进行拿枝。具体方法为:用手握住枝条后部,另一手握住枝条前部,慢慢用力向下弯曲枝条,逐步由内向外移动,以木质部发出轻微的断裂声为宜。对较大而角度不开张的骨干枝拿枝时,一定要两手配合,切莫用力过猛。
5月、6月的环割能促进花芽形成和幼树提早结果。果农可利用环割剪在辅养枝基部5~6厘米处环割一圈,深达木质部。如果树势生长旺盛,而且多年结果少或不结果,可连割2~3刀,但要求环割剪一定要拿平、直割,不可斜割。
在秋季7月下旬、8月上旬进行拉枝。对于采用高纺锤形模式的果园来说,此期拉枝更重要。具体方法为:果农可将牙签开张后跷头的枝下拉到110°~120°。
桃树或者是其它果树,在对其进行蔬果管理期间,都会摘掉大量的幼果,有时候果农们并不会太在意把这些幼果放在哪里。通常会把摘下来的这些幼果顺手丢弃在果园内,这样虽然省事省时了。但却给果园后期管理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甚至可能还会导致人员的意外损伤。
桃树或者是其它果树,在对其进行蔬果管理期间,都会摘掉大量的幼果。有时候果农们并不会太在意把这些幼果放在哪里,通常会把摘下来的这些幼果顺手丢弃在果园内。
这样虽然省事省时了,但却给果园后期管理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甚至可能还会导致人员的意外损伤。
所以说,桃园在每年的疏果作业后,要做到及时清理。
桃树在每年的幼果期,都需要进行蔬果管理,桃树坐果率低影响桃树的产量,但坐果率太高时,果实密度过大。
那就需要通过疏果让桃树有一个合理的结果量,避免结果量过大影响桃树的生长,和桃子的品质。在对桃树蔬果期,就会有大量桃子幼果被摘掉丢在桃园里。
这些每年被摘下来的幼果,都应该装入袋子里,清理出桃园,最好一个都别留,如果不然,会对后期的桃园管理中带来隐患。
桃树疏果后还要进行其他的作业,比如桃子套袋,病虫害防治等,这都需要作业人员经常在桃园里走动。
如果有桃子丢在果园内腐烂,被人踩到后很容易打滑,就很有可能造成人员摔伤等。
腐烂的桃子不仅容易让人踩上滑倒,并且在桃子腐烂后散发出臭味,还会令人感到不适,也会藏匿或招致害虫,如果蝇、蚂蚁等。
疏果摘掉的幼果,通常都是弱果和病果等,这些果实又基本上是像食心虫幼虫侵蚀的果实,其在果园内还会导致扩散,不利于桃树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桃树食心虫原本就是一种防治比较困难的虫害,每年在对桃树管理的过程中,由于食心虫对药性的抗性又比较强,需要多次喷洒农药。
桃园的烂桃子掉落(图)
在对桃树疏果或套袋的时候,也是食心虫最泛滥的时期,所以会有不少被虫害侵蚀的幼果摘下来,这样的果实更不能存留在桃园内。
其次,桃树幼果丢弃在桃园内,发生霉变腐烂后,会通过风雨、昆虫等传播途径,导致有一些病害的传播。
所以那些被丢弃的幼果就会成为病害藏匿的温床,比如白粉病、褐斑病等病菌,都有可能会通过果园内丢下的幼果传播出去。
这样的病害对于果树防治也比较困难,需要多次喷药施治,这样不仅浪费人力物力投入,也会影响到果实的品质。
对于桃树种植户而言,每年都会疏果摘下来大量的幼果,这些幼果并非就没有用途。
如果村里有养羊、养猪、养牛等养殖户的,可以把这些幼果当做饲料喂食给牲畜,也是很好的废物利用了。
再不然可以清出桃园后,集中密封存放或掩埋,通过夏季高温的发酵转变成有机肥,也算是让其变废为宝。
桃树疏果后,无论怎么处理,但总之都不能丢弃在桃园内,以免后期作业时对人员带来不利的影响,也为桃树病虫害防治增添了困难,还增加了桃园管理中人力物力的投入。可以说,疏果后的桃子不清理出果园,其百害无一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