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沙镇的主要产业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2 12:20:28
字号:

粮食:全镇以农业为主,有耕地面积1274公顷(田941 公顷、土333公顷)。种植业以水稻、玉米为主,小麦、马铃薯、红薯为辅,1980年以来,先后引进杂交水稻、杂交玉米和脱毒马铃薯等良种,推广两段育秧、旱育浅植和玉米肥球育苗等先进技术,耕地面积虽有减少,但粮食年产稳步增长,1986年全镇粮食产量为10530吨,2002年,受气候影响,水稻较大面积绝收,2005年全镇粮食产量11228吨,人均粮食为425公斤。

白沙镇的主要产业

烤烟:烤烟是镇内主要经济作物,全镇85%的耕地适宜种烟,1985年前,烤烟由供销社发展、收购,当时生产水平低下,品种杂劣,所占经济比例地位不高。1986年以后,随着产业结构调整,烟草行业成立专门的生产、收购机构,生产水平不断提高,种植面积逐年增大,品种不断优化。到1990年,烤烟已成为全镇农民增收,财政收入的主要财源。1996年,全镇种植面积达6600亩,在当年遭受特大洪灾的情况下,仍然实现产量137万斤,产值604.5 万元,完成特产税89.3万元,有着与粮食生产等同地位。但由于收购政策不稳定,烤烟种植出现起伏现象;2005年,烤烟生产已从过去的零星种植向集中连片转移,小户种植向大户、专业户转移,生产水平进一步提高,烤烟生产步入良性循环,烤烟已达到烟兴财政兴,烟衰财政衰的地位,烤烟成为镇内不可取代的经济支柱产业。

茶叶:1965年,为了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由当时的大队分成小组开荒,建大岩、新山、岩上茶场,总面积500亩,当时用茶种直播,茶苗长出后管理技术跟不上,产量很低,1970年,大岩村120亩茶叶产量1000公斤,亩产只有8.3公斤。1980年土地承包到户,其三个茶场基础承包到私人,由于管理不善,岩上茶山逐年减少至今全无,大岩、新山茶场面积也逐年减少。2005年,县大力发展茶叶产业,全镇茶园面积1650亩。

林业:1997年10月,国家长江防护林工程在白沙全面实施,2000年8月,国家“天保”工程全面实施,实现专人管护,2002年1月,全面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到2004年,全镇面积达6541.5亩, 2004年8月,退耕还林林权证发到农户手中。2005年,全镇森林面积4315公顷。

畜牧业:80年代前,畜牧业发展相对落后,牛主要以劳役为主,由于缺乏养殖技术、饲料,猪的品种老化,生猪发展缓慢,居民吃肉靠食品站统一供应。1980年土地承包到户,农户开始大量养猪,但每年必须向国家交售“毛猪”任务。到1986年全区牛存栏11053头,猪存栏23232头。 1998年,畜禽商品市场流通,全镇大规模发展养殖,引进优良种猪大约克猪,引进优良牧草红三叶、黑麦草。2000年,引进优良种猪杜洛克猪和优良种羊波尔山羊1只。2001年4月,实施订单畜牧业,在琵琶沟村、小岩村大力发展瘦肉型商品猪,被贵州日报登载。2002年4月,实施牲畜挂免疫标识。2004年4月,牲畜防疫首次用“三联苗”防治。2005年,全镇大牲畜存栏6885头,猪存栏19805头,羊存栏11365头,实现牲畜产值2497万元。

海南白沙种植油茶基地在哪

1、白沙绿茶,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县境内的国营白沙农场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2、沙绿茶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产自白沙陨石坑境内,白沙陨石坑独特的土壤条件,以及陨石坑境内优良的生态环境,雨量充沛,常年雾气缭绕,加上近处无重工业,又远离城市,无污染,是高山云雾茶生长的最佳地域,为茶树的生长创造了优越的自然条件,造就了品质优良的白沙绿茶。经科学测定,陨石坑内的土壤含有矿物类达50多种,营养丰富,成就了白沙绿茶的不可复制性和稀有性。

白沙位于海南省中部,这里有个小众景点叫茶园小镇,在县城东南侧,规划占地面积130公顷。它依托白沙农场场部原址茶园景观,河流溪谷及黎族文化等资源,将茶产业和旅游业结合起来,建设一个集生态茶叶生产,茶园观光休闲,黎族文化体验,乡村养生度假为一体的茶园小镇,并力争打造一个新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js/5_10562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