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了一下,关于松萝茶由来传说及历史记载如下:
由来传说:
明太祖洪武年间,松萝山的让福寺香火极盛,有大小僧众四十余人。让福寺同其他各地名寺不一样,它的门前不是端坐两只石狮子,而是露天摆了两只大水缸。这两只缸,还不知是哪年哪月摆的。由于年代久远,缸里绿萍长得逗人,水的颜色也绿如翡翠。苏杭一带官员、财主、商人经常朝山进香,看到这两只缸里的绿萍,都喷喷称赞不已。
有一年,一个外地香客在庙前看到这两只水缸,不停地打量,足足端详了一两个时辰。尔后,径直走进庙堂,对老和尚鞠了个躬,说:“方丈,鄙人看到贵寺有对宝贝,愿以重金购买。万望方丈割爱方便。”
老和尚一听,觉得很奇怪:自己庙里哪有这么值钱的宝贝?便问:“檀越所说,不知指啥?”
香客说:“就是庙门前那对水缸。”
“啊!”老和尚如梦初醒,连连说,“是的,是的,年代久远,受天地之灵气,日月之精华,难得可贵。阿弥陀佛,难得可贵。”
当下,两人便议定价为三百两黄金。三日后,由香客带人来取。
香客一走,老和尚怕水缸被人偷去,就吩咐全庙大小僧人一齐动手,将满缸绿水倒尽,洗刷干净,搬藏到庙内。
三天后,香客来了。一看到被洗刷干净的两只缸,连连摇头叹惜:“可惜啊,可惜啊!宝气已净,没用啦!”
老和尚不想自己反而帮了个倒忙,十分后悔,只得合掌念着:“阿弥陀佛。”
老和尚正在懊悔之中,已经走出庙门的香客又回转身来,对老和尚说:“老方丈,你不要急,宝气还在你庙前,那倒绿水的地方便是。若种上茶棵,便能长出一种神奇的茶叶。它呀,‘三盏能解干杯醉’啊!”
老和尚听了喜形于色,连连作揖说:“谢檀越!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后来,老和尚便在那里种上茶棵,果然,长成一片与众不同的茶园来。老和尚便把它作为让福寺的香茶,起名为“松萝茶”’一代一代往下传。
两百年后,至明神宗时,休宁一带流行伤寒痢疾,人们纷纷到让福寺烧香拜佛,祈求菩萨保佑。凡是到寺里来的人,方丈都赐赠一包松萝茶,面授“普济方”:病轻者沸水冲泡频饮,二三日即愈;病重者,用此茶与生姜、食盐、粳米炒至焦黄煮服,或者研碎吞服,二三日也愈。果然,服后疗效显著,制止了伤寒痢疾的流行。
松萝茶成了灵丹妙药,一时声名大噪,蜚声天下。
古书记载:
明代袁宏道有“近日徽有送松萝茶者,味在龙井之上,天池之下”的记述。明代谢肇浙云:“今茶之上者,松萝也,虎丘也,罗岕也,龙井也,阳羡也,天池也。”清代冒襄《岕茶汇抄》云:“计可与罗岕敌者,唯松萝耳。”清代江澄云《素壶便录》中亦云:“茶以松萝为胜,亦缘松萝山秀异之故。山在休宁之北,高百六十仞,峰峦攒簇,山半石壁且百仞,茶柯皆生土石交错之间,故清而不瘠,清则气香,不瘠则味腴。而制法复精,故胜若地处产也。”又云:“徽茶首推休宁之松萝,谓出诸茶之上,夫松萝妙矣。”清代吴嘉纪在《松萝茶歌》中有“松萝山中嫩叶荫,卷绿焙鲜处处同”之句,赞誉松萝茶品质。
明代闻龙《茶笺》记载:“茶初摘时,须拣去枝梗老叶,惟取嫩叶,又须去尖与柄,恐其易焦,此松萝法也。炒时须一人从旁扇之,以祛热气,否则色香味俱减。予所亲试,扇者色翠。令热气稍退,以手重揉之,再散入铛,文火炒干入焙。盖揉则其津上浮,点时香味易出。”
在《秋灯丛话》一书中,记载着这样一段故事:“北人贾某,贸易江南,善食猪首,兼数人之量。有精于歧黄者见之,问其仆曰:‘每餐如是,有十余年矣。’医者曰:‘疾将作,凡医不能治也。’候其归,尾之北上,将为奇货,久之无恙。复细询前仆,曰:‘主人食后,必满饮松萝数瓯。’医者爽然曰:‘此毒惟松萝可解。’然后而返。”
《本经蓬源》云:“徽州松萝,专于化食。”
吴兴钱宋和《惠小纶》云:“病后大便不通,用松萝茶三钱,米白糖半盅,先煎滚,入水碗半,用茶叶煎至一碗服之,即通,神效。”《梁氏集验》云:“治顽疮不收口,或触秽不收口,上好松萝茶一撮,先水漱口,将茶叶嚼烂,敷疮上一夜,次日揭下,再用好人参细末拦油胭脂涂在疮上,二三日即愈。”1930年赵公尚编著的《中药大辞典》记载:“松萝茶产地徽州,功用:消积、滞油腻,消火,下气,降痰。”
明代冯时可《茶录》记述:“徽郡向无茶,近出松萝茶,最为时尚。是茶,始比丘大方,大方居虎丘最久,得采造法,其后于徽之松萝结庵,采诸山茶于庵焙制,远迩争市,价倏翔涌。人因称松萝茶,实非松萝所出也。是茶,比天池茶稍粗,而气甚香,味更清,然于虎丘,能称仲,不能伯也”。《歙县志》写道:“旧志载明隆庆间,僧大方住休之松萝山,制法精妙,郡邑师其法,因称茶曰松萝,……”《休宁县志》载:“邑之镇山曰松萝,远麓为琅源,多种茶,僧得吴人郭第制法,遂名松萝,名噪一时。茶因踊贵,僧贾利还俗,人去名存。士客索名松萝,司牧无以应,徒使市肆伪售”。
沉船事件:
清乾隆十年(1745年),哥德堡号装载着700吨茶叶、瓷器中国货品,历时8个月远航,商船在即将到达离哥德堡港时,船头触礁随即沉没,370吨茶叶共2000多只茶箱浸没海底。
1984年,“哥德堡号”船被打捞上岸,从船中清理出被泥淖封埋了240年的一批瓷器和370吨乾隆时期的茶叶;令人吃惊的是,茶叶色味尚存,泡饮居然还有淡淡的香味。经专家考证,这些茶叶为清乾隆时期中国出口的松萝茶。
另外你也可以去买包王光熙松萝茶来感受下,对写论文也应该有帮助的吧!
毛峰茶属于什么茶 毛峰茶叶产地哪里
提起最名贵的茶叶,当然要数龙井。龙井茶产于杭州西子湖畔的西南丘陵。那里气候温暖、湿润,土壤酸性,为龙井茶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龙井茶栽培历史悠久,自元代时开始出名。这里的劳动人民千百年来就以种茶为主,在他们的辛勤培育和精心加工下,龙井茶才久负盛名,立于不衰之地。
龙井茶所以珍贵,一是因为它的产地非常局限,只在西湖的西南丘陵一带。二是制造龙井的茶叶采自茶树顶端为数不多的几个尚未开放的幼叶。据说炒制一斤“特级龙井”,采茶人竟要采摘三万多个幼嫩的芽头!怪不得泡开的龙井茶形为雀舌,色泽翠绿,香气浓郁,味甘爽口。
我国种茶历史悠久,自然名茶很多,太湖的碧螺春也是其中之一。碧螺春是珍贵的高级绿茶,蜚声海内外。用碧螺春泡的茶碧绿清爽,香气四溢,经久不散。碧螺春产于江苏无锡太湖中的东、西洞庭山。特级的碧螺春,是在茶树上的嫩芽刚刚伸展出第一片叶时采制的。时间仅仅在谷雨前的三、四天。因此,干的碧螺春,茶尖呈螺旋状,边缘上有一层均匀的细绒毛,碧螺春的美名即由此而来。如把它泡在杯中,不久,就会舒展成一芽一叶。
我国的茶类琳琅满目,丰富多采。除了龙井和碧螺春之外,还有南京的雨花茶,“松萝香气盖龙井”的安徽休宁的松萝茶,黄山的毛峰茶,“色香幽细比兰花”的庐山云雾茶,不胜枚举。
1.16万元/公斤和5600元/公斤
喜欢喝茶的人肯定也是知道毛峰茶的,这个名字听起来和毛尖茶是有些像的,这个毛峰茶是属于什么茶?它的产地又是来自于哪里呢?
毛峰茶属于什么茶
毛峰属于绿茶,是细嫩烘青的统称,其外形较为肥厚,全身分布着白色的绒毛,颜色为黄绿色,带有清新的茶香,毛峰主要产自我国云南、峨眉、遵义、浙江兰溪等地,代表产品有黄山毛峰、兰溪毛峰,一般色泽嫩绿的茶叶品质更好。
毛峰茶叶产地哪里
毛峰茶叶的产地主要有云南、峨眉、遵义、武义等,黄山毛峰出产自安徽黄山,特级黄山毛峰的主产地位于黄山的桃花峰、紫云峰、云谷寺一带。峨眉毛峰原产自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凤鸣乡,原名凤鸣毛峰。
毛峰茶的口感
1、产地
黄山有黟县,祁门,歙县,休宁等,每个县,或是每个山头的茶都是不一样品的,有的茶色是鲜亮一点的,如祁门产的毛峰,有的茶色是苍绿一点,有的乌黑一点,如最早黄山毛峰的大产区歙县,像现在的休宁,以前产的也是叫黄山毛峰,只是现在都是用来做松萝茶多。像黟县也有产区如五溪山毛峰,高山茶也是茶色苍绿些。
现在像茶商也是把和黄山交界的茶来当黄山毛峰来卖,像石台的毛峰,也有像江西婺源的毛峰,还有像现在有的把岳西翠兰,霍山黄芽来当黄山毛峰来卖,所以味道自然会完全不一样。
2、制作方法
根据不同的采摘时间,茶形和茶味也会不一样,而且现在的茶,不像10年前,产量相对较小,都是精心种植,所以味道会好些,现在都是成片的茶园,虽然标准会统一,可是茶友没有了,以前茶树的茶距都很大,各方面都是很充足。味道自然好。以前的茶是真正的有机茶,现在就算是标有机茶,也不一定是真的有机茶。
毛峰茶用什么杯子泡
玻璃杯 先准备好公道杯、茶杯和烧水壶,再将矿泉水倒入到烧水壶当中,用烧水壶烧水,水开之后,将水注入到茶杯里面烫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