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枇杷树的生长习性上来看,最好选春季2-3月份或者秋季7-9月之间进行嫁接,气候适宜,且枇杷树处在生长阶段,嫁接的成活率更高,也方便管理。
从结果3年以上、生长健壮的枇杷树上剪取接穗,最好从树冠外围剪取木质化的枝条,枝条上面的芽眼要多,剪取后放在细沙中保存。
准备嫁接的前两天就要剪掉砧木,只保留15到20厘米的长度即可,这样可减少养分、水分消耗。砧木上面要留3-5片叶片。
选接穗平滑的一面作长削面,先要在背面斜削一刀,然后翻转再平削一刀,大概两厘米的长度,接触到木质部分就行。从上面芽点处截断,接穗上保留2个芽点就行。砧木也要选平滑的一面,斜削处理,在木质部以及韧皮部向下截成和接穗长削面大小一样的节口,对准形成层,用塑料膜包上就行。
完成嫁接的枇杷树要提供温暖、通风好的环境,最好能控温在15℃左右,不要让接口处沾水,环境适宜一般一个月之后就可检查成活情况。若是没有成活,及时补接。
枇杷嫁接的时间一般在春季(2-4月)或者秋季(9-11月)进行,此时气候、温湿度环境适宜,不仅有利于枇杷嫁接后的伤口愈合,也有利于嫁接苗的成活与生长,其中以春季嫁接成活率最高,秋季嫁接次之。
嫁接枇杷常用的砧木主要有三种:一种枇杷实生苗,一种是榅桲,还有一种是石楠。三种砧木具有不同的嫁接优势与劣势,大家可以根据我下面的介绍自己选择最适合砧木使用。
使用枇杷实生苗嫁接,最好选用红枇杷种或台湾枇杷种培育砧木苗,具有根系发达、扎根深、亲和力好、嫁接成活率高、长势与结果性稳定的特点,但不适合在耕层较浅的地区使用,嫁接后容易发生枝稍旺长、挂果期较晚的现象。
扩展资料
1、嫁接应当选择晴天时进行。
2、把接穗的长切面紧靠在砧木内侧插入切口,要求接穗与砧木切面贴合、形成层对准。
3、嫁接完成后,用塑料薄膜把砧木与接穗的嫁接口扎紧密封,但要把芽眼露在外面,以防外部的病害菌或雨水进入伤口,同时也防嫁接口干燥脱水影响成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