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头蒜的形成是因为大蒜顶芽最里面的鳞片膨大,而外面的鳞片分化差,不能形成蒜瓣或植株不能抽薹。生产单头大蒜有很多原因。例如,在生长期,当抽薹所需的低温和鳞片分化所需的营养不满足时,既不形成抽薹也不形成侧芽。当长日照和高温到来时,营养从外叶鞘向内运输,聚集在顶芽最内层的鳞片使其变得特别厚,从而长成单头大蒜。当恶劣的环境条件或栽培条件影响同化物的生产和运输时,就会因营养不足而产生单头大蒜。如缺乏鳞芽分化所需的温度和光照条件,土壤贫瘠,干旱缺水,缺乏基础肥料,营养供应不及时,花瓣过小,密度过高,叶片过少,草荒严重等。此外,气生根也是生产大蒜的一种方式。
如何种植单头大蒜?品种选择:耐受性差、对鳞芽分化要求相对严格的大蒜品种,单头大蒜发病率高;早熟品种和极早熟品种单头蒜发病率高。具体例子有二水早、红七星、琅琊蒜、早鲜蒜二号、成仙早蒜、彭县早熟、乐都紫皮蒜等。种子花瓣大小:种子花瓣大小会影响单头大蒜的产量、产量和品质。一般来说,小蒜瓣产量高,但不要太小。比如0.5g以下的种子花瓣小,质量差,商品价值低。建议选择0.5-1.5之间的种子花瓣。
播前处理:种子花瓣可低温处理,以提高独立率,低温不应超过-10℃。低温处理后,应存放在通风、防雨、防晒的房屋或棚内,单排堆放,高度为5袋,行间留有通风空间,行间通风不好,会发热腐烂。种植前几天,大蒜应分为蒜瓣。蒜瓣要选,蒜瓣和糖化的要去掉。丁香选好后,要分散存放,以便播种。播种期:播种期根据品种和地区差异较大。比如青海可以清明前后播种,小暑后收割;云南大蒜主产区播种于秋分至寒露之间,12月下旬即可采收上市;在中原秋播地区,播种一般比大蒜栽培推迟50天左右。播种方式:高密度栽培,增加到每亩6 ~ 8万株,播种深度2 ~ 6厘米,有利于单头大蒜的形成。早种可以覆盖塑料薄膜,具有保湿、保暖的作用,加快生根发芽,提前收获;晚种的不用覆膜。还有套种青菜萝卜,通过占空间,抓住营养,帮助形成单头蒜。
肥水管理:种植后一定要浇足水,有利于大蒜的生根;在烂母花茎和鳞芽分化阶段,控制肥水抑制鳞盘分离;当顶芽开始肥大时,应加强肥水管理,每亩喷施高氮高钾复合肥,在大蒜膨大期叶面喷施磷钾源库,以提高大蒜产量和品质。病虫害防治:单头大蒜的主要病虫害有病毒病、灰霉病、紫斑病、蒜蛆、蚜虫、蓟马等,要注意防治。
挑选蒜种:选择根系较大,蒜瓣饱满的大蒜作为种植对象,如果品种不同在种植时要注意分开。大蒜育苗:9月中旬可开始育苗,将蒜盘及外皮除去,然后种入土中并浇透水;蒜瓣的背面应朝同一个方向,利于出苗后叶片的采光。田间管理:土地表面略干后再进行浇水,避免浸涝,每采收1次叶片要追施1次腐熟有机肥。
一、大蒜栽种方法
1、挑选蒜种
(1)在田地里挑选大蒜种子,一般要选择根系较大的,蒜瓣要饱满,尤其是个头大的大蒜最好。但如果是大面积种植,就要挑选普通个头大蒜,为确保出苗后长势都比较均匀,便于管理和植株间的营养均衡。
(2)在集市上挑选大蒜种子,尽量挑选同一种大蒜种子,这样容易便于管理。也是可以挑选几类大蒜,种植时要注意分开种。挑选大蒜种子时一定不要有腐烂的、发芽的、生根的、枯萎的,要挑选没有损伤的蒜头。
2、大蒜育苗
(1)种植大蒜一般都是在9月份中旬就可开始育苗,育苗时选择种子要健壮、洁白的硬实蒜瓣进行种植。
(2)种植前要将种子的蒜盘及外皮除去,然后种入浇透水的土中,深度3-4厘米左右,间距约在5-10厘米左右,保持土壤的湿润,大概1周内就会发芽。
(3)注意各个蒜瓣的背面应朝向同一个方向,这样发芽后叶片生长方向基本都是一致的,有利于更好地采光。苗高一般长到5厘米时,可追施1次稀薄的腐熟有机肥(农家肥),以氮肥为主。
3、田间管理
(1)茎叶在生长期一般盆土的表面略干后再进行浇水,避免浸涝而导致腐烂。若要采收蒜薹和蒜头,则从开始抽薹时起应适当增加浇水量以保持土壤的湿润,收获前再控制浇水。
(2)一般每采收1次叶片要追施1次腐熟有机肥(比如农家肥人畜粪便)。待茎叶老化而不适合食用的时候就可以拔除了。若要采收蒜薹和蒜头则需要继续的正常管理,每1-2周就追施1次腐熟有机肥,注意增加磷钾肥。
二、大蒜栽培技术十大要点
1、重视选留种工作,保持大蒜特性
做好大蒜选留种工作是获得大蒜高产优质的基础。种子的优劣,关系到蒜头产量的高低。采用大瓣播种、分级播种是提高蒜头产量,增大蒜头个型的关键措施之一。因此,在播种前应选择蒜瓣肥大(单瓣至5克左右)、无病、无虫、无霉变、无刀伤的大蒜(6-8瓣)作种子。
2、施足基肥,精细整地
(1)播种前,田块应做到深耕细作,达到畦面平整,沟系配套。一般畦宽2.1米,沟深25-30厘米,并要开好横沟、腰沟。
(2)同时要施足基肥,每亩施商品有机肥500公斤左右,大蒜专用肥25公斤,氯化钾10-15公斤。
(3)肥料应在翻耕前施用,达到土肥混合,提高肥效。不宜将肥料直接施在播种沟内,以防肥料灼伤根芽造成断垄缺苗。
3、适时播种,湿润出苗
(1)适时播种是大蒜优质高产的重要措施之一。过早播种,既影响前茬,又易发生?两次生长?现象(有的地方叫开花蒜、马尾蒜和出须蒜)。播种过迟不能确保壮苗越冬,影响抽苔与蒜头的生长发育,降低产量。
(2)播种季节遇到天气干旱应在播前或播后进行抗旱,保持出苗期土壤湿润。如遇长期阴雨连绵,应及时清理沟系,排除田间积水,防止烂种。
4、合理密植
播种的密度关系到大蒜产量和各型大小。种植大蒜比较合理的密度在2.0-2.2万株/亩之间,即行距33-36厘米,株距8-9厘米。
5、化学除草
(1)播后苗前,每亩用50%敌草胺100克或33%除草通100-150毫升,兑水喷雾,封杀冬前杂草。
(2)开春后(三月上旬),气温回升 , 在清除田间杂草后每亩用33%水田补(除草通) 100-150毫升。有阔叶杂草的田块,每亩应加10.8%高效盖草能EC45毫升,兑水喷雾,封杀春后杂草。
6、加强冬季管理,培育壮苗
蒜苗冬前生长过旺,容易遭受冻害,而且易发生早衰和次生。越冬苗要植株矮壮,健而不旺,可在早施苗肥,齐苗后立即追施尿素每亩7-8公斤;增施磷、钾肥,每亩追施磷肥25公斤、钾肥10-15公斤或复混肥50公斤。
7、确保蒜苗安全过冬
(1)重施腊肥:腊肥以有机肥为主,有机肥养分全、肥效稳、肥力长,能提高蓄水保肥能力。一般每亩施腐熟猪羊兔灰25-30担,有机肥不足可施用大蒜专用肥每亩25公斤。
(2)松土除草培土壅根,促进根系生长:松土除草培土壅根不但能消灭冬季杂草,加速土壤熟化,而且能改善土质,提高表面温度,促进大蒜根系生长,增强抗逆能力,有利于安全越冬,培士壅根还能有效减少裂蒜。
(3)清理沟系:大蒜喜湿怕渍,土壤含水量较高,会影响根系生长发育,过于干旱影响大蒜生长。因此,必须迅速清理沟系,做到沟沟相通,并要清理加深横沟、大明沟,保证排灌畅通,提高抗灾能力,确保大蒜高产稳产。
8、抓好春季管理
(1)追施春肥,促进早发:一般在2月底-3月初每亩施尿素8-10公斤。
(2)疏通沟系:做到遇旱能灌水,下雨能排水,调节土壤水分,促进蒜苗生长。
(3)在3月,上旬喷施33%除草通(水田补)乳剂100-150毫升,清除田间杂草后,兑水喷雾,不但可控制春草,而且对减轻次生发生也有一定的作用。
9、加强后期管理
(1)重施抽苔肥和长头肥:3月下旬,施抽苔肥每亩尿素15公斤左右,4月下旬施长头肥每亩尿素20公斤左右。
(2)防治病害:3月下旬-5月上旬,视病害发生情况,每隔5天左右防治一次。第一次每亩用3两多菌灵兑水喷雾,第二次每亩用3两多菌灵+3两井岗霉素+适量清水进行喷雾,控制病害发生和蔓延,防止早衰,保护功能绿叶。
(3)调节土壤水分, 促进大蒜根部膨大,如果膨大期遇干旱应及时抗旱,对增产有明显效果。
10、适时收获,提高品质
(1)适时摘苔,免伤绿叶:早摘苔可促进蒜头膨大充实,保护绿叶片,增加光合产物的积累。当苔伸到长15-20厘米即可摘苔。摘苔时禁止采用?杀鸡取蛋?和?剖腹产?的摘苔方法(即把蒜苔摘过长而伤绿叶和撕破假茎摘蒜苔),影响蒜头质量。
(2)适时收获:在合适的时间收获能延长绿叶功能期,是增加大蒜产量,提高大蒜质量的重要环节。收获过早,蒜瓣嫩,含水高,影响大蒜产量。收获过迟,虽然大蒜产量能提高,但不易采收,裂蒜增多,出口率降低,经济效益反而不高。
(3)蒜头的收获期一般在摘苔后20天左右,单株绿叶4张左右,一般在5月25日至6月初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