笼养肉猪能减少猪的活动量,降低热能消耗,但由于赶猪进笼,活动空间小,难免会出现一些生理和病理上的问题,因此要注意防治如下五症:
一、防恐惧症要选2月龄二元或三元杂交断奶子猪,进笼前禁食两顿,只供适量饮水。
在晚上安排进笼,对子猪头部和前后腿进行适当保定,以防子猪前后冲撞。上笼后要适量饲喂,对猪体进行抚摸和反复刷拭,尽快消除子猪恐惧感。
二、防厌笼症加强温湿度管理,猪适宜温度为15℃~25℃,相对湿度为55%~60%。夏季气温超过33℃时,中午用水冲凉笼舍,搭棚遮阳。
冬季笼中铺垫10公分~15公分的干草,拌料用温水。
三、防瘫痪症笼养肉猪最易缺钙和磷,因此要在饲料中添加3%的钙粉或5%的石膏粉,同时添加0.1%维生素d,并要适当出笼见阳光活动经络。
四、防寄生虫症要按时消毒,搞好笼内卫生,每天清扫粪便污物,并用消毒剂对笼舍彻底消毒一次。做好免疫接种,按防疫程序进行三联苗注射。适时驱虫,洗胃和健胃。
五、防营养缺乏症要饲喂优质全价配合饲料,根据育肥猪不同生长发育阶段设计配方。猪体重15千克~30千克阶段,每千克配合饲料含消化能13.18兆焦、粗蛋白质17.2%、钙0.62%、磷0.58%。
猪体重30千克~60千克阶段,每千克饲料的消化能须控制在12.55兆焦、粗蛋白质16%、钙0.59%、磷0.49%。
猪体重60千克~90千克阶段,每千克配合饲料含消化能12.34兆焦、粗蛋白质14.25%、钙0.52%、磷0.46%。
高效养猪安全防病三理念(分享)
一、建立健全生物安全体系
二、目前很多规模化猪场在场址选择、建筑布局、馄养管理、人员调配、病死猪的无害化处理等多方面存在纰漏。因此,在建场时就要考虑建立健全生物安全体系,从源头上预防猪病。
三、树立科学的防疫观念
正确选择和应用疫苗,科学看待疫苗在疫病防治中的积极作用,但不能以为疫苗的出现意味着我们可以完全控制某种疾病,也不能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于疫苗之上。在运用疫苗的基础上还要定期进行抗体检测和病原监测,通过抗体检测来评价免疫效果,确保免疫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四、正确对待病毒性传染病
从防治传染病的三大要素入手,减少传染源、彻底阻断病毒的传播、降低易感动物的数量,是控制传染病的有效手段。单纯的防疫和用药或控制疫病的某一环节,只能减少目前的经济损失,但永远消灭不了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