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使用环嗪酮会导致土壤中的农药残留量超标,此时可能会使土壤出现板结的情况,从而影响到后茬作物的生长。
在正确合理使用环嗪酮的情况下一般不会对土地造成危害。环嗪酮的正确使用方法:平均每株树用药0.25-0.5毫升,用药时将其用水稀释4-6倍后再进行喷雾即可,用药时间以6-7月份为宜。
环嗪酮是三嗪酮类除草剂,高效、广谱、低毒、高选择性,灭生性比较强,能有效防除杂草、灌木,对竹子有较好的防除效果,防除效果较慢但防除彻底。环嗪酮既有颗粒剂撒施也有水剂、可溶粒剂供喷雾使用,均可有效杀灭竹子。
环嗪酮特点:
1、内吸性好:环嗪酮具有很好的内吸性,被植物的根系、叶片吸收后,通过木质部传输到植株。
2、绿色环保:环嗪酮在土壤中能被微生物降解不会长时间存留,对土壤和水源不会造成污染。
3、除草彻底:环嗪酮能通过根系和叶片吸收,并传输到各个部位,能将植株根系杀死,除草更彻底。
4、持效期长:环嗪酮由于死草彻底,持效期长一般可达3个月左右,是其它除草剂的3-5倍。
播种后没出苗可以打草甘膦,草甘膦和土壤接触后会失效,不会伤害作物的种子。草甘膦属于有机磷农药,它也是一种非选择性、无残留灭生性除草剂,可以用于防治多年生杂草。在使用除草剂时必须要保证土壤有一定湿度,除草剂和土壤的温湿度有关系,一般湿度较大效果就会越好。
一、播种后可以打草甘膦吗
1、一般作物播种后没出苗就可以打草甘膦,因为草甘膦和土壤接触后就会失去效果,这样就不会伤害到作物的种子。如果作物播种后已经出苗,这时就不能使用,否则会直接伤害作物。草甘膦主要用于播种前使用,使用时必须要严格按照剂量调配。
2、草甘膦是有机磷农药,同时它也是一种非选择性、无残留灭生性除草剂,对于多年生杂草有一定的防治效果,被广泛用于橡胶、桑、茶、果园及甘蔗地。草甘膦除草主要是通过抑制植物体内的烯醇丙酮基莽草素磷酸合成酶,从而抑制莽草素向苯丙氨酸、酪氨酸及色氨酸进行转化,使蛋白质合成受到干扰,导致植物死亡。
3、使用除草剂时一定要保证土壤的湿度,除草剂与土壤的温湿度有一定关系,一般湿度相对较大效果就会越好,有利于药液吸收。一定要控制用量,用药量不能随意增大,草甘膦属于非选择性除草剂,很容易产生抗药性。
二、草甘膦对土壤的危害
1、草甘膦遇土会被钝化,土壤中的一些物质会和草甘膦会发生反应,所以它不会对土壤造成危害。草甘膦具有一定内吸性,防除杂草的效果非常好。使用草甘膦进行田间除草时,大概经过1周左右将死亡的杂草清理干净后,这时就可以进行整地工作,而且也不会影响播种和作物生长。
2、草甘膦属于内吸传导型灭生性除草剂,施药时一定要注意防止药雾飘移到非目标植物上导致药害。草甘膦与钙、镁、铝等离子络合后就会失去活性,所以在稀释农药时一定要使用清洁的软水,如果兑入泥水或脏水就会降低药效,使用草甘膦后3天内不能进行割草、放牧和翻地的工作。
3、使用草甘膦一般在晴天、高温时会比较好,喷药后4-6小时内如果遇雨一定要进行补喷。草甘膦具有酸性,贮存与使用时必须要使用塑料容器,喷药器具要反复清洗干净。注意草甘膦包装破损时,高湿度下可能会出现返潮结块,低温贮存时也会有结晶析出,所以在使用时一定要摇动容器,使结晶溶解,保证药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