锣场镇的农业发展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2 11:19:34
字号:

锣场镇以豉湖渠为界,大致可划分南、北两个灌溉水系,分别以长江、长湖为水源。由于下荆江裁弯取直的影响,自20世纪70年代后,锣场镇豉湖渠以南的农田灌溉保证率逐年降低,春旱、伏旱呈愈演愈烈之势。预计随着三峡工程蓄水发电,岑河等地的灌洪用水矛盾将更加突出。2000年后,锣场镇着力加强对灌溉工程进行改造,使其功能完备。先后修建渠道闸25座,总灌溉流量达到44.19立方米/秒。灌区配套挖主灌渠58.7公里,主排渠53.9公里,修建渠系水工建筑物20座。灌区引水年均1.31亿立方米,最高年份达1.87亿立方米,使灌区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95%左右,为锣场镇农业旱涝保收,高产稳产提供基本保证。长湖经多次治理已初步形成集防洪、灌溉、养殖、航运等功能为一体的大型平原湖泊型水库,其最大库容6.47亿立方米,兴利库容4.69亿立方米。直接受益的有潜江市、荆州区、锣场镇、荆门市等沿湖地区。就锣场镇而言,在长湖引水灌溉的农田面积有19.5万亩,达到中(一)型灌区工程等级标准。沙市长湖灌区承雨面积421.88平方公里,涉及到三镇二乡、85个村、609个组和一个市直农场。

锣场镇的农业发展

南北灌渠改建工程南北灌渠属锣场镇的一条骨干灌溉渠道。灌溉区域总面积178.68平方公里,需要时可进行南水北调或北水南调。南北渠灌区工程大部分兴建于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从未进行过全面的疏挖整治,致渠道普遍淤塞,渠床抬高。而且人为损坏严重,违章建筑占据渠床缩小过流断面,加之原设计渠道建筑物过水断面不足,南北灌渠能通过南渠道引水流量不足10立方米/秒,北渠道只能达3立方米/秒,有效灌溉面积不到10万亩,且有逐年减少之势。灌溉出现上游淹死、中游卡死、下游旱死的局面。2000年10~12月,锣场镇对南北灌渠进行整治。工程量为土方40.5万立方米,标工22.6万个。工程投资450万元。在渠道整治建设中,干渠疏挖21.45公里,干渠疏挖渠底宽达3~8米,边坡1:2,疏挖工程量主要集中在新阳桥闸至五一渠渠段及全渠边坡的修整,此项工程恢复灌溉面积6万亩,改善灌溉面积12万亩,总灌溉面积达15.3万亩,灌溉保证率达88%。

南港桥倒虹管改建工程南港桥倒虹管位于锣场镇南北灌渠中游南港桥侧,为南北渠与豉湖渠交叉处,是以豉湖渠为界的长江、长湖两大灌区水源互补的唯一输水工程。工程于2001年10月开工,至2002年4月完工,总投资184.78万元,完成土方13000立方米,混凝土1167立方米,浆砌石230立方米。南港桥倒虹管改建工程共分为基坑开挖、进口段、闸室段、箱涵段、出口段、土方回填、设备安装7个分部工程及外观质量评定。此项工程的建成可改善灌溉面积9万亩,提高所属辖区农田防洪抗旱能力。

浅谈节水灌溉|节水灌溉的方法和措施

察布查尔县的土地总面积为444360公顷,耕地面积为6.4万公顷,其中山水灌区15880公顷,大河滩区17147公顷,荒地8.5万公顷;林业用地面积62920公顷;可利用草场328667公顷。

自治县地地貌、地形复杂,土壤种类也不一。随着地形、海拔高度的变化,引起了地表水的重新分配,加之降水量的不同,加深了地表植被的差异,因而分布也不一样。从南向北,依次为高山--亚高山--中山--低山--山前丘陵--洪积(冲积)倾斜平原--扇缘溢出带--高阶地--二级阶地--低阶地与河漫滩。在不同地貌部位,土壤的分布规律为:高山草甸土--亚高山草甸土--灰褐色森林土--山地黑钙土--山地栗钙土--灰钙土--盐土--沼泽土--草甸土(淋灌草甸土)。

自治县的土壤划分为11个类型,25个亚类型;13个土属,32个土种。

高山草甸土 分布在海拔2800--3500米之间。因气侯高寒较湿润,风化层薄,成土母质多为冰碛物、粗骨质或较细的冰水沉积物及坡积残积物,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植被为耐寒的多年生草本植物,覆盖率为70%,面积34720公顷。

亚高山草甸土 分布在海拔2000--2800米之间,山坡受到强烈侵蚀,风化层稍厚,成土母质为冰川沉积物和坡积残积物。土壤有机质大量聚积,腐殖质层厚达20--30厘米,呈灰褐色或暗棕色。植被以茅草、禾草杂类组成,覆盖率在90%以上,面积21840公顷。

灰褐色森林土 分布在海拔1500--2800米之间的中山带,降水量大,坡面径流丰富,侵蚀作用强烈,成土母质为残积--地积物、黄土状物质,有机质含量较丰富,疏松富有弹性,腐殖质层厚达20--30厘米,呈灰褐色或暗棕色,植被主要是新疆云杉、雪岭云杉、野苹果、野杏等,面积26020公顷。

山地黑钙土 分布在海拔高度1000--2000米之间,成土母质以黄土状物质为主。土壤有机质含量比较丰富,腐殖质层厚达20--35厘米,呈灰色或暗棕灰色,粒状结构。植被为杂类草、禾草等,覆盖率为70%--90%,面积15520公顷。

山地栗钙土 分布在海拔1200--1500米之间,成土母质为黄土状物。植被为干草原类型,为旱生多年生草本植物,覆盖率40%--70%,面积59060公顷。

灰钙土 分布在海拔612--1200米之间。为伊犁河谷地地带性土壤,有机质会计师低,腐殖质层较薄,为8--15厘米之间。植被为生长期短的植物,植被稀疏,覆盖率为15%--30%,面积12.32万公顷。灰钙土又分为普通灰钙土、草甸灰钙土、盐化灰钙土、灌溉灰钙土。普通灰钙土主要颁在自治县洪积--冲积倾斜平原的中部地区,为沿未开垦利用的荒地,植被稀疏,覆盖率为15%--20%,面积22867公顷。草甸灰钙土,主要要分布在洪积--冲积倾斜平原的下部,海拔高度650--700米之间,半水成土壤,地下水在3米左右,有机质含量高,有泉水分布,植被较丰富,长有芨芨草、芦苇及其他杂草,覆盖率为75%--90%,面积为13533公顷。盐化灰钙土,主要分布于扇缘溢出带以及高阶地地弃耕草场上,土质盐分较高,有一定的肥力,植被主要有芨芨草、冰草等,覆盖率为40%左右,面积为5733公顷。灌溉灰钙土,主要分布在伊犁河冲积平原的二、三级阶地和倾斜平原的中下部,是自治县的主要灌溉农业土壤,面积达8.1万公顷。

潮土 主要分布在冲积平原的低阶地。潮土在自治县农区土壤中为肥沃的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腐殖层较厚。自治县的潮土部分发生盐化现象,多为轻度盐化。潮土面积为9133公顷。潮土又分为黄潮土、灰潮土和盐化潮土。

草甸土 主要分布在自治县伊犁河低阶地以及扇缘地带。面积为2.88万公顷,植被有芦苇、红柳、马兰及灌木丛。覆盖率为80%--90%。草甸土又分为暗色草甸土、淡色草甸土、盐化草甸土、沼泽草甸土、灌溉草甸土和淋灌草甸土。

沼泽土 主要分布在扇缘低洼处、低阶地以及河汊低地。植被主要为芦苇、蒲草、三棱草等。面积6133公顷。沼泽土又分草甸沼泽土和灌溉沼泽土。

盐土 主要分布在三级地和低阶地的草甸土和沼泽土的边缘地带。植被覆盖率为25%--35%,面积约为15267公顷。分盐土、草甸盐土、沼泽盐土。

风沙土 风沙土是在风成沙性母质上发育起来的土壤。自治县境内的风沙土,成土母质主要是伊犁河冲积的沙原物质,在伊犁河南岸河滩地和低阶地呈零星分布,面积2000公顷,分固定风沙土和灌溉风沙土。 察布查尔县境内河流纵横,水源比较丰富。主要河流和渠道有如下20余条。

伊犁河 是流经察布查尔县的最大河流。伊犁河主源为特克斯河,发源于汗腾格里峰北侧,由西向东,流经哈萨克斯坦,又经昭苏--特克斯盆地,到新源县境同巩乃斯河交汇,向西有喀什河注入,称为“伊犁河”。伊犁河在雅马渡汇合上游诸河后,即由喀什塔木开始,由东向西流经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北部境内,达霍城县,至国境同霍尔果斯河汇合后,注入哈萨克斯坦境内之巴尔喀什湖。从雅马渡至国境线全长135公里,察布查尔县境内流长125公里,流域面积为52.825平方公里。年总径流量达130亿立方米,其中流出国境的水量占3/4。

加尕斯台河 是察布查尔县南部山区16条河流中较大的一条融水河流。由乌增布拉克、阿克拜、曾旦、加勒帕克等四大山沟积雪融化和泉水汇集而成。它发源于察布查尔山别斯萨拉和乌孙山沙颜哈达峰东北侧,分别由南向西北和由西南向东北奔流,数十条溪流汇入,至加勒帕克,转向东北方向急流。加尕斯台河,流长21.7公里,年径流量为0.629亿立方米。流域面积22.5平方公里。

绰霍尔河 是伊犁河在察布查尔县境内的最大分支河流,它从察布查尔县东部25公里处伊犁河分出,流经特门布占次生林,由东向西至自治县北部河漫滩区,西至佛盖孟,又汇入伊犁河,河流全长约40多公里,年径流量约为2.17亿立方米。

察布查尔渠 由察布查尔麻扎附近的察布查尔山口凿口,引伊犁河水,由东向西横贯自治县中部平原全境。全长近百公里,年均流量为37.9立方米/秒,5.8亿立方米,总灌溉面积近2万公顷。

伊车布哈渠(察南渠) 从察布查尔大渠的总分水闸起,自东向西至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四师六十七团场斐多公里,全长85公里,年均流量5.49立方米/秒,0.88亿立方米,流域面积约2667公顷。

察布查尔沟渠 渠首自察布查尔山北麓起,由南向北,穿越坎乡,北至矿区公路。总长6公里,输水能力1立方米/秒,灌溉面积200公顷。

苏阿苏渠 由苏阿苏河引水,呈南北走向,位于坎乡境内,全长12公里,输水能力2立方米/秒,灌溉面积约467公顷。

阿勒玛勒渠 由阿勒玛勒河引水,位于坎乡南部,全长18公里,输水能力2立方米/秒,灌溉面积约333公顷。

乌尔坦渠 由乌尔坦河引水,位于阔洪奇乡南部,全长9公里,输水能力3立方米/秒,灌溉面积533公顷。

切吉渠 由切吉河引水,位于海努克乡东南部,全长7公里,输水能力2立方米/秒,灌溉面积约667公顷。

加尕斯台渠 引加尕斯台河水,位于加尕斯台乡境内,南北走向,全长12.5公里,输水能力7立方米/秒,灌溉面积4000公顷。

阿尔斯兰渠 引加尕斯台渠水,位于加尕斯台乡西南,东西走向,全长3公里,输水能力2立方米/秒。

阿热吾斯塘渠 引加尕斯台渠水,位于加尕斯台乡西部,东西走向,全长3公里,输水能力2立方米/秒。

琼博拉渠 引琼博拉河水,位于琼博拉乡境内,南北走向,总长9.5公里,输水能力5立方米/秒,灌溉面积约3333公顷。

阿热墩渠 位于琼博拉乡境内,南北走向,总长9公里,输水能力2立方米/秒。

墩买里渠 位于琼博拉乡境内,全长3公里,输水能力2.5立方米/秒。

索墩布拉格渠 位于琼博拉乡境内,全长4公里,输水能力0.5立方米/秒。

克其克博拉渠 引克其克博拉河水,位于琼博拉乡境内,全长4公里,输水能力1.5立方米/秒,灌溉面积800公顷。

阿帕尔干渠 引霍诺海河水,位于孙扎齐牛录乡西南部,全长20公里,输水能力8立方米/秒,灌溉面积2000公顷。

布台总干渠 引绰霍尔水,位于孙扎齐牛录乡西北部,输水能力1.5立方米/秒,灌溉面积1000公顷。

五一干渠 引伊犁河水,位于察布查尔托博种羊场北部,东西走向,全长7.5公里,输水能力1.5立方米/秒,灌溉面积333公顷。

斯万乌兰渠 引绰霍尔河水,位于绰霍尔园林场南部,东西走向,长2.5公里,输水能力0.5立方米/秒,灌溉面积约67公顷。

何图干渠 引绰霍尔河水,位于米粮泉回族乡东北部,全长7公里,输水能力2.5立方米/秒,灌溉面积约1067公顷。

扎克楚尔渠 位于米粮泉回族乡西部,长2公里,输水能力约1立方米/秒。

罕杜布哈渠 自察布查尔渠总分水闸引水,东西走向,全长40公里,输水能力30立方米/秒,灌溉面积约3467公顷。

察布查尔县境内的泉水资源比较丰富。泉水分三个类型:山泉、平原泉、河区泉。泉水年际变化较小,比较稳定,年平均流量有1.317立方米/秒,年径流量0.415亿立方米。大部分泉水水质良好,可供饮用和灌溉。个别泉水受工业污染和土质的影响,水质苦、臭。

察布查尔县境内分布着丰富的地下水资源。地下水水质良好,埋藏浅,集中连片,易于开采。 察布查尔县生物资源包括植物资源和动物资源。其中,植物资源又可分为野生植物和栽培植物;动物资源又可分为饲养动物和野生动物。

森林资源是察布查尔县的主要野生植物资源之一。现主要有山地森林、次生林、平原农区人工林,总面积为24780公顷。其中山地森林面积22100公顷,河谷次生林约1847公顷,平原农区人工林833公顷,活立木蓄积量503.5万立方米。

山地森林集中分布于乌孙山脉的霍诺海、琼博拉、加尕斯台、乌尔坦、苏阿苏等10余条沟系的阴坡和半阴坡山体上。主要树种有新疆云杉、雪山云杉、山杨、山柳、山楂、花楸、忍冬、野苹果、山杏和圆柏等。

次生林由伊犁河南岸的河漫滩地的次生林和前山丘陵地带河谷沟滩次生林组成。美丽的伊犁河穿越察布查尔县的北部、伊犁河南岸的河漫滩次生灌木林,形成察布查尔县北部的一道绿色天然屏障。总面积1773多公顷。乌珠牛录村和依拉齐牛录村地段的河漫滩次生林面积最大,占次生林面积的49.2%。

山前丘陵地带河谷沟滩还有零星分布的次生林。其中自治区稀有的天山槭树次生林在察布查尔县境内分布有33.33公顷。次生林的树种较丰富,共有18科60余种,主要有沙枣、沙棘、河柳、柽柳、野蔷薇、骆驼刺、铃铛刺等,还有少量的榆树、天山槭树、山柳等。

防护林、四旁林、用材片林、果园等人工林中,主要栽培树种有杨树(新疆杨、钻天杨、箭杆杨、北京杨、杂交杨)、白蜡、复叶槭、白榆、刺槐、梓树、桑树等40余种。近年来,从外地引进了许多优良品种树木。经济果树中有苹果、葡萄、杏、桃、文冠果、沙枣等。

察布查尔县野生植物资源中,药用植物有贝母、紫草、大黄、附子、防风、红紫胡、白芷、黄芩、乌参、党参、北沙参、雪莲、甘草、薄荷、红花、车前子、罗布麻、沙棘、蒲公英、水晶蒲、益母草等。除药用植物外,还有新疆锦鸡儿、蒿草、狐茅、鸡脚草、老鹳草、羊茅、白草、苔草、羽衣草、野葱、黄花、野苜蓿、糙苏、针茅、冷蒿、龙胆、伏地肤、扁穗冰草、角果藜、芨芨草、芦苇、马兰、苦豆子、獐茅等。

察布查尔县的土壤肥沃,阳光充足,气侯温和,适宜栽培各种农作物。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水稻、大麦、高粱、糜子、豆类。油料作物有胡麻、油菜、油葵等。经济作物有甜菜、烟草、棉花等。园艺作物有瓜、果和各种蔬菜。察布查尔县的西瓜很有名,以个大、脆甜而闻名于伊犁地区。

乌孙山到伊犁河畔是野生动物的乐园。高山、森林、草原、绿洲、水域成为各类动物的栖息地。野生动物有麝鼠、旱獭、马鹿、黄羊、野羊、野猪、狼、豹、熊、狐狸、野兔、野鸭、野鸡、雪鸡、獾等。伊犁河出产的鱼类有鲤鱼、草鱼、扁鱼、鲢鱼和鲟鱼等。

察布查尔县的主要牲畜有马、牛、羊、猪等,还有鸡、鸭、鹅及兔等。

察布查尔县的矿产资源也较丰富。主要矿藏有无烟煤、耐火材料、石英沙、石灰石、碱硝等。

我国水资源总量虽然丰富,但时空分布不均,人均占有量少,工农生产用水日益紧张。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缺水问题越来越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针对这种新形势,我们应根据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出新时期治水用水新思路以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可持续利用。当前国家实施可持续发展和科教兴国两大战略,广大水利工作者应该把握机遇依靠科技进步、创新体制,制定配套的法律和法规,大幅度提高用水效率,建立节水型的经济社会。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使用占我国用水总量的60%多,而且大部分地区采用的还是原始的灌溉方式,浪费水现象严重,因此,21世纪大力推广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势在必行。

 一、水资源短缺整体态势严峻

 我国北方年降雨量一般少于800mm,干旱地区的降雨量为100~200mm,有的地方终年无雨,而蒸发强烈,造成严重的干旱和土壤盐碱化。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国水旱灾害频繁发生,对国民经济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目前全国约有11亿亩耕地面积没有水利设施,农村还有2400多万人饮水困难没有得到解决。全国城市、工业年缺水约60亿立方米,直接影响工业产值2000多亿元。全国建制市668个中有400多座城市缺水,其中108座严重缺水。18个主要沿海城市就有14个缺水。城市人口有1,5亿人的日常生活因缺水而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二、建立节水型农业的紧迫性

 我国农业用水面临着水资源短缺严峻形势,因此大力推进节水灌排已成为21世纪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紧迫任务。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曾把节水列为资源节约的首位,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节水农业,把节水灌溉作为一项革命性措施来抓”。

 三、促进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

 面对严峻的缺水形势和国家对粮食安全的需求,农业节水必须放在首位,因此建立节水型社会,搞好农业节水是重中之重,农业生产只能在节水中求发展。一方面要重点加强灌区以节水为中心的续建配套改造,另一方面要重视干旱地农业集雨节灌技术的推广。未来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不仅取决于现代科技的运用,而且取决于节水投入和节水政策。

 1引进国外先进技术

 从世界范围而言。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灌溉工程是公元前3400年左右的埃及美尼斯王朝修建,各大文明古国都有着悠久的灌溉历史和先进的灌溉经验技术,20世纪初,美国就开始在西部17州进行灌溉为主的水利综合开发,1985年喷灌面积占总灌溉面积就达370%,沙漠国家以色列虽然干旱缺水,但有着世界先进节水灌溉技术,水利用效率很高。我国同样有着悠久的灌溉历史。建国后灌溉事业得到很大发展,修建了许多宏伟水利工程。但很多地方干旱缺水然而水利用效率不高。要大幅提高水利用效率、缩短与先进国家差距就必须吸收国外先进节水灌溉技术。

 2加大节水灌溉科研投入

 在学习借鉴国外经验的同时,应该加大自身的节水灌溉科研投入以实现消除水旱灾害和利用水资源发展农业生产。比如加大各大高校相关学科建设,实现产学研一体化,扶持高校在采用更先进的排水措施和灌溉措施在调节农田水分状况和改变和调节地区水情方面的实验研,因为这些方面的研究都直接会影响作物的正常生长和作物的产量。

 3农业用水实施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

 各省、市、自治区应当在总用水量指标中确定农业用水指标。各地区在分配水量指标内,应加强用水定额管理。节约的水量,有条件转让的,要按规定有偿转让;超指标用水的地区。当地财政要交纳农业用水调节费,用于发展农业节水。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应建立相应的监督、审计和管理机构。

 4加强示范基地建设和改革管理体制

 我国的绝大部分粮食都是各大商品粮生产基地生产,因此加大这些商品粮基地建设,率先在这些基地采用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做为其他地方的示范园区,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因地制宜积极发展地区特色农业,提高水的利用效益和土地的经济效益。之后将其成功经验技术推广开是十分必要的和有着很强的社会经济效益。农业节水工程要在明晰产权和受益对象的基础上改革管理体制。大中型灌区要积极推行用水户参与管理的民主改革,逐步形成政府扶持、用水户参与、灌区自主经营的良性运行机制:小型农业节水工程要在各级政府的宏观指导下,积极推行多种形式的管理制度改革,逐步形成政策引导、社会化服务体系支持、用水户自主管理的运行机制。

 各级政府要制订扶持政策,支持农业节水工程管理体制的改革,推动农业节水技术社会化推广服务体系建设,鼓励科技部门、企业单位和技术人员参与技术推广工作,逐步形成国家扶持和市场引导相结合的农业节水技术推广服务体制。

 5加强节水工作领导,增强全民节水意识

 各级政府要加强对农业节水工作的领导,增强全民的节水意识。水利部作为全国节约用水的主管部门应尽快制定全国节水规划,节水技术标准,并建立相应的服务体系,要健全节水管理机构,部署、协调、监督和检查推动各部门、各行业的节水工作,保证将各项节水措施落在实处,做到节水目标到位、计划安排到位、建设资金到位、管理制度到位。要利用各种媒体提高全民的“水危机”感与节水意识,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实行全民节水。建立节水工作的社会监督体系。要组织社会公众参与节水工作。尤其是农业节水,要动员全社会支持农业节水灌溉事业的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建立节水型社会,发展节水灌溉事业任重道远。新水法。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从体制和机制上都突出节约用水在水资源开发利用和配置中的战略地位,提出以提高用水效率为核心,全面推行各种节水技术和措施。厉行节约用水“建立节水型社会”的方针和任务。通过节约用水,建立节水型社会,把解决水资源短缺和保障水资源的高效持续利用,作为水资源管理的目标和各级人民政府和全国人民经济生活中共同遵守的指导原则,因此,我们要以贯彻落实新水法为契机,转变观念与时俱进,依靠科技进步和体制、机制创新,开创节水灌溉的新局面。

 (作者单位:161300黑龙江省讷河市九井灌区)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js/5_10529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