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蔬菜的介绍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1℃   发布时间:2025-02-22 10:14:14
字号:

据报道,中国科学家应用航天诱变育种技术选育出的太空蔬菜,已经开始在全国大面积种植,其中“太空番茄”累计推广了3万多亩, “太空青椒”累计推广了20万亩。今天,我们就请从事此项育种研究的黑龙江省农科院的专家给大家介绍一下太空蔬菜是怎么回事。

太空蔬菜的介绍

人造卫星的发射成功,开辟了人们探讨空间奥妙的通道。返地科学卫星的发射,又揭开了开发空间资源应用的新纪元。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不仅利用空间条件进行军事科学、材料科学、信息科学、气候观测等科研工作,而且应用卫星创造的空间特殊条件进行农作物品种改良。一批批空间诱变的农作物新品种(如太空蔬菜)在我国相继推出,这是航天新技术与农业科研相结合的结晶。

太空蔬菜是怎么来的

通过空间诱变育种新途径育成的蔬菜新品种,就是我们常说的太空蔬菜。目前我国已有两种太空蔬菜在大面积种植,这两种蔬菜是“宇椒一号”甜椒(太空椒)和“宇番一号”番茄(太空番茄)。

1987年,“龙椒二号”干种子(纯系)搭载于“870805”返地卫星上,在空间飞行了5天,返回陆地后经多代选育而成了“宇椒一号”。1994年,“组培大黄”番茄干种子(纯系)搭载于“940703”返地卫星上,在空间飞行15天返地后经多年培育而成了“宇番一号”。

太空蔬菜与常规蔬菜有何不同

“宇椒一号”甜椒与原来的陆地甜椒“龙椒二号”相比有很大的不同。从微观检测看,它们在生理生化、细胞学、分子生物学上都有明显差异,并出现了营养成分的改变,前者与后者相比,维生素C及可溶性固形物提高了19.48%~24.53%,叶绿素含量提高了24.6%,过氧化物酶及酯酚同工酶谱带也有明显不同。而且“宇椒一号”叶肉细胞的叶绿体线粒体及过氧化物酶体均比陆地品种增多、增大。

从宏观来看,太空蔬菜的植物学性状也有明显改变,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果实增大,单果重平均200g以上,而原品种只有90g;太空品种的抗病性增强,具有高抗疫病、耐毒病的特点,而龙椒二号是感病品种。此外,“宇椒一号”产量明显提高,平均增产20%~40%,在大棚生产可达到5000公斤/亩以上。

由于“太空椒”的以上优点,更受菜农喜爱,种子销售快,至今为止全国各地(除台湾、西藏外)均有种植。

“宇番一号”也具有果大、质佳、高产的特性,单果平均重250g以上,最大的可达800g。其果色鲜艳,呈橙**;果肉厚、沙瓤,味甜。

吃太空蔬菜有副作用吗

太空诱变的蔬菜只是其本身的DNA有所变异而非外源性DNA导入,没有其他危险成分,太空蔬菜是安全的。

为什么要发展太空蔬菜

太空蔬菜不仅有高产、质佳、抗病等优势,而且太空育种是一条崭新的育种新途径,它具有其他育种途径所不具有的优势。

在空间飞行中,所有搭载的生物都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飞行动力学因素、飞行舱内的环境因素、空间辐射因素,还有来自生物体内部的因素等。这些因素一般都会共同作用于生物品种之上。一般来说,在植物空间生物学研究中,空间特有的微重力环境和空间辐射因素是研究的重点。

以上情况均能引起生物体生理生化的变化和异常物质的改变,在一些研究中也证实在微重力条件下或卫星发射过程中强烈的冲击会使植物的细胞壁破碎,造成种子吸水力提高,导电性增强,可促使植物生长发育。

太空诱变育种有哪些优势

多年的实践证明,空间诱变具有变异多、变幅大、有益变异多、稳定快的特点。一般经过处理后的生物品种,其第二代便出现变异,而且变异一经产生就很难丢失,同时空间诱变还能避免常规育种中难以克服的产量与品质等性状负相关的问题。由此可见,太空诱变能够育成聚多重优良性状为一体的新品种。所以它是一个快速高效的育种新途径。

我国应用这一新途径不仅在蔬菜育种上取得了可喜的成效,而且在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微生物等方面均有明显的效果。目前,我国已育成水稻、小麦、谷子、白莲等一批新品种投入生产。今后,必将有更多的太空蔬菜、太空粮食进入市场,摆上百姓的餐桌。

蔬菜最佳施肥时间和方法

(1)基肥

以深施为好,施用方法有:

①全层施:以撒施为主,结合深耕,耕后耙匀,使土肥混匀。

②分层施:将大部分迟效性肥料结合耕地施入耕层的中、下层,将少部分速效性肥料结合耙地施入耕层的中、上部,使基肥与面肥结合。

③集中施:基肥用量较少或是施用容易被土壤固定的磷肥时,为了使肥料发挥更大的效果,要采取集中施用的方法,即将肥料集中施到蔬菜根际附近,使基肥同时具有种肥的作用,如穴施、沟施等,可减少养分固定,提高根系吸收概率。

(2)种肥

种肥的作用是补充基肥的不足。一方面供给蔬菜作物生长前期的养分;另一方面促进种子萌发,保证营养临界期对养分的供应。种肥一般用腐熟完全的有机肥料或速效性化肥,施用量要少。各种速效性化肥、完全腐熟的有机肥(如饼肥、禽粪等)、生物肥料、微量元素肥料等均可做种肥施用。种肥的肥效取决于土壤、施肥技术及栽培管理措施等因素。因为肥料和种子相距较近,故对肥料的质量与用量要求特别严格,否则易引起烧种、烧苗,造成缺苗断垄。种肥的具体施用方法有拌种、浸种和蘸秧根三种。

①拌种法:将一定量的肥料与一定量的种子均匀拌和,然后进行播种。适合用于拌种的肥料有生物肥料、微量元素肥料等。而过酸、过碱、吸湿性强、含有毒副成分的肥料,不宜做拌种肥。

②浸种法:用一定浓度的肥液浸泡种子,然后将种子捞出晾干后播种。例如,用腐熟的有机肥液或沼液兑水稀释到一定浓度后,浸黄瓜、菜豆种子等,可提高发芽率和出苗率。

③蘸秧根:常用于番茄、茄子秧苗移栽。将生物肥、微肥等与一定比例的有机肥调和成糊状,蘸秧根后再移栽,可提高秧苗成活率,且有利于秧苗生长。

(3)追肥

追肥的目的是补充蔬菜作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所需要的养分,一般速效性的化肥和腐熟的有机肥料均可做追肥。追肥用量依基肥用量的多少、蔬菜长势、土壤肥力高低及气候条件等因素具体而定。具体施用方法有:

①条施或穴施,深追覆土:菜园追施尿素、硫酸铵等易挥发性氮肥时,应深施8~10厘米,并覆土盖压,施后应立即浇水,使肥溶解,顺利移向根际,及时被根系吸收。过磷酸钙、磷酸铵等磷肥做追肥时,应集中沟施或穴施于根系密集层,以提高其与根系接触面积,减少土壤固定。

②灌溉施肥:番茄、黄瓜等瓜果菜类的生长中后期,为减少人为碰伤果实可采取以水冲(带)肥的方法。例如,芹菜、菠菜等密植蔬菜封垄后,难于进行穴施或沟施,可采用结合灌水表面撒施的方法追肥。此法可减少肥料养分损失,提高根系吸收速率。除了浇灌外,还有喷灌、滴灌和微灌施肥等形式。在现代高智能自动化温室中多采用上述几种方法施肥,可节水、节肥、降低成本。但由于其投资大,对肥料质量和输送管道要求严,因此,在我国还没有大面积推广应用,然而,它是无公害蔬菜生产施肥的最优选施肥方法。

(4)叶面喷施

具有操作简便、用肥经济、蔬菜吸收快等特点。同时还可将肥料农药混合喷施,既可满足养分供应,又可防治病虫害。在蔬菜苗期、生长旺期及生长后期均可进行。将速溶性肥料配制成一定浓度的肥液,用喷雾器喷洒在菜叶、茎、花或果实上,主要是喷在叶背面,吸收速度快。同时,一定要掌握好喷洒浓度,否则会烧伤叶、茎或引起落花落果。喷时调节好肥液的pH,可提高喷肥效果。若肥料中有效成分是以阴离子为主,则肥液最好调到微酸性;如果肥料中有效成分是以阳离子为主,应调至微碱性。气候条件也会影响喷施效果,要求选择在无风晴天进行,喷后遇雨应再喷施,在傍晚或露水刚干后的早晨喷施效果较好。

1、施肥时间是根据具体的农作物而定的,比如白菜在三月上旬种植,需要在种植前使用一次底肥,然后一个星期施肥一次;在四月中旬的时候配合使用液态肥,5月底就能采集上市了。

2、蔬菜一般使用氮、磷、钾复合肥,或者天然无污染的农家肥;在种植前使用一次底肥,四月中旬的时候配合使用液态肥;在种植蔬菜前把肥料埋入土壤中,施肥时不要直接淋在叶片上,用有机肥把无机肥包裹起来,可以提高肥料的使用效率。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js/5_10492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