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虾病害,肆虐多年,又到放苗季,如何是好?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2 08:59:38
字号:

虾苗的放养

对虾病害,肆虐多年,又到放苗季,如何是好?

虾苗的质量是关系到养虾成败、产量高低的重要因素。对虾要长得快、成活率高,达到高产稳产,选择优质虾苗最是关键。虾苗质量差,即使有好的养殖条件,有过硬的养殖技术,也难于养出品质好的、高产的对虾。优质虾苗可缩短养殖周期,配合科学的健康养殖规范,完善的饲养管理技术,降低饵料系数,可取得理想的养殖效果,从而提高养殖经济效益。

培养优良水色

按照水质参数的要求,保持良好水质。水色是水中饵料生物的反映,尤其是与浮游藻类种类有关,通常盐度高的虾池,肥水后繁殖的浮游藻类多以硅藻类为主,水色为黄褐色;盐度低的虾池,肥水后繁殖的浮游藻类多以绿藻类为主,水色为绿色,这两种类型的水色,均是较佳的水色。相对而言,绿藻生命周期比硅藻时间长,绿色水相对稳定些。通常肥水后浮游藻类首先繁殖起来,其后浮游动物及底栖动物再繁殖起来,这些浮游动物要在肥水后5~6天才能大量繁殖,所以肥水1周后再放苗,水色稳定在透明度30~40厘米,饵料生物较丰富,放苗后有利于虾苗的健康生长。

健康养殖规范三 科学选苗 健康养苗

(一)虾苗的选择

全长为0.7~1.0厘米虾苗均可,挑选虾苗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活力好、健康虾苗对外界刺激敏感,敲击容器时,虾苗迅速跳开。

2、游水,直身游动速度快,有明显的方向性,不转圈游动;搅动水体时,虾苗逆水游动,水体静止时种苗靠边附壁而不是停在容器中间。

3、体色,健康种苗体色光洁,肌肉透明,可清楚看到肝胰腺呈黄褐色,肠道清晰,肢体完整,无附着物,触角不发红,鳃部不发黑。

4、试苗,在放苗养殖前,最好先从虾苗场拿回虾苗放入用筛网做成的试苗箱内,试养两天,成活率不低于90%。

(二)虾塘放苗:

1、放苗条件

①可使用基础肥料“肥水必佳(藻润)+氨基酸肥水素”用量按说明用(看池塘情况适量加、减),混合后,加水浸泡3~8小时后,全池泼洒,春夏季一般为1~2天,可培养出水色;天气条件比较差时应在三天内再追肥水一次,用量减半,池塘水体透明度30~40厘米,pH值7.8~8.6时可以放苗。

②对虾养成池水深应达80厘米以上,藻类以硅藻、绿藻类为主,水色为黄褐色、黄绿色、绿色,透明度30~40厘米。达不到时要按培养优良水色的方式先把池水培育好。

③池水温度要16℃以上,一般要求水温在22℃以上,放苗时与苗场温差不超过±2℃。

④池水最适宜盐度为10~20‰,与苗场的盐度差不应超过5‰,否则应采取逐步过渡法,把盐度逐步调至合适后再放苗。通常24小时内逐步过渡的盐度差不能超过5‰。

⑤pH值在7.8~8.6之间,碱性过强的池塘可采取换水或用水靓爽+海洋红酵母+红糖,浸泡一个晚上泼水来解决。酸性较强的池塘应用生石灰把pH值调节到适宜范围。

⑥大风、暴雨天和酷热暴晒的中午不宜放苗。

2、放苗密度:

应根据池塘情况、水体深度、增氧设施、管理经验综合考虑,一般可遵循以下公式:

虾苗放养密度(尾/亩)=计划每亩产虾量(千克/亩)×计划虾尾数(尾/千克)÷预计成活率(%)。

3、放苗注意事项:

应一次性放足虾苗,并注意虾苗池与养殖池的盐度、pH值差异,如盐度高或低需要苗场调整与养殖池基本相同,一般盐度不应差3‰;pH值高低不能偏差1个点,放苗时应选择晴天早晨或傍晚(暴雨天、大风、降温、高温中午不应放苗)虾苗运回池塘边时,不要急于打开袋口放入水中,应将虾苗袋放入池塘,在水体中待上20分钟左右,使其内外温度趋于一致,再打开虾苗袋,将虾苗顺水放到池塘水体中,随即都散开下沉为准。

一块小水塘放了小龙虾苗,怎么养殖比较好?

、加水换水

定期加水是保持水质清新的一种方法,新鲜的水不仅可以带进丰富的营养物质和溶氧,还可以稀释原水,使水质转好。当加水量较大时最好换水,换水量一般在三分之一以上。在水很肥或水质有老化趋势时,可通过加水或换水改善水质。

二、增氧

1.物理方法增氧用机械增加空气和水的接触面,加速氧溶解于水中,通常使用各种增氧机、水泵充水、气泵向水中充气等都是物理方法增氧。是调节改良水质最经济、最有效、最常用的方法。

2.化学方法增氧向水中添加能释放氧的化学物质,增加水中溶氧的方法。这些物质有过氧化钙、双氧水、二硫酸铵、高锰酸钾等。化学增氧能迅速增加水中溶氧,但作用时间较短,通常在发生重浮头,紧急抢救时使用。

三、施无机肥

在喂饲料或施有机肥为主的养殖水体中,经过一段时间的投饵施肥后,有机质积累过多,有些营养元素有效成份不足,营养不均衡,物质循环速度慢,水质老化。这些水体通常需要施速效无机肥料(主要是磷肥)和微量元素肥料,补充缺乏的营养物质,使水体营养达到平衡,加速物质循环,使水质转为肥、活、嫩、爽。

四、生物方法

当水中有机物质积累过多,水质有老化趋势或已经老化,向水中泼洒微生态制剂(光合菌、芽孢菌、硝化菌、EM复合生物制剂等)加速矿化分解有机质,消耗水中积累的过量物质(主要是氮),加速水体物质良性循环,从而调节水质。

五、调整放养模式

增加鲢、鳙的放养量,与吃食鱼的比例最好是1:2或1:1,提高鳙的放养量,在7月份以后,鳙,鲢的比例3:1,存鱼量不能少于75公斤/亩。

六、化学方法

化学方法是调节改良水质的常用方法,作用效果迅速明显,但作用时间短,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水质问题。目前使用的调节改良水质的化学方法和化学物质有:

龙虾湖生态养殖主要指浅水湖泊、草型湖泊、池塘、湿地、季节性浅滩等,通过优良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丰富的生物饵料资源和科学管理,可以获得可观的收入。水域水草丰富,地面平整,浅水常年水位在1.2米以下,水位变化不大。面积在5000亩以内,一般最好在1000亩以下。无污染,水质优良,可按《渔业水质标准》要求养殖小龙虾。

根据一般小龙虾养殖的要求,安排逃跑设施。有条件地加入干水后,可以完全除夜、清汤、消毒。没有条件的话,可以雇专家在湖里清除黑鱼、鲭鱼、鲭鱼等凶猛的鱼,在湖里清除鲤鱼和鲫鱼。水草少的话,可以根据池塘养殖小龙虾的要求种植水草,也可以在湖里设置渔网、竹筒等,为小龙虾提供栖息和藏身的地方。

小龙虾的放养分为两种。一种是虾种放养。秋天后或春天可以放养健康、规格端正的虾种。放养规格为3厘米左右,放养密度为8000尾/亩左右。另一种放养方式是亲虾放养,规格在25克以上的成熟亲虾10公斤左右,雌雄比例为3: 1,放养时间为7-9月。

为了改善养殖水域的水环境,可以投入一定数量的鲭鱼、白松鱼种,花的放养规格为200,克/尾,数量为20美/亩。鲢鱼放养规格为150克/尾,数量为100尾/亩。为了有效利用湖中的饵料生物,可以投入5 ~ 10尾/萝卜的鲭鱼种,规格为10厘米/尾,通过鲭鱼捕食野生杂鱼,可以将低廉的野生杂鱼转化为价值较高的优质鲭鱼饵,增加进口,减少野生杂鱼对龙虾的危害。小龙虾的饲养是生态养殖,一般不扔鱼饵。人工喂食只是天然诱饵的补充,诱饵可以选择蜗牛、土豆、大麦、小麦、蚕豆、水稻、瓜果等饲料。

这种水域一般具有蓄水、灌溉、饮用水等功能,因此要注意水位的控制,避免雨季小龙虾逃跑,并随时检查庇护设施。禁止鸭子、鹅等家禽进入,禁止在水中清洗农药桶。如果野生杂鱼多,就要清除野生,以免龙虾受伤。吃了3 ~ 4个月的食物后,可以用蚯蚓捕捞,进行大逗留。第二年继续养殖的话,就不用扔虾种了。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js/5_10435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