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牛蛙是一种价值很高的两栖动物,它也是一种重要的农业养殖项目,在养殖前我们要重视牛蛙养殖场所的建设,这也是养殖的基础性工作,那么,牛蛙养殖场怎么建造?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牛蛙养殖基地建设方案。 一、牛蛙养殖场建设技术 牛蛙养殖场应选择在有水面、有陆地、安静、温暖、植被好、浮游生物与各种昆虫丰富、土质为壤土、通电通路的地方建设。根据不同的养殖方式建设相应的养蛙场。目前的养蛙方式主要是天然增殖与人工精养两种。前者的生产成本低,单产也低,但产量大,比较适合在我国大面积推广;后者投资略多,单产高,适合农户在城郊发展。 天然增殖这是利用天然环境与天然饵料养蛙,人为部分仅限于圈定养蛙范围、投放蛙种以及收捕商品蛙。 1、山区增殖在四面环山的小盆地内或三面环山与两山央一淘的地方,可以以山作牛蛙外逃的天然屏障,在山的缺口女筑一高1.5米的围墙,在适合牛蛙繁殖的水域投放一定数量的种蛙。经过两年以至更长时间的封山育蛙,进行自然增殖。当蛙的种群数量达到一定规模时,实行有计划的、科学合理的猎捕。这种生产方式的成本最低,可为社会提供批量的优质食用牛蛙。 2、水库库区增养殖应选择合适的库湾筑坝建场,以形成一个出口小、肚腹宽、底部平、背山朝南、光照充足、水面广阔的养蛙环境。坝的高度应超过水库一般水位1.5米以上。坝上设置闸门、溢洪道或排水涵洞等。在库湾干涸或水位最低时,清理底部、消灭敌害,再在库湾周围陆上建一道防逃围墙。当水位上升时,打开闸门,放水进入库湾。此后将闸门关闭,开始放养蛙种,规格以20-_25克的幼蛙为好,蛙种应当一次放足。接着在库湾内施肥肥水,同时在四周陆地上采用露天养殖法大量生产蚯蚓或者蝇蛆供牛蛙摄食。养出来的商品蛙,既可作为商品上市销售,也可选作种蛙投放整个水库,使该库成为一个大型的天然牛蛙饲养场。 3、湖泊养蛙选择水深1-2米的湖汊,在最窄处用竹桩或钢筋水泥柱直排打桩、建成不留箔门的蛙箔,将湖汊与湖分隔开来。沿湖汊岸边也要砌一道防逃围墙。箔底必须坚牢,不留任何孔隙,箔顶要高出水面1米左右。接着对水体进行除野,可用鱼藤精(每立方米水体0.05克)毒杀之。7?IO天之后就可投放蛙种,密度为每平方米放养规格为20~25克的幼蛙70只,或规格为250克的成蛙10-20只,或刚刚长出后腿的蝌蚪140~150只左右。注意防止天敌蛇、鼠、鸟以及肉食性鱼类的危害,并在l~2年内禁捕。经过2年以上的增殖,可根据种群数量有计划地猎捕商品蛙上市。如果湖汊内的蝌蚪或幼蛙过多,可转移一些到其他湖汊或全湖区扩大增殖。 4、河沟养蛙选择条件较好的河道沟渠,在其水面宽敞、有缓流区的一段,在两端水浅区建两道箔,沿岸两边筑防逃墙。在被围的水体内进行除野,之后即投放蛙种或种蛙,进行天然增养殖。 5、稻田养蛙选择水源充足、排灌方便、保水保肥力强的田块,最好连同近旁的莲藕田、池塘等一起围拦越来,即成一个比较理想的牛蛙养殖场。蛙种放养后,稻田水深一般保持10厘米为宜。稻田需晒水、施肥或喷药时,牛蛙可进入藕田或池塘内生息。若只是圈围稻田养牛蛙,那么必须在田块的进出水口附近挖面积为几平方米、深60-80厘米的保护坑,井在稻田四周挖深、宽各30-40厘米的保护沟,使坑与沟相连。北方稻田养牛蛙,尚需在田旁挖存水能达1.2米以上的深坑,确保蛙能安全越冬。 6、庭院养蛙若有一个空地面积达67平方米的庭院,就可建一个30平方米的水池,保持池水深40厘米,院墙即是防逃墙。在水池旁的土里种植蔬菜或果树,并以禽畜堆肥培养蚯蚓,在水池上安装1-2盏黑光灯诱虫,水池内可放养牛蛙500-1000只。这样,每年可收获好几十千克食用蛙。 二、牛蛙养殖场建设原则 1、养殖场要尽量符合蛙的生活习性 要选择自然环境僻静,植物丛生,接近水域的地带。凡是有工厂、汽车往来、人类活动频繁的环境,常常声音嘈杂、震动严重的地方,不宜作养蛙场所。特别是饲养种蛙的场地更要周密考虑这些因素。选择空旷地区作养殖场,须对其生态环境进行必要的人工改造。通过种草植树或种植瓜果等经济作物增加植被。饲养场所最好是冬暖夏凉的地方,若地面能稍向东南方向倾斜更好。这种地形阳光照射面积大,地温、水温上升较快,在夏季还可以受东南季风的影响,波动水面可增加水中溶氧量,对蛙及其水中饵料的繁殖和生长都有利。 2、养殖场必须有水源保证且排灌方便 方便的水源可有效地控制水温、水的溶氧量及病虫害,有利于蛙的生长和越冬。养殖场应排灌自如,利于平时池水的调节,暴雨时不会造成水灾,遇干旱时能及时供水。有的养殖场用水可能与农田灌溉水源联系,应考虑两者之间是否有矛盾,并做好相应的准备,以免在天早或排涝时两者不可兼顾而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3、养殖场应尽量建在饵料资源丰富的地方 饵料丰富的地方,能够提供大量的自然食物源,如昆虫、浮游生物、螺、泥鳅、小杂鱼虾等饵料,可降低饲料成本。或在该地区有丰富而廉价的生产饵料的原料及土地,如附近有家畜家禽养殖场,有大量的动物粪便供应,或有食品加工厂出售下脚料。若附近有蛙的人工合成饵料生产出售,则使用更为方便。 4、室外养殖还要考虑便于修筑防逃设施 因为蛙善于跳、钻、爬,需要建设防逃围墙,防逃围墙一是能够防止所养殖的蛙外逃;二是防止野蛙、水鼠等外来敌害的入侵,破坏养殖蛙的卵和蝌蚪。 5、与养殖有关的配套设施要齐备或容易建造 养殖用的工作房、仓库,生产和生活用电,交通条件,通风条件和产、供、销等各种因素都应考虑到。这不仅便于日常管理,也有利于产品的销售。 通过以上关于牛蛙养殖场怎么建造的介绍,我们现在知道了牛蛙养殖基地建设方案,牛蛙是一种野生两栖动物,适应性强,无论山区、平原、城镇、农村,只要有水源的地方均可养殖。养殖场所通常可以分为室内和室外两种,我们要重视合理的建造方法。
绿油油一片片的稻田是久居城市很难一见的景色,成都的稻田和蔚蓝的天、自由的风一起组成了一幅优美的画卷,非常适合打卡拍照,那么在成都有哪些大面积稻田的景点呢?
1、七里诗乡
七里诗乡景区位于石羊镇七里社区是“中国·都江堰田园诗歌节”,和省级非遗“薅秧歌”舞台剧的举办地。
这里有广阔的绿道,散步,骑车,置身于大地景观中,没有理由不快乐。
刚到景区门口,便能望见成片的稻浪的风中摇曳,仿若走进童话世界一般。
夏日的稻田有种生机蓬勃的力量蕴含其中,在阳光的照射下,虫唱蛙鸣,稻香阵阵,也许世间有许多风景都比这美,但每个人心中,总有家乡田野的记忆。
“不要哭让萤火虫带着你逃跑,乡间的歌谣永远的依靠,回家吧,回到最初的美好”周杰伦的歌谣里,那片美丽的风景,就是稻田。
久居城市的人,习惯朝九晚五的忙碌状态,也许淡忘了生活原本的模样,这片便能唤醒内心对自由与美好的渴望。
成片的稻田,纵横交错的田间小路,些许蜻蜓点缀其中,勾勒成一幅让人怦然心动的田园画。
稻田映衬着蓝天白云,映衬着青山绿树,映衬着远处农家袅袅升起的炊烟。
田野里还有多个“拍照道具”,木草墩,看景台,田间小道,吃着大口的西瓜,这个夏天也太配了~
地址:七里诗乡景区
门票:免费
2、灌区映像
如果你常怀念小时候家乡的田埂稻谷,想寻一处阡陌交错的田园景象,灌区映像一定是不二之选。
在这里既有“北稻南移”试验田的颗粒归仓,也有年画、竹雕、糖画等,非遗文化传承人的精彩演绎。
漫步于漂亮的乡间绿道,眼前是一片色彩丰富,层次分明的稻田,畅快地呼吸一口空气,清新无比。
蔚蓝的天空下,翠绿的稻浪随风此起彼伏,宛如碧海,稻田风光尽收眼底。
游人来此,便想为这个地方停留,轻嗅鼻尖微风拂来的稻香,便能独得一方悠然天地。
此时,田野无论它是一次写实的田园即景,抑或是一幅抽象的印象派画作,水稻都是夏日最靓丽的自然杰作。
微风吹过,稻田就像厚厚的地毯在移动,那种混合着青草,泥土,阳光的味道沁人心脾。
地址:灌区映像
门票:免费
3、和林稻海
稻田的所在地万春镇和林村是古蜀鱼凫农耕文化发源地,也是成都水稻高产创建核心区和创意农业示范区,这里生产出来的水稻品质优良。
一块块平整的稻田在蓝天的衬托下越发好看,视野开阔,拍照养眼,被网友称作温江版“小喜洲”。
夏天的风吹过绿色的稻“海”,总能让人感到一丝清新和凉意,有阳光,蓝天,白云时,简直就是现实版《菊次郎的夏天》。
如果在雨后,鸟鸣,蛙声,蝉鸣一片,绿油油的水稻叶尖挂着颗颗水滴,也煞是好看~
地址:万春·和林稻海
门票: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