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的安史之乱是历史中的一个动荡时期,但有关安史之乱的平定,大部分人将功劳归结于藩镇,可是经济对于战争的影响一样不容小觑。实际上打仗就是在打经济,在缺乏钱粮的情况下,就好似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般,而唐朝之所以能够渡过这一难关,还要仰赖于一种农产品。这一农产品影响了中国千年,直到现今还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这便是茶。古人对茶的理解历史悠久,但发扬光大的还是得益于茶圣陆羽。
陆羽是茶道发扬的关键人物
陆羽被誉为茶圣并不是没有道理的,陆羽认为在他之前喝茶的方式属于暴殄天物,而并非品茶。在过去茶叶不是一种饮料,更像是一种代餐。茶叶自古以来就有,但在最早是被作为祭祀物品来使用的,到了春秋时期才真正被食之于口。但这时候的茶叶就是一种蔬菜,直到汉朝时期才被发现能够制作茶水,用来饮用。但这里的饮用还并非是现在的一饮而尽,过去饮茶的方式特殊,而且当时的茶叶用来药用居多,绝不是现在这般能够日常饮用。到了西汉时期,茶叶才真正搬入宫廷,作为皇室专用的饮料。在《赵飞燕别传》当中就有记载:“左右奏帝,后向日侍帝不谨,不合吸此茶。”;这也充分说明当时的茶叶已经成为宫廷饮料,而且渗透进了皇帝的日常生活当中。
但这些和安史之乱有着什么联系呢?实际上大有联系。
首先要来了解一个传说,唐朝天宝年间的一个进士名为封演,在他留下的《封氏见闻记》当中曾描述过泰山灵岩寺的一位高僧。这位高僧在进修的时候严格按照佛礼的标准,在过午之后便不食。但食物是能量的来源,如此一来又怎么撑得住呢?可奇怪的是这位高僧不但是没有因此萎靡不振,反而是越来越有精神。在揭秘之后才知道,原来这位高僧有着饮茶的习惯。同样陆羽也对此很感兴趣,于是做了一番研究。
茶圣陆羽
但古人并不了解科学,虽然知道茶叶有着提神的作用,可并不知道来源。好在古人的科研精神来源于实践,所以陆羽提出了新式饮茶方式。恰巧的是陆羽本人和佛教渊源极深,这在《茶经》当中也有所体现,陆羽多次提及僧侣饮茶,再加上佛教禅学和茶叶的共性,更让茶叶一时无两。但现在要谈及的还是茶叶的经济价值和对唐朝的影响,在陆羽生存的年代,正值安史之乱。安史之乱的爆发让曾经辉煌的唐朝一度陷入灰暗,而收复叛军的前提是要有足够的兵马。在平定叛军时不仅仅是有着本土的汉人士兵,实际上还有着一部分的雇佣军,他们又从哪里来呢?
现今的丝绸之路
正是用茶换来的,在唐朝以前的丝绸之路得益于中原的纺织业,丝绸传递通外,使得丝绸成为硬通货之一。但丝绸的生产周期有限,而当时又是战乱时期,更不要说丝绸的交易了。但马匹是战争的重要组成,没有马如何作战?这便又要得益于刚才我们提到的故事了,茶叶也能换马。原因就是茶叶的神奇功效,使得当时的回鹘人为之神往。回鹘建国于天宝三载,而且在安史之乱当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帮助,之所以唐玄宗能够拉拢他们,便是因为茶叶。
茶叶
丝绸之路之所以被称为丝绸之路,也是因为主要交易由丝绸而起,直到唐朝时期一样如此。比如白居易的《阴山道》中曾云:“五十匹缣易一匹,缣去马来无了日。”;这描绘的正是用丝绸布匹来交易马匹的过程。同样也显现了当时丝绸的需求量有多大,甚至来往不断无了日。而到了安史之乱时,情况不同了。《封氏闻见记》中就曾说:“往年回纥入朝,大驱名马市茶而归,亦足怪焉。”;这里的怪就怪在不是丝绸换马了,而是回鹘人对茶的需求越来越大,而且相比起丝绸而言,回鹘人似乎更喜欢用茶叶来交易马匹。
那么回鹘人为什么对茶叶情有独钟呢?古人对此有自己的看法,认为异国番邦都以奶为主要饮品,因此得了怪病。能够治疗这一怪病的便是茶叶,这才是为什么回鹘人对茶情有独钟的原因。实际上这是一个当时局限性下的观点,真实的原因其实很简单。回鹘人是现在维吾尔族的祖先,而少数民族的信仰中有着饮食禁忌,这也就导致这些回鹘人精神萎靡。这时候相信大家也了解到了,回鹘人看重的正是那神奇的故事,高僧饮茶精神大振。现实的情况是茶叶的确能够起到提神的作用,也正是这千载难逢的时机,将唐王朝从崩溃的边缘拉了回来,更是一举让唐朝摆脱了经济困境。也正是从此开始,茶叶开始粉墨登场。
值得一提的是茶叶不但改变了唐朝的命运,更是改变了唐朝的经济结构。比如之后的茶叶广泛种植,以及茶叶种植区域的迁徙。在唐代后期的时候更是设立了茶叶税,在唐宣宗时期茶叶税的税额就高达八十万贯,而这也是补充唐朝国库的主要来源之一。当然回鹘人只是一个试点,在唐王朝的周边还有着很多的番邦,这也加强了茶叶的需求,增大了茶叶的市场。同时茶叶的交易场地一般都在边境,类如西北地区,所以茶叶为了能够减短运输,逐渐从中部地区开始往西南、西北方向移动,而这也是为什么如今四川等地茶叶市场闻名于世的原因所在。
唐朝时期的回鹘女子
茶叶不但是挽救了唐王朝,它对于宋朝的影响一样是不容忽视,之所以南宋能够在强敌包围的情况下延续两百多年,也是有赖于茶叶的交易。若不是茶叶能够作为贸易的硬通货,宋朝也无法保证源源不断的战马来源,至于王朝的命运就更是不为人知了。
茶叶树种植技术要点
(一)品种选择:选用高产抗病、适制性好、制优率高的茶树优良品种,集中连片30~50亩以上茶园早中晚熟品种应各占1/3为宜,为确保移栽成活率,茶苗出圃后,茶苗根系应沾黄泥浆。
(二)茶苗规格:无茶根结线虫、茶根蚧、茶饼病、根癌病等危险性病虫。基本标准:苗高达500px以上,茎粗1.8mm以上,茎杆变硬,三分之二以上红棕色。一年生苗最低标准:苗高300px以上。着叶数4片以上。
(三)起苗出圃:起苗前,先灌水浸透苗床。多带土,匆伤根系,苗木太高可适当定剪,并挑除异种杂株、病虫株。
(四)种植时期:一般以幼苗休萌期为宜。春栽以立春至惊蛰为好,秋栽以寒露、霜降前后的小阳春气候为好。尽可能选择阴天或雨后进行种植,以利成活。
(五)种植规格(方式):主要有两种。①单行双株:一个种植行(畦)种一行,株(丛)距25-750px,每丛植2株,两株之间留间隙3-125px,以免日后两株主干相贴影响生长。②双行单株:一个种植行(畦)种植两行,小行距20-750px,两行植株位置要错开种植(三角形种植),同行株距25-750px,每亩用苗量2500-3000株。③计划密植,种植畦宽1.3-1.5m,沟宽0.3m。每畦植四行,株行距25-750px,丛植一株,亩植4000-5000株。
(六)种植方法:①大小苗分开种植,大苗植于生长环境较差处,小苗植于土质较肥沃、生长环境较好的地块。②种植前需粘黄泥浆。③定植时,在种植沟内挖稍大于根系的穴,填上土压紧压实,注意不要损伤根系和根茎,要浇透水。④定植后宜铺放稻草(厚约250px)及其它植物稿秆或地膜,以利保湿保温,抑制杂草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