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做种子什么样的做种是最好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2 08:19:44
字号:

1、选择优良单株

花生做种子什么样的做种是最好

在花生收获时,首先依据所种植的花生品种的果形、大小标准,选择一系列没有发生变异的优良单株。其次,根据所种植的花生品种的综合性状,结合初选单株的结果数量、饱果率、单株分枝数、生长势、抗病性等性状在一系列初选单株中继续选择优良单株,选择那些结果数量多、饱果率高、分枝数多、生长势强、抗逆、抗病、不早衰的优良单株作为选留种株。选留种株数量以种植1亩花生选留700~800个优良单株为宜。

2、将选择的优良单株收后单藏、单种

将入选的优良单株的花生果收后单独晾晒,单独存放,第二年单独种植。次年收获时,重复上年的选种工作,这样经过2~3年的连续选种,对已经退化的品种可以起到提纯复壮的作用;对刚引进的新品种,则可防止其种性退化,使其性状更优,产量逐年提高。在选择优良单株时,若发现有明显优于原品种的变异单株,可单收、单晒、单存、单种,定向培育成一个新的优良花生品种。

花生怎么种好,种植时间,种植方法,怎么高产

花生不但是重要的油料作物,还是重要的经济作物,更是我国重要的特色出口农产品,在我国具有广泛的栽培。今天给大家介绍一种北方春花生适期晚播晚收的栽培技术。该技术和常规春花生的栽培相比,在选择适宜品种的基础上,适当推迟播种和收获时间,使得春花生的生长发育与北方的气候条件相协调,实现春花生的提质增产。根据实际种植结果对比,在同等条件下,能够极大提高春花生的产量,每亩大约可增产5%~10%左右,而且减少了秕果的比例。

在介绍该技术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常规播种的气候对春花生生长发育的影响。

一、常规播种的气候影响

播种对花生的产量、品质等性状有重要的影响。根据花生生长特点,正常年份,北方覆膜春花生播种最适宜的时间是5月上旬,但实际生产中,我国北方花生集中产区气候变化较明显,降水、温度分布极不均衡,早春温度回升快,为了抢墒,常规覆膜种植技术往往在4月上中旬就开始播种。

一方面,这时虽然达到了发芽、出苗所需要的条件,但最低地温在10℃以下,倒春寒时有发生,苗期容易造成低温危害或遭受冻害,种子不能及时发芽,导致烂种、缺苗。即使幼苗能够出图,受低温影响,不但抑制生育,引起苗弱,造成不同程度的缺苗断垄,而且也极易诱发花生苗期茎腐病、病毒病、根腐病等。

另一方面,花生不同生育阶段,需水总趋势是两头少,中间多。苗期需水量约占全生育期4.5%;开花下针期需水量约占全生育期17.5%;结荚期需水量约占全生育期53%;饱果成熟期需水量约占全生育期24%。在北方4月上旬播种的花生开花下针期在5月中旬至6月中上旬,这个时期一般是旱季,降水量较少,常遇干旱,不能满足花生较多的需水要求,容易造成花生花期拉长,花量相对分散,延迟果针入土,导致结果分散,形成花生畸形果,是造成收果期发芽、烂果的原因之一。而结荚期后期、饱果成熟前期,正处在7月中旬至8月上旬的雨季,降水量多,光照不足,土壤通气性不畅,早期果遭受雨水浸渍,荚果发育不充实,并造成发芽烂果,烂果率一般在7%左右,最高可达30%,发芽烂果直接导致花生品质下降,影响花生产量。

了解了以上影响春花生产量的气候因素后,我们就可根据花生的生长特点,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采取有效措施,争取春花生产量的最大化,接下来我就介绍下春花生适期晚播晚收的关键技术。

二、春花生适期晚播晚收关键技术

1、品种选择

春花生适期晚播晚收在选择花生品种时,应选择抗逆性强、丰产性能好、增产潜力大的中晚熟大果型品种,生育期130~140天,如鲁花11、鲁花9616、花育22等品种。

2、播种时间

花生种子发芽、出苗需要有适宜的温度,一般大花生品种地温稳定在15℃以上才能发芽,稳定在16~18℃时出苗快,而且苗全,所以北方花生晚播最适宜的播种期是在5月上旬。这是气温上升快,气温稳定,有利于花生出苗快、出苗全、苗壮,为花生增产提供一致打下坚实的基础。

3、主要管理措施

(1)幼苗期管理

花生播种出苗到第一朵花开放为幼苗期,管理的主要工作是提前放苗,晚播春花生苗期的空气温度较高,为了防止地膜内温度过高,影响花生顶土拱膜,破膜放苗的日期需要相应的提前,主茎有4片副叶开始应及时检查,并扣出压埋在膜下横生的侧枝,使其健壮发育。

(2)开花下针期的管理

花生开花到果针入土为开花下针期,开花数占花生一生中的开花数50%以上,形成果针数可达总数30%~50%。在北方适期晚播的花生,这个时期处在温度不断升高的夏季,最适宜花生开花下针,开花下针土壤相对含水量以50%~60%为宜,如果地表以下20㎝的土壤相对含水量降至40%以下,开花少、下针少;土壤相对含水量降至10%以下,开花便会中断,所以根据土壤墒情,及时浇水。

春花生进入开花下针期后,要及早进行追肥,追肥时间以春花生初花期为宜。过早会促使幼苗旺长,过晚难以充分发挥肥效。追肥主要以磷钾肥为主,土壤较为肥沃的田块,在初花期每亩追施过磷酸钙25千克、硫酸钾10千克,以补充营养,促进荚果发育;对中等肥力花生植株瘦弱的田块,在初花期每亩追施尿素7.5~10千克、过磷酸钙30千克、硫酸钾10千克,以满足植株营养生长需要,促进有效花的形成。

(3)结荚期的管理

花生大批果针入土到大部分荚果形成为结荚期。是决定荚果数量多少的关键时期,适期晚播的花生结荚期正处于北方7月中旬至8月上旬的雨季,降水量较多。合理的调节田间水量是晚播花生管理的重要措施之一。既要保证有充足的水分供应,又要防止干旱和水分过多对花生的危害。一般以保持土壤相对含水量的60%~70%为宜,当相对含水量低于40%以下时,应适当灌水。灌水后,适当时间要对垄沟进行一次深中耕保墒防旱;当相对含水量大于80%以上时,应注意排水,否则形成的果荚会烂掉。

花生结荚期是花生一生中生长的最盛期,需较多的肥料,如果肥力不足,直接影响花生果实干物质的积累和果针荚果的发育,出现早衰,应在封行之前进行追结荚肥。追肥应以磷肥为主,一般每亩追施过磷酸钙6~8千克或磷酸二铵5千克左右。

(4)饱果成熟期的管理

花生饱果成熟期是花生产量形成的主要时期,适期晚播的花生饱果成熟期在8月中旬至9月上旬,秋高气爽,光照充足,充分利用大量光热资源,有利于干物质的积累和荚果迅速增重,果仁营养积累充分。

在这个时期极易出现脱肥早衰的现象,通常采取喷施叶面肥的方法来防止早衰。一般每亩用钼酸铵25克、硼砂50克、尿素100克、磷酸二氢钾100克一起加入30千克清水中溶解,每隔7天均匀喷洒茎叶一次,一般喷施2~3次。

(5)收获

在北方,9月份降水少,光照充足,为使花生更充分的饱果达到增产的目的,晚播的春花生应该推迟收获的时间,一般在9月中下旬为宜。

春花生适期晚播晚收技术相比传统春花生种植,人为微调了春花生生长发育的时期,使之与气候条件相适应,尽可能的提高了花生的产量和质量,是一项值得推广和学习的栽培技术。

一、花生全苗壮苗的措施

1、选种。选双粒、三粒荚种带壳晒种2-3天。剥壳后应进行粒选,去除小粒、霉粒、破粒、病虫粒、皱缩粒,选大粒、光洁粒、饱粒做种。

2、选地整地。花生宜实行轮种,并应选种在轻质土壤中,以偏沙性、土层较深厚的田块最好。土壤要深耕,重施基肥,使土、肥相混相融,保持耕层酥松,养分全面。要求地干、土细,无明暗坷垃。

3、适期播种。以5厘米深地温,3天稳定在15℃以上播种最适宜。土壤水分要适当,在适播期内抢墒播种,保证播后吸水出苗。

4、中耕松土。花生出苗后及时中耕松土,以消灭杂草,破除板结,增强土壤通气性,提高地温,促进发根,为花生,快、生、健、长,创造条件。

二、花生花多花齐的措施

花生开花期延续长达60--90天以上,而以中、前期花结实率最高,后期花多难以成果。因此,在栽培上,应从各方面采取措施,促进中、前花,减少后期花,使花期适当集中,以达到“花多花齐”.

1、施好壮苗肥。壮苗有利于花芽早分化、促分枝。未以氮肥作基肥、种肥的,花生出苗后应早施追肥。据资料,花生在出苗后10天,应每亩追施硫酸铵7.5公斤。

2、花期施磷、钾和钙肥。花生盛花期和果针入土时,每亩用过磷酸钙10-15公斤、氯化钾4-5公斤、石膏20公斤均匀施于行间,松土埋肥。并叶面喷1次0.3%浓度的磷酸二氢钾水溶液。

三、花生果多果饱高产不早衰的措施

1、产量

2、花生结荚期(花生秧30公分左右),这个期间施用刘照保配方药主要是对花生茎叶花生开花期施刘照保配方药,主要作用是使花生多开花,多坐果,提高花生旺长的田块进行控旺,促进茎叶的养分向根部转移,使果大果饱;

3、花生饱果期(荚果50%饱果,收获前15-20天)施用刘照保配方药主要是防治叶斑病,保茎叶,使花生不早衰,活秆收获。增加花生的饱满度,提高花生的产量。

四、花生整个周期施用三遍刘照保配方药想不高产都难,有兴趣的可以在网上查询刘照保配方药。

花生长势好不好,在于前期全苗壮苗、花多花齐,果粒饱满,才能达到高产、高丰收。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js/5_10404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