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齐穗了,该不该晾田呢?晾田有哪些好处?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2 08:13:38
字号:

水稻分蘖达到一定数量后,通过晒田进行人为的干预,让正常分蘖的水稻侧苗全部成熟,视为有效分蘖,如果任期自由分蘖,不但后期分蘖的不能成熟,过多的分蘖数量会因为争夺营养而影响整株水稻质量

水稻齐穗了,该不该晾田呢?晾田有哪些好处?

到底什么时间晒田合适?我个人看法,我家在佳木斯第三积温带宝泉岭下边农场农水稻,我认为六月末左右为有效分蘖终止期,进入七月份在分蘖的不能成熟或只能成小穂通过晒田的方法可使高位分蘖的芽苗得不到水肥供应而停止生长,减少养分消耗,从而使主茎和早分蘖大苗获得更多的养分共应,为壮杆大穗丰产打好基础,个人认为进入七月上旬是晒田的最佳时期。

水稻许多病虫害的发生与传播都与水稻苗植株间的温湿度有直接关系,比如稻瘟病,在水稻田间相对湿度高于90%以上时,容易引发病菌的繁殖与侵入,白叶枯病在田间空气相对湿度高于70%发病严重,水稻潜叶蝇,二化螟虫等,它们的虫卵的孵化也都要求有较高的湿度条件,总而言之,水稻晒田后能明显提高植株的抗倒伏能力,有效协调水稻群体与个体生长与发育的技术措施

天气情况对于水稻晒田有直接影响,比如,天气热温度高的时候,晒田时间不宜过长,因为水分蒸发量过大,不利于水稻后期生长,如果是阴天,晒田时间可以适当延长,如果一直是连阴雨天气,先把水排出后再进行,也是开始说到的天气总下雨咋晒呢?

如果自家地块水稻长势较好,叶片旺盛浓绿,可以早晒重晒,相反,如果水稻长势较弱,叶片颜色比较淡,可以选择轻晒或者不晒如果遇到下雨天,田块平整排水条件好无积水可以轻晒,如果地势较漥,积水排不出去,甚至下大雨的时候别人家的水都可以倒灌到自家地里,可 重晒并延长晒田时间

具体时间还要根据总苗数决定,够苗晒田,当全田水稻总茎分蘖数达到计划规定的棵数时进行排水晒田,高肥力田块或超高产栽培田块,可在水稻总茎蘖数达到计划规定数的百分之85左右,立即进行晒田因氮肥施用量过多,整株长势过旺应该早晒田重晒田,相反,土质较薄,保肥保水较差,稻苗长势弱小应晚晒或不晒田

水稻晾晒需要多长时间

晒田是控制无效分蘖的手段,也是促进水稻根系下扎的过程,提高水稻植株抗倒伏的能力;促进水稻营养向小穗分化转移;同时,通过晒田,水稻叶片直立,利于通风透光水稻进入生殖生长期之前,秧苗对土壤水分的缺失并不敏感,轻微的干旱和缺水并不会影响到水稻的生长。而且,水稻对水分的需求,是土壤中的水分需求。

水稻种植会有各种土质,在砂质土壤里,水稻是不用晒田的。砂质土壤易沉淀,不晒田插秧正好,晒田后地容易坚硬,秧不好插。改善田地环境,增强禾蔸根系的活力,扩大根系活动范围,增强吸收能力,协调苗穗的营养与生长,从而稻穗粒大饱满,增产增收。

晒田一般多在水稻对水分反应不甚敏感时期进行。分蘖末期至幼穗分化初期是晒田的适宜时期,一般多选择在有效分蘖终止期前3天进行晒田,时间一般为5~7天。对耕层浅、保肥保水能力弱的沙质土及水稻生长较差的瘠薄稻田,只能轻晒或排水凉田,以不现裂缝或仅现丝毛裂缝为度。对耕层深厚、保肥保水能力强的粘质土及水稻生长过旺的稻田则要重晒,

扬花期的稻田不能缺水,一般都需要将土壤含水量保持在过饱和的状态,也就是田面土壤不能容纳多余的水分而呈现出有一层明水的状态。在抽穗前的4—5天我们可以适当晒田,这样做的目的是促进水稻根系发育,预防倒伏,提早出穗;抽穗期我们管理上要以浅水层灌溉,齐穗以后采用间歇灌溉

根据的长势、气候条件和土质肥料情况来确定,一般情况下是在水稻有效分蘖末期,即6月末至7月初排水晒田,晒田时间一般为7天左右。

刚收的水稻只要晒干当天就可以脱粒去壳变成大米

2.市面上的新大米一般经过收割,晾晒,加工厂收购,加工,包装,运输,最后销售到消费者手中需要一周左右。通常说的新米是指收割后3个月内的谷子加工的,这时候的大米因为没有达到完全成熟稳定期,煮的饭易糊或夹生,但是有新米的特殊香味

第一要及时晾晒。稻谷脱粒后要及时晾晒。刚脱粒后的稻谷含水量较高,若不及时晾晒容易生芽、发霉。可采用竹席或三合土晒场多日间歇晒干或阴干、风干,以降低碎米率,提高整精米率。稻谷含水量在13%以下即可安全储藏。

第二稻谷不宜曝晒。稻谷耐高温性差,要避免高温曝晒。若曝晒,爆腰粒多,加工成大米后,碎米多,出米率低,成色差,卖不上好价钱,影响农民增收。

稻谷要以晾晒为主。如在日光下暴晒稻谷,要摊稍厚一些,特别是在水泥地晒时,要勤加翻动,以防局部稻谷受温过高,而影响稻谷品质。

第三晾晒场地要干净。晾晒场地要清扫干净,避免杂质(如杂草、泥块、石沙等杂)。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js/5_10399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