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凤冈县的“绿宝石”茶的历史和简介!!!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2 07:27:08
字号:

绿宝石绿茶是2009年贵州十大名茶之一,其原料出自贵州海拔800——1200米、纯天然、无污染,最适宜茶叶生长的地带贵州凤冈。采用一芽二、三叶成熟茶青。加上贵州贵茶有限公司独一无二的茶园肥培管理技术和超出传统的有机肥料培育而成。目前绿宝石绿茶已经申报了4项独有的专利技术,“绿宝石生产关键技术研究“已经被贵州省科技厅列入为重点科技项目。

贵州省凤冈县的“绿宝石”茶的历史和简介!!!

绿宝石茶是贵州省贵阳春秋实业有限公司于1999年开始研制,2003年研制成功并投入批量生产上市销售,历经5年时间。开创贵州省用一芽多叶茶青生产名茶的先河,由于色香味形俱佳,充分展现了贵州绿茶的高原茶韵,是贵州名优绿茶中的一颗璀灿的明珠,自上市以来,得到广大茶叶爱好者的青睐和专家学者的赞誉,产品畅销省内外,供不应求。

一、产地环境

凤冈县是我国悠久的茶叶产区,是古夷州的辖区。唐陆羽《茶经》载:“黔中生思州、播州、费州、夷州… 往往得之,其味极佳”是历代生产高品质茶叶的区域,深厚的茶文化历史为开发名茶提供了极其优越的条件。

绿宝石茶主产区位于黔北茶海核心地带的凤冈县永安乡,地处东径107.43度,北纬27.59度。年均气温15.2℃,年均降雨量1200mm,海拔800-900m,森林覆盖率达53.7%,荣获全国生态百强县之列。茶区丘陵地形,土壤深厚肥沃,富含锌硒元素,荣获“中国富锌富硒有机茶之乡”称号。走进茶区,林茶相间,百鸟争鸣,尤如人间仙境。8万亩茶海的核心部分,其中经中国有机茶认证中心认证的有机茶园1万多亩,为生产绿宝石名茶,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态条件。

纵观我国现有名茶,绝大多数都采用细嫩的芽茶或一芽一叶鲜叶加工而成,其不足之处是幼嫩芽叶的内含有效成分较低,成品茶普遍存在滋味淡薄,不耐冲泡的弱点上,降低了茶叶对人体的营养保健价值,同时卖价高昂,多数茶叶爱好者可望不可及,加之采制时间短,采摘费时费工,不利于名茶的发展。我公司开发一芽多叶茶的名茶初衷,是希望通过从种茶到制茶的技术改革创新,研制出具有产量大又有名茶风格的产品,为广大茶叶爱好者生产出价廉物美的名优茶。从而促进名茶产业的更大发展。

绿宝石绿茶“七泡歌”

一泡香扑鼻,二泡心舒畅。三泡人微醉,四泡微汗淌。五泡松肌骨,六泡精神爽。七泡忘烦忧,茶香浓依然。

中国茶叶的三大发源地:云南。贵州。四川。

一,云南八大名茶:普洱茶、滇红、露珠茶、糯米香茶、昆明十里香茶、大关翠华贡芽、镇沅马镫茶、绿春玛玉茶。

二:贵州茶叶风味独特,以都匀毛尖、遵义毛峰、贵阳羊艾毛峰等最为有名。贵阳市郊是贵州名茶主要产区之一,其中赵司村生产的赵司茶,外形均整不碎,泡茶汤色黄绿,清香爽口,颇负盛名。

三:四川出产峨眉竹叶青、青城雪芽、川红工夫、文君绿茶等。

扩展资料:

中国茶叶产地和分布:

江北茶区:南起长江,北至秦岭、淮河,西起大巴山,东至山东半岛,包扩甘南、陕西、鄂北、豫南、皖北、苏北、鲁东南等地,是我国最北的茶区。

江北茶区地形较复杂,茶区多为黄棕土,这类土壤常出现粘盘层;部分茶区为棕壤;不少茶区酸碱度略偏高。茶树大多为灌木型中叶种和小叶种。

江南茶区:在长江以南,包括粤北、桂北、闽中北、湘、浙、赣、鄂南、皖南、苏南等地。江南茶区大多处于低丘低山地区,也有海拔在1000米的高山,如浙江的天目山、福建的武夷山、江西的庐山、安徽的黄山等。

江南茶区基本上为红壤,部分为黄穰。该茶区种植的茶树大多为灌木型中叶种和小叶种,以及少部分小乔木型中叶种和大叶种。该茶区是发展绿茶、乌龙茶、花茶、名特茶的适宜区域。

西南茶区:在米仑山、大巴山以南,红水河、南盘江、盈江以北,神农架、巫山、方斗山、武陵山以西,大渡河以东的地区,包括黔、渝、川、滇中北和藏东南。

西南茶区地形复杂,大部分地区为盆地、高原,土壤类型亦多。在滇中北多为赤红壤、山地红壤和棕壤;在川、黔及藏东南则以黄为主。

西南茶区载培茶树的种类也多,有灌木型和小乔木型茶树,部分地区还有乔木型茶树。该区适制红翠茶、绿茶、普洱茶、边销茶和名茶、花茶等。

华南茶区:位于大樟溪、雁石溪、梅江、连江、浔江、红水河、南盘江、无量山、保山、盈江以南,包括闽中南、台、粤中南、海南、桂南、滇南。

华南茶区水热资源丰富,在有森林覆盖下的茶园,土壤肥沃,有机物质含量高。全区大多为赤红壤,部分为黄壤。茶区荟集了中国的许多大叶种(乔木型和小乔木型)茶树,适宜制红茶、普洱茶、六堡茶、大叶青、乌龙茶等。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js/5_1036282.html